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74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34  |  分类:

儿童教育

峭壁上的玫瑰红城市——佩特拉古城

档案扫描

【中文名称】佩特拉

【英文名称】Petra

【所属国家】约旦

【起源年代】公元前6世纪

【地理位置】约旦首都安曼以南260千米的山谷中

走近遗址

佩特拉古城是公元前6世纪前后游牧民族纳巴泰人在海拔1000米的峭壁上雕刻而成,一半向外突出,一半嵌入岩石中。由于这里的岩石带有珊瑚翡翠般的微红色调,尤其在朝阳和晚霞的照射下,整座古城就会变成玫瑰色,因此佩特拉又称“玫瑰红城市”。

古城的入口是一条约1.5千米长的狭窄峡谷通道,叫做西克山峡。这个通道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约2米,两侧雕有洞窟和水道。其核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正面的卡兹尼宫是这里最负盛名的建筑。卡兹尼宫的意思是“金库”,传说里面曾收藏着历代国王的财富。宫室依山雕琢在陡峭而坚固的岩石上,分上下两层,底层由6根大圆柱支撑着前殿,上层有圣母、天使和带翅武士等神像,形象逼真。左右殿堂上是造型独特、左右对称、线条粗犷的壁画。卡兹尼宫有着独特的色彩,在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岩壁闪闪烁烁,神奇无比。

南面半山腰的欧翁宫也是城中颇具特色的建筑,几百平方米的大殿内没有一根支撑的柱子,巧夺天工。欧翁宫的两侧是如蜂巢般向东西两侧延伸的石窟群,石窟内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

佩特拉曾是古罗马帝国的城市,城市建筑受古罗马文化影响很大。城中不仅有寺庙、坟墓、广场、宫殿、公共浴室、住宅以及可容纳2000余人的罗马式露天大剧场,还有数条输送水源的水道,都雕在砂岩上,蔚为壮观。

遗址纵深

19世纪,佩特拉隶属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帝国,长期与外界隔绝。为了争夺近东控制权,奥斯曼帝国与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各国战争不断,奥斯曼土耳其人把途经穆斯林地区的基督教徒都当做奸细驱逐出境或杀害。因此,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人进入过佩特拉。直到1812年,年轻的瑞士探险家约翰?路德维格?贝克哈特才成功地揭开了佩特拉的面纱。

贝克哈特,1784年生于瑞士,先后在德国和英国接受教育,同时学习了阿拉伯语,热衷于研究阿拉伯文明。1809年,他受雇于英非联合会,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和尼罗河的源头。

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贝克哈特对旅行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改名为西克?坎布拉罕?阿布道拉,用两年时间先后去叙利亚和约旦完善阿拉伯语,学习伊斯兰教知识,适应饮食习惯。他蓄了长须,穿着穆斯林长袍,裹上穆斯林头巾,俨然一个穆斯林人。做好这些准备,他前往埃及开罗,加入穿越撒哈拉沙漠去尼日尔地区的商队,向目的地进发。

一路上,贝克哈特操着纯正、流利的阿拉伯语,对伊斯兰的宗教信仰、典礼仪式都了如指掌,渊博的学识使他在旅途中处处受人尊敬,穆斯林人都把他当做博学多才的伊斯兰法学家。

这个新身份为他做本职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听说瓦迪穆萨群山有一个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的城市残迹,他很想去看看。为了不招致当地贝都因人的怀疑,贝克哈特对他的向导说他想去先知亚伦的墓朝圣(按《圣经》记载,亚伦在瓦迪穆萨去世),并希望能在墓前敬献一头山羊以表达敬意。

在向导的带领下,贝克哈特跋涉在约旦西南部高原上,穿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山峡谷,看到了惊人的玫瑰红城,但他压抑住自己的心情,匆匆看了“金库”和亚伦墓,做了他和向导所说的事之后就离开了。尽管接触短暂,他在心里已经断定那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贝克哈特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还存在的西方人,那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横向关联——纳巴泰人

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把叙利亚和阿拉伯的边界、幼发拉底河至红海的地命名为“纳巴泰”。公元前6世纪,一支阿拉伯游牧民族进入该地区营商定居,被称为纳巴泰人,他们在大山深处建立国都佩特拉。

公元前2~4世纪,佩特拉是通往希腊和地中海各地的门户,接近商道线的纳巴泰人得天独厚,广泛营利,纳巴泰王国也达到了全盛时期。成也贸易,败也贸易,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经济贸易的中心转移到幼发拉底河,纳巴泰人便逐渐被人淡忘了。公元4世纪,地震毁坏了佩特拉,幸存的人相继逃离。到公元7世纪,佩特拉已经由生机勃勃的贸易中心变成一座死城。公元12世纪以后,纳巴泰人更是如同人间蒸发一样销声匿迹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