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庄子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二章 大道存天地2
第二章 大道存天地2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5470  |  更新时间:2015-03-18 14:53:37  |  分类:

儿童教育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言论并不是刮风,发表言论的人所说的话都有具体的内容,但他们的言论又都自以为得当而不能有定论。他们的言论果真有具体的内容,还是从来就没有具体的内容呢?他们自以为自己的言论不同于雏鸟的叫声,到底是有分别,还是没有分别的呢?道是怎么被隐蔽而有真伪的呢?言论是怎样被隐蔽而有是非的呢?道是无真伪的在什么地方不存在呢?言论是存在而在哪些方面有不可的呢?道的本质就隐蔽在片面认识的后面,言论的真实内容也隐藏在花言巧语之中。

在冬季,父亲带着孩子去了一个小农场。在玩耍时,孩子发现农场里的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它的树皮已经剥落,枝干也不再有生命的颜色,树叶完全枯黄了。孩子伸手轻轻碰了一下,只听“咔嚓”一声,它的枝干折断了。

孩子对父亲说:“爸爸,那棵树早就死了,不如把它砍了重新种上一棵。”

可是父亲阻止了他,说:“孩子,也许它的确是死了,但是冬天过去之后它可能还会萌出新枝的——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冬季不是砍树的季节。”

果然像父亲说的一样,第二年的春天,那棵好像已经死了的无花果树居然萌生了新枝,像其他树一样重又露出了勃勃生机。其实,这棵树真正死去的仅仅是几根枝杈。春天来了,整棵树重获新生,枝繁叶茂、绿荫怡人。

那个昔日的孩子后来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只一次地遇到类似的情况,他的教学经验更印证了父亲的话。小时侯背起字母都结结巴巴的皮埃尔,竟能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当年那个最淘气、成绩差得一塌糊涂的巴斯克,在大学里成为优等生,毕业后还创办了一家生意红火的公司。

最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儿子布朗。幼年时他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几乎成了废人。可是,小学教师牢记着父亲的话,不放弃对儿子的一线希望,他始终没有灰心丧气。后来,布朗顺利地完成了大学课程,成为一名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布朗只有左手的3根手指能活动,对他来说,扶一扶鼻梁上的眼镜都十分困难!

“冬天不要砍树”这句话一直鼓舞着当年的那个小男孩,每每遇到让他沮丧伤怀的事,他都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并顺利地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和事业的难关。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一般人度量小、智能小,打起坐来身上放光,身上摇起来,再不然身体转起来,再不然气脉通等现象,这些都是“小成”、小玩意。凡是小玩意一来,大道就“隐”了,所以永远不能得到大道。“言”本来代表真理,但大家找不到言语文字背后的真理,被言语文字骗了。正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百家争鸣,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各种是非争论得非常厉害。因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所以才有儒、道、墨等几家的对立。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片面的观点上,看别人都是错的。

被眼前的成功所感动,被华丽的语言所迷惑,这是可以理解的弱点。但这种事可以“时而不可以永久”,人必须有远见、明是非、善识别、能透视,我们必须注意学习、探究真理。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这就是彼,彼也是这。彼有一个是非,这也有一个是非。果真有彼此之分吗?果真无彼此之分吗?彼此之间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对立,这就是物通为一的规律。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流水,而铁链就是连接悬崖峭壁的桥。

有四个人走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哑人,还有两个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链,凌空行进。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盲人、聋哑人顺利地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进深渊丧了命。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哑人吗?

是的!他的弱点恰恰在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的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平心静气地攀过铁链。”

聋哑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江水的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

那个过了桥的耳聪目明的人则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于我何干?激流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匹马,这马长得高大而健壮。它头上披着长长的鬃毛,鬃毛几乎遮住了眼睛。主人常常把它放到山中去吃草,因为它身强体壮,山中的野兽都不敢对它挑衅。

有一天,它在山中吃草时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猛地奔过去想吃掉它。它也不甘示弱,勇敢地冲向老虎,和老虎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它们搏斗了整整一天仍未分胜负,这匹马只好退下来返回家。

看见马和老虎搏斗的人,向马的主人夸赞马的勇敢善斗。主人高兴地说:“我的马真是很勇敢啊!不过,我的马之所以没有战胜老虎,是因为它头上的鬃毛太长了,遮住了它的眼睛。如果把它的鬃毛剪掉,让它看得清楚些,它肯定会战胜老虎的。”于是主人二话不说,拿出剪刀剪掉了它的鬃毛。

第二天,主人跟在马的后边来到山上,果然看见一只老虎奔向他的马。马的主人本来想观看一下自己的马勇斗老虎的壮观场面。没料到,马见了老虎后,立刻惊慌失措,站立不稳,还没斗过三个回合,马就被老虎吃掉了。

马的主人非常失望和惋惜。他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为什么昨天马那样勇敢善斗,而今天却这样怯懦无力呢?”主人百思不得其解,便去问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老者听完后说:“天下的事成功在于勇敢,失败在于怯懦。马第一天因为鬃毛遮住了它的眼睛,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老虎,所以胆大勇猛,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短了,看清楚自己的对手是老虎,所以在精神上变得胆怯、气馁,很快就失败了。”

胜利是因为鬃毛,失败也是因为鬃毛。鬃毛对马而言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其实,鬃毛对马来说无所谓好坏,不过是鬃毛和马所处的环境变了,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导致了马的失败。

在庄子看来,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性质,都有相对性。从一方面看是此,从另一方面看则是彼;从一方面看是是,从另一方面看则是非,所以此可以说是彼,也可以说是非。彼自有一是一非,此亦自有一是一非。从天道的观点看,其实并无不同。

何必去分别是非呢?所以郑板桥说:“难得糊涂。”世人都希望凡事清清楚楚,事事争辩是非,而大智若愚者“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糊涂即不别是非,不去斤斤计较谁对谁错,人只有超越是非才能无烦恼。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鱼在水里才能生存,人在水里就会淹死。鱼和人禀性是不同的,它们的好恶也各异,所以上古圣人依据人的不同能力,不强求他们做相同的工作。名义要与实际相符合,理论要适合实情,这就叫条理通达,从而获得幸福。

一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看到下面有一个池塘,就落下来休息。

鸟儿看见一条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它想:“多可怜的鱼儿啊!整天被无情地泡在冰冷的水里,不能上岸散步,更不能像我一样在天空上自由飞翔。我一定要把它带到天上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于是鸟儿对鱼儿说:“亲爱的朋友,你太可怜了,整天泡在这沉闷冰冷的水里多难受。来吧,跟我一起去天空自由自在地生活吧!”

“可是……我,好像无法离开这水啊!”鱼迟疑地回答。

“你可真笨!那么好吧,既然你自己没有办法离开这池讨厌的水,就让我来帮你吧!”

鸟儿说完,便一头扎进水里,把鱼儿叼在了嘴里。接着,它奋力向高空飞去。

“放下我!快放下我!”鱼儿感到呼吸困难,恳求鸟儿放下自己。可好心的鸟儿决定要拯救这只“可怜”的游鱼,要让它饱览高空中的美景,让它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让它看看在大树上筑巢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可是,当鸟儿最后把鱼儿放进林中自己的鸟巢里时,鱼儿早已断了气。

鱼儿本来就是生活在水里的,正如鸟儿本来就生活在森林中一样。一旦鱼儿离开了水,鸟儿离开了森林就无法获得本属于自己的幸福了,甚至丢失了性命。

战国时期,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被封为靖郭君。他起初担任齐国的将军,曾在马陵之战中担任主帅,与军师孙膑配合,打败了魏国的军队,迫使魏将庞涓自杀。因立有战功,田婴被提拔为齐国的宰相。

孙膑

后来,田婴因为位高权大,有些居功自傲。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他想在薛地建造城池。他的许多宾客劝谏他不要建造薛城,他听了感觉非常生气。他对守门官说:“这些宾客们太讨厌了!整天在我的耳边说东道西,我都听烦了。从今以后,我不接见任何宾客,你也不要给他们通报了!”

一天,来了一个齐国人,对守门官说:“我只请求对靖郭君说三个字,多说一个字,就把我烹死!”守门官听了他的请求,感觉情况比较特殊,于是向田婴通报了一下。

田婴心想:“真有不怕死的人,反正他只讲三个字,听听也无妨。”于是,面见那个齐国人。那个齐国人得到了田婴的允许,就快步走进大厅说:“海大鱼。”说完这三个字,就再不说话了,转身往外跑去。

这三个字,让田婴听得摸不着头脑,赶紧对那人说:“请留下来吧!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呢?”那人满脸惊恐地说:“小人不敢把死当儿戏啊!”

田婴说:“我饶你不死,请你再接着说下去。”

那人见田婴有些松动,就放开胆子说:“相国,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客人说到这里又止住了,故意吊起田婴的胃口。

田婴更觉好奇了,便问:“海里的大鱼怎么了?你快说!”

客人说:“我怕越说越多,罪过越来越大啊!”

田婴迫不及待地说:“我不怪罪你,你就放心说吧!”

客人这才说:“海里的大鱼,鱼网不能捕捞它,鱼钩不能钓住它;但如果它游到陆地上,失去了海水,那么蝼蛄、蚂蚁都能很得意地欺侮它。现在齐国,正如相国赖以生存的海水,相国长期得到齐国的庇护,那还建造薛城做什么呢?失去了齐国,就是把薛城筑得像天一样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婴说:“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于是,田婴放弃了建造薛城的计划。

什么是合理?什么是幸福?几千年来,许多圣哲先贤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并且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庄子也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庄子的答案是与众不同的。他认为,所谓的合理和幸福是一致的,只要万物各处其位,发挥各自的作用,这就是合理,就是幸福。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肝和胆虽然那么近也像楚国和越国离得那么远;从相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万物都是一样的。如果这样,那就不知道什么是眼睛和耳朵感到适宜的东西,才能使心在道德的范围内获得精神的解放了;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共性就不会看到缺失了,看待断了一只脚就像丢掉一块泥土一样。

两江总督柏龄为江河决口的修堵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洪水泛滥之际,形势严峻,眼看着数万顷的良田和房屋就要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中,柏龄发动各级官员和百姓全力以赴、奋力苦战。

堵塞决口的一个月里,总督和平常百姓没什么两样,频频出现在最危险的、即将溃塌的堤坝上。官民团结一心,一个月之后,大堤终于胜利合拢,千钧一发的危险解除了。人们都为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欣喜不已,对总督大人柏龄更是感激涕零。

取得胜利后,按照风俗和惯例,两江总督要率领文武百官和附近的百姓到龙王庙祭祀一番,以祈求掌管雨水的龙王赐予人们风调雨顺,保佑江堤平安。上完供品,祭祀完毕之后,各级官员和百姓转而向柏龄跪下叩头,一方面祝贺江堤合拢,另一方面表示他们对总督大人的感激。

柏龄见状,也跟着众人一起跪倒在地。下面的随从和百姓看见总督大人跪在了自己的面前,禁不住喊了起来:“大人您这是做什么?这让我们这些卑职和贱民如何担当呢?”

总督大人不起,其他人也不敢起身。柏龄跪着说:“以前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讲究。我并不比你们尊贵多少,如果不是你们奋力抢救,大堤溃塌,我也和你们一样命丧洪水之中,哪里有什么大人、卑职和贱民之分?”

柏龄依然跪地不起,继续说:“各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追随我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我视你们为朋友,而且这里也不是官府衙门,不需要行此大礼,更不需要分职位高低和官员百姓了。”

柏龄的一番话发自肺腑,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柏龄说:“你们都起来吧!”他起身将头顶上的官帽取下来,托在手上,看着上面的红顶子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日后若是你们忠心耿耿跟随我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你们都有机会戴上这官帽。”

看着眼前堂堂总督大人如此谦和,不摆架子,不忘为百姓着想,人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愿意追随柏龄,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柏龄正是因为做到了“自其同者视之”,平等地看待众位比自己官位低的官员和普通百姓,所以才能在决堤之际,与他们并肩奋战,才能在官员和百姓们向他跪拜时而同跪。他也因此得到了众官员和百姓的爱戴与尊敬!

庄子认为只要道德高尚,即使肢体残缺、模样怪异的人也有内在的魅力,一定会成为人们的榜样。庄子所认为的道德完美在于领悟永恒不变的大道,用齐一的观点去看待万事万物,即“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孔子到了楚国,楚国的狂士接舆在孔子的门前走来走去,说:“凤啊,凤啊,你为什么来到这个道德衰乱的国家呢?未来的世代不可等待,过去的世代也无法追回。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他伟大的事业;而天下无道,圣人也就只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罢了……”

晋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化用了庄子的这句名言。归去来兮辞中如是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陶渊明的秘书拦住他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否则他会在上司面前进谗言的。”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的人低头弯腰。”他立即写了一封辞职信,放弃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做过官。

陶渊明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回到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悠然自得的生活;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特劳动感受;还写农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的劳作甘苦。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全部家当毁于一旦之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63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亲身体验为基础,以卓越的诗歌才华,创作了大量的农事诗和田园诗。除诗歌外,他还留下了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诗并记等。

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一种救世学说,而是一种救人的、寻求个人解脱的学说。在庄子看来,历史的兴衰荣辱不决定于“圣人”的存在,圣人可以应运而成,如果生不逢时,不幸遇上“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的乱世,就只能求生存了。

这句话所表达的避世思想和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失落感影响了中国文人,乃至民间几千年。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子就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掌握了思想就忘了语言。

孟尝君

有一次,战国时期的楚丘先生去拜见齐相孟尝君。孟尝君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与他一起探讨治国之策。楚丘先生深谙治国之道,孟尝君觉得他一定是个德才兼备的治国能人,并准备委以重任。

此时,齐国的边城出现了一些盗贼。孟尝君便向齐王举荐楚丘做将领,前去惩治盗贼。楚丘先生披上铠甲,戴上头盔,率领随从前往边城。他走出齐国都城的城门后,看见了田边的农夫正在劳作,便上前询问农夫说:“麦子现在丰收了吗?”

农夫回答说:“晴天、雨天不协调,收获只有三成,损失也有三成。”

楚丘说:“既然如此,你所得的粮食还够养家糊口吗?”

农夫说:“收获这三成,还不够拿来供奉官府的,哪里还有养活家口的粮食啊?”

楚丘听了农夫的话后,很快掉头返回都城。

随从们不能理解楚丘先生的做法,便问道:“先生奉命去边城惩治盗贼,还没到边城就返回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楚丘说:“这恐怕是你们所不能理解的,我要治理盗贼,不是治理那些已经显现的盗贼,如果不去治理那些没有成形的盗贼,那么已经显现的盗贼就会越来越多。弓箭甲胄能使盗贼在武力上臣服,却不能使他们的内心信服。正像洪水一样,喷涌泛滥肆意横流,如果不疏导它的上流,即使再高的堤防,也不能阻止它。不善于治水的人,愈是增高那些堤防,洪水就越是要来冲毁它,这不是白费力气吗?所以,只有减轻百姓的赋税,才是治乱的根本;招抚聚集流亡者,才是治理盗贼的根本办法。”

楚丘返回后禀告齐王,请求免除赋税,用这种办法来治理没有显现的盗贼。

齐王说:“你的办法太好了!”于是,齐王下令免除赋税的十分之七。

不到20天,齐国的流亡者都返回了齐国,齐国边境的盗贼也大大减少了。

得鱼捕兔是目的,置荃张网是手段。捕得鱼兔之后荃和网怎样处理呢?道家的主张是得鱼忘荃、得兔忘网、得意忘言,即不背包袱,达到目的之后即可忘记凭借的手段,而“得意忘言”重在指领会意旨,不必计较言辞。道家的主张更能打动人们的心灵。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鳝鱼在悠闲自在地游水,这是鱼儿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呢?”

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扎,是吴王寿梦最小的儿子,因受封于延陵,所以称延陵季子。吴王寿梦传位给吴王诸樊,吴王诸樊又传位给吴王余祭、吴王夷昧。

这几个人都是公子季扎的兄长。吴王夷昧死后,传位给公子季扎,但公子季扎推位让国,坚决不接受王位。大臣们都纷纷劝说让他登上王位,但他说什么也不肯做国王,他决定将王位让给有贤德的人。但是大臣们不赞同,都说:“公子仁德宽厚、体恤百姓,如果当了国君,一定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国王,请公子三思。”

但是季扎始终不答应,只说自己没什么本事,坚持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就这样,公子和大臣们商议了三天,仍然没有结果,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后来群臣只好拥护他的侄儿吴王姬僚即位。公子季扎因品德高尚,所以被各国称为贤德公子。

后来,公子季扎游历各国。一天,他走在齐国的大路上,突然发现前面有个东西闪闪发光。他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块黄金。他想这一定是路人丢失的,君位王权自己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一块黄金了。这时,他看到路边有个牧人在放牧。公子季扎想,这块黄金一定够牧人花上半辈子了,他得到了黄金可以不为一家人的吃穿发愁了,更不用冒着酷暑严寒外出放牧了。于是,他高声喊道:“喂!放牧的老兄,这里有一块别人失落的黄金,你快捡回家去吧!”

牧人感觉公子季扎非常无理,听到他的呼喊,心里特别反感,便说:“你为什么身居高位,却如此小看人呢?看你的相貌像个有德的君子,可是说话为什么这样粗俗呢?”

公子季扎赶忙说:“我可是一片好心,为解除你的生活困境着想啊!”

牧人说:“我虽然上面有君王,却不屑去做人臣;虽然有朋友,却不肯去巴结;我在大热天还披着皮袄放牧,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我难道是贪财图利,捡别人丢失黄金的人吗?”

公子季扎感觉他像是一位道德高尚的隐士,便想和他交友,就说:“请问老兄高姓大名?”

牧人对公子季扎不感兴趣,就说:“你也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庸俗之辈,不值得把我的姓氏告诉你!”说完,牧人赶着牲畜走了。

公子季扎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牧人远去,直到看不见人影为止。他不由得暗自惊叹,世上真的有安于贫贱,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尚人士,今后可不能以貌取人,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测别人了。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工作,但即使是交流工具,人与人之间仍然无法完成百分百的交流,仍然无法百分百地理解对方的意思。何况是以自己的心思去猜测对方的心思呢?可见,人与人之间永远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应该放弃了解对方呢?其实,与惠子相争的庄子也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与人之间仍要尽量去理解对方的意思,但不必做无谓的争论。

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辨,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

天鹅并不天天洗澡,但羽毛却是洁白无瑕的;而乌鸦也并不天天在太阳底下暴晒,但羽毛却是乌黑的。黑色和白色是天鹅与乌鸦的本来面貌,用不着去辨别它们的美丑,至于它们的名誉并不足以增加它们的本性。

在山路上一个人捡到了一只小狮子,便把它抱回家喂养。他无微不至地喂养狮子,用最美味的食物喂它,给它洗澡,为它梳理毛发。狮子对他的照顾非常感激,与他亲密无间,扒他的肩膀,舔他的手脚,陪他散步,和他玩耍。狮子渐渐长大了,长成了一只威猛的雄狮,但始终像一条温顺的狗一样。

一天,这个人突发奇想——骑上狮子去旅行。于是,他骑上了狮子,开始旅行。一路上狮子非常听话,非常细心地驮着主人,尽量不颠簸使他舒服些。所到之处,人们为他夹道喝彩,他更显神气了。

路上有人问他:“狮子为什么不吃你呢?”

他说:“这是不可能的!”

路上有条狗问狮子:“你为什么不吃他呢?”

狮子也说:“这是不可能的!”

一天,他们正要穿过一片沙漠,可是路遇大风沙,身上带的水和食物全被卷走了。他在痛惜之时还安慰狮子说:“朋友忍忍吧,等我们走过了沙漠,我一定让你饱餐一顿。”

说完,这个人便跳下来自己走路。一天过去了,狮子饿得围着他打转;两天过去了,狮子饿得舔他的手脚;三天过去了,狮子开始轻轻地撕咬他;四天过去了,狮子向他龇起了牙;第五天,饥饿的狮子瞪起了血红的双眼,当他正要上前抚摸狮子时,它奋力一纵将他扑倒,瞬间把他撕成了碎片。这个人至死都不明白,狮子为什么会吃掉自己呢?

狮子的本性就是吃人的,它哪里会因为每天和人生活在一起就改变自己的本性呢?虽然它在衣食无忧的时候可以像一条温顺的宠物狗,一旦到了饥饿难耐之时,人就会成为它的美味了。

鹄白乌黑是客观事实,要尊重、理解客观事实。庄子不但强调做人做事要顺其自然,而且非常注重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天鹅的羽毛洁白无瑕,但并不是通过每天洗澡而获得的;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但不是因为每天晒太阳才变成这样的,黑与白都是它们的本性,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而改变。做人也应如此,本性善良且内心有所坚持,怎么能因为外界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呢?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天地与我一起存在,万物与我合而为一。既然已经合为一体,还能有什么话好说?既然已经说了合为一体,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合为一体”与“说了合为一体”加起来形成了二,二与“合为一体”又形成了三。依此类推,就算是善于计算的人也无法数得清楚,更何况是一般人呢?所以从无到有,已经算到了三,更何况是从有到有呢?别再追逐这些问题了,顺着情况去做就是了!

在老子·第七章中写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不刻意追求生存,所以才长保永久。如同圣人退居众人之后,结果却反而站到众人之前,不在意自己生命的,最后却能保全生命。这不就是以无私的心成就其私心吗?

老子所言“天长地久”、“外其身而身存”,都是放开生存的意念,任其自然生灭,却因而长存下来,这正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不谋而合。老子的“身存”和庄子的“并生”、“为一”,皆是跳出时空的局限,对待生命的终始,也不以存在的形体为标准,而是以内在的精神为归依,就像圣人的肉身如今不在,但圣人的精神却永远长存。

东晋诗人陶渊明,其五言诗神释前四句是:“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着。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造化对谁都没有偏爱,天地万物也都按照规律,各自繁荣显著生长,人所以列在“天地人”三才之中,不就是有“我”这个灵魂存在的缘故吗?诗题命名“神释”,指的是人的灵魂——“神”,向人“形”和人“影”所做的解释。

陶渊明写有形影神三首系列诗:其一形赠影是形体写给影子的诗,意在说明人生苦短,人应及时饮酒行乐;其二影答形是影子回答形体的诗,影子表示喝酒只能消愁,立善求名才是做人最重要的事;其三神释是灵魂出来解答形体和影子两方的各执一辞。灵魂认为纵情饮酒是无益的,立善求名也太过自伤其性,唯有顺应自然,对生命不喜不惧、尽情至性,终能死而不亡,可与万物同化、天地并存!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庄子跳脱了人有生命长短的“界限”,提出“我”与天地并生,以及“我”与万物合一的概念。庄子认为,人因受制于有限的寿命,不免对老、死充满不安和焦虑,也因对物我的分别对待,才会不停向外追求名利、声色等欲望,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觉。如果人能够摆脱时间、空间的困扰,体验人和天地、万物本是无穷无尽,那就不会耗尽心力、劳苦身心,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了。也就是人只要愿意放下对物我的偏执对待,精神上的“我”,原本就是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的!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下的事情没有比秋天鸟兽毛的尖端更大的东西了,而泰山却是小的;寿命也没有比未成年死去的人更长的了,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早亡者。天地和我们同生于无,而万物都与我们同为一体。

战国时期,魏齐两国结为同盟。两国君王签定了协议,约定要互相帮助、共进共退、得天下后共分疆土。

但是没过多久,齐国失信于魏国,背弃了协议里的约定。魏王非常愤怒,准备派刺客刺杀不讲信用的齐王。魏国的将军公孙衍听说了魏王准备刺杀齐王的消息,为魏国感到羞耻,于是进谏魏王。

公孙衍说:“大王是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却用一般老百姓复仇的办法刺杀齐王,这实在是太不光彩了,这也表明魏国的无能。我作为魏国的将军,愿意统领二十万甲士,替大王攻打齐国。俘虏齐国的百姓,牵来齐国的牛马,令齐王发怒,心火烧到后背,然后攻下齐国的都城。在齐王亡国出逃后,鞭打他的后背,打断他的脊梁。”

魏王采纳了公孙衍的建议。一场恶战即将开始了,但相国惠施不同意向齐国开战,他请来贤士戴晋人劝说魏王。

戴晋人面见魏王后,对魏王说:“有一种名字叫蜗牛的小动物,大王您知道吗?”魏王回答说:“寡人当然知道了。”于是,戴晋人给魏王讲了一个名为“蜗角之争”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名为触氏国;另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名为蛮氏国。两个国家为了争夺疆土、扩大势力范围,经常劳民伤财,发生流血战争。每次战争都要留下几万具尸体,伤民和俘虏更是不计其数。胜利的一方,乘胜追击;失败的一方,尸横遍野。胜利的一方经常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才能高奏凯歌、得胜回朝。

魏王听后说:“哎,这估计是你瞎编的故事吧?”戴晋人说:“不,这不是我虚构出来的,请允许我为大王证实这些话吧,大王想想,上下四方会有止境吗?”魏王说:“这还用说吗?上下四方当然是无穷无尽的了。”戴晋人说:“大王您仔细想想,在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驰骋想象,再回头看看所能到达的地方,不就小到可有可无的境地了吗?”魏王连连点头称是。戴晋人说:“在能够到达的地方有个魏国,魏国有个大梁,大梁城里有个大王。大王和蜗角上的蛮氏有区别吗?”魏王说:“没有区别。”

戴晋人退下后,魏王怅然若有所失,没过多久他就取消了征讨齐国的计划。

亚历山大乘鹰高飞的寓言也说的是这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亚历山大大帝的欲望始终得不到满足,他暗下决心想:“我一定要经历一些前人未曾经历过的、极不平常的事情。”

于是,他下令让猎人们抓了很多鹰,选了一只最大的骑了上去。接着,他用长矛割了一块肉并高高地举过头顶。闻到肉香的老鹰迅疾地冲上了天空,想尽快吃到肉。亚历山大故意把肉举到老鹰叼不到的地方。于是,老鹰越飞越高,而在大帝的眼里下面的城镇都变成了小黑点。

亚历山大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心满意足地俯视脚下的世界想:“现在,有谁还能和我相比呢?在我的眼里,人们看起来和昆虫差不多大小,我比他们都高大。”

但是他转念一想,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飞得这么高,我的人民肯定也看不见我。也许在他们看来,我就跟蚊子差不多一样大,又或许他们根本看不到我。如果他们看不到我,他们又怎么会接受我的统治呢?如果是这样,他们很快就会把我忘记了。”

老鹰继续奋力高飞,渐渐地离地面越来越远了。亚历山大再一次俯视地面,这次,地球在他眼里就像一个小小的玩具球。亚历山感觉害怕极了,他立即将长矛上挂着的肉举到老鹰的嘴下。

为了吃到肉,老鹰又开始向下飞,越飞越低。地面上的一切逐渐变得清晰了,而且越来越大,城镇、树,还有过往的行人。

亚历山大十分高兴,并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当他再次踏上地面时,他下令让一个雕塑家给他雕一尊塑像,并且手中握着一个小小的球。他说:“我想让人们知道,即使是伟大的亚历山大,有时看起来也会和这个小球一样渺小。”

假如把人生当作一次漫长的旅行,我们必将迈过生存时空的局限,从幼时的盲从到青年时的玩世不恭;从失败时的自弃到牛刀小试后的固执;从学会思考反省到适应复杂的生活及不断地自我改变。有时候,我们需要反复思考:我的人生应该求稳还是求新?是该学会满足还是永远追求?有时我们会满意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时我们又宁愿将天性中锐利的棱角磨平;有时我们满足于在曲径通幽中成功的快乐;有时我们又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感到困惑。直到今天——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懂得生存的意义,但是我们一定知道:原来得失都有辩证,成败自有规律。

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水上行走,没有比船更便利的;陆上行走,没有比车更方便的。因为舟船可通行在水上,而要在陆上推行它的话,一辈子也走不了几尺。

孔子

孔子西游到卫国,颜渊问师金说:“你认为孔子这次卫国之行怎么样?”

师金说:“可怜啊,你的先生屡遭困境。”

颜渊说:“为什么呢?”

师金说:“祭祀用的草狗在没陈设时,把它装在竹筐里,用有花纹的锦缎覆盖着,巫师斋戒后才把它送去祭祀,陈设完后却把它丢在路旁,任行人践踏它的头背,割草的人拿它去烧饭;要是有人再取回它放到竹筐里,用绣巾覆盖着,邀游居处而取来睡在一旁,就是不招来恶梦,也会屡被妖魔惊吓。现在你的老师也是取先王已陈设过的这种祭品,集聚弟子邀游居处而取来睡在一旁,所以孔子在宋国树下讲学而遭到伐树的侮辱,在卫国不受欢迎而被驱逐出国门,在商周不得志,这不是做恶梦吗?孔子在陈蔡两国的交界被围困,七天吃不上饭食,临近死亡的边缘,这不是遭魔患吗?在水上行进,不如用船;在陆地行走,不如用车。

颜渊

以为船可以在水上行驶而希望把它推到陆地上行走,那就终生动不了几尺。古和今的不同不就像水和陆的不同吗?周和鲁不就像船和车吗?现在企求在鲁国推行周朝的那一套,不就像把船推到陆上来行走吗?劳而无功,身必遭殃。孔夫子不懂得没有方向的驿车能四通八达,随机应变才不至于陷入困境。你没看见过打水的桔槔吗?人们牵引它就俯下,放开它就仰起,它是被人牵引的,并不是牵引人的,所以不论是俯还是仰都不能得罪人。三皇五帝的礼义法度,不是因为相同才可贵,而是贵在能使天下太平,所以三皇五帝的礼义法度,就好像楂梨橘柚的果实,它们的味道不同却都可口,所以礼义法度是应时而变的。现在捉到猕猴给它穿上周公的衣服,它必定把衣服咬坏撕碎,抛开后才感到满意。纵观古今的不同,犹如猕猴不同于周公一样。可惜啊,你的先生遇到窘境了!”

其实,不只治国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有选对了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当,则只能事倍功半了!

以色列的所罗门王勇敢而有谋略,邻国的皇后为答谢他长期以来的保护,给他送来了贵重的礼物。皇后带来的珍贵礼物有很多,会说话的鸟、稀奇的动物、珍奇的宝石、美味的食物等。

最后,皇后献上两瓶花,并且对所罗门王说:“伟大的国王!这两瓶花,有一瓶是真的,有一瓶是假的,请用您的慧眼来分辨一下吧,告诉我哪个瓶里装的是真花?”

所罗门王仔细观察了很长时间,可是怎么也看不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这个难题眼看着已经难倒了智慧的所罗门王。就在这时候,所罗门王听到了花园里传来的嗡嗡声,于是他让人打开窗户。过了一会儿,从窗外飞进来一只蜜蜂,它很快就钻进其中的一个花瓶里了。所罗门王微笑着说:“那只蜜蜂已经帮我找到了答案。”

舟行水,车行地,这是客观的规律,不能违背。人事如此,自然更是如此!庄子引此喻,仍在强调“道法自然”,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轻则劳而无功,重则自招灾祸。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噫!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

野鸭的腿虽然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就会产生忧虑;仙鹤的腿虽然很长,如果给它截去一段的话,就会很痛苦。所以,事物的本性很长就不可以随意截短,事物本性很短也不可以随意续长,事物也就没有必要去排除忧愁了。噫!仁与义难道不是人所固有的真情吗?那些倡导仁与义的人又何必有那么多的担忧呢?

从前,有一个叫商於子的人,他家里很贫穷。春天到了,家家都在争夺农时,抓紧时间开犁耕田播种,盼望秋天获得个好收成。

商於子的左邻右舍,有的用牛耕田,有的用马耕田,最次的也用驴耕田。他也很想像邻居那样去耕地,好等到秋天有些收成,也就不用再挨饿了,可是他家没有牛,也没有马、驴这些牲口,唯一的动物就是家里养的那头肥猪。

他决定就牵出这头大猪代替牛去耕田。可是大猪死活不肯上套,他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大猪套上,可是刚刚套上,大猪就挣脱了。他又千方百计想把猪套上,可是每次都是刚刚套上,就被大猪挣脱了。这样反反复复,不知经过了多少次,整整一天都在家里给猪上套了,也没有耕出一垄地。

商於子气得坐在地头上休息,大猪也累得躺在旁边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这时候,有位宁毋先生带领学生从他身旁经过。宁毋先生看见商於子垂头丧气的样子,就问道:“先生,您为什么这样不高兴?”

商於子指着大猪回答说:“我想用猪代替牛耕田,谁知道这头牲畜不听使唤,套上去就挣脱了,害得我一整天也没耕一垄田,能不让人生气吗?”

宁毋先生就责备他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耕田应当用牛,因为它力气大,能拉犁起土,它的蹄子坚硬,不怕陷在烂泥里。猪再大它也不如牛力气大!并且它的蹄子一到泥里就陷进去了,怎么能耕地呢?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商於子一听,更加生气了,扭过头去,没有回答。

宁毋先生说:“诗经里不是说过吗,‘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这是告诉同伴,应该把猪从圈里抓出来,杀了当菜肴。这才是猪的用处,可是你现在让猪代替牛耕田,不是把事情搞颠倒了吗?我可怜你才告诉你,你反而生气不答理我,这是为什么呢?”

商於子说:“你认为我搞颠倒了,我还认为你搞颠倒了呢。我难道不知道耕田必须用牛,就好像治理老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吗?用猪代替牛,虽耕不成田,害处还不大;但是,用坏人代替贤人治理老百姓,天下就会遭殃,害处极大。你为什么不用责怪我的道理去责怪治理老百姓的人呢?”

宁毋先生回过头去,对他的学生们说:“这个人大概是个怀有满腔激愤的人啊!”

商於子或许是无意之间违反了自然规律,或许是有意为之,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让他们顺应社会规律,不可使用坏人来治理天下的老百姓。

下面这个寓言故事所讲的就是违反自然规律,其结果必然是自讨苦吃的道理。

在一个农场里养着很多动物。其中有一匹爱挑食的小马,它总是不满意农场主给它的食物。于是它决定去转一圈,看看别的动物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

它很快就发现了几只鸡正在愉快地吃着什么,上前一看,是谷子,它尝了一口,却马上又吐了出来:“一点味没有,还扎嘴,不好吃!”说着就走了。

不久它又看到一只狗在津津有味地啃着骨头,还有一只猫一边唱着歌一边撕咬着一条鱼。这些食物,它看了都害怕,那气味快使它呕吐。它赶紧走开了。

走了好一会儿,小马有点渴了,它来到水塘边喝水。看到两只鸭子正在抢夺一条蚯蚓,蚯蚓被它们拉扯得又细又长,最后断成两截,两只鸭子狼吞虎咽地吃下了各自的半截,又开始寻找起来。看到这残忍的一幕,小马水也顾不上喝就跑开了:“真恐怖!”它说。

跑了一大圈,它看到的动物吃的东西,都不合它的胃口,有的甚至还让它感到恶心。小马饥肠辘辘地回到马厩,才发现主人为它预备的草料,才是它最喜爱最可口的食物。

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庄子的这句名言。庄子的这句名言所强调的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在庄子看来,任何违法自然规律的事情都是堪忧的!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适者生存,备得其所。凫胫短、鹤胫长,这是它们各自生存的需要,人们不能按照主观意愿去断鹤续凫,使它们的腿一样长。凡是强行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

庄子的这句名言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是一座警钟,它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一定要按自然和社会规律办事,不要强行违反规律,以免自讨苦吃!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