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名与利,不要太看重。佛语有云:“万物皆空。”面对诱惑,一旦动心,脚下就会不稳。万物枯荣,有其规律,焦躁,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只会让自己更累。人生还是该从容一些,不要刻意控制什么,心如止水,才做得了自己的主人。
1强扭的瓜果不甜
——强求没有好结果
有时候,拥有一样东西是幸福的,但失去一样东西未必就不幸福。强扭的瓜果不甜,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就不要强求。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尽力了就好。
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就是顺其自然。因为幸福没有终点,但人生是有终点的,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我们能做的只有忍让,然后将其内化为一种动力,促进自己更好地进步。
现实是残酷的,但不能因为一时的残酷,而盲目伤感,迷失自我。没有随心所欲的人,也没有随心所欲的人生,只有顺着自己心的方向,坚定地走好脚下的路,才能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拥抱最真切的人生。
生活中,快的节奏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候,放缓匆忙的脚步,反而走得更稳。做人本该张弛有度,从容不迫。想得开,想得透彻,坚持自己的意愿,理性地向前迈进,才能活得明白、活得自在。
有一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在从艺的二十年里,有很多优秀的歌手都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唱歌。这一天,他受到国内一位新生代女歌手的邀请,去看她的演唱会。听完女歌手的演唱后,大师有些不悦。他去了后台,告诉那位歌手:“年轻人,你有演唱的天赋,但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你很难取得大的成功。”
听到这番话,正在补妆的女歌手马上停了下来,讶异地说:“为什么呀?难道我唱得不够好吗?”大师说:“你一定对你的龅牙不是很满意吧?你在歌唱时一直想要掩饰它,这样一来,嘴巴时不时要合一下,你在台上的形象也会显得很不自然。如果你相信我,那我告诉你,龅牙是天生的,不是你的错误,何必耿耿于怀,让它影响了你在舞台上的发挥呢?你是一个优秀的歌手,台上的观众听得是你的声音。所以,不要顾忌它,放松下来,只管好好唱歌。”在这位大师的指点下,女歌手很快就脱胎换骨,最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人生,其实也是一个舞台,不要介意自我表现之外的东西。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特征,有时候,反而是一种特色。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可爱。山鸡披上了孔雀的羽毛,也变不成凤凰。为人处世,很多东西不必掩饰,不要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只要顺其自然,本色地表现自己就可以了。在当下的社会,太多人容易被舆论的观念所误导,不是说只有达到某个标准,才配得上“成功”二字。毕竟,许多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生活未必幸福;而生活上愉悦自在的人,未必拥有庞大的事业。
小李大学毕业后,曾信心满满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这天,朋友告诉他:阴阳山上,住着一位智慧过人的大师,可以帮人排解烦恼。第二日,小李上了山,找到了这位大师。小李去得很早,智者刚洗漱完毕,正坐在河边的小屋里读书。
小李不好意思打扰,悄悄蹲在一旁,大气儿也不敢喘一下。大师放下书,转过身子微笑着说:“年轻人,找我有事?”小李便倾诉起了自己的苦衷,大师听完后,淡定地说:“来,先帮我烧壶开水!”小李抓起了墙角的水壶,却没有发现柴火,便去屋子外面找。过了一会儿,才拾了一些枯树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又添了一些柴,点着了火,可是壶太大,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小李又跑出去找柴,回来的时候,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小李怒了,一脚将壶踢翻在地。
大师见他如此失态,也没有训斥他,反而拉着他的手,耐心地说:“柴不够,水是肯定烧不开的。你强求又有什么用呢?淡定一些吧,想要把水烧开,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不就可以了吗?”青年想了一会儿,怒气渐渐消除了。大师接着说:“你一开始踌躇满志,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水壶装了太多水一样。太过执迷,戾气太重,到最后只会挫了自己的锐气。”听完大师的话,小李恍然大悟,连忙为刚才的举动道歉。回去后,他静下心来,调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将一个一个的目标细化,几年后,事业上便小有成就。
人这一辈子,不要有太多的奢望。从最近的目标开始,耐心地拾“柴”,不断加温,生命才会最终沸腾起来。做人,最主要的是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有所争有所不争。对生活永远不要期望过高,尽可能地立足现实。咬紧牙关,排除干扰,才能朝更高、高远的目标迈进。
不是每个人都能出类拔萃,十个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为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遇到难处了,不妨静下心来,只要脚踏实地做事,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追求的快乐。即使这一生都创造不出什么辉煌,都不要懊丧,奇迹的产生,往往需要很多条件。不要总想着追赶别人,在一定的阶段,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不要让人生变得麻木而颓废。壮志未酬之前,千万不可输掉信心。歇一歇吧,放下所有的压力,将倦怠一扫而空,让一切顺其自然。不焦躁,不忧虑,休息好了,才能重新上路。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眼前得失莫计较
人生苦短,在经历着收获的同时,也不得不吞下失去的苦果。想要的东西太多,一时间难以掌控,就会迷失自我。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前得失莫计较,才能赢得身前生后名!
有进就有退,有得必有失,这才是生活本来的面貌。很多人在岁月的颠沛流离中,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尝尽了苦头。“当争则争,当退则退”,可是,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很多人还是喜于得到,而悲于失去。事实上,只有在得失中,人的意志才会得到磨炼,人才会真正进步。
所有的东西,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只会短暂停留。要么寄托于你,要么附属于你,到最后,得与失,谁也做不了主。很多人贪婪之心太重,过分在乎眼前的得失,得罪了别人,迷失了自己,一辈子都与成功无缘。
刘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一天,有个富翁,邀请他参加一个宴会。刘先生看到与会的众人,全是庸俗不堪的男女,心里很不舒服,但又不好主动退席,只得硬着头皮、闷闷不乐地坐在一旁。怎料,宴会进行到一半,富翁竟请他为众人演奏一首曲子,他不好推辞,只得勉强弹了一首。刘先生跟富翁素不相识,事后他打听了一下,得知富翁原来是个皮鞋匠,这几年才暴富起来,于是常常举行酒宴,借此巴结社会名流,提高自己的身价。过了不久,刘先生也举行了一场宴会,除了文坛名人之外,还特地把富翁和那次晚宴的一些阔少小姐们请来。
宴会结束时,刘先生拿出一双破皮靴,递给富翁,戏谑地说:“请帮忙补一补!”富翁感到很惊奇,不知是何道理。刘先生解释说:“我是个钢琴家,你是个皮鞋匠。上次宴会,你不是叫我当众表演我的看家本领吗?这回该轮到你表演了!”旁边有位老师款款走了过来,笑着对他刘先生说:“你这是何必呢?表面上看是你们只是为难了彼此,实质上是你先和自己过不去,作为一个钢琴家,你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内心太脆弱。”
人啊,不要为了眼前的不平事,和自己过不去,和别人过不去。有些人为了一些芝麻大小的事,茶不思饭不想,劳苦伤神,何必呢?斤斤计较,徒然给自己增加痛苦而已。很多时候,看淡些,包容些,心境才会坦然。
人,一定不能因为眼前的得失,而迷失心性。欲望太多,就会被悲剧的人生牵着走;不懂放手,只会在诱惑的旋涡中越陷越深。人生就像一个袋子,一旦塞满了名利和欲望,精神和美德势必要丢掉,因为它可容纳的空间是有限的。人在旅途,有些事情不必在乎,放下过重的包袱,才能在人生的路途上更上一层楼。
当人们为了失去的名利,在贪婪的路上穷追不舍时,恐怕人格、道德早已丢在一旁了。生活中,很多人寝食难安,自我压抑,无非是只看重眼前,想得到的东西太多。年轻的时候,盲目地累积财富,一辈子下来,牺牲的往往更多。若是有一天钱财垒成了山,生命却岌岌可危,空有一堆庞大的数字,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无论是房子、车,还是存款、头衔,到头来没有一样属于自己。
马丁是一位生意人,可他的生活过得并不快乐。这一天,他来到智者的面前倾诉道:“我想得到您的指点。虽然我很富有,但周围所有的人都嫉妒我,还对我冷嘲热讽。生活就像是一场尔虞我诈的厮杀,我真的受不了。”“那你就停止厮杀吧。”智者回答他。马丁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糟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马丁说:“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的压力还是如此之大。”智者回答:“那你就把肩上的担子卸下吧。”马丁对这样的回答感到气愤,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损耗全部的家当。妻儿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智者讨教:“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智者说:“那就不要悲伤呗。”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待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有一天,马丁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最后,马丁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智者那里。他问智者:“生活到底是什么呢?”智者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难道看不到每天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人生,其实很短暂,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活得轻松自在。有的时候,一件看似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老人言:吃亏是福。吃得小亏,才能占得大便宜。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想要达到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交往,总要有人受损,有人受益。况且,有些事,本就没有什么严格的衡量标准,你认为自己“吃亏”了,别人还可能将你看作受益人。可见,人际交往中,想要获得他人的青睐,就要有大肚量,平心静气地对待每一次“吃亏”。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
成功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志存高远。他们从不在乎眼前的得失,从不在蝇头小利上与他人争高下,也不会为了一时的利益与人论短长。视名利如云烟,遇到挫折不灰心,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3体虚招病,心虚招鬼
——为人清清白白,心里才能坦坦荡荡
体虚招病,心虚招鬼。为人清白,才能行得坦荡。如果不懂得安抚自己的内心,难免会陷入烦恼和疑惑当中。不想再对生活感到恐惧,就要好好做人。心有所主,才能心安理得。
古人常常说:安身立命。一个人从生到死,一定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作支撑,又怎么会对人生感到恐慌呢?如果心中的那盏灯熄灭了,人迟早要堕落。
谈到这里,有一段经典的讨论不得不提。话说有一天,一群和尚在寺中坐禅,突然刮来一阵风,把旗杆上的幡吹动了。一个小和尚指着天空,高声说说:“幡动了。”另一个小和尚则摇着头说:“不是幡动,是风动了。”慧能大师听到了弟子们的议论,从容地说道:“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的心动了。”
在这个简单问题的背后,其实蕴含了极为深刻的道理。对与错,哪里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呢?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最后,要么是一方强词夺理,不了了之;要么是一方恼羞成怒,兵戎相见。
很久以前,有一位富翁,平日里嗜钱如命,生性吝啬。他有四位夫人,四姨太年轻貌美,最受宠爱;三姨太风韵犹存,颇得宠幸;二夫人料理内务,偶得关怀;大夫人体弱多病,最受冷落。可是世事无常,富翁家财万贯,逍遥了大半辈子,老了,却患上了不治之症。
临终前,富翁对最宠爱的四姨太说:“平时,我对你最好,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你,现在我快死了,你陪我一同去死好不好?”四姨太闻言,花容失色地回答:“不好,生时我同你一起快活,死了还要我陪你逍遥,你怎么这么贪得无厌啊!”富翁只好去问三姨太,三姨太则说:“我刚过三十,还可以改嫁,怎么能够跟你一同去死呢?你去找二夫人吧!她最明理。”悲哀的富翁叹了口气,就把二夫人请来,央求她能够陪他共赴黄泉,二夫人听说要她殉葬,连忙摇头表示:“这一大家子事,需要我料理,我不能不顾家,跟你去死。看在我们夫妻一场的份儿上,我会替你办妥殡葬,并送你入土。”
最后,富翁想到了同样不幸的大夫人,他说:“我过去对你太冷淡,是我不对。现在我要死了,一个人到阴曹地府太孤单,你愿意随我同行么?”大夫人听完,冷静地答道:“嫁夫随夫,纵然你生前冷落了我,我也愿意陪你一道赴死。”富翁感慨地说:“我从来不珍惜你对我的关怀,反而迷恋于三个薄情寡义的女人。我真恨我自己,为什么不早点觉悟,实在太辜负你了!”
富翁生前时刻不能离开的四姨太,就好像是一个人的青春期。谁都喜欢年轻,但是好时光总会过去,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还是应该清醒一点。照顾家务的二夫人,就像一个人的中年期。这一时期,人的事业往往重于感情,如果有一天事业垮了,很多东西,就需要你一个人来面对。而一向不被重视的大夫人,就好像垂暮之年的自己。任何的东西,灾死亡面前,都是苍白空虚的,大限将至,才发现什么也带不走。
人这一辈子,难免有鬼迷心窍的时候,有的人三心二意,有的人心猿意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借用各种手段,追名逐利。这样的人呢,到最后往往众叛亲离,一无所获。他们害怕别人对自己知道得太多,又害怕别人对自己了解得太少。害怕失去,害怕惩罚,害怕一个人独处,更害怕周围环境的变化。
人生这条路,从来都不好走,困难多,诱惑更多。面对这些,人们很难做到“吾心有主,不为所动”。那些经不住考验的人,往往精神空虚,思想麻木,没有明确的是非观,更没有什么荣辱心、正义感。别人施加一点影响,他就会随波逐流,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
一个胸怀坦荡之人,除了自己清白以外,还要学会包容别人。每个人都会有自私、小气的一面,任何的误会都是可以消除的,关键一点是要真诚、要友善。可见,人不管学识高低、能力大小,不管富贵贫穷、地位尊卑,拥有一颗坦荡、包容的心,才最重要。
有时候,不妨闭上眼睛,问问自己: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做到心胸坦荡?心要皈依到一处,先得做好事、行善举,要正直无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人都是有思想的,人的思想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事。只有胸怀坦荡,才能受人尊敬,成就璀璨的人生。
4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
——顺其自然,不强求
人生苦短,到头来什么都带不走。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强求没有任何意义。“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内心坦然,才能无往而不乐。
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永远少不了,太多的牵绊,总让人心力交瘁。可是,就这是人生,不从容面对,就永远也不会懂得其中的真谛。
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的内心往往比较浮躁,心灵总是得不到安歇。有些人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些人热衷于追求眼前的利益,有些人没有方向,却一门心思向前冲。
有些人以为自己本事很大,可进入社会不久,就被激烈的竞争压垮了。当强烈的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悲观、自卑,或者妥协。可是,人这一辈子,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个人的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没有了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名与利还不是一纸空谈?事要一步一步来做,梦想要一点一点地实现,慢慢来,效果或许更好。
有一个善良憨实的年轻人,在教堂里看门。这天,年轻人对着耶稣的神像,饶有兴致地说:“依我看啊,你这个神很好做嘛,信教的,没有不拜你的。”他没想到,耶稣竟然说话说话了:“我看你就做不了!”年轻人不服气,怒目以对。耶稣平静地说:“不信,明天我们互换一下身份,让你尝试一番便知。”年轻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第二天,他们果真交换了角色。耶稣去看门,年轻人反而充当了耶稣的角色。不过,耶稣再三叮嘱年轻人,千万不要开口讲话,年轻人似乎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这时,一个富人进了教堂,求耶稣保佑他发财再发财。临走时,一袋钱搁在了桌上忘了拿走。年轻人看到了,刚欲开口,忽然想起了耶稣的叮嘱,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富人刚走,又进来了一个穷人。穷人拜耶稣,求耶稣保佑他发点小财。刚拜完,猛抬头,发现富人遗忘在神台上的钱,便自言自语地说:“耶稣真神,说发点小财,小财就来了。”
这时,进来了一个少年,他求耶稣保佑他出海平安。这时富人回来寻钱了。他不问青红皂白,一口咬定是少年拿了他的钱,二话没说就将少年摁在了地上。假扮耶稣的年轻人实在忍无可忍了,开口说道:“你的钱是那个穷人拿走了。”富人转身追上穷人,就是一顿暴打。
见到这惨痛的一幕,耶稣无奈地对年轻人说:“都是你害的!穷人被打,富人惹上了官司。少年出海,估计也要出事。如果他和富人多纠缠一会儿,就可拖延出海的时间,不就平安了吗?凡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切记啊!”年轻人一听,吓得魂不守舍,再也不敢妄言了。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任何事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强求是没有用的。一个成熟的人,必须对生活多一份思索,多一份坦然。心变得简单,生活也就跟着简单。心变得自由,生活也就跟着自由。
很多时候,简简单单中,也能发现到生活的感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顺其自然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中唐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禅宗大师,法号圆觉。与很多高僧一样,圆觉善于从身边的小事物入手,开导弟子,提升弟子们的悟性。有一次,圆觉带着两个弟子下山化缘,途中,三人坐在林间休息。圆觉便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道:“你们说,这林中的树,是枯萎了好呢,还是茂盛时好?”大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茂盛的好。”圆觉则摇摇头,耐心地说:“繁华终将消失。”这样一说,答案似乎已经明确,小弟子平日喜欢耍小聪明,连忙应和着说:“师父,那一定是枯萎的好。”
这时,对面山上走下来一位樵夫,圆觉便以同样的问题来“考”他。老人家不慌不忙地答道:“大师啊!您这问题可让我犯难了。这树的生长,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枯萎的时候自会枯萎,茂盛的时候自会茂盛。难道不应该是这个道理吗?”圆觉这才颔首赞许道:“老人家所言极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您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啊。”两个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惭愧万分。
万物枯荣,有其规律,常人是改变不了的。生活也是一样,很多东西,该失去的终会失去。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美貌、权力、财富、名誉,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人生在世,就应该顺其自然地活着。刻意地追求,反而会为生活所累。
心神安定的人,从来都不会被看不见的烦恼所困。听只是听,看只是看,尝只是尝,闻只是闻,触只是触,根本不会想太多,就像佛家所说的“万物皆空”。当心中那个烦怨的“自我”不存在了,内心的苦恼自然也就消去了。
生活还是要自然、从容一些,不要去刻意控制某件事的结果,也不要对一件东西过分执迷。该来就来,该走就走,顺其自然,才做得了自己的主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心如止水,成功迟早有一天会到来。
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乘势借势,才能圆融通达
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重要的是,如何看清局势,抓住有利条件。如果学会了“乘势借势”,成功也就不远了。
太极讲究的就是“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引导别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变有害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生活也是一样,人和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如何推进这一循环和谐地发展,不得不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有的人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这样下去,大好的发展机会也被白白错过了。人这一辈子,最要紧的就那么几步,一个钉子一个眼,把工作生活落到实处,有了生根立足的点,才能有发力的劲儿。有了实力之后,就需要借一点“势”了。
“势”这种东西,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的。“势”有大小高低之分,如何用好它,取决于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借势而行,乘势而上,是很多人成功的关键。把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独特的优势,才能够尽快摆脱失败的泥潭。
陈二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中年人,他一直认为,自己比村里的其他男人有本事。这一天,陈二到山上砍柴,看到禅师正在嘱咐两个弟子:“到五里山,各自打一些柴回来。”陈二什么事都不甘人后,他主动说:“也算我一个。”于是,扔下背上的一捆柴,跟着两个小和尚去了。
等到他们返回的时候,禅师正在原地迎接他们。陈二满头大汗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和尚则一前一后,前面的大和尚用扁担左右各担着4捆柴,后面的小和尚只是轻松地跟着。这时,河面上飞来一个木筏,上面载着小和尚打的柴,一数竟然有8捆之多。
陈二傻了,沉默不语。禅师笑着问他:“怎么啦?你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陈二有些不满,请求道:“让我们再砍一次柴吧。我一开始就砍了6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感觉太沉,就又扔了两捆;最后,就剩下了两捆。他们投机取巧,这不公平啊!”大和尚则说:“我不是这样的。我只砍了2捆,但在路上捡到一根扁担,扁担上还有2捆,我就一块挑回来了。”最后小和尚开口了:“我个子矮,力气小。不走水路的话,别说两捆柴,就是一捆柴我也担不回来。所以只能依赖于外物的帮助。”听完三人的说词,禅师对自己的两位弟子表达了赞扬之意,又拍了拍陈二的肩膀,微笑着说:“一个人不问世事,只管走路,并没有什么错。但有时候,也需要乘势借势,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求每个人要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顺应局势的发展。做人做事,不能一味地拼蛮力,要懂得“借力打力”,立足实际,合理地挖掘一切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便利。
过去,生产条件差,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半径小,要取得生产生活资料,只能就地取材。现在,科技进步了,人口流动大了,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落脚。很多人到外地投资创业,无非是看中了当地的自然、人力、市场等优势。现在很多农民,在老家搞“乡村游”、“农家乐”,也是沾了地方发展旅游产业的光。
战国时期,楚王没有子女,于是命令春申君,四处搜寻貌美的少女献给她。有一个赵国的政客,名唤李纨。他的妹妹长得很漂亮,李纨本想把妹妹献给楚王,可他思前想后:这事不妥。于是,他临时改变了主意,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春申君非常喜欢这个美女,没过多久,她就怀孕了。不久,李纨又想了个主意,他让妹妹给春申君敲耳旁风:“夫君,楚王跟您的感情真是好啊!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他的亲兄弟必然会成为国君。新国君一定只重用自己身边的人,哪轮得到您呢?我现在刚刚怀孕,肚子还显露不出来。如果您把我献给楚王,那我生下的孩子就可以当上国君。您还会担心自己以后的前途吗?”春申君果真按她说的做了,把她献给了楚王。由于春申君的保荐,楚王对李纨之妹宠爱有加,孩子生下来之后,很快就被立为太子。两年后,李纨就被提拔为楚国大夫,位居春申君之上。后来,一位门客看透了李纨的心思,将实情讲给春申君听。这么多年,春申君始终被蒙在鼓里,听门客一说,后悔不已,直言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作为一个异国人,竟然凭借着权贵和美色,一夜之间爬上了楚国的高位。这种“借树开花”的妙计,确实胜过无数的战场拼杀。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借用其他可以利用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是成功的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靠山”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打入内部。任何一股力量,都像一根弹簧,想要借好,并不那么容易。如果借回的“力”不能及时消化,反而会被其所伤。人生无论什么时候,一定要懂得审时度势,把握好分寸,谋定了,而后才能行动。
6酸甜苦辣都是味儿
——幸福其实很简单
现实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幸福也是一样,它就停靠在人们身边,只是很多时候,被人们轻易忽略。人这一辈子,酸甜苦辣都是味儿。幸福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里。
幸福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流落街头的乞丐,只要给他一顿饱饭,他便会感到幸福;可在大款、大腕那里,别说一顿饱饭,就算山珍海味,大概也不会让他感到满足。
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有位哲人说:人生就像一本书,书里交代了什么,就读什么,无所谓幸福与不幸福。真正幸福的人,从不抱怨生活,从不议论和艳羡别人,他们不会抱怨“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公”,而是保持轻松的态度,关注于自己的幸福。
在有些人那里,幸福的感觉很容易获得。专注于某一项工作,自我的潜能得以发挥,内心充实了,就能感到幸福。有时候,思念一个人,牵挂一个人,一个问候的电话,会让身处异地的对方感到温暖,这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并不需要华丽的修饰,却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面墙,投以月光,就能温馨;投以关爱,那便是幸福。
幸福不在别人口中,自己内心的感受才重要,对很多人而言,最大的幸福不是接纳,而是舍予。一份单纯的心意,一直传递下去,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幸福的生活,就像一辆运行平稳的车,乍一看,还以为它处于静止的状态,实际上它正踩着“时光”的油门,飞快地前进。幸福是一段难以割舍的情缘,是一段不曾尘封的回忆,幸福,可以很深刻,也可以很简单。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半繁华,一半空洞;一半幸福,一半痛苦。前一秒很可能风光无限,下一秒就有可能乌云密布。佛家说,“无欲则刚”。不明白这个道理,盲目地追逐名利,人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幸福不是守株待兔,不是天上掉馅饼,而要靠自己争取。美好生活的大门,永远只为乐观者敞开。面对痛苦,一味地逃避,痛苦只会无边无际地蔓延。反之,以乐观的心态迎接一切,把苦难当做考验,一切顺其自然,幸福则会很快到来。
那天,父亲下班很晚,回家的路上,感到又累又烦。快到门口时,透过路灯映衬的光,他发现六岁的儿子正在等他。他快步走过去,牵起儿子的手,暂时抑制了内心的烦闷。这时,儿子突然你开口问:“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父亲答道:“什么问题?”儿子说:“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父亲生气地说:“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儿子哀求道:“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父亲说他一小时赚三十美元。小孩低下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十五美元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玩具,那就给我回房间睡觉。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哪里有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儿子安静地回自己房间并关上门。过了一会儿,父亲平静下来,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问道:“睡了吗,孩子?”儿子答道:“爸,还没,我还醒着。”父亲说:“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不该冲你乱发脾气。这是你要的十五美元。”“爸,谢谢你。”儿子高兴地叫出声来,然后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说:“我现在有三十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却无法同时换得父子之爱和家庭的幸福。心之所以觉得累,就因为承载了太多太多,而无法释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有些人不甘平凡,往往错过了幸福。在城市工作的很多人,每天穿行于单位和家之间,似乎早已习惯了柴米油盐的平淡。做平凡人,做平常事,并没有什么不好,不一样的风景,有不一样的快乐。
常言道: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种真正的大境界,可试问大千世界,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的旅行,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里,也许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自由。守住了内心的淡定从容,就守住了人生的幸福。过去的已经成为回忆,太阳落下明天还会照样升起,路在脚下,今天的生活,从这一刻起,才算真正开始。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世界也许就是一粒沙;从一朵花中看人生,人生大概只如一朵花。生活就是这样,天晴时,放松心情,晒晒太阳;下雨时,撑把凉伞,闲庭信步。主宰人的感受并非快乐和悲伤本身,而是人的内心。简单地活,快乐地活,人生才会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