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论语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二章 教学篇
第二章 教学篇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1779  |  更新时间:2015-03-18 13:33:53  |  分类:

儿童教育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位贤人。遍观春秋战国时期,到处能找到孔子弟子的身影,他的这些弟子把他的教育思想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直至今日,孔子他老人家的教育思想,仍为现在很多教育家所推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个世纪,至于我们,也是在他的恩泽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孔子提出了很多著名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等。孔子还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总之,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一个人从孩童时开始学习,自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绝大多数人一边学一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因为他们只是为学而学,为考试而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者”——懂得一些知识,但体会不到求知带给他的快乐。

不只知识和学习,人生也是如此。

冬天的时候,河里都快结上冰了。有人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光着身子在河水里捉鱼。人们惊异地问:“米松先生,你不穿衣服难道不怕冷吗?”米松举着手里的鱼笑道:“它们也没穿衣服啊。”

愚蠢的人会指出米松的这个行为根本不明智,不能叫智者。而见此能会心微笑的人明白米松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快乐呀,他得自然之道,这就是智者。

中国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喜欢喝醉了倒地就睡,经常睡在酒店老板娘的身旁。酒店老板开始以为二人有染。日久细看根本没这事,阮籍只不过是喜欢这样罢了。

如今,像阮籍这样的“好之者”已经不多了,而像孔子这样主张人生为快乐的智者也越来越少。

阮籍

有人问希腊智者伊壁鸠鲁:“快乐的秘密何在?”

伊壁鸠鲁说:“生命中有三种欲望:一种是自然而必要的;另一种是自然却不必要的;还有一种是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对不必要的欲望不要屈服,对自然的欲望要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

伊壁鸠鲁说的这三种欲望分别属于孔子说的这三种人:知之者、好之者与乐之者。

乐之者的欲望是自然而必要的。

好之者的欲望是自然而不必要的。

知之者的欲望是不自然而不必要的。

所谓知之者,就是迷信知识的人。这种人看似相信知识,其实没什么知识。人类最大的知识就是不迷信知识。

所以,企图“知道得越多越好”的人注定失败。他们企图从知识上了解世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从本质上认知世界,不能从量上认知世界。一颗星星加一颗星星再加一颗星星,这样加下去不会等于头上的星空,因为在你加的过程中很多星星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转化了。

因此,从知识与经验上认知世界是不可靠的,必须依靠人类固有的心力与慧力。

所谓好之者,就是对某类事物有兴趣的人,如商人对钱、男人对女人,等等。这种兴趣是出自天性或环境的影响,其发生是自然而必然的。但是它注定不会得到完全的满足,因为对象太大了。虽然可以轻易击中,但得不到全部。

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到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射中一棵树的方式吞掉了箭。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掉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强烈兴趣的人也注定失败,其欲望虽然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

只有乐之者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自然而必要的。快乐使人与世界合二为一,这种欲望符合自然之道,使人与事与物达成和谐,所以能顺心如意。当然这指的是真正的乐于为之者,而不是貌合神离者。

人们之所以有时做不好事情,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真正地成为“乐之者”。你要是真正地乐于做某件事,你就会成就你要做的事,事情本身就会成就你,成全你。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即包含趣层意思,智者乐于做水就会成为水,仁者乐于做山就会成为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然是把“乐之者”作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只有乐于做事的人才会成功。

从前有个闲适的有钱人问古希腊智者西塞罗:“你是否愿意坐下来探讨真理?”西塞罗回答道:“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

西塞罗的意思是:知识上的探讨我已不感兴趣,现在我只关心精神上的愉悦。

精神上的愉悦者就是孔子在此说的“乐之者”,一个从心里喜欢的人。

孔子的这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在点明:快乐来源于对本来的认知,有真知才能真乐。

因此,乐之者也必是好之者与知之者,这样他的快乐才有所依附。

知之为知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

孔子说:“仲由!我把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教给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有一则寓言,说一位自命不凡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智者,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地理、哲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让老人以一句话将所有问题都回答出来。老人笑了笑,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

林语堂

——当一个人清楚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

仲由,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算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告诉子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自欺欺人。孔子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列为人生最高的智慧。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讲了苏东坡批评程颐不懂装懂的故事。

司马光的丧礼由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弟程颐主办。这位理学家完全遵古礼来办这件丧事。当时死者的亲人要站在灵枢之侧向灵前吊祭的客人还礼,这种风俗已流行数百年。但是程颐认为不合古礼,于是禁止司马光的儿子站在灵枢一旁还礼接待客人。他的理由是,孝子如果真孝,应当是悲痛得不能见客人才是。

那天朝廷百官在太庙中的大典完毕之后,苏东坡正要带领翰林院及中书省同仁前往已故相国司马光府去吊祭,程颐也有事要去,他就向大家说这违背孔子在论语中的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因为那天早晨大家曾在太庙唱过歌,至少听过奏乐,怎么同一天还能去吊丧哭泣呢?大家到了司马府门前,程颐想拦阻大家,于是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程颐说:“你们没念过论语吗?‘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苏东坡立刻回答道:“论语上并没说‘子于是日歌,则不哭’。”

苏东坡

苏东坡十分气恼,不顾程颐的反对,率领大家进了门。每个人都站在灵枢前面行礼,在离去之前都依照习俗以袖拭目。苏东坡一看司马光的儿子没出来接待客人,问过别人,才知道程颐禁止,说是于古无征。于是苏东玻在全体官员之前说道:“伊川可谓糟糠鄙俚叔孙通。”大家哄堂大笑,程颐满面通红。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越有学问的人,见得世面越广,越认为自己懂得太少。而越无知的人,层次水平越低,越要炫耀自己的“学问”。

国画大师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在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时,他却郑重重申:“我真的不会画画。”齐白石是从古人的艺术瑰宝与不断的自我学习中看出自己能力的细微处,这种接近真理的“无知”其实是最高的智慧。巴金也曾经说过:“我不会写作……”闻者惊诧不已,但如果认真地读他的作品,就会感到巴金的确只是把非说不可的话说了出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在别人面前仍然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大无知”,太虚伪了。

人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注意学习加强学习,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否则,不懂装懂、自欺欺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就会堵塞自己前进的道路,最终贻害无穷。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丢掉了。”

蔡元培先生说,一个人真正用心做学问,就会像孔子说的那样,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就好像去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以这样的求学精神还是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这在说明积极做学问的同时,还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总有很多知识是你没有学到的,所以做学问不要骄傲自满。

一名徒弟跟着一位名师学习技艺,几年之后,徒弟觉得自己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足以自立门户,因此收拾好行囊,准备和大师辞别。

大师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问道:“你确定你已经学成了,不需要再学习了吗?”

徒弟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自豪地说:“我这里已经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了。”

“哦,是吗?”大师随即拿出一只大碗放在桌上,命徒弟把这只碗装满石头,直到石头在碗中堆出一座小山后,大师问徒弟:“你觉得这只碗装满了吗?”“满了。”徒弟很快地回答。

大师于是从屋外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石头的细缝里,然后再问一次:“那么现在呢,满了吗?”

徒弟考虑了一会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满了。”

大师再取了案头上的香灰,倒入那看似再也装不下的碗中,看了看徒弟,然后轻声问:“你觉得它真的满了吗?”

“真的满了。”徒弟回答道。

大师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拿起了桌上的茶壶,慢慢地把茶水倒入碗中,而水竟然一滴也没有溢出来。

徒弟看到这里,总算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赶紧跪地认错,诚心诚意地请求大师再次收自己为徒。

“学无止境”,生有涯而知无涯,学习是没有尽头的,除非你自己限制自己。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活到老,要学到老。”是的,人生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得到升华,从而才会有辉煌出现的,像文坛的几位巨匠:冰心、巴金、金庸……他们都深知这个道理,而且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因此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我们熟知的金庸先生更是在80岁高龄之际提笔修改了射雕英雄传,使这部经典名作再次遇热,受到众人瞩目。

不只是他们,国外的著名人士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中才创作出许多著作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耗尽毕生心血共同完成的资本论使广大读者得到启迪,他们也成为世人的榜样。

学习是光明,无知是黑暗。试想,谁愿意面对黑暗不见天日?没有人。那么,只有天天做学问,时时不忘学点知识,我们才能走向光明,使人生更亮丽。

只有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我们才会真正得到乐趣。波兰著名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他3岁时学琴,4岁登台演奏,直到95岁他未曾间断过对艺术的追求。因为他深知学无止境,艺术无止境,不间断的创作会使心灵得到净化,从而也增加其本身的魅力。

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说:“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虚,所以空心的禾穗总是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到了越高的境界,越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应把握住生命的每分每秒,弥补这些不足,趁着还小要多多学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一个小学生也耳熟能详,但是如果我们深究它的意思恐怕就要花费点心思了。从前读书的时候,也许老师们给出的答案是:“你们读书和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温故而知新。你们看连我们的大圣人孔子都这么说了,所以你们啊,学习要重视复习。”倘若如此,未免就降低了论语的品位,也将孔子的思想庸俗化了。我们知道“温故而知新”是在论语·为政篇中出现的,所以它不可能是简单地向弟子们强调做学问要懂得复习的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独特的规律的,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并以此来指引我们当下的生活,这才是“温故而知新”的本意。但是现代不少人认为历史是无用的,是用来欺骗大众的文献资料。其实不然,历史并不是刻板的,它是五彩缤纷的,是鲜活无比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志”的话。

赵普坐像

关于论语,北宋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在后周节度使赵匡胤手下当推官。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从宋太祖取得政权开始,到平定南方,赵普是主要的谋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赵普为宰相后,事无大小,都跟赵普商量。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很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他处理起政事来思维总是十分敏捷。人们就流传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粗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不以为然。

宋太宗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能超出论语。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尉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另外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会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病去世,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历史上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赵普之所以能够稳坐宰相之位,就是他深刻钻研论语的功劳,在他反复读论语的过程中,赵普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被许多人证明了的“真理”。

人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滋养。在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地充电,以补充对成长对知识的渴求。这在青少年时代表现得尤其明显。

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时刻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学会举一反三,慢慢地,你就能从旧有的知识中,发现新的、有用的知识,长久地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做老师了。

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不管什么人都有权力,受到教育。”

有“印度改革之父”之称的辛格总理,曾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印度旁遮普大学任教10年之久。辛格非常重视教育,他看到由于贫富问题、民族差距等问题导致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决定加以改革。他领

辛格总理

导的那届政府提出了将国内生产总值的6%用于教育事业,其中一半将用于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他还在多个场合对印度教育做过详细论述。鼓励人们支持教育事业。

为了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因经济发展而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他提出必须确保每一个印度人都要接受教育、具有技能。只有所有的国民都能接受教育,这个国家才能取得进步。通过他的努力,公共教育经费的开支增加了3倍。同时,他还要求各邦赋予教育优先权,因为一个社会要以教育为基础,才能取得进步、繁荣和发展。各邦的财政能力也因国家收入的不断增长而得以提高。因此,他们现在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已经决定在全国投资,建立优质学校。新建6000所高质量的学校,确保了全国每个街区一所学校。并且要求每所这样的学校都要为该地区的其他学校树立良好的榜样。随着印度的初等教育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人们对中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印度要努力实现普及中等教育的目标得到实现。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谁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能在固定的某一方面发挥作用。”

在当今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而当某种“动荡”把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抛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许多人就会不知所措了。其原因就在于在复杂的现实中,单凭一只脚走路是不牢靠的,人必须学会多种生存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专业”要精通,其他的“行业”也要能懂能做。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生活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这既是领导者为政的必要素质,也是任何一个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本领。

长久以来,人们提起诸葛亮,往往都把他看成“神人”。其实,他也是肉身凡胎,但为何他又能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呢?大概原因就在于他不仅勤学精通书本上的知识,更通晓世间一切事情的规律,活学活用,绝对不做一个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器皿”,这才成为卧龙诸葛。

诸葛亮造像

诸葛亮的本领,正如三国演义第100回里致曹真的信中所说:“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他的知识,正如三国演义第46回中对鲁肃所说的:“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些虽有文学家的艺术渲染成分,但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作为依据的。从现有的诸葛亮集里可以看到,诸葛亮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兵书器械、农工计算、医卜星相等,都相当精通,多有著述。

诸葛亮何以如此多才多能?在诫子书里他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这是他长期专心致志、刻苦读书并多方学习的结果。而且,他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以致用,即为了“治性”、“接世”。他不仅要做辩士,而且要做豪杰;不仅要成为博学家,而且要成为实干家。他学习的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反对“务干精纯”,即不主张采取拘泥一家的纵向式方法,因而做到了涉猎广,领会深,有独到见解,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我所用,有所创新。他在论诸子一文中,曾以寥寥数语,精辟地褒贬了百家之学:“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秦)、张(仪)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

在这里,他所评论的既有先秦时代的老子、商鞅、苏秦、张仪、白起等人,又有稍前于他的哀帝时以敢谏闻名的丞相王嘉,还有与他同时代的那个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字子将),从而使他能取人之长,避人所短,成为智慧、道德的一代楷模。

正是根据这些事实,三国演义的作者才创作了“舌战群儒”这场精彩的好戏。当严峻以挑战口气问诸葛亮“治何经典”时,诸葛亮回答:“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批驳得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当程德枢讥笑他:“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时,他痛快淋漓地斥责了那种“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指出这种人“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诸葛亮的“通才”并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也不局限于某一专业和领域,而是百事皆学皆通,凡事都能洞若观火。诸葛亮的魅力,相信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现代人。我们在神往“诸葛风采”的同时,要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原因,从而更踏实更灵活地充实自己。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让自己拥有登山涉海的本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能做我老师的。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宇宙之大、社会之广、知识之博的客观环境里,谁都会有许多自己不知道未掌握的学问。正所谓“学海无涯”,即使你是一位大学问家,你掌握的知识恐怕也只能是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所以,人更应该勇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或不善,都可以为师。学习长处,学习有益经验;避免短处,避免走弯路。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的别称,而“项橐”是燕国的一个普通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

项橐一听咯咯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

北宋名相晏殊就勇于向比自己地位低很多的下属学习。大明寺北宋名相晏殊一次出巡途经江南,听说扬州的大明寺有许多好诗,决定前往欣赏一番。他来到大明寺,叫随从依次给他念诵寺壁上的题诗。晏殊免却俗套,只凭诗论人,诗写得好,才进一步询问作者的姓名、籍贯、地位,结果当地一个叫王淇的主簿小官脱颖而出。晏殊并不因为王淇的地位低而鄙弃他,他让人找来王淇,与之促膝而谈。晏殊之前曾无意中吟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一直不曾对上好句子,此时王淇听闻,随口续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让晏殊刮目相看,惊叹不已。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理,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每个人都学习了古代圣人的道理。孔子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说过如何向人学习的道理: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当然要跟着他学;出生在我之后,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着他学。我是学道理啊,那何必问他的年纪比我大小呢?因此不论高贵的,不论卑贱的,不论年长的,不论年少的,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与人相处,发现别人的长处而能从内心真正发出改善、攀习的意念,是很难做到的。真正的有识之士常把自己比作“沧海一粟”。大海所以烟波连天、浩瀚壮阔,就在于广纳百川之细流,不拒山泉之涓滴。

一般来讲,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身旁的人,你就会发现,无论多么出色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看上去再乏味的人也必定会有一些长处。其实我们的上司、同事、下属、客户、市场竞争对手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学习知识光明正大,没有什么可害臊、不好意思的。相反,那些不懂装懂、滥竽充数、以从不向他们求教而沾沾自喜的人,才是真正应该无地汗颜,内心惭愧的。

孔子曾经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说,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要设法使自己也具有同样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缺点。这些与“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同样的道理。

看到别人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的问题容易,把过错怪罪在别人身上也比检讨自己容易。如果一味地用抱怨他人来代替反省自己,那其实是对自己进步的最大耽误。能够反躬自省的人,一定不是庸俗的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能够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自觉地加以克服,从反省中获取前进的力量,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这就是反省的力量。

不自负、不自满、不武断、不固执,看到他人的长处,虚心学习,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虚心地检讨反省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这是一个人能够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道:“凭什么给孔文子‘文’的谥号?”孔子道:“他聪敏勤勉,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孔子是个大学问家,用学富五年来形答一点也不过分,否则,怎么会有所谓七十二贤徒从学于他呢?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常处于动荡之中,孔子出身低微,求学的路并不宽广,但他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走出一条学问之路,实在难能可贵。

唯其如此,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在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求学的态度和方法。现在一谈到学习,人们往往狭隘地理解为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甚至就是为了考试出成绩。其实在孔子眼里的学习范围是很广的,概括地讲就是立身经世的所有本事都属于学习的对象。孔子本人就精通“六艺”,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驭马车)、书(文学)、数(算法)。你看,孔子绝对算得上一个多面手,可谓入可文、出可武。而他的学生也各有所长,比如,颜回以“德行”见长,子路擅长从政,子贡长于口才,子夏则文学方面的造诣最深,更有冉求善理财,公西赤具司仪(小相)方面的特长,等等。

孔子对各个门类的学问并不歧视,更不像以后各代文人唯文独尊,贬低其他。甚至当他的弟子公西赤志在当“小相”时,孔子也称赞他“赤也为之小,孰也为之大”。全然没有后来腐儒的那副嘴脸。

孔子对于求学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要好学,也就是说要有主动学习、追求学问的意识。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我提倡忠信,其实做到忠信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无所作为,是因为不像我这样喜欢学习啊!他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说想问题想多了是没用的,不如低下头踏实地去学习。

孔子读书摆脱了功利的实用主义,把读书看成修身之必需,这样书才能读出味道,读书时才能不浮躁,静下心,持之以恒。心静、明理的结果必然是学习上的持恒和透彻。

第二个层次是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这样教育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简直就是中小学时老师教训我们时的大白话:懂就是懂,不懂就不要装懂。可谁又能否认这正是在求学的路上不断取得进步的至理箴言呢?

生活中,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它比无知还可怕。

有一位学问高深、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她原是大学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语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旅行,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未听到过她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假称通晓。遇到疑难时,她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去查阅有关资料,以做参考。看到老人的这一切,每个跟她接触的人才真正懂得了怎样才能被别人敬重,怎样才能获得做人的尊严。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指出,如果我们承认对这个或那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说:“对于中国的学生,要能够知之为知之,但最重要的是不知为不知。”或许这才是做人做事的真正学问。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本节题头孔子所说的“不耻下问”,这是一种宁要学问不要面子的学习态度。要学有所成,就要不耻下问。汉代韩婴说:“不能则学,不知则问。”“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问”字,它表明你是在以一种仰视的心态看待学问,看待你所要学习的知识,它需要你越过世俗眼光的羁绊,以虔诚渴望之心求索学问。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认认真真,为自己、为知识负责到底的态度。在今天,将这种态度用到学习上则攻无不克,用到工作上则事无不成。

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不奢求学问人品能达到孔子的高度,但我们不能回避圣人之光辉的照耀。在你人生求索的路上,你不能说你不需要再学习,那么,就让我们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吧!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