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29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34  |  分类:

儿童教育

神之门——巴比伦古城遗址

档案扫描

【中文名称】巴比伦古城遗址

【英文名称】Ancient Site of Babylon

【所属国家】伊拉克

【起源年代】公元前3000年

【地理位置】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90千米(幼发拉底河右岸)

走近遗址

巴比伦古城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古城所在地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大的村落。经五六个世纪的发展,村落逐渐兴旺,形成一个大城市,后城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首都。公元前4世纪末,巴比伦古城逐渐衰落,至公元2世纪时已沦为一片废墟。

现存遗址是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时期修建的,规模极其宏伟壮观。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曾详细记录了巴比伦城的盛况。

据对遗址的实测,全城占地41平方千米,由护城壕、外城墙、内城墙三重环绕。外墙长16千米,内墙长8千米,均以砖砌成。数十米高的城墙多设雄狮、雄牛、巴比伦式龙等浮雕,虽经几千年的磨蚀,仍栩栩如生。

古城有9个城门,门高4米多,宽2米多,上有塔楼。最漂亮的阿什塔尔门以彩色玻璃砖饰面,雕有野兽图像和各种图案,1901年被德国人拆走,复建于柏林博物馆。

每一个城门都有一条通向马尔杜克神庙的大街,街道十分宽广,均用砖铺设,并使用了沥青。马尔杜克神庙

供奉的是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杜克。神庙附近是巴别塔及所属

的埃特梅兰基塔庙。其中,埃特梅兰基塔庙宏伟高大,为城内主要建筑。据史籍记载,巴别塔高达96米,基座每边长96米,上有7层,最顶层为蓝琉璃小庙。据说塔庙就是传说中的通天塔。

城内的仪仗大街直通阿什塔尔门,街西是南宫,东为宁马克神庙,街北为主宫。南宫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由5个建筑群组成。

据史籍记载,空中花园就在南宫旁边,是座110米高的假山,依附于两堵城墙之间,层层种植花草树木;以人力引河水上山,既浇灌了花木,又制作了人造溪流和瀑布奇景。

北面主宫遗址中,现存一座雄狮足踏人的巨石雕刻。这是用巨大岩块雕琢而成的塑像,狮身长约3米,高约2米,宽近1.5米,巍然屹立在一块长方形的石垫上,强有力的狮爪下踩着一个石头人,它象征着古巴比伦人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如今,伊拉克政府在遗址上仿建了阿什塔尔门和部分建筑,并在城门内修建了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出土的巴比伦文物。

遗址纵深

“巴比伦”在古代闪族语中的含义为“神之门”。约公元前19世纪,叙利亚沙漠地带的闪族人东迁定居两河流域中下游,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世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在位时定都巴比伦,并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创建了一个从波斯湾到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大国。志得意满的汉谟拉比王自称为“神所宠爱之人”、“强大之王”、“巴比伦之王”、“四方之王”。

但是这个“四方之王”除了留下了一部《汉谟拉比法典》之外,并没有留下多少传奇故事,反倒是存在于史籍记载和传说中新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和巴别塔被世人演绎得神乎其神。

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一个宠妃,名叫塞米拉米斯。她是米底王齐亚库萨雷的女儿。米底即是今天伊朗高原的西部地区,那里山峦叠嶂,和两河流域的一马平川迥然不同。塞米拉米斯适应不了气候炎热、缺树少花的巴比伦。因此,她经常怀念绿水青山、草木繁茂的家乡。

尼布甲尼撒二世不忍看着心爱的王妃郁郁寡欢,于是,下令仿照王妃故乡模样,在巴比伦古城南宫的西北角建了一座阶梯花园。这就是后世传说中的空中花园。

至于巴别塔则更加富有传奇色彩。据《圣经》记载,大洪水之后,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人世,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即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到了一片平原,定居下来。

当时,天下的人都讲一样的语言。人们商量在那里建造一座塔,以便所有的人都可以住在一起。人们便用泥烧砖,以石漆当灰泥,开始建塔。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即将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

人类的这个举动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他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他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人们无法沟通,那座塔便半途而废了。人们称这座未建成的塔为“巴别塔”,在希伯来语中,“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据说,后来巴比伦王国的历代国王都对巴别塔进行了重建和整修工作。尼布甲尼撒二世和他的父亲那波帕拉沙尔都重建了巴别塔,备受世人称赞的通天塔指的就是尼布甲尼撒父子修建的巴比塔。

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青睐有加。在其名作《历史》一书中,希罗多德对巴别塔作了较为详细的纪录。

横向关联——《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奴隶社会的成文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原文刻在石柱上,系黑色玄武岩圆柱,上端有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标的浮雕像,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文。

全文包括导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282条,基本内容是:第一,规定了法院的审判制度,财产的保护,契约债务和对侵犯财产行为的处罚。第二,婚姻家庭及其继承权。第三,对杀人和其它侵犯人身行为的处罚。第四,关于自由人和奴隶的不同地位等等。

这是一部反映早期奴隶制特点的典型法典。它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它不仅对婚姻家庭、财产继承作了规定,而且对产业贸易、工资物价及金融货币、仓库运输也有具体规定。此外,它还对司法程序、证据、裁判等也有详细规定,是研究古东方国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