第八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252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03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8章

这篇文章一出,举世哗然,尤其是中国学术界更是一片诘责之声。因为在我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就赫然写着,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大旅行家,他从1271年随父亲和叔父从威尼斯出发,经由地中海、伊朗高原、新疆南部,历时3年半,终于到达了元大都。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每一寸土地,当他回国后,由他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风靡世界,并成为第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著作,被人称为世界奇书。我们今天打开这本游记,发现它不仅资料翔实,而且文笔生动,着实引人入胜,无怪乎当时西方许多人看了此书,都争着要来中国寻宝。且看其中一小段关于中国煤炭的描述:“整个契丹省到处都发现有一种黑色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延伸。一经点燃,效力和木炭一样,但是火焰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从夜晚燃到天亮而不熄灭。这种石块,除非先将小块点着,不然平时决不着火。一旦着火,就会发出巨大的能量。”马可·波罗把这种中国早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的燃料介绍到西方,令西方世界感到无比神奇。这本书中还介绍了诸如此类的许多东西,大大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文化交流。

实际上自《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来,就不断有人对它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德国学者徐尔曼说他做过考证,马可·波罗一家最远都没有出过意大利,又怎么能远行中国,且在中国待了17年之久,还受到皇帝的优待,这肯定是在撒谎。但是据说在马可·波罗弥留之际,他的朋友建议他删掉书中不尽详实的地方,以免在死后遭受更多的攻击,但是马可·波罗回答:“我不但没有言过其实,我还没有告诉你们我所看到的事实的一半呢。”

那么,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到过中国呢?学者们对此的看法很不一致。有人认为他到过中国,但是只到过北京,其他的事情是在北京听说的;还有人说他连北京也没有到过,仅仅到过中国临近的一些国家。而以中国杨志玖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肯定了马可·波罗大旅行家的身份。杨教授说,在我国的《永乐大典》中有一条重要的记载,那就是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尚书阿难答等人的奏折中,有这样的话:“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鲁鲟、阿必失和、九者取道马八儿,往阿鲁浑大王位下”,而这与《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完全吻合。另外《马可·波罗游记》中还有关于至元十九年发生的忽必烈宠臣阿合马被刺杀事件,也与中国史书的记载大体一致。这些说明,马可·波罗应该是来过中国的。

也许,我们现在不应该太在意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到过中国,而应该仔细读一读《马可·波罗游记》,看看这本如此有争议的书到底是不是说了实话。

假如字字可信,那么马可·波罗即便没有到过中国,也不该被称为骗子吧?在这本游记中,记述最为详尽的是关于元大都的繁华描述。我们从中发现,至少有三个方面,《马可·波罗游记》是真实的。第一,马可·波罗正确指出了元大都是在金中都城以外另择新址的。因为战争给金中都造成了极大破坏,作为一个新政权的中心,忽必烈觉得有必要另建新城。第二,有关现在已经并不存在的元大都城墙,马可·波罗所说的和我国《元史》基本一致。第三,马可·波罗不仅指出了北京钟楼和鼓楼的准确位置,而且还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夜禁制度作了细致入微地描述:“夜间,有三四十个人组成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看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外出,一旦查获就逮捕监禁,天明后送城防官吏处审理,按情节轻重,给予刑罚。”倘若不是对元大都熟悉,而仅仅道听途说,恐怕不会有这样的体会。

但是另一方面,马可·波罗的记述中存在着太多失真的地方,例如在提到忽必烈改建都城时,他认为理由是“皇帝陛下根据星占学家的卜算,认为金中都将来要发生叛乱”

还有他自称受皇帝宠幸十年之久,但是何以在中国找不到这方面的史料呢?马可·波罗是不是骗子呢?恐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终身不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杰出的女王。在她统治期间(1558—1603),英国国教制度最终确立,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方面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在东方扩张势力。然而这位在英国近代史上深具影响的女君主,却终身未嫁。

伊丽莎白女王伊丽莎白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女儿,1533年9月7日生于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宫。但由于其母原来是亨利八世的宫女,这桩婚姻并没有得到天主教会的承认。因而,伊丽莎白被认为是私生女,根据天主教规,她不能成为天主教徒,这决定了伊丽莎白日后向新教靠拢。在她两岁时,母亲因被认为不忠而被亨利八世下令处死。

年幼的伊丽莎自从小便饱尝失去母爱的凄凉。但是她自幼聪慧、貌美,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从小就受到了英国国教(新教的一支)的熏陶,对新教有较深的思想感情。她不但才思敏捷,而且十分好学。她博览群书,通晓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语言,能翻译难度很大的法文诗,以致后来竟有人认为,她就是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作者。1553年,亨利八世之女、伊丽莎白的异母姐姐玛丽登上英国王位,这就是玛丽一世。她摒弃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成果,致力于恢复天主教。她因残酷镇压新教教徒,被称为“血腥的玛丽”。伊丽莎白也因涉嫌卷入新教运动,一度被关进伦敦塔,其间几经风险。1558年11月17日,玛丽在痛苦中死去,因无子女,由伊丽莎白继任王位。当日,伊丽莎白便在英格兰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新教徒的拥戴下登上英王宝座,称伊丽莎白一世。在统治期间,她注意任用贤才,积极在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为英国的强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在英国享有极高的威望。但是,她终老一生却没有嫁人,这也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