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权
刘备进军之际,打了几个小胜仗,已是喜不自胜,如今又听说东吴任命一介书生为帅,更是不放在眼里,便催促各路人马加速前进,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陆逊走马上任后,运用“持重不抢先,待机而制人”的战略严阵以待。
不久,陆逊瞅准时机,率军动如脱兔,终于一把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
直到此时,刘备还说:“我竟被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其实,哪里是什么天意,完全是他“见小利”、“求速成”酿成的苦果。
一开始刘备只记得要报兄弟之仇,放弃主要的敌人曹魏,不惜破坏吴蜀联盟,动摇蜀国其所以能安稳的根基。这种政治上的近视,已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进而在率军队攻吴之中,又小视对方将帅的才能、彼军的实力,只求速战速决;到后来,竟发展到刚愎自用,不怕犯兵家之大忌,依山傍水结营,连结七百余里,终于给了陆逊可乘之机。前后观之,刘备正是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急于求成,才导致失败。刘备失败的事实,正为孔子所告诫的“欲速则不达”提供了绝好的佐证。
人在世上要干点事业,常常面临许多不无遗憾的选择。所谓不无遗憾,就是二者不可兼得,想求快,就很难干大事业;要干大事业,就得有非凡的耐性。在朝着大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绝没有康庄大道可走,而是荆棘密布,险象丛生。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而且常常是目标越宏大,要走的路就越长,碰到的困难越多。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考虑客观条件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绝不能蛮干、硬干;既然要干大事,就不能为蝇头小利所诱惑,应该眼光放远大步向前。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古语说:“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一个“忍”字,被许多人奉为处世成事的良方。宋朝的王安石就说过:“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唐朝有一个宰相叫张公艺,有幸九世同堂,为世人羡慕。唐高宗问他成功的秘诀,张公艺挥毫写了一百个“忍”字。生活中也的确是如此。有的人由于不能忍,而招致了不幸;而有的人由于能忍,而成就了大事。
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以后,用重金悬赏捉拿这两人。两个人只能乔装打扮,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一天,一个官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皮鞭抽打陈馀,陈馀想起自己以前在魏国是多么受重用,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怒不可遏,当即想起来反抗。张耳在旁见状不妙,便用脚踩了陈馀一下,陈馀终于没吭声。官吏走后,陈馀还怒气未消。张耳便数落他一顿:“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去为一个官吏而死吗?”后来,陈馀和张耳的命运截然不同:张耳成了刘邦的开国功臣,而陈馀辅佐赵王,被韩信斩首。一个能忍一个不能忍,两人的最终命运,竟有这样大的区别。张耳让陈馀忍的是逞一时之快的匹夫之勇,避免了莽撞闯祸而丢掉性命,败坏大事。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么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这都是“忍小事,而成大事”。所谓的“小事”,只是相对而言的,再大的事,只要是个人的事,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只能是“小事”。或者说,所谓的“小事”,都是跟“大谋”相比的,只要比不上“大谋”的,就可以称之为“小事”。
孙子
孙子兵法也曾经指出:“主不可以怒以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认为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因为一个人愤怒过后可以转变为高兴,怨愤过后可以转变为喜悦,但国家灭亡了就再也难以恢复了,人死了就再也无法变活了。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为转移,合于利则动,不利则止,这才是理智的行为。
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但是,是不是遇事一味忍,就好呢?就像唐朝两位诗僧寒山和拾得的对话,寒山说:“如果有人侮辱我,嘲笑我,藐视我,伤害我,嫉恨我,欺骗我,我该怎么办?”拾得便说道:“你只需忍受他,顺从他,让他,敬他,躲他,耐他,装聋作哑,漠然对待他,冷眼看着他,如此结局。”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也是讲“忍”的。忍,包括对人对己两方面。对人采取宽容、忍让态度,对己则采取克己的态度。论语中直接提到“忍”的地方不多,其实“忍”包含在孔子的“忠恕之道”的“恕”中,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施加给别人。而要做到“恕”,就要“克己”,这就是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对于今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于权利在握,有身份的人,对于有钱有地位的人来说,隐忍、妥协并不意味着胆小。既要战胜自我,消除复仇的心理,又要战胜别人。不顾世俗的猜疑歧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一番话,对“忍”做了很好的解释。孔子说:“君子处世,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屈节是因为有所期待,求伸是要把握时机。因此,虽忍耐受屈,但决不以毁坏节操为代价。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这就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尺蠖屈身,是为了前进,龙蛇蛰伏,是为了飞腾。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当忍则忍。但如果忍的结果是背离了目的,那就不能“忍气吞声”下去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而要做到能忍,会忍,忍得合乎道义,一是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善于审时度势,二是要有很好的修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说实在的,有时一事当前,要忍得住怒火,还真不那么容易。曾国藩说到自己的“忍”功,那是“打掉门牙和血吞”。宋朝人程颐说得好:“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唯识量过人者能之。”孔子就是这样的既深明大义,又识量过人的“能忍者”。
忍耐需要修养,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负重则是一种境界。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宫刑之侮,怎么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而流芳千古,成为人人敬仰的史学家,后人尊称的“太史公”?
今天,我们读孔子的教诲,学会在该忍的时候忍,不但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共处,也有助于我们以良好的心态做自己的大事业,摆脱形形色色无聊事物的干扰和影响,也使我们自己免受无谓的损失。
谚语云:“万事皆因忙中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要成就一件事情,须观察时机,等待因缘,急不得的。受苦忍耐是一种承担、一种处理、一种等候。许多事业有成者都在忍耐多次失败后,愈挫愈勇,最后取得成功。因此幻想一夕有成,不如在艰难困苦当中忍耐,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水到渠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辜鸿铭大师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山即圣人。
圣人看见山,就如同看见了自己的外化。自己的外化是如此瑰丽,因此“仁者乐山”。这是必然的。
“智者乐水”,道理也相同。
水是流动不息的,即使是一潭死水,它也要做到上面蒸发,下面渗透,依然要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智者的思想像水一样流动,生生不息。智者除了有像流水一般灵动的才情,还像水一样多情。圣人是有情的,智者是多情的,他的人生充满喜乐欢欣。因此,“智者乐水”是他成为智者后的必然状态。
智者在喜乐自身的同时,对世人亦充满悲悯的情,他身上肩负播种欢乐的使命。
有人问希腊智者欧里庇得斯:“普通人为什么缺乏智慧?”欧里庇得斯答道:“智慧是由悲苦换来的,小悲苦换来小智慧,大悲苦换来大智慧,因此我们的智慧里总是充满怜悯。”儒家说“仁义”,佛家说“慈悲”,道家说“贵生”,墨家说“兼爱”,都充满一种人性关怀。
一位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事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翻山涉水,再危险的地方也要去一去。以前不敢吃冰淇淋,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合情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出户外,甚至彻夜不眠,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感觉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场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如果我们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的利益,我们的辛苦也会变成一种乐趣。让我们把眼光从“图功名”、“治业产”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上帝给予我们的生命、生活中的这些美好事物。
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创造财富,发展经济,这当然是正经的事。享受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衣食无忧,才能谈得上文化和艺术。饿着肚子,是无法去细细欣赏山灵水秀的,更莫说是寻觅诗意。所以,人类要努力劳作。但劳作本身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写意”。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使生活充满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
享受生活,不是说要去花天酒地,也不是要去过懒汉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如果这样“享受生活’,那才叫糟蹋生活。
享受生活,是要努力去丰富生活的内容,努力去提升生活的质量。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闲。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是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做这一切时,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用乔治·吉辛的话说,是过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说“智者乐水”,都指出人应该像水一样流动而洁净。智者的智慧是透明的、流动的、浩大的、能解渴的,因此“智者乐水”就是乐他自身,体悟以一种天地证我的快感。
孔子爱山,孔子懂山,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路越登越高,最后自己成为一座高峰。仁者心中的爱不会像山一样积压,却像山一样充满生机,又为世人指明方向。山是立起来的。“仁者立人”,人要像山一样立起来,靠的就是志向。世间什么志向最大?爱的志向最大,让人间充满爱,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仁者乐山”,因为他看到一座又一座山峰拔地而起。
我们会工作,会学习,如果还不会真正享受生活,那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学会享受如山水般充满诗意与智慧的“心灵生活”,真正去领会生活的诗意、生活的无穷乐趣,这样我们工作起来,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更有意义。
患难见真情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殓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朋友有馈送,除了祭肉,即使是车马这样的贵物,孔子受赠都不回拜。
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患难与共的手足之情、相濡以沫的同窗之情、舔犊情深的母子之情、生生不息的赤子之情,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孔子的朋友因为得病死了,不知道是他根本没有亲戚,还是亲戚们都不管他,总之,他的后事没着落。在古代,是很重视殡葬之“礼”的,一个人不能入士为安,是件很凄惨的事,要不然古代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卖身葬父”——宁可自卖自身,也要把亲人下葬呢!在这紧要关头,孔子说话了:我管吧。众所周知,办丧事要花很多钱的,比办喜事还费钱,尤其是在古代,而且孔子也没富裕过。但是在平常的时候,朋友有通财之义,孔子的朋友送给孔子东西,哪怕是像车马这样的贵重礼物,孔子接受了,但却不回拜。
这说明了什么呢?简单一句话:平常不言谢,患难见真情。平常你送我再重的礼物,我铭刻在心,却没必要假惺惺去回拜致谢,因为我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君子大恩不言谢”;但作为我的朋友,当你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我即使再困难,倾家荡产,也会对你伸出援助之手。正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不凋落的。”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经典的小故事,体味其中的深意吧!
两个男人结伴穿越森林,突然,一只大熊从丛林中冲他们跳出来。其中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安全爬上了一棵树,另一个因无力同这头熊搏斗,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地躺着,像是死了似的。
那头熊只在他头上嗅了一嗅,便像对他是死的感到不满似的走开了。爬在树上的那个男人从树上跳下来问:“那头熊好像在你耳边说了什么,它告诉你什么来着?”
躺在地上的男人回答道:“它说,和一个在危险时刻抛弃朋友的人做朋友是愚蠢的。”
这个故事,几乎人人皆知,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这一点无须怀疑。如果一个人身处困境,他的朋友都来雪中送炭,那他的朋友都是可以信赖的;但当一个人在遭遇难处,他的朋友都如鸟兽散,那朋友之间的友情当然是不牢固的。人比动物更会伪装自己,把自己的心藏得严严实实,不轻易流露出来。只有在危难之时,才可以看清一个人的真面孔。
东晋大将军王敦因谋反被杀,他的侄子王应想去投奔江州刺史王彬,王应的父亲王含想去投奔荆州刺史王舒。王含问王应:“大将军以前和王彬关系怎么样,而你却想去归附他?”王应说:“这正是应当去的原因。王彬在人家强盛时,能够提出不同意见,这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到了看见人家有难时,就一定会产生怜悯之情。荆州刺史王舒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从来不敢做出格的事,我看投奔他没用。”王含不听从儿子的意见,于是两人就一起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沉入长江。当初王彬听说王应要来,已秘密地准备了船只等待他们。他们最终没能来,王彬深深引为憾事。看来,儿子比老子更会看人,只是儿子屈从了老子的意见,终于误了自己。
古人说:“疾风知劲草。”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大风来了,所有的草都倒下去,只有一种草,还顽强地立着,它叫“劲草”,是一种有用的中草药。交朋友也须交“劲草”类的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是人类的共识。在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当中你最先想到谁?这时候能有一两位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重义轻利把友谊看得极为神圣的大有人在,这也是整个社会构建道德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还有另外一种人,仅仅把朋友当作可供利用的资源,一旦人家失势找上他时,他立即挺上另一幅面孔。“但见锦上添花,从不雪中送炭。”
很多人曾经感叹: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真朋友何其少,而虚与委蛇利益面前经不住考验的假朋友又何其多。对人认识不清就把他当作忠诚的朋友是很危险的,他在危难时刻不仅不帮助你,反而还会做一个落井下石的人。
蔺相如塑像
蔺相如曾是赵国宦官缪贤的一名舍人,缪贤曾因犯法获罪,打算逃往燕国躲避。蔺相如问他:“您为什么选择燕国呢?缪贤说:“我曾跟随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曾握着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结为朋友。所以我想燕王一定会接纳我的。”
蔺相如劝阻说:“我看未必啊。赵国比燕国强大,您当时又是赵王的红人,所以燕王才愿意和您结交。如今您在赵国获罪,逃往燕国是为了躲避处罚。燕国惧怕赵国,势必不敢收留,他甚至会把你抓起来送回赵国。你不如向赵王负荆请罪,也许有幸获免。”缪贤觉得有理,就照蔺相如所说的办,向赵王请罪,果然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缪贤以为燕王是真的想和自己交朋友,他显然没有考虑自己背后的一些隐性因素,比如,自己当时的地位、对燕王的有用性,等等。可是现在他成了赵国的罪人,地位已经变了,交朋友的价值也就失去了,他贸然到燕国去当然很危险了。蔺相如看问题可谓“一针见血”。
再看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夫文子流亡在外,经过一个县城。随从说:“此县有一个啬夫是你过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顺便等待后面的车辆呢?”
文子说:“我曾经喜欢音乐,此人给我送来鸣琴;我爱好佩玉,此人给我送来玉环。他这样迎合我的爱好,是为了得到我对他的好感。我恐怕他也会出卖我以求得别人的好感。”
于是他没有停留,匆匆离去。结果,那个人果然扣留了文子后面的两辆车马,把他们献给了自己的国君。
王舒、燕王、啬夫在友与利的选择上都看重后者,在他们眼里情义二字不值分文,而且会成为自己的障碍,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他们只是必欲除友而后快了。实际上一个人是不是可以相交成为朋友,不可以等到大事当前再去判断,而应在平常的小事中就注意观察,这样可以防止临时抱佛脚。
人生难得一知己,但人生需要知己。知己既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又是自己最信得过的人,更是你可以倾吐任何事的人。有知心朋友的人,遇到坎坷挫折和失意都不会感到孤立,知心朋友会在任何时候理解和支持你。因此,考察一个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在困境里的友情,就可以获得被认知者的真实信息,再通过客观的评价确定是否值得与之交友。
疾风知劲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孔子说:“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树木也和人一样,有的人在你得意的时候紧紧围绕着你,即所谓的“酒肉朋友”。你有“酒肉”他就是你的朋友,如果你没酒也没肉,那对不起,拜拜,从此以后你们形同陌路。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是说,风刮得越厉害你就越能看出来一种草是不会倒下的,当政治格局不太稳定的时候你就能看出谁是忠臣。
古希腊,有一个叫皮西厄斯的年轻人,触犯了暴君奥尼修斯。他被推进了监狱,即将处死。皮西厄斯说:“我只有一个请求,让我回家乡一趟,向我热爱的人告别,然后我一定回来伏法。”
暴君听完,笑了起来。
“我怎么能知道你会遵守诺言呢?”他说,“你只是想骗我,想逃命。”
这时,一个名叫达芒的年轻人说:“噢,国王!把我关进监狱,代替我的朋友皮西厄斯,让他回家乡看看,料理一下事情,向朋友们告别。我知道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是一个从不失信的人。假如他在您规定的那天没有回来,我情愿替他死。”
暴君很惊讶,竟然有人这样自告奋勇。最后他同意让皮西厄斯回家,并下令把达芒关进监牢。
光阴流逝。不久,处死皮西厄斯的日期临近了,他却还没有回来。暴君命令狱吏严密看守达芒,别让他逃掉了。但是达芒并没有打算逃跑。他始终相信他的朋友是诚实而守信用的。
他说:“如果皮西厄斯不准时回来,那也不是他的错。那一定是因为他身不由己,受了阻碍不能回来。”
这一天终于到了,达芒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对朋友的信赖依然坚定不移。他说,为自己信赖的人去死,他不悲伤。
狱吏前来带他去刑场。就在这时,皮西厄斯出现在门口。暴风雨和船只遇难使他耽搁了。他一直担心自己来得太晚。他亲热地向达芒致意,达芒很高兴,因为他终于准时回来了。
暴君还不算太坏,还能看到别人的美德。他认为,像达芒和皮西厄斯这样互相热爱、互相信赖的人不应该受不公正的惩罚。
于是,就把他俩释放了。
“我愿意用我的全部财产,换取这样一位朋友。”暴君说。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当世人都疏远了我,而仍在我身边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或许这可以当作一句印证论语中的箴言来对待。
朋友就是这样的,平时看不出谁会一直守在你身边,只有刮来了一阵“疾风”,你才能看得到“劲草”的模样。
我们说论语之所以今天还要来重温,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有对人类的普遍人文关怀精神。它所讲述的道理虽然都很朴素,但是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言多必失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孔子说:“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言过其行感到耻辱。”
长于言辞、口若悬河有时未必是好事。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得多了,话里就自然而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都会从谈话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他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别人在转述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主观理解,等到你的谈话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可能已经大相径庭,势必造成误解、隔阂,进而形成仇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话太多可能是一个人最大的灾祸。隋朝就有一个这样的事例。
隋朝有位大将军,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别人低而怨声不断。他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当上宰相。对同僚他不屑一顾,对上司更是出言顶撞。一些过分的话传进了皇帝耳朵里,他被逮捕入狱。皇帝责备他嫉妒心太强,自以为是,目无朝廷,但念他劳苦功高,便将他释放了。换了别人,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让他清醒过来,应该低调行事。可他偏偏不领情,开始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功勋卓著,并大肆宣扬自己与皇族的亲密关系,甚至说:“太子与我情同手足,连高度机密也告诉我。”他的对头立刻告发了他,并添油加醋,说他早有谋反之心,常常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这一次,皇帝还是饶恕了他,但撤销了他的官职。
大将军的政治生命就此结束了,他的遭遇是可悲的。其实,只要他低调一些,少说几句没分寸的话,何至于落到这种境地。
所以,说话过多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不加思考,匆忙之中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是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要放纵你的口舌之欲,让那些言语的毒汁四下喷溅,否则在伤害别人的同时,肯定也会伤害自己。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每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
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就会把握分寸,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说话得体,不该说的话,一句话也不说。
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人际交往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所以应看对象、看场合说话,并讲究“忌口”。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是最不合算的事。
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论语·子路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东汉著名党人,“八顾”之首的太学生领袖郭泰就是这样一个“真的名士”。
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集团“你方唱罢我登场”,交替把持朝政,东汉王朝原有的统治秩序与国家机器在这两大集团“杀伐”与“滥赏”的血腥循环政治游戏下,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与破坏。这非但加深了下层民众的苦难,使得更多的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原东汉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士族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宦官集团把持朝政,他们疯狂地卖官鬻爵,堵死了许多士族子弟正常的做官与升迁的途径。所以无论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出发,还是从现实利益的角度考虑,士大夫阶层都不得不与宦官集团展开殊死斗争。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地方强大乡绅士族的支持下,一场由当时中国正直知识分子主动发起并组织的“政治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李膺
在这场政治运动中,出身世代官宦家庭且官至太尉(一品)的陈蕃与同样出身世代官宦家庭并官至司隶校尉(三品)的李膺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他们一个公开“有澄清天下之志”,一个宣扬“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基本上当时的士大夫阶层都团结在他们的周围,并为他们摇旗呐喊,宣传他们“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陈蕃、李膺也领导士大夫集团通过“清议”互相标榜,奖掖后进,进一步壮大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力量,并一同对宦官专权提出尖锐批评,对宦官集团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与陈蕃、李膺相比,家世贫贱的郭泰,出身明显要低了许多,但郭泰凭着一股子“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的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日夜苦读,博览群籍,终于成了一个“善谈论,美音制”的青年书生,外加他“身高八尺(大约184厘米,在汉朝一尺约为23厘米),容貌魁伟”,自然是个玉树临风、谈吐优雅的翩翩佳公子。
此时,学业有成又一表人才的郭泰开始涉足当时帝国的权力中心——洛阳,并通过当时的名士符融的引荐,拜访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士林领袖李膺。由于此时李膺声名甚重,能成为他的座上宾并得到他褒奖的后进士子,可以一日身价倍增,所以,当时人把造访李膺府邸称为“登龙门”。
可谁也没有想到,风格秀整、名满天下的李膺见到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穷书生郭泰后,竟然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对郭泰的才学人品,交口称赞,并常常约郭泰一同泛舟出游,与他畅谈天下之事。
以当时李膺士林领袖的社会影响力,他如此推重郭泰,郭泰自然是鲤鱼跳龙门,一跃而起成为当时后进士子中的佼佼者,并逐渐成为太学生的重要领袖。据说,当年郭泰离开洛阳返回家乡太原时,为他送行的马车竟然有千辆之多。足见,短短一个洛阳之游,郭泰已经完成了从青年书生到当时大名士身份的质变。
由于东汉宦官集团的专权擅政,极大地伤害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利益,所以,东汉党人运动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群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体行为,而是士大夫阶层自上而下的政治协同。受过士林领袖李膺知遇之恩的郭泰作为太学生的领袖,士大夫阶层的一员,理所当然地要投入到这场政治运动中去。当时,士大夫阶层为了扩大影响,壮大声势,互相标榜,将主要的领袖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之类的美称,郭泰也以其太学生领袖的身份获得“八顾”之首的美誉。
郭泰虽然没有与那些与他有着相同理想的至交好友生死与共,但他却很好地完成了活下来的人应该做的事。在当时一片血腥极为恐怖的政治环境下,郭泰选择了闭门讲学,他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把那些他殉道师友“澄清天下之志”的使命感,“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的责任感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的几千个学生。让他们这些可以继续活下去的人,去传承东汉士大夫集团的精神,为那些确难师友至死不渝的梦摁留住希望的火种。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以身殉道,最后倒在血泊中的正直士大夫不乏其人,他们身上都传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当然,历史的惨剧也在一幕幕不停地重演。午夜,关上灯,闭上双眼,杨涟、左光斗、高攀龙、谭嗣同、秋瑾、李大钊、闻一多、邓拓这类的名字随时都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出好长一串。正直的知识分子殉道的已经够多了,滚烫的赤子之血奔流的也已经够多了。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或许更需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忍辱负重将微弱的理性与希望之火继续传递下去的“真的猛士”。正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最后所说的,“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必定有眼前的麻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一个人如果做事情鼠目寸光,不是深谋远虑,那么
管仲
他一定会受到事情的困扰。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理解,但是等到我们真的要去决定一件事的时候,又会常常犯目光短浅的错误。要说做到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倒是有两个人值得我们一学,他们就是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和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
管仲与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很要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合作。他们曾经合作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因此对管仲和鲍叔牙说:“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那干脆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我们三人不是都完了吗?齐国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和他的母亲。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究竟谁继承王位还很难说。不如由一个人辅佐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进退有路,左右逢源。”于是他们决定由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后来,管仲射杀小白,鲍叔牙叫小白装死。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从容地陪公子纠回国继位。不料公子小白已先回国当了国王,鲍叔牙成了功臣,管仲和召忽成了罪人。
正因为管仲事先想到了退路,所以,鲍叔牙可以在齐桓公面前说情。齐桓公不但没杀管仲,反而让管仲当了宰相,协助自己干出一番霸业。
鲍叔牙
与管仲的谋略相比,曾国藩则更显出过人的智慧与冷静。
曾国藩带湘军围剿太平天国之时,清政府对其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不用这个人吧,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无人能敌;用吧,一则是此人手握重兵,二则曾国藩的湘军是其一手建立的子弟兵,又怕他对朝廷构成威胁。在这种矛盾思想下,清政府对曾国藩的任用经常是用他办事,却不给高位实权。苦恼的曾国藩急需朝中重臣为自己撑腰说话,以消除清政府的疑虑。
有一天,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胡林翼转来的肃顺的密函,得知这位精明干练的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大喜过望,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顾命大臣虽说有数人之多,但实际上是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提笔想给肃顺写封信表示感谢,但写了几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肃顺为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他又想起西太后,这个女人现在虽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曾国藩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心志极高,且权力欲强,又极富心机。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思前想后,曾国藩没有写这封信。后来,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
有人说人的命运就是因为选择而造成的,确实如此,我们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肯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而通常匆忙下决定的人将来一定会为他的选择后悔。人生就像一盘棋,深谋远虑的人每走一步就能看到下面几步棋的走势,而有的人只会盯着眼前的一步。后者就是孔子口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那种人,他们站得低、望不远,只能将自己的人生之棋下得乱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