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旧恶,少怨恨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日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旧仇,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
俗话说:“退后一步天地宽。”过去有人对不起自己,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潇洒一点,不怀恨别人,和别人之间的仇怨也就因此而没有了。就算对方是坏人,也终有被感化的一天。
不然的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都处处设防,永远没有安宁的一天。
就连圣人不也认为伯夷、叔齐不记旧仇是一种美德吗?
所以,对人宽容一点吧,不要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从统御术角度,作为领导者应当做到不计前嫌。这既是领导者所应有的修养和品质,是虚怀若谷的反映,又是领导者发现和使用人才的方法。只有做到不计前嫌,才能发现、挖掘出更多的人才,才能保住人才,不使流失。
不计前嫌还具有心灵感化的作用,是以礼对待非礼,以仁对待非仁,达到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感化,激励,能使人才和领导者之同建立起相互信任、极度亲密的私人关系。无论在以仁、义、忠、信为表征的道德至上的社会氛围中,还是在以法律规范、行政命令为表征的法制至上的社会氛围中,不计前嫌,作为统御大都有其存在价值。
齐桓公
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是一个典型例子:
管仲出身低贱,年轻时三次求官被逐,后经自己努力为齐襄公之弟公子纠的辅臣,在公子纠与其弟公子小白争夺王位中,管仲率军到莒边界阻拦公子小白归国登基。管仲赶到边境正遇到公子小白一行朝齐国赶去,管仲心中发急,便暗暗拿出了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幸好箭只射中小白衣服上的带钩,没有伤着身体。小白假装中箭,大叫一声,倒在车上,以后日夜兼程回到国内,成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上任后本来恨透管仲,要报一箭之仇,非要杀他不可,但是管仲是旷世之才,齐国要成就一番大业,非他辅助不行,便叫鲁国把他捆在囚车中送回齐国。归国后,齐桓公泯去私仇,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国,地位在自己忠辅臣鲍叔牙之上。果然管仲辅佐齐桓公后,齐桓公称霸诸侯。
中国人在识人方面,一向有独到眼光,尤其是那些正人君子。所谓“君子之交决不出恶声”,即在这个世界上,与人亲密地交往时,需要诚意待人。一个有修养的人,无论持何种理由,即使中断来往,也不会口出恶声,将人以前丑行劣迹全搬出来,恶语相向,诽谤对方。因为:
首先,倘若说了绝交者的坏话,等于承认自己识人不清。既然双方已经绝交,作为“陌路之人”也就罢了,何必反目成仇呢?树敌过多,不仅会使人在生活中迈不开步,即使是正常的工作,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
要避免树敌,你要养成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绝不要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对方起来维护他的荣誉,为自己辩解,即使当时不能,他也会记下你的一箭之仇,日后寻机报复。
其次,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你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否则他会觉得你故意要显示你的高明,因而又伤了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要记住,凡是非原则之争,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树敌,而且也许可使对方的某种“报复”得到满足,可以“以爱消恨”。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得尽量含蓄地进行示意。
假如由于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得及时向人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说不定你们会相处得更好。“不打不相识”这一民谚富含了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别人,当时你自己一定得到某种“发泄”,与其等待别人的报复,远不如主动上前致意,以便尽释前嫌。
为了避免树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与人争吵时不要非占上风不可。实际上,争吵中没有胜利者。即使口头胜利,但与此同时,你又树立了一个对你心怀怨恨的敌人。争吵总有一定原因,总为一定的目的。如果你想使问题得到解决,就决不要采取争吵的方式。
争吵除了会使人结怨树敌,在公众面前破坏自己温文尔雅的形象外,没有丝毫的作用。说他人坏话,诽谤他人,对方终究会有所耳闻,也会将自己的怨恨发泄出来。现实中有些人择友漫无目的,只要在一起饮酒作乐,就觉得是好朋友,这种酒肉朋友往往靠不住。一旦遇事翻脸,立即口出恶语,互相谩骂不休。这实在太幼稚无知了。需知,道人之短者,除了对自己名声不利外,捞不到任何好处的。所以,交友时一定要慎重,绝交了也不要恶语谤人。否则谁还敢接近你呢?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国君设宴款待国内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叫司马子期的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国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戈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是他的儿子。臣的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肉羹而失国矣。”给予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中山国君因为一杯羊肉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这段话道出人际关系的微妙。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少许金钱,尚不至于发此大怒。而一旦自尊心受到损害却非轻易就可弥补的。有时候,本来并无存心伤人之意,可是却会因为一句无意的话伤害别人,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甚至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中山国王因一杯羊肉羹而失国的故事,对我们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不念旧恶,少怨恨”,这是人修养中最重要的一课,同时,也是作为领导者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现代生活中,在工作中和下属有一些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有一颗“不念旧恶”的心,这也是领导者能成为领导者的秘诀之一。
以德服人,天下归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
孔子与卫文子有一段对话,对这里的论述做了发挥。孔子说:“用礼教来统治老百姓,就好比用缰绳来驾驭马,驾马者只需要握住缰绳,马就知道按驾马者的意思行走奔跑。用刑法来统治老百姓,就好比不用缰绳而用鞭子来驱赶马,那是很容易失去控制,甚至把驾马者甩下来的。”
卫文子问道:“既然如此,不如左手握住缰绳,右手用鞭子来驱赶,马不是跑得更快吗?不然的话,只用缰绳,那马怎么会怕你呢?”
孔子还是坚持说,只要善于使用缰绳,驾驭的技术到家,就没有必要用鞭子来驱赶。
这里的对话是非常有意思的。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侧重于身。而卫文子的看法,则是德治、法治兼用,儒、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的主张比较行得通一些。
只是孔子针对当时法家的“法治”路线,提出了“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礼治”路线,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
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行政命令、刑法这些强制性的手段只能起一时的震慑作用,老百姓不会心服。如果用“德治”、“礼治”的办法,老百姓就会“有耻且格”,服从统治了。孔子特别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因为诗经语言温柔敦厚,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所以孔子十分重视“诗教”,出于政治的需要,诗经往往被断章取义,比附上许多道德观念。“思无邪”就是要“思想不邪恶”,不违背周礼。
统治者要“为政以德”,首先要自己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礼贤下士,谦恭有礼,与下属同甘共苦,自然会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古时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宣王召见颜蜀时说:“周,走到我面前来!”周也说:“大王,走到我面前来!”宣王不高兴,左右的人更是哗然:“大王是一国的君主,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颜蜀答道:“我走向前去是贪慕权势,大王走到我面前来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做一个贪慕权势的人,不如让大王做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说:“士兵们都想见见指挥作战的人,他们对轻视或不关心他们的指挥官表示反感。士兵们总是相互传播指挥官走访他们的情形,即使是短暂的走访,也看作是对他们的关心。”领导者应该放下架子,走到群众中去。
孔子的这句话,往深了挖掘就是以德服人,没错的,任何一位领导者要想真正地让下属臣服,那么,最有用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品德。只有被下属从内心里佩服,你的领导者地位才不会被撼动。
以德服人,是现代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做一个有德的领导,你的事业之路,将会更加顺畅。
奖励正直,树立榜样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鲁哀公问道:“怎样做事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狂妄的人位置之上,百姓就服从了;若是把邪曲狂妄的人提拔出来,放在正直的人位置之上,百姓就会不服。”
孔子的话有没有道理,其实看看我们身边就知道了。如果在你的单位里正直、品质好、有能力的人总能得到提拔,这个单位的风气就正,效率就高,大家心情就舒畅,关系就融洽,而这个单位的领导也必定是个既懂管理、又有德行的领导;反之,如果总是擅长阿谀奉承的庸才被重用,才高德显的人总受压制,那么这个单位必然乌烟瘴气,管理效率也不可能高。
尽管看戏容易做戏难,身为当局者,要真正做到“举直错诸枉”并不容易。
金世宗
但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缺乏能使“民服”的领导者,金世宗完颜雍就是其中一个。
金世宗皇帝完颜雍在位28年,在他执政期间,金朝统治由混乱逐步转为稳定、清明;经济由崩溃边缘逐步恢复,发展繁荣起来。金国社会出现了天下治平、四民安居、群臣求职、上下相安的大好形势,而这一切,是与金世宗正确的用人之道分不开的。
首先,金世宗用人能坚持唯贤唯才,不重资历。他认为,选官只限于资历,很难得到有用的人才。他常对下臣说:“对于人才,一定应当在其壮年精强时用之。如果拘于资历,则往往费人年华,使许多有用之才,因年老体弱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例如,移刺道,原来不过是个都督府长史,当世宗得知他很有才干,且政绩显著时,准备大用,如果按资历,他最高只能为翰林学士。世宗认为这样不足以尽其才,于是派他去担任中都路的转运使,因屡建奇功,后又升为宰相。
其次,能坚持升迁以政绩为准,反对苟且因循,完颜雍认为,对于官吏的任用,应当“察其勤奋而升用”,对“苟简于事,不学无术”的官员应当降职,以至削官为民,正是由于金世宗坚持以政绩好坏为用人标准,所以在他执政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上有作为、正直清廉的官吏,与此相联系,金世宗还实行了奖罚分明的用人原则,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金世宗看来,天子以兆民为子,因身居高位虽不能家家安抚,但只要用人得当,百姓就会受益;而如果用人不当,百姓就要遭殃。为此,他总结了这样一条识人用人的方法,即每季求仕人,向他们提出疑难,令其作答,提出办法,以察才识;对于可取者,再访察其政绩,如言行相符,即行量才任用,大定二十五年(1186),金世宗又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对后人很有借鉴意义。他说:“理政事当任实,一事有伪则丧百真。看来做事情没有比求实更重要的了。”
再次,能做到不计前怨,大度用人,金世宗本来以宗室子弟官授光禄大夫,封葛王,而海陵王完颜亮靠谋杀金熙宗登上了帝位,在其即位之后又大杀宗室贵族,金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全部被杀,甚至连他的母亲由于反对他南伐宋朝也被杀害。海陵王完颜亮这种专横跋扈、枉杀无辜以及大肆扩张的行径,引起了朝野人士的不满和各族人民的反抗,造成了金朝政局不稳、民心浮动、文臣武将离心离德。完颜雍执政之后,立即改变海陵王执政时排除异己、枉杀无辜的政策,对海陵王执政时的政敌不计前怨,实行宽大政策,对于朝廷官员,不管过去是否反对过自己,他都量才任用,不断巩固了自己的最高统治地位。
金世宗不计前怨的用人政策,使得金朝贵族和海陵王手下的官员,纷纷前来投靠,最高统治集团很快稳定下来。在他执政期间,不仅重用非皇族的女真官员,又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从而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统治核心,巩固了金朝的统治。
金世宗之所以能被世人称为“小尧舜”,颂扬他有“汉文景风”,与他深谙“举直错诸枉”的正确用人之道大有关系。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作为领导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不仅会使工作大有起色,而且会赢得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真心拥戴。
喜欢正直的人,憎恶奸邪的人,是人情所向。“选贤任能”、“任人唯贤”,并放对位置,无论是一国之尊还是具体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似乎个个都明白,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那个权位的时候,实行起来却难讲了。
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作为领导者,不但要自己正直,还要奖励正直,给其他下属树立榜样。在古代,贤明的统治者都是奖励正直,建立明辨是非的眼光和正直无私的心怀。否则,一旦出现“亲小人远贤者”的情形,不但会使蹦势危险,也会陷人民群众于苦难之中。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节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和为贵,乃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不仅儒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游记部分,其他流派,如佛、道、墨诸家,也大部分主张人与人之间,族群之间的“和”。孔子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尤其反对战争。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三月。李光弼邙山大败,鱼朝恩退保陕州。转年三月,河中、太原军乱,两地唐军主帅相继为乱兵所杀。面对乱兵可能造反与史思明叛军结盟,不得已之下,唐廷重新起用已经赋闲在家的郭子仪,以他的威望与德望镇服各部兵马,进封他为汾阳郡王、充任朔方、河中、北庭等数州节度使,出镇绛州。
郭子仪画像
唐肃宗临崩前,把郭子仪叫到床前,托付后事:“河东之事,一以委卿!”郭子仪呜咽流泪,誓以死报。虽然不断受鱼朝恩、程元程等太监诬陷,继位的唐代宗仍然起用郭子仪,但也是留在京都虚位以待,不予实权。
不久,唐将梁崇义、仆固怀恩相继叛乱,勾结吐蕃、回纥军队入寇河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大军深入而来,大掠奉天、武功,渡过渭水,一路东进,进逼长安。情急之下,只能又下诏封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由于久废在家,郭子仪部曲旧军已散。诏旨下达之日,他手下仅有二十骑人马。一行人至咸阳时,吐蕃军已经渡过渭水。唐代宗闻讯,慌忙弃长安奔陕州。逃跑途中,射生将王献忠又叛乱,劫持丰王等十个王爷想投奔敌军。半路为郭子仪遇上,十王转危为安。
由于郭子仪统兵有方,声名又隆,一路上不断有唐朝的败兵散卒来奔,军势渐振。吐蕃入长安不久,唐军与城内居民里应外合,虚张声势,竟使敌军惶骇奔逃。太监程元振见郭子仪又立大功,害怕于自己不利,就极劝唐代宗迁都洛阳。郭子仪上表极谏,痛陈利害,代宗终于转意,回都长安。面对伏地迎拜的郭子仪,唐代宗一脸怅恨,说:“朕不早用卿,故及于此。”代宗广德二年十月,仆固怀恩又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南下,郭子仪受命,率军抵御。转年九月,叛军已相继进抵长安附近,京城人情恐慌,不知所从。关键时刻,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返长安。
当时,郭子仪随从军卒仅一万人左右,在泾阳屯军。四周叛军、回纥、吐蕃等军队有近三十万,已经把郭子仪一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郭子仪急忙下令属上四将分阵迎敌,自己亲率两千铠甲军出于阵前。
回纥军队首领很奇怪,惊问唐兵:“主帅为谁?”唐军回报:“郭令公。”回纥大惊:“郭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讲天可汗(唐代宗)已崩,郭令公也病死了,中国无主,我们才跟随他来到这里。既然郭令公还活着,天可汗也活着吗?”唐军答称:“天子安好!”这下子,回纥首领有些慌乱了。面面相觑:“难道仆固怀恩欺骗我们?”见此,郭子仪忙派使者去回纥营中晓谕:“几年前回纥大军跋涉万里,帮助我大唐收复两京,双方休戚与共,关系甚洽。现在,奈何捐弃旧谊,帮助仆固怀恩这个叛臣,如此,对回纥一点好处也没有呵。”回纥首领将信将疑:“都说郭令公死了,否则,我们怎敢至此。如果郭令公真活着,就让我们亲眼见一见。”使者回报。郭子仪马上跨马欲出。左右将领都劝:“戎狄狼子野心,怎能相信!”郭子仪说:“敌众数十倍于我军,力战肯定不能胜。我现在出去与他们相见,示之以诚。和回纥人不宜用武力,而是要以和为贵。”
左右将领要派五百骑兵扈卫,郭子仪摇手拒绝,只带十几骑轻装而出。唐军大呼:“令公来!”回纥如临大敌,不知唐军真假,前面数排弓箭手皆引弓搭箭,持满欲射。郭子仪骑马至阵前,摘去头盔,对带头的回纥“大酋”亲切问候道:“君与我前些年同生死、共患难,怎么现在一点也不念昔日情分啊?”见到果真是郭子仪本人,回纥首领大将都扔掉手中兵器下马拜礼:“果吾父也。”
于是郭子仪邀请回纥众首领欢饮,大赠金帛,誓好如初。酒席宴上,酒酣耳熟,郭子仪乘机劝说回纥首领:“吐蕃与我大唐本来是舅甥之国,现在背信弃义进攻我们。他们已劫抢牛马无数,诸位如果能倒戈奋击吐蕃,既能逐戎得利,又能与我大唐重修友好关系,大唐一直信奉‘和为贵’的政策,这样一举两得,多么好啊。”当时,仆射固怀恩已经暴病而死,“群虏无所统一”,回纥人就答应了郭子仪。吐蕃军队已经得知唐军与回纥军“联欢”的消息,惊疑双方有诈,乘夜就引军退走。郭子仪先派白元光等率一部分唐兵与回纥军相合,追击吐蕃,自引大军继后,于灵台西原大败吐蕃,斩首五万,生俘一万,得牛羊马驼不可胜计,并追回被俘掠的唐朝仕女。
我国是一个中庸大国,处处奉行着以和为贵的思想。细纠起来,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被我国奉为经典和圭臬的论语中,就指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几千年来,为人们所效仿。
小到邻里争端,大到国家矛盾,都可以用和为贵的思想来化解。少动刀兵,少动气,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快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能免于犯罪处罚,却是无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廉耻之心,而且也守规矩了。”
隋朝大运河,公元605年隋开凿,是隋炀帝非凡的政绩,也是隋炀帝的暴政。例如,大运河开通之后,曾“游幸”江都。公元605、公元610、公元616年,隋炀帝三游江都(扬州)。“每出游幸,羽仪填街溢路,亘二十余里”,沿途几百里的州县都要献食(隋书卷二四食货志)。隋朝大运河,其开凿必然脱离不开间接地屠杀人民。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开凿过程中滥施酷刑,进行镇压民众抵抗运动。规定:凡反抗者“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
隋文帝末年,刑法已很残酷。隋炀帝统治时,刑法进一步苛暴。对被压迫阶级聚众造反,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和政变,都要以天下第一大罪——“谋反”来定刑。规定凡是起来反抗的,“罪无轻重,不待闻奏,皆斩”。又规定反抗者籍没其家。到贵族杨玄感起兵后,又制定诛九族之法:“其尤重者,行裂、枭首之刑,或磔而射之。”甚至那些“即虽谋反,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足翠人者,亦皆斩;父子、母女、妻妾并流三千里”。镇压手段极为残酷。
隋炀帝画像
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代皇帝,他在隋文帝“开皇之治”的基础上,征发百万民工,用五年时间凿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项伟大的工程;隋炀帝增设进士科,使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他还三次派人到台湾,密切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滥用民力,横施暴政,给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在历史上留下了暴君的骂名。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的次子,被封为晋王。他的野心很大,心术不正。又诡于伎俩。他早就觊觎长兄杨勇太子的地位,想取而代之。为达目的,先要博得隋文帝的好感。他听说隋文帝对杨勇生活奢华很不满意,就设法在隋文帝面前装出节俭的样子。有一次,隋文帝要到他的府里来,他事先让平时陪伴他的许多美女都躲到后面去,只留下年纪比较大,又长得不怎么好看的迎候隋文帝;还让人把一张断了弦又落满灰尘的琴放在显眼的地方。隋文帝果然被他蒙蔽,夸他不好声色又知节俭。
还有一次他看人打猎,天突然下起大雨,随从拿油衣(涂有桐泊的雨衣)让他穿上。他说:“你们都淋着雨,我怎么能一个人穿呢?”一直和大家一起受雨淋。隋文帝听说后,很是高兴,夸他有仁爱之心。为了美化自己,他还在独孤皇后面前装得非常孝顺的样子,每次要离开的时候,都是难舍难分,很得皇后的欢心,他还谎说太子要害他,使皇后对太子杨勇更加不满。他还巴结拉拢皇帝和皇后身边的人,请吃饭,送东西,施以小恩小惠。这些人就会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杨广还把隋文帝的宠臣杨素拉拢过来。这样,在隋文帝身边,就形成了以独孤皇后和杨素为首的反对太子杨勇的势力。他们合谋,要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杨广。杨广甚至把太子的亲信姬威也收买到手,充当自己的耳目。他派人指使姬威告发太子生活奢靡,还说太子经常找人算卦,算到皇帝快死了,太子很高兴等。隋文帝听说后伤心地流下眼泪,马上下令把杨勇囚禁起来,让杨素负责审问,杨素舞文弄墨,加油添醋。
杨勇不服,杨素就让人把杨勇府中的服饰都搬出来,展示给大臣们看。独孤皇后也百般指责杨勇,要求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公元600年,隋文帝排斥大臣高颖的劝谏,下令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4年,隋文帝得了重病,太子杨广和杨素等人密谋,派兵包围皇宫,把隋文帝严密控制起来。这时太子杨广调戏隋文帝的夫人(陈夫人)不成,隋文帝发觉后,非常失望和生气,怒斥杨广为畜生,要人把杨勇找回来,重新立为太子。但是一切都晚了,杨广抢先一步,指示心腹把隋文帝杀死。接着又派人杀了长兄杨勇,杨广就是这样登基当了皇帝,他就是隋炀帝。
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欲望,隋炀帝登基伊始就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民工二百万人,日夜不停地施工。在洛阳西南修造规模宏大的显仁宫,所需的木料要到江西去砍伐,一根做柱梁的木料,需要两千人搬运,运到洛阳需要几十万人。工期紧迫,条件艰苦,官吏驱逼,民工不堪忍受,有十分之四五悲惨地死去。装运尸体的车辆,往来不绝。隋炀帝还在洛阳西郊修建规模巨大的皇家园林,叫西苑。西苑方圆有二百多里,里面有巨大的人工湖,湖中堆起蓬莱、方丈、州三仙山,山高百余尺,上面建有亭台楼阁。苑中有龙鳞渠,萦回曲折流入湖中。沿龙鳞渠,修建16座豪华的宫院,分别由隋炀帝宠爱的16个妃子主管。秋冬季节,要用七色彩绸,做成各种花叶,缀于枝条,把宫院的树木装点得像春天一样。还要经常更换,新意常有。湖中的冰也得凿去,用丝绸做成的荷花绿叶装饰起来。16宫院的妃子竞相进献最精美的食品,以博隋炀帝的恩宠。隋炀帝喜欢在明月之夜,带着几千宫女骑马到西苑游玩,一边弹奏着清夜游曲,一边饮酒赏月。
隋炀帝奢侈无度,残暴无比,他的所作所为已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也必然激起人民的反抗。公元611年,反隋的农民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各地响应,反隋的起义风起云涌。公元616年,隋炀帝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乘着新龙舟第三次巡游江都。在路上有个地方官冒死拦路劝阻说:“如果你到了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隋炀帝把他杀了。在江都隋炀帝醉生梦死,日夜都沉浸在声色酒宴之中。在强大的反隋力量的打击下,隋炀帝自知末日将到。眼看着大隋的江山保不住了,众叛亲离。有一天,他对着镜子,不无惆怅地说:“好头颈,不知谁来砍它?”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绞死。一代暴君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繁盛一时的隋朝就这样灭亡了。
隋炀帝没有做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所以,他在位时间很短,很快就消息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所以说,作为执政者,要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时刻约束自己的政行。
这些道理运用到现在亦然,在一个公司之中,如果领导工作方式粗暴,不考虑下属的感受,那他离辞职也就不远了。
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祀的鬼神,你却祭祀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怯懦。”
这句话中,孔子提炼出了“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是真的勇,否则就是“乱”。
作为宋代的一国之君,赵佶是亲异族远国人。总是希望靠祈和和谄媚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无数次放弃了主战派的正确主张,失去了一次次的机会。直到亡国之时,他还是苟且偷生。
赵佶(1082年10月—1135年6月11日),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估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其中以新党蔡京任丞相与宦官童贯为将军所引致的问题最严重。金天会三年(1125)十月,金太宗遣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完颜宗望、乙室勃极烈、完颜宗翰分两路南下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天会四年(1126)八月,金太宗再次命东、西两路军大举南下,兵部尚书孙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郛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敌,但神兵大败,金兵分四路乘机攻入城内,金军攻占了汴京。宋钦宗遣使臣何栗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赵佶
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960—1127),二帝被俘北上,四月七日,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奸淫。八日,一些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时被金兵奸淫,死者甚多。徽宗却无可奈何,途中食物匮乏,风雨又起,饿殍遍地。七月二十日,二帝迁到中京(今北京),父子抱头痛哭。
天会六年(1128)八月二十一日抵达金上京会宁府。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袒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太祖庙,行“牵羊礼”,在乾元殿拜谒金太宗。吴乞买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迁往韩州(辽宁省昌图八面城)。在韩州,金人将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据宋俘记载:“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据南征录汇说这还是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格外开恩,要求性格阴鸷的完颜宗翰等不可像虐待辽天祚帝那样对待宋废帝。
天会八年(1130)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一百四十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五年后,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四月,病死于五国城。
作为一代皇帝,懦弱到赵佶这种地步的还真是少见。如果一个当政者,懦弱到如此地步,那这个国家的未来都可以想见,不是被人灭亡,就是被人蹂躏。
所以,在一个公司里,领导也需要适当的“勇”,但要和“仁义”结合,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无往不利的领导,所向披靡,带领着你的团队,勇往直前。
与其奢也,宁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侑
林放请教礼仪的本源是什么。孔子说:“这问题的意义太重大了!礼,与其奢华,不如从俭;丧事的时候,与其多变烦琐,不如发自内心真正的哀伤。”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和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刘秀
汉世祖光武帝刘秀(高祖九世孙)继承了皇室家族的仁善礼性,秉承了忠贞温和的纯正性格,遵循外修风度内修精神的要则,兼有儒家的美德和才华。聪睿豁达、博学多识、仁义智慧、开明宽容、慎重周密、乐施爱人,这些都构成了他的品道修养。他所处的时代,多灾多难,无法无天,正值皇家气数已尽、世道艰难之际。在这样的时局下,他有如一声春雷,声势雄壮地举兵起事,组织武装力量来抗击强暴势力,发动起义部队扫荡残军败将。他的大军还没有从南京出发,王莽已经被洛阳的乱兵杀死。像刘秀这样的人,心存安邦定国的大志,在胜券稳操以后才发动群众,计划谋略确定以后才采取军事行动,所以他每次进军都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发动每次战役时他的军队都没有临阵脱逃的士兵。他用宽厚仁慈之心来团结群众,以超常的德行使远方的人才慕名而来。因此,窦融闻听他的名声就如影随形般地追随他,马援第一次见面就赞叹他的英明。像虞舜一样,他有使九代人亲密和睦的声誉;像羲皇一样,他有高尚纯朴的品质。他谦虚地听取下属的意见,有如周公一样不辞劳苦地留心各种事务,像计时的仪表一样勤快。所以论功劳,他的业绩非同寻常;论崇高,他的事迹不同凡响;论道德,从他身上找不出可挑剔的瑕疵;论品行,也没有不光彩的地方。刘秀所拥有的势力并不小,文武辅臣也并不强,但是他最终做到了一统天下,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让金石碑铭刻记他的光辉业绩,诗书文献记载他的伟大。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光武帝比汉高祖更伟大。
当了皇帝后,刘秀还是那样温和宽厚。即位不久,他衣锦还乡,同族的婶子大娘议论说,他刘秀什么都好,就是太温和了些。刘秀听了哈哈大笑,说:“吾治天下亦以柔道行之。”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安抚战乱中流散的平民,废除擅杀奴仆不治罪的陈规,减刑轻税,精简政府机构和冗员,招纳起用人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社会中,刘秀确实是一个开明、仁德、富有礼性的好皇帝。
刘秀在位三十余年,从不恣意放纵,豪华奢侈。他不喜欢饮酒,也不喜欢珍玩。在他临终的遗诏中,还说:“我无益百姓。丧葬,一切都要像孝文皇帝(汉文帝)那样,务从约省。刺史、俸禄二千石的官吏,都不要离开城郭,也不要派官员来吊唁。”他看重的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追求自己和他人内心真正的自然情感。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统治者都是严格按照孔子的礼、乐来执政的,作为西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是一位严格的奉行者。
孔子的这句话,还是倡导统治者施行“仁德”之政,仁德之政,才是治国驭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