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669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2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23章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冲击着隋朝的统治,时间持续了六七年。在这段时间里,隋朝实际上处于一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纷繁局面中。是谁结束了这种局面呢?就是建立唐王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李家几代都是军人,李渊也是隋朝的一各将领。农民起义爆发后,炀帝派他前去镇压。没想到,经过几次交锋后,他却转向反隋的立场。

李渊是个比较平稳的人,如果不是在他儿子们的推动下,他也许就不会有创业之举了。他的大儿子建成、二儿子世民都是很有作为的年轻人,特别是二儿子世民,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他曾对父亲说:“你受命去消灭这些起义军,但是消灭得完吗?”因为李世民早已看出,反隋已是众望所归,只有顺应潮流,打起反隋的旗帜,乘机建立一个新王朝,才能重新稳定地主阶级的统治。李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617年在太原宣布反隋,然后从太原向长安进军。

长安是隋的都城,夺取它十分重要。李家军在进军的途中,假意与瓦岗军李密结盟,利用李密的军队,阻挡隋兵的追击;当部队到达黄河岸边时,也是利用起义军的关系,顺利地渡过黄河。在很短的时间里,李渊就拥有了一支九万精兵的军队。

李家军攻下长安后,便立隋炀帝的孙子做了傀儡皇帝,叫恭帝。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使朝廷得不到讨伐他的借口;二是可以利用恭帝的名义招降隋官;三是取消了隋炀帝的合法地位。618年隋炀帝被杀,李渊便立即废掉恭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唐朝。

为什么要用“唐”来做国号呢?因为李渊的祖父是帮助北周建国的功臣,死后被封为“唐国公”,李渊承袭了这个封号,这样便有了唐朝的名称。

李渊父子打出唐朝的旗号后,就表明了他们要和各派力量争夺天下,实现全国统一的决心。他们利用联合、拉拢、分化的不同策略,先后消灭了西北一带的薛举、李轨、刘武周的割据势力,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便向中原进发。在中原打败了占据河南大部分地盘的隋将王世充;又消灭了起义军窦建德的部队;平定了长江中下游的隋将萧铣;最后又与起义军余部的一些较大势力进行了激烈的较量,终于一一战胜了他们,取得了全国统一的新局面。从此,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了。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明君?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当了皇帝。他第一次召集群臣开会,想听听大臣们对治理国家的意见。

唐太宗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新皇帝一上台都要显示自己的威严,给臣子们一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难以镇住他们。唐太宗也不例外。他正襟危坐,威容严峻。下面的大臣们畏畏缩缩地站在两边,偷偷看着他,个个吓得不知所措,大气都不敢出,谁还敢上书奏事呢?结果,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唐太宗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宣布散朝。第一次御前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

事后,唐太宗了解到事情的原由,很为内疚。第二次开会时,他放下架子,改变态度,和颜悦色地对大臣们说:“人要想看清自己的脸,就应当把镜子擦干净。君主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必须相信和依靠忠臣。你们如果看到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要直接讲出来。即使有些话不合我的意,我也不会怪罪你们。”唐太宗一席肺腑之言,打动了左右大臣,他们不再畏畏缩缩,胆颤心惊了,而是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上奏言事。

唐太宗于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出生在大贵族家庭,父亲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18岁当统帅,南征北战,立过赫赫战功,26岁做皇帝,但他从不狂妄自大。他说:“作为一个国君,一言不当就会招致万众灾祸。我在朝廷上说一句话,总是思考再三,怕说错了害民,因此,不敢多说话。”他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他把“纳谏”看作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虚心听取臣僚们的意见。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想修建洛阳乾元殿,并下达了征召劳役的命令。这时,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目前大乱之后,生产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时候修造乾元殿,恐怕连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愕然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和夏桀、商纣比较如何!”张玄素说:“假如动工修这个殿,那天下可要大乱了!”唐太宗听到这个“乱”字,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对大臣们说:“当初我考虑欠妥,玄素讲的话确有道理,所有工程一律停止。以后到洛阳就是露宿也未尝不可。”

过了四年,国家经济有所好转,唐太宗又想修建乾元殿。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批评说:“修建洛阳宫殿劳民伤财,太奢侈无度了。”唐太宗很恼火,要以“诽谤罪”治他。大臣魏征立即进谏:“自古以来,上书君主的奏章大多言词激烈。如果不激烈一些,怎么能引起君主的注意呢?君主若连激烈些的言词都不能接受,怎么能听到下面的意见?‘善于纳谏’又何从谈起呢?”唐太宗终于接受了臣子的进谏,暂停修殿。

唐太宗虚心纳谏,收到了兼听则明的效果,使他少犯了不少错误。而臣僚们也都把皇帝当做自己的知己,忠心耿耿,尽心尽职地为他服务。

唐太宗开明治国,还在于他十分注意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他曾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他选拔人才,不唯亲,只唯贤,甚至不避仇怨,甚为人们传诵。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公布了一份“功臣”名单,其中有不少是他原来的对手,而那些皇亲国戚却有不少在名单之外。他的堂叔父十分恼火,当面质问唐太宗:“当初你太原起兵,我第一个响应,为什么我不是功臣,而那些没有跟你起兵的房玄龄等人,反倒在名单上呢?”唐太宗答道:“你响应起兵是形势所逼,后来你不也曾望风逃跑过吗?当然,你是我叔父,私恩我是要报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加官晋爵。”唐太宗一顿训斥,使那些原打算从中捞个一官半职的亲戚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魏征原来是唐太宗的死敌李建成手下的谋臣。唐太宗除掉李建成后,把魏征召来骂道:“你为什么要帮李建成杀我!”魏征说:“李建成若早听我的话,必无今日的下场!”唐太宗听了,觉得魏征大义刚强,敢于直言,当即决定免去死罪,委以重任。此后,魏征果然成了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人君好比舟,民众好比水,水可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唐太宗常常说的一句名言,也是他从隋朝覆灭的史实中总结出来的道理。所以,唐太宗在位时期,积极实行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保护生产的国策,给民众创造一个休养生息的良好环境。贞观初年,唐太宗就下令:凡欠官府的财物一律免除。当时,有些官僚主张征发劳役造宫殿,唐太宗坚决不同意,说:“少兴徭役,老百姓就可以努力从事农耕;努力农耕就可以富裕,富裕就可以安乐。老百姓安乐了,君臣们也就可以长保富贵了。”

由于唐太宗的开明治政,使生产发展,人民安定,国力强大,唐朝开始走向繁荣昌盛之路。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