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069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8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5章

但有人研究诸史籍,认为“焚书”有之,“坑儒”则无,实是“坑方士”之讹。“坑方士”一事发生在始皇三十五年,因为侯、卢二人求仙药不成,他们惧“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骂了秦始皇一番后逃之夭夭。既然事端由方士引起,那么就只能是“坑方士”,当然不能说被杀的460余人中没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是由其代表人物可推知,被杀的主体应该是方士,而被杀的原因更与儒家的政治主张和学派观点无关。所以即使被杀者有儒生,也并非因其为儒生而得罪,总是与方士们有某种牵连之故,因此绝无理由说秦始皇“坑儒”。尽管秦始皇早因“坑儒”之举背上千古骂名,然而,直到今天,秦始皇究竟有没有“坑儒”这一谜团还是没有解开。

秦始皇死亡之谜。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关于这位帝王的死因,历史上争议颇多。目前在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是死于非命。第一种说法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死因的记述很多,死因已明,病死无可置疑。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体质较为羸弱。可是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所以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那么他死于何种疾病呢?郭沫若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又时常患着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好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秦始皇在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中推敲,发现了可疑之处,认为从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莫大的关系。此次始皇出巡,随从人员主要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将军蒙恬(又叫蒙毅)也在随行之列。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恬却被遣返回边关,从突然的人事变动来看,这似乎是赵高等人的计谋。大将军蒙恬是公子扶苏的亲信,而突然间将其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不仅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搬掉了一块绊脚石。随后,赵高假冒秦始皇的旨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取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当时正值七月,秦始皇帝的尸体在途中开始发出阵阵恶臭,为了掩饰尸体的味道,赵高竟然将咸鱼放在秦始皇的车上。回到咸阳后,赵高便开始对李斯下毒手,将李斯给逼死了。

然而赵高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呢?主要原因就是赵高唯恐扶苏继承王位。赵高曾对李斯讲:“长子(即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全必用蒙恬为丞相。”蒙恬是扶苏的亲信,赵高曾被蒙恬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因此赵高对蒙恬恨之入骨,他不希望蒙氏受宠,所以必须阻止扶苏即帝位。但是秦始皇宠爱长子扶苏,只有伺机杀掉秦始皇,才可拥诏立十八子胡亥。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赵高根本无法下手,如今秦始皇在旅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劝胡亥时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所以他果敢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提前结束其生命,这完全有可能。秦始皇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呢?这两种观点至今尚无定论。不过,人们对解开此谜是充满信心的。根据考古研究和调查,秦始皇陵没有被盗掘和破坏,再加之检测出地宫中可能存在水银,水银形成的水银蒸气对遗体有冷凝防腐作用。所以秦始皇的遗体可能还存在。等到秦始皇陵发掘的时候,秦始皇死亡的真正原因就可以被世人所知晓了。

刘备有无“三顾茅庐”?建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继父兄之业,盘踞江东,占有地利;独以正统自居的刘备寄人篱下,虽胸怀大志却一事无成,内心自是十分痛苦。

当时刘备依附于荆州刘表。刘表虽然待他不薄,但刘备总是很苦恼。一日宴会间,刘备如厕,回来时眼眶含泪。刘表很奇怪,刘备说,因为见到自己“髀肉复生”,感叹时光老去,却无所作为,所以很伤心。这番话引起刘表疑忌,便让刘备带人住在荆州附近的小县城。刘备拜访当地名士司马德操,司马德操向他推荐了“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说只要得其中一人就能得天下。颍川徐庶投奔刘备,也说诸葛亮是当世英才。刘备想让徐庶去请诸葛亮,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于是,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亲赴襄阳(今湖北襄樊)城西二十里的卧龙岗寻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未见着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就在卧龙岗的草庐中,诸葛亮畅谈天下形势,提出“鼎足三分”的计策,令刘备大为倾倒。而诸葛亮也为刘备的诚意打动,同意出山辅佐刘备。这即是通常所说的“三顾茅庐”(《续资治通鉴》),陈寿《三国志》也持此说。诸葛亮《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证明了这一史实。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