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246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3:12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6章

商朝的诸侯国大彭和豕韦不愿臣服于商,拒绝纳贡,武丁也把他们消灭了。经过一系列战争,商朝不但从周边的民族那里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也与他们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各个诸侯国纷纷加入到商王朝,使商朝的版图和政治影响迅速扩大,达到了最高峰。于是,人们就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武丁中兴”。武王伐纣周朝的祖先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古老的部族,和羌族中的姜姓部落有过婚姻关系。传说周的始祖姓姬,叫弃,曾在大禹王时作过农官。后来因为在原来的居住地经常受到戎狄部族的侵扰,其后代就迁居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改变了戎狄的习俗,修建城郭房屋定居下来,初步形成一个小小的方国,成为商朝的一个小侯国,从此才叫周。

到了古公直父的儿子季历时,周族逐渐强大起来,并与商王朝发生矛盾。于是商王文丁便把季历杀死,季历的儿子昌继位,昌在晚年自称文王。文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他重视农业,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田猎游乐很有节制,整天勤于政事;他继承古公、季历礼贤下士、广罗人材的传统,受到当时名士的爱戴,太颠、闳夭、散宜生于、鬻子等贤人都远道前来投奔,成了周朝得力的辅佐之士,其中广为传颂的是文王访得姜尚的故事;文王还与许多商朝的部落、方国结为同盟,调解了虞(今山西平陆县)、芮(今陕西大荔县)两个小国的矛盾,征服了犬戎、密须(今甘肃灵台县)、黎(今山西省长治县),势力发展到了商朝中心地区的邗(今河南沁阳县),并将都城新建于丰(今陕西长安西北)。

商朝的许多部落、方国都纷纷投奔周文王,这就是史书上称的“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的主要功绩是为武王灭商做了充分的准备。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称武王。他完成了文王未竟的事业,结束了商纣王的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武王伐商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周军深入商地,一直攻到孟津。许多诸侯听到消息,前来助战。武王认为商朝的力量还强大,周人的力量还不足以一下子灭掉商朝,便在孟津大会诸侯,举行军事演习,约定积极准备、等待时机的成熟。同时,派间谍入商朝观察情况,去的人回来说纣王生活腐化,民怨沸腾。

武王认为虽然如此,但时机还不够成熟,不可讨伐。又过二年,武王看到商王朝内外交困,一些重要贵族、大臣纷纷逃奔周族,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0000余人,又联合许多方国,第二次东进伐商。周武王在距朝歌70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军队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幸臣们商议对策。但是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临时将大批的奴隶和俘虏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17万人(一说70万)开向牧野,迎战周军。不料,商纣王的士卒纷纷阵前倒戈,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前徒倒戈”的故事)武王联军直捣商都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放火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西周王朝建立。周公辅政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