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3734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27  |  分类:

儿童教育

楔形文字

文物名片

出土地点: 叙利亚台德穆尔

制作年代:公元前3000年

出土时间:19世纪中叶

材 质:泥版

文物掠影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是古代西亚文字。一般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很像钉头或箭头。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笔划总是由粗到细,像木楔一样。楔形文字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造,最早是出于生产和生活中记账的需要。

后来,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这也是各个古代国家之间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这个人类文明最早的摇篮,就是现今战火纷飞的伊拉克一带。不过,现在的伊拉克人大多并非原来的苏美尔人后裔,正像现在的埃及人并非古埃及人后裔一样。现在这两个国家的人民主要是后来移入的阿拉伯人的后裔。古代的苏美尔人和埃及人,很可能是黄种人,虽然创造了早期的灿烂文化,但后来大多被外来的民族消灭、驱逐或是同化了。

最初的文字是图画文字。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后来,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音,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

汉字和楔形文字都是表意文字,它们的造字方法非常相似。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猜测,比苏美尔文字晚两千年的中国甲骨文,可能与之有关系。还有人猜测甲骨文是来自古埃及文字,而古埃及文字和苏美尔文化也有联系。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不过,殷墟的甲骨文是已经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似乎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我国学者至今还未能充分说明甲骨文是怎样演变来的,这就为想象留下很大空间。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为了保存泥版,需要晾干后进行烧制。但是,泥版很笨重。至今,发掘出来的泥版,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苏美尔文字是逐步产生的,从借助图形表达某种观念到文字出现经过了1000年的演化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用一块岩石表示“铁石心肠”,或者用一颗树表示一幢房屋。从那时起大约500年以后,由图形向文字的演化速度大大加快。

尽管这一时期的文字仍具有象形特征,但已超越了用图画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的阶段,发展到了用图画表示抽象事物。例如,用一只碗表示食物,用一个人头加一只碗则表示吃的意思。

又过了500年,最初的图画已变得非常系统化,不再被人们视为图画,成为了纯粹的符号。这些符号有许多已不再表示特定的词,而成为音节符号,可以与其他同类符号结合在一起构成字词。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的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当时的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

在2000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苏美尔时代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百分之九十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的百分之十则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的残篇。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后来腓尼基人创制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继承了这份遗产,并有新的发展。可是,由于楔形文字比较复杂,不如拼音的字母文字方便,到公元1世纪,就逐渐消亡了。

19世纪中叶,英国人莱亚德在发掘亚述王国首都尼尼微时,将两万多块楔形文字碑带回英国。这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印证了《圣经?创世纪》上“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

文物故事

乌尔古城位于幼发拉底河附近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乌尔塔庙就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乌尔塔庙由苏美尔人建造于公元前2112年~前2095年,乌尔纳莫国王统治时期。它是一座坚实的砖体建筑,基底长6*米,宽46米。塔庙最初坐落在一片拥有其他神庙的圣区一角。

乌尔塔庙是一座神庙的塔楼,其外形看上去酷似金字塔。乌尔塔庙有3道台阶,每道100级,通往第一层和第二层平台之间的门廊。从这里再经过一道台阶后便通往塔庙的顶部和祭奉神南努的小圣坛 。月神是乌尔古城之神。

乌尔塔庙的大部分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伫立着,这是苏美尔人留下的最重要的建筑。

乌尔塔庙有3道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台阶,它通向神庙的第二层。

先知亚伯拉罕出生并居住在乌尔城,当时该城位于一片翠绿的农田中,外围有一条护城河。现在的乌尔城位于一片差不多被沙丘所覆盖的沙漠区。幼发拉底河也不再流经乌尔城,它已朝另一个方向流去。

位于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哺育了包括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在内的许多古代文明,但是它们的最初源头要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很早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他们在两河之间修建了复杂的水利系统,驯服了时常泛滥的河水,开垦出富饶的田地。他们不仅发明了楔形文字,记录下许多神话、史诗、演讲辞等作品,还发明了1~5的数字,历法也相当先进。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古巴比伦人根据苏美尔法典订立的。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是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一部苏美尔人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公元前2700年乌鲁克国的国王。

苏美尔人首先将1小时分为60分钟,将圆分为360度并且发明了代数和几何。啤酒也是苏美尔人的发明之一,它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啤酒根据人们身份的不同而限量供应,贵族一天可以饮用5升,而平民只能饮用2升。

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苏美尔人就已会用陶轮制作陶器了。颜色有黄有绿,并绘有几何纹样及鸟兽和人物的造型。

出土地点:伊拉克埃尔比勒

到了王朝时代,金属加工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不少加工精细的黄金制品。在乌尔王陵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制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把金饰短剑。剑锋经过锻造,熠熠闪着寒光。剑柄处刻有鸟的图案和楔形文字。令人惊叹的是剑鞘上布满玲珑剔透的植物图案,有些透雕的地方镶嵌着宝石。边上雕有两排小孔,可缚皮带。还有一顶乌尔王的金盔,工艺也相当精湛。盔体表面雕着波浪形的凸文发型,金盔的耳部留有一个声响孔,十分具有创造力,充分显示了苏美尔人的聪明才智。

在苏美尔遗址的残存墙壁上,人们还发现了最古老的墙脚残迹。墙上用无数个烧制的圆形锥体镶嵌着,锥体五光十色,组成菱形图案。这种装饰既保护了泥墙,又美化了墙壁。这种工艺后来逐渐发展,在亚述王国时代,出现了烧制彩色釉砖作为建筑装饰的工艺。这种华丽的玻璃砖镶嵌艺术到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达到鼎盛,当时的艺术家们用彩釉砖所砌成的各种动物花纹装饰新巴比伦城的城门、圣道和宫殿。这种镶嵌艺术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筑物的一种特有装饰。

车辆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关于史前时代车的材料,主要有三类:实物、模型(陶制的及铜制的)、图案(包括岩画)。就目前考古成就而言,世界上最早的车出现在中东地区与欧洲。

在中东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在乌鲁克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进入文明时代。在乌鲁克文化时期的泥版上,出现了表示车的象形文字。从这些文字来看,当时的车是四轮的。

1974年,考古人士在叙利亚的耶班尔?阿鲁达发现了一只用白垩土做的轮子模型,直径8厘米,厚约3厘米,其年代也为乌鲁克文化时期。轮子两面都有突出的轮毂。从整个模型来看,它应当是车轮的模型,这也是中东地区最早的车轮模型。此模型现藏于叙利亚阿勒坡(Aleppo)的考古学博物馆。此外在土耳其东部的阿尔斯兰特坡(Arslantepe)也出土过一只用泥土做的车轮模型,直径约7.5厘米,时代相当于乌鲁克文化时期。这个车轮模型的两侧同样有突出的轮毂。

开创了辉煌文明的苏美尔民族究竟从何而来,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它的出现就好像奇迹一般。有些人认为如此发达的文明只能来自外星球,这一点可以从苏美尔人的传说中找到证据。据说他们的祖先是降落到人间的众神子孙,从一些古老的史诗中也能发现类似描写空中飞行的词句段落。但更多的人则坚持认为苏美尔人是某个古老民族的一支。他们的神庙往往建在由泥砖堆起来的建筑物上,看上去很像坐落在群山之巅,于是有些学者猜测他们来自东方的山区。从出土的一些图章看,苏美尔文明与古印度文明的图章风格极为相似。还有人从语音考证,认为苏美尔人可能来自中国。众说纷纭,要想得出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