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庄子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六章 修养于自然4
第六章 修养于自然4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1854  |  更新时间:2015-03-18 15:21:00  |  分类:

儿童教育

孟浩然

孟浩然是唐代颇有名气的文人,富有灵气,其文采也卓尔不凡。他年轻时,和其他人一样,希望靠着自己的诗书和才华求取功名,光耀门楣。但是年轻气盛的他,锋芒太盛,结果因为一首诗惹怒了唐玄宗,从此仕途不济。孟浩然见做官无门,就怅然地离开了长安。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坐冥思,他大半参透了人生之味和宦海沉浮,于是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当时,朝中有一位清官韩朝宗,身兼数职:既是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又担任着襄州刺史,还是山南东道来访处置使。他久闻孟浩然的才华和名气,并且深知孟浩然的遭遇,于是有心举荐他。

韩朝宗深得皇上信赖,曾经为朝廷发掘了许多栋梁之材,如果孟浩然和他一同去长安,应该有很大的希望。在韩朝宗的一番劝说之下,孟浩然答应了,并和他约好出发的时间。可在临行前,有一个和他意气相投的朋友前来拜访,孟浩然兴致勃勃地和朋友把酒谈笑,竟然把去长安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韩朝宗左等也不见人来,右等还是没有半个人影,大失所望,只好一个人走了。

从此,孟浩然彻底地脱离了仕途的俗念,忘情于变幻多姿的大自然中,从中汲取灵感,并以山峦、树木、松月、飞鸟和鸣蝉等为素材,创造了意象万千的诗歌。

一天,孟浩然与一位朋友走在乡村的小道上。道旁修竹幽篁,别有一番风韵,孟浩然禁不住驻足观赏。远处的渔夫收拾好渔网,在暮色中归来。孟浩然赶忙上前,询问渔夫的收获,然后仔细端详篓子里的鱼儿,看完后,莫名其妙地笑了。朋友觉得他的举止有些怪异,问:“你在想什么呢?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吗?”

孟浩然高兴地说:“刚才看到那翠竹,诗兴大发,琢磨出两句,其中有竹和鱼。只是平时没有注意竹有多少节,鱼有多少鳞,所以刚才看了个明白,心中甚是高兴!”说完就爽朗地笑了。

孟浩然一直在淳朴的田园中生活了大半辈子,以山水为伴,浑然忘我,创作了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这位隐逸之土一直隐居至终老,诗人李白有诗称赞他为“白首卧松云”。

孔子的弟子宓不齐,字子贱,当单父县县令。一年夏初,齐国发动进攻鲁国的战争,进攻的路线必须经过单父县。

当时,田地里的麦子已经成熟,还没有来得及收割,听到齐国军队攻来的消息,单父县的父老们都惊慌起来。他们向县令请求说:“齐寇已经迫近我县。让民众出城去,自行到城郊把麦子抢收回来,一方面可以增加口粮,另一方面又不会让齐寇抢去。”

宓不齐塑像

父老们多次请求,宓子贱就是不答应。不久,齐军到来,把麦子都收去了。

鲁国的宰相季孙氏听到了这件事情,十分愤怒地说:“这个无用的书生,什么事也干不了,派他去治理单父,还把麦子让齐寇给抢去了。”

于是就派人去责备宓子贱说:“麦子让齐寇给抢去了,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民众多么不容易啊!他们不顾冷热,辛苦耕耘,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季的收成,自己却吃不到嘴。如果事先不知也就罢了,听说父老们已经告诉过你,你却不同意。你这是安的什么心啊?”

宓子贱恭敬而严肃地回答:“今年的麦子没有了,明年还可以种。如果大家出城七手八脚地收割麦子,必然乱套。假如让不曾耕耘的人收获到麦子,就会形成民众乘外患之机不劳而获的风气。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那些不曾耕耘的百姓就会天天盼望战乱,如果没有战乱的话,他们就会制造混乱。这样就会使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变得更懒,而那些辛辛苦苦耕耘的百姓却每次都得不到回报。这是第一个原因。”

稍微顿了一下,宓子贱又说:“况且,这一季的麦子,对于鲁国来说,收获了不会使它更富强,失去了也不会使它更贫弱。让民众产生了不劳而获的心理,那种创伤是多年也难治愈的!”

来人回去以后,把宓子贱的话向季孙氏报告了。季孙氏听了宓子贱的这番话,感到宓子贱能从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抓住建立良好社会风气这个根本问题,来治理一方,真是有远见卓识。

又想到自己身为一国宰相,见识竟然不如一个小县令,真是感到惭愧。他说:“如果有个地洞可以钻进去我就去钻,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宓子贱呢!”

宓子贱有幸生活在一个有道的天下,结果他的远见卓识就与城郊的麦子、全县的百姓一起得到了各自的昌盛。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管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都有明显的隐逸文化的组成或倾向。庄子的“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虽然所强调的本质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天下有道,而且本身又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和天下、和万物一起昌盛,否则就应该“独善其身”或“修德就闲”。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处士跟处女一样,国君聘用处士为臣,跟男子聘用处女为妻是一个道理,一旦受聘则臣忠于君,妇贞于夫。在现代社会,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浮躁忙碌的生活中获得心灵深处的宁静和快乐。

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我开始于习惯,长大了就自然变成了习性,成年之后就顺其自然了。

同所有受长辈宠爱的孩子一样,一个男孩子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觉得每天生活得不开心,所以时不时向家里人发脾气,偶尔有一点儿不满足就大肆摔毁家中的物品。好在家里有父母照顾,上学的学校离家又不远,而且学校里的事情处理上也要容易得多,因此,这孩子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十几年来走得还算顺利。眼看着孩子就要到了独自走入社会的年龄了,父亲决定让他在走入社会之前改掉坏脾气,并且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这一天,这个男孩子因为在学校里和同学吵嘴,回到家里仍然怒气未消,在饭桌上甚至辱骂来家里做客的小表弟“一个十足的蠢猪”,小表弟哭闹着离开了他家,甚至发誓“我再也不会理你,再也不会来你家玩”。

等小表弟走后,男孩的父亲觉得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教育他与人交往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父亲走进男孩房间的时候,他正在用力踢那只平时他最喜欢的小宠物狗。那只被踢中的小狗呜呜地叫着,并且可怜巴巴地用无辜的眼神盯着自己的主人。

男孩可能是感到有些后悔,于是抱起小狗给它揉了揉刚才踢中的地方。父亲没有指责他刚才对小表弟的辱骂和对小狗的踢打,而是将一袋钉子递给了男孩,并且告诉他,以后他每次忍不住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木桩上钉一根钉子。

男孩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1颗钉子。

第二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5颗钉子。

……

慢慢地,男孩钉在木桩上的钉子数量每天都在减少。最初,这个男孩觉得在自己忍不住发脾气时克制自己来到后院真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到了后来,他突然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当男孩把自己的这一发现告诉父亲时,父亲高兴地点了点头,告诉他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不用再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为止。

过了一段时间,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这个男孩有了明显的变化,父亲对儿子的这些变化心知肚明。终于有一天,父亲在花园里等到了儿子带来的好消息——他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在后院的木桩上钉钉子了,他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

孔子在吕梁观光,见到瀑布从20多丈高处泻下,水沫流至40里外,鱼鳖鼋鼍也无法游过。他看见一个男人在那里游水,以为他是有困苦想投水而死,便令弟子们傍水流而下去援救他。

数百步以外,那个人从水中浮出上岸,披散着头发,边走路边哼着歌在岸边闲游。孔子跟过去问道:“我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才知是人哪。请问,游水有什么道术吗?”

游泳的人回答说:“没有,我没有什么道术。我开始于习惯,长大了变成习性,成年后就顺其自然。我与旋涡中心一同入水,又随涌出的旋涡浮出,顺从水之性而不按己私意妄动。这就是我游水之方法。”

孔子说:“什么叫作开始于习惯,长大了成为习性,成年后顺其自然?”

游泳的人回答说:“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这就叫开始于习惯;在水边长大,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

这个游泳的人因为“忘水”,超越了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才能习而成性,无所顾忌,自由挥洒。

庄子的这句名言告诉人们,任何一种技巧都可以从实践中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其前提是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庄子倾其一生都在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他认为,人只有彻底摆脱对有限现实的依托,外忘于现实的期待和羁绊,遨游于无限的自由天地中,优游自在,无牵无挂,一任自然,才能获得自由,而这种自由是可以通过修炼达到的,而这种修炼的方法就是“始乎故,长乎性”。这种境界即“道”的境界,也就是逍遥游的境界。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民间有谚语说:“多数人看重利,廉洁的士人注重名声,贤能的人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所以,所谓朴素的人,就是没有掺杂杂质的人;所谓纯粹的人,就是不会使自己的精神亏缺的人。能够以纯素为体的人,就可以称之为真人了。

子罕是春秋时的一名廉士,他是齐国的大夫。虽身为京城的官员,他却从不贪恋钱财、恃权营私。子罕也因此得了廉名,百姓都认为他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

一天,子罕正在府中处理政务。一名差役进来禀报说,门外有人求见。子罕放下手中的事务,示意有请。

过了一会儿,差役把那人请了进来。只见他身着峨冠博带,衣冠楚楚。进门后,一边向子罕施礼作揖,一边口若悬河地说道:“久闻大人英名,如雷贯耳,怎奈宋齐两国路途遥遥,无缘相见,今日得见大人尊容,实属三生有幸……”

子罕十分谦和地回答说:“远客来访,理当会见,请不必多礼。”

接着,子罕想询问客人的情况和来意,然而那人却只管一面欣赏厅里的摆设,一面不断地奉承子罕。子罕虽耐着性子,浑身却像针扎一样难受。出于礼貌,子罕不便发火,只好敷衍着和他胡乱谈了一会儿。那人坐了半天也不说明来意,子罕因身有公事,心里很着急,只得委婉地说:“足下一路风尘仆仆,鞍马劳顿,是否先到客舍休息一下。”

那人说:“大人既是公务在身,小人不敢打扰,今日至此,只有一事相商。”说着,抬眼看了看子罕的左右。

子罕会意,让身边的差役们先退下。那人见厅内别无他人,走到子罕跟前,低声地说:“小人仰慕大人已久,今日得以相见,我这里有一块刚得到的宝玉,如果能精心雕琢,它可是无价之宝啊!现在我奉献给您,请大人笑纳。”

说着,那人便从袖中取出了碧玉,双手献给了子罕。子罕接过那玉细看,确实是块宝玉。他放在手上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然后又把那玉还给了他。

子罕不受玉

那人见此情形有点着急,以为子罕怀疑那玉不是真的,忙说:“小人已请玉匠鉴定过了,的确是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啊!您看这纹理多么华美,这色泽多么绚烂……”

子罕见那人如此百般殷切,笑着说道:“我并非怀疑它不是宝,我不收,是因为它是你的宝,而不是我的。对你来说它是无价之宝,而对我来说就不是宝了。你把碧玉作为宝,我把不贪作为宝。如果我收了你的宝,岂不是你也丢了宝,我也丢了宝。我看还是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贝吧!”

听了子罕的这番话,那人只得收起宝玉,灰溜溜地走出去了。

人各有志,各求所好。道家主张子随己志、顺其自然,这正是道家不能成为统治学说的重要原因之一。儒家却提倡为百姓树立统一的、被普遍认可的典型和楷模,于是从三皇五帝到明君忠臣到英雄模范,纷纷矗立在人民面前。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除掉小聪明后而大智慧就明了了,去掉刻意求善的心,自然就善良了。

在—个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偏僻的村落,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络绎不绝地穿行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昏黄的灯在巷子的深处闪烁着。身旁的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

“瞎子?”苦行僧一愣,问经过的一个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对他来说是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的,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花红柳绿,他更不知道灯光是什么,他挑一盏灯笼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那灯笼渐渐近了,昏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草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着灯笼的盲人说:“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现在是黑夜,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亮啊!”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了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是一愣。

盲者对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的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不留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又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到我而发生碰撞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却能看到我。”

盲人挑灯并不为别人,只是为了自己,但是他的这一举动不但使黑夜里赶路的人碰不到自己,而且还为别人照亮了前行的路。这不正是“去善而自善矣”吗?

庄子的这句话所论述的实际上是修道的方法。我们如果自然而然,一切不求,不求一切,既不必去刻意追求聪明,也不必想着去做善事。能做到这一点,大智慧和善心自己就会出现在你的人生中。在庄子看来,真正的大智慧是“去小知”,真正的善良是“去善”,顺其自然和顺应本性罢了!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天下的人都称赞他也不更加得意,天下的人都责备他也不更加沮丧。

战国时期,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教了许多弟子,让他们学成后到各国去做事,用墨家的学说去改造社会。在当时的诸侯国里,卫国最弱小,也最需要治国人才。墨子就派弟子管黔到卫国去替另一个弟子高石活动。

墨子塑像

卫君一听说高石是墨子的得意弟子,就欣然同意了。卫君任命高石为宰相,并给他丰厚的俸禄。高石上任以后,三次去朝见卫君,每次都把自己的治国主张说完,但是卫君并没有按照高石的学说来治国。高石一气之下便离开了卫国,到齐国去谋求发展。

高石在去齐国的途中,拜见墨子说:“卫君因为尊敬先生的缘故,才给我很高的俸禄,让我做宰相。但是,我三次朝见他,把我的治国主张都说了,他却当成耳旁风,一气之下我就辞职离开了卫国。卫君恐怕认为我发疯了吧?”

墨子安慰他说:“离开卫国如果合乎正义,被骂为发疯,又有什么损害呢?在古代,周公平定了管叔的叛乱,周成王亲自主政以后,他就辞去宰相的职位,人们都说他发疯了。可是后人却称颂他的美德,宣传他的美名,至今不衰。况且我听说过:‘从事正义事业,就不能回避诋毁而追求赞誉。’离开卫国如果合乎正义,被骂为发疯又有什么损害呢?”

高石说:“我离开卫国,怎么敢违背正义呢?从前,先生教育过我们:‘天下无道,仁人志士不能因为高官厚禄就留在那里。’现在卫君无道,我要是贪恋高官厚禄,那就成了白吃饭不干事的小人了。”

墨子听了很高兴,就把弟子禽滑嫠找来,对他讲述了高石的经历,然后深有感触地对他说:“违背道义而追求高官厚禄,是大有人在的;抛弃高官厚禄而捍卫道义,在高石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真是让我感到欣慰啊!”禽滑嫠也为有高石这样的同窗好友而感到无比自豪。

庄子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有独立完整的人格、独立的意志和独自的追求,有自己的中心理念、最高原则和终极目标,不断完善崇高理想的人格。这样的人不会受任何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庄子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的人都恭维他,跪下来捧他,他理都不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骂他、反对他,他决不改变自己的方向。

人之所以会陷于荣辱之境、贵贱之分、利弊之争,正是因为被功名利禄这些俗物所约束。庄子主张人生不为外物所蒙蔽,一旦摆脱功利的束缚,就会宠辱皆忘。不因赞扬而忘情,不因批评而沮丧,不为成就而沾沾自喜,不为身外之物的多寡而耿耿于怀。宁以养气,静以修身,一腔淡泊志,一颗平常心,这就是道家的修养主张,也是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列御寇乘风在空中行走,样子非常轻妙,他走了十五天才回来。列御寇对于能够获得幸福的事情,从来没有去汲汲地追求。他虽然可以免去步行的劳苦,但他还是有所凭借的。如果他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宇宙,他还有什么需要依赖的呢?所以说,修养高的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不在乎“功业”;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没有“声名”的桎梏。

路旁有座小神庙,香案上供奉着孔子、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三尊泥塑像。

道士跨进庙门,一见老君的泥像放在旁边,便破口骂道:“好不混账,我教祖乃是玄圣之首,怎能放在一旁?”说罢,捋起袖袍,就把老君的泥像搬到了香案正中。

老和尚走进庙里,合掌念道:“阿弥陀佛,如来至尊,安能在下?”念完,就费力地把释迦牟尼的塑像抱到了中间。

不久,走进来一个秀才,摇头哼道:“孔夫子乃万世师表,理当居首,这是谁竟然把孔圣人的像放在旁边,成何体统。”说罢,就把孔子的泥像移到香案正中。

就这样,见一个,搬一个,搬来搬去,把泥像外面的彩皮都擦落了,露出一块块难看的黄泥巴。

三位泥圣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叹息说:“你我本来好好的,却被人们搬来搬去,弄得缺腿少胳膊的。”

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天生一种独特的文人气质,不知迷惑了多少女子。一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对他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于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条列了出来,才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又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会徒增选择的困难。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体验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处境他是清楚的,但结婚将是什么情况,他还不知道,因此他决定和那个女人结婚。

哲学家来到她的家中,对女人的父亲说:“您的女儿呢?请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是一场悔恨。

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不过,在现实社会中,真正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即能真正超凡脱俗的人是很少的。因为在一切社会里,功名都是与利益紧密相连的。没有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自甘清贫,甚至能忍受困苦的精神,就谈不上超脱世俗。

庄子的这句话所说的实际上是道家的人生态度,也是他们最高的人生追求。庄子追求自然,顺其自然,遵循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这是他对人生人性本应自由的人生观的体现,所以庄子强调保持自我的本性,不要随波逐流。庄子认为原始状态下的人是最美的,不会因为过多在乎功利得失而丧失自我,要做到“无功”、“无名”、“无己”。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牛的骨节之间有空隙,而刀刃薄得像没有厚度一般,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自然规律并不会自己走到你的面前,那么人们怎样才能认识这种需要自己去寻找的自然规律呢?很简单,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和时间。

一位著名的营销大师,在一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为年龄大了,他即将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应人们的邀请,他将做一场演说。这天,会场上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邀请两位身体强壮的听众到台上来,营销大师请他们用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年轻人抡起大锤奋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后,吊球丝毫没有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气喘吁吁,还是未能将铁球打动。

会场寂静无声,这时,营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开始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用小锤敲一下。

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敲着,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人们的反应。许多人愤然离去,会场上到处是空着的座位。

40分钟后,坐在前排的人突然叫道:“球动了!”

霎时,会场又变得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个球以很小的幅度摆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大师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默默地听着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吊球在大师一锤一锤地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年轻人用大锤也没有打动的铁球,在大师小锤的敲打中却剧烈地摆荡起来,终于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有一个丁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砉砉”的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这些声音既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很惊讶地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我看到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我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19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19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成语“游刃有余”就出自庄子的这句名言。庄子强调的是做一切事情都要顺应事物的规律,找到了规律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一味蛮干,不但费神费力,闹不好还没有成绩。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像疱丁手中的那把刀,用了19年,依然犀利如新;而做事情就要像无厚的刀进入有空隙的骨头之间那样,顺应自然,而又要小心翼翼。人生在世,自然会遭遇很多坎坷、挫折,善于从关键处入手者,能事事游刃有余向顺利解决;遇事鲁莽硬拼者,必事事碰壁而遍体鳞伤。决定这种不同结局的,是为事者是否了解客观规律并遵从客观规律。

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所以说,时常自我反省不让自己穷困于道,而面临灾难的时候更不能失掉自己的德行。寒冷的天气来了,我们这时候才能知道松树和柏树的茂盛。

一次,孔子及其弟子们被困于陈国与蔡国之间,七天没有烧火煮饭。他们只能喝一些不加米粒的灰菜汤,个个面色疲惫不堪。然而,孔子此时还在室中弹琴唱歌。

子路和子贡互相议论说:“先生一再被鲁国驱逐,卫国也不让他居留,他在宋国讲学的地方的那棵大树也被砍伐了,穷困于商周,围困于陈、蔡之间。要杀先生的没有罪过,凌辱先生的不受禁止。他竟然还在唱歌弹琴,乐声不能断绝,没有羞耻之心的君子也像这样吗?”

这话被在一旁摘菜的颜回听到了。颜回在旁没有应声,径直进屋告诉孔子。孔子推开琴,唉声叹气地说:“子路和子贡,都是见识浅的人。叫他们进来,我告诉他们。”

子路、子贡进入屋里。子路对孔子说:“像现在这样,可以说是穷困了吧!”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君子能通达道理的叫作通,不通达道理的才叫作穷。现在我孔丘坚守仁义的道理而遭到乱世的祸患,怎能说是穷困呢!所以,自我反省不是穷困于道,而是面临灾难不失掉自己的德行。寒天来到,霜雪降落,我这才知道松柏树的茂盛。陈蔡被围困的危险,对我孔丘来说正是自己的幸运啊!”

说完,孔子又安然地继续弹琴唱歌,子路兴奋地手拿盾牌跳起舞来。子贡也愀然说:“我真不知天高地厚啊。”

有一株不起眼的小松树在花园的角落里。其他的花儿都不把它放在眼里。

玫瑰离松树最近,它非常生气:“你是从哪儿来的东西,长在我旁边,把我的身份都降低了,难道你不知道我是爱情的象征吗?你看看我鲜艳的花朵,那是送给心上人最好的礼物。你瞧瞧你长的那丑样,赶快离我远一些。”

月季也附和着说:“就是嘛!像个呆呆的傻子,把我们花园的脸都丢尽了。”

一串红跟着说:“它就是一愣头青,一点生气都没有,跟我们的风姿卓越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小丑!”

“是呀!它是我们花园的耻辱……”其它的花儿也跟着起哄。

小松树默默地待在角落里,它没有说话,它知道它不说话是最好的。冬天快要来了,玫瑰、月季等都随秋风一起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小松树依然生长在角落里,依然那么绿,那么青,成为了冬日花园里唯一的风景。

实际上,面临灾难而不失其德的人有很多,左伯桃和羊角哀便是在“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后更茂盛的“松柏”。

春秋时期,楚元王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当时,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岁了,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他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才辞别乡中邻友,径奔楚国而来。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吃尽了苦头,他的衣裳都湿透了。

他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左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书生来。他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非常热情地迎他进了屋。

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两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便结拜做异姓骨肉。

左伯桃见羊角哀一表人才,学识又好,就劝他一同到楚国去谋事,羊角哀也正有这个心思。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晓行夜宿,看着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己知道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

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羊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羊角哀把左伯桃的尸首寻着之后,给左伯桃香汤沐浴,择一块吉地安葬了。羊角哀便在这里守墓。

左伯桃临大难而不失其德,羊角哀面对高官厚禄而不改其行,两人的事迹遂成为一段佳话,流传千古。

不经过严峻的考验,是无法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质的。庄子在这一点的认识上与孔子颇有几分相似。庄子认为一个人应“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孔子也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话。陈毅元帅有诗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意境,与庄子这句名言一样。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庄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要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庄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很值得现代的人们去深入思考。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