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礼记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二章 礼数之道2
第二章 礼数之道2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4251  |  更新时间:2015-03-19 11:03:40  |  分类:

儿童教育

君子之接如水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小雅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君子之间的交际清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际浓如甜酒。君子之交虽淡,却因而成事;小人之交虽甜,倒因而坏事。诗经·小雅·巧言篇说:“坏人的话听来很甜,端来祸乱请你进餐。”

有一个读书人出外游历。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群孩子在拾柴火。于是,读书人把他们叫到跟前来,对他们说:“你们在拾柴的时候,谁先看到柴火就先喊一声,这柴火就归谁,后见到的人就不要去争夺了。你们能做得到吗?”几个孩子都回答说:“我们做得到!”说着就都走开了,互相之间说说笑笑,非常友好,大家都显得很轻松、高兴。

这些孩子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路边横着一些柴草,其中一个就先喊了一声:“看!那边有柴火!”接着他便向那柴草跑了过去。可是,这些孩子忘了自己刚才许下的诺言,其余几个孩子也跟着朝那有柴草的地方跑去,结果争抢起来,接着他们打起架来,有的还用上了鞭子和棍棒,有几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牙齿都打出了血。

那个读书人惊恐地看到了这情景,赶紧往回走。他失望地叹道:“儿童为了这一点柴草都会如此争抢,何况天下人呢?天底下比小草大的利益实在太多了。人们在一般的情况下,好像还能和睦相处,可是一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露出自私的本相,相互争抢打斗,怎能不受伤呢?”

礼记·王制记载,司徒有辨明七教以提高民众道德水准的职责,这七教就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都是重要的人伦关系。孟子减去了长幼、宾客,成为儒家礼教最根本的“五伦”,这里面就保留了朋友。没有血缘、姻亲、从属关系而能列入五伦的,唯有朋友。仪礼·丧服篇没有规定学生为老师服丧,却规定要为朋友服缌麻,士丧礼也说要为死去的朋友赠送衣服。

提起朋友,千古无不以管鲍之交为典范。管仲是春秋时齐国名臣,年轻时和朋友鲍叔牙合伙到南阳做生意,赚了钱自己分去多一半,别人都说他贪,鲍叔牙却说:“他不是贪,是家境贫困才这样的。”鲍叔牙有事找管仲商量,管仲出的都是些馊点子,常弄得鲍叔牙不是赔钱就是受气,别人都说他笨。鲍叔牙说:“他不是笨,只是现在思路不顺。”管仲在当兵时打过三次仗,每次进军时总躲在后面,退军时又跑在前面,别人都骂他胆小鬼,鲍叔牙解释说:“他家有老母,没有兄弟可以奉养,他只能留下来。”齐襄公在位时,管仲曾三次入仕做官,又三次被罢免,别人都说他无能。鲍叔牙又说:“他不是无能,是没遇上好君主、好上司。”管仲不禁感叹地说:“生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就是鲍叔牙!”

齐桓公

后来,齐襄公任命管仲辅导庶弟公子纠,鲍叔牙辅导另一庶弟公子小白。襄公死后无子,纠与小白争立,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即位为齐桓公,准备拜鲍叔牙为卿,执掌国政;又记恨一箭之仇,要杀管仲。鲍叔牙极力劝谏说:“您如只想治理好齐国,那有高大夫和我也就够了;要是还想做诸侯的霸主,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是个好大喜功的国君,一听说能称霸诸侯,十分高兴,马上释放管仲,拜他为卿,尊为“仲父”,委以国政大权。管仲有了用武之地,施行了一系列政策,果然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如果没有鲍叔牙这位挚友,非但管仲不得其死、没世无名,而且春秋的历史恐怕也要改写了。朋友的力量大矣哉!

鲍叔牙帮过管仲那么多忙,又救了他的命,还把本来可以自己担任的要职让给了他。按照常情,管仲大权在手,总应该好好报答报答这位好朋友吧!事实不然,管仲推荐了几位独当一面的大臣,如隰朋、宁越、东郭牙、宾须无、王子成父等,就是不提鲍叔牙。鲍叔牙也毫不介意,仍旧当他的大夫。直到管仲临终之时,齐桓公问以后事,想用鲍叔牙继任,管仲说:“鲍叔牙是正人君子,但他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永远记着别人的过恶,不管罪大罪小,也不管人家改正了没有,这样怎么能掌握国政呢?”

在某些人看来,管仲实在太不够朋友,临死了还不肯做这个现成人情;鲍叔牙也未免太戆直了,交管仲这么个朋友有什么好处呢?诚然,若仅就个人得失来说也许是这样,然而管鲍所以称颂千古也就在于此。他们的友谊,既是建立在互相有极深了解的基础上,

鲍叔牙画像

又是以“本方立义”为前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鲍叔牙十分了解管仲经天纬地的才能,他的营救和推荐管仲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为自己。管仲对此也同样了解,他知道治理国家富强,成就君主霸业,本身就是对鲍叔牙的最好报答;他不同意鲍叔牙接自己的班,只是因为鲍叔牙才能有限,挑不动整个国家的担子而已。真正的友谊必定无私,不要说管鲍这样的名臣,体现在百姓身上也是一样。

东汉时,荀巨伯从远方去探望病重的友人,正赶上鲜卑军队攻城,家里人已经逃走。友人对巨伯说:“我只能等死了,你快点逃命去吧!”巨伯不肯,只顾继续照料病人的汤药饮食。敌军进城,见到巨伯,非常奇怪地问他:“城里全逃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留在这里?”巨伯说:“朋友病重,我不能丢下他,求你们饶了我朋友的性命,我情愿替他死。”敌军受到感动,马上退兵。荀巨伯舍生救友的义勇行为不仅保住了友人,还保全了整个郡免遭侵略。

好朋友能救人,坏朋友也能害人。东汉时有个甄邵,因为巴结上权奸梁冀,当上了县令。他的一个朋友得罪了梁冀,逃到他那里避难,甄邵表面上留朋友住下,却暗地里向梁冀告密,结果这位朋友被逮捕杀害。甄邵立了这一功,梁冀当然赏识,提拔他为郡守。正当甄邵兴高采烈地等待升官的任命下达时,他的母亲恰在这时病死了,按法制他必须回老家守孝三年。甄邵便偷偷把母亲的尸首埋在了马厩里,待到正式受职后再公开发丧,离任而归。路上碰到了河南郡长官李燮,李燮让从人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又在他的背上写了“谄贵卖友,贪官埋母”八个大字。甄邵的丑恶面目公诸于世,人人唾骂,连梁冀也不敢再用他了。

世间朋友多种多样,有贤友、诤友、亲友、仁友、德友、挚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数者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数者为恶友。金钱财物在交往中往往会成为一种衡量器,但“君子之交淡如水”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相交的道理,真正的朋友之间是一种淡到了似水的友情。这种不黏不腻的友情却是最珍贵的,往往在事情面前能检验其真伪,事情往往可成,彼此真诚对待,不需要金钱利益的钩心斗角。小人之交甜如蜜,甜言蜜语,如胶似漆,但经不起时间和事件的考验,遇到真正的事情便不攻自破。所以,择友交友要慎重。

商品大潮冲击下的现代社会,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人毕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没有朋友,只有利益,会失去人生最根本的乐趣。有钱可以买来财物,但买不来精神和道德;有钱可以买来书本,却买不来知识;有钱可以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有钱可以买来化妆品,却买不来自然美和心灵美;有钱能买来奉承和吹捧,却买不来真正的友谊,所以钱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人还是要选择真正的朋友。

昏礼者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婚礼,是结合两姓的亲密和好关系,对上为了奉事宗庙祭祀,对下为了延续后代,所以君子非常重视!因此,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之时,女家父母都在庙中铺席设宴,并在庙门拜迎男家的使者。进门后,彼此作揖谦让着登上台阶,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对方的辞令,这是为了恭敬、谨慎、郑重、端正地对待婚礼。

鲁国国君哀公有一次问孔子,治理人民,哪样最重要?他一层层问下去,孔子一层层答复,最后归结到成婚最重要。哀公认为以国君的身份,还要亲自去迎娶,是不是太过分了?孔子很严肃地解释:“结合两姓的亲密和好关系,以延续祖宗的后嗣而成为天地、宗庙和社稷的主人,君上怎能说太过分呢?”综合起来看,可以得出,婚姻的目的有三:结合两姓为姻亲;奉事宗庙;延续后嗣,当然是男性后嗣。后两点实际上又是一回事,没有后嗣,今后谁来奉事祖宗的神庙呢?婚姻的意义既如此重大,所以儒家十分重视婚礼也就是必然的了。至于什么爱情感情,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周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用以区别各宗族的血统。大略说来,姓是最高的大宗,氏是小宗及其分支。周制中同姓虽百世不婚(说明周时对近亲结婚的危害已经有所认识),所以婚姻必出自两姓,即两个大宗族。通过婚姻的纽带把双方的力量联合起来,从而更加巩固和扩大本国本族的利益,这就是“合二姓之好”。在这个前提下,往往形成相对固定的婚姻之邦。如周王室立后大多选自姜姓、任姓国家;鲁国从桓公到成公接连六代都娶齐女为夫人,秦晋的“世为甥舅”尤其著名,所以后世每称缔姻为“结秦晋之好”。

春秋前期,北戎进攻齐国,齐僖公向附近国家求援。郑庄公派世子忽率军先到,大败戎兵,为齐解了围。齐僖公因为郑国是周天子的近支,已经几次同盟作战,子忽又英勇有为,不但有恩于己,将来还可是个好帮手,便想把女儿许嫁给他。按礼制这事本应向郑庄公提出,但齐僖公自恃齐国强大,又是女方,哪有不成之理,竟当面告诉了子忽。没想到子忽竟然推托不肯,理由是“齐大非偶”(不相般配)。

郑庄公

郑国大臣祭仲劝他:“你的三个弟弟仗着他们的生母得宠,都有争位的野心,你没有强大的靠山做外援怎么行?还是答应娶齐女的好。”子忽说:“我是奉君命来救齐的,却自己定了亲回去,国人不是要议论我倚仗军功,乘人之危吗?”子忽的想法不无道理,也有些骨气,但他却不懂婚姻在政治上的作用,不如祭仲老谋深算有眼光。而祭仲之所以为子忽着想,有自己的缘故。他本来职位不高,受郑庄公赏识,提拔为卿。子忽的生母,郑国第一夫人邓曼,就是他为庄公说媒求亲娶来的,子忽将来国君地位的巩固与否同他的前途很有关系。后来,子忽娶了陈女,庄公死后,继位为君仅四个月,宋国要援立他的弟弟子突,发兵来攻。

宋国是一等大国,地广兵多,郑国抵敌不住,陈国又弱小,帮不上忙,昭公只好逃亡他国,子突便做了国君。那么宋为什么要助子突夺国呢?原来子突的母亲是宋国大夫雍氏的女儿,这时雍氏正掌权得势,看准了郑昭公的弱点,鼓动宋公把自己的外孙扶上宝座。宋公也不会白帮这个忙,打算大大敲子突一笔,屡次索要土地、璧玉、黄金、谷物,贪求无厌。最后,子突应付不起,与宋反目成仇,齐鲁也参与进来,四国兵连祸结好几年。郑国则兄弟四人递相残杀,更一直乱了二十年,元气大伤,国势从此不振。所以晋代著名春秋学者、军事家杜预批评子忽不接受齐国提婚是“不能谋国”,“从匹夫之仁,忘社稷之大计”,把他称作郑国多年战乱的罪魁祸首。围绕着齐、郑这件未成的婚事,各个方面的种种心态暴露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古代贵族婚姻的写照。

至于以婚姻为阶级,随政治、经济利益转移的情况就更多了。东汉开国之主光武帝刘秀,初起兵时屡遭挫折,最困难的一次是征讨王郎失败,被敌军追赶,趁河水结冰抢渡,才得脱身逃往真定,一碗豆粥也成了美餐。那时真定王刘扬率兵投靠王郎,军队发展到十几万人,光武派人去说降,刘扬便带兵前来归附。光武要稳定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知道刘的妹妹嫁给了真定豪强大族郭家,他本来几个月前才同单思了多时的阴丽华结了婚,恩爱非常,但这时急需援助,便把结发妻子放在一边,又娶了郭家的女儿,就是刘扬的外甥女。既进一步拉拢了刘扬,又依靠郭家的财力再行招兵买马,得以转败为胜。

光武帝刘秀

即位之初,郭氏是皇后。及至过了十多年,政权已经巩固,于是废了郭后和她所生的太子,重新立阴丽华为后,阴的儿子为太子。光武帝过河拆桥,登屋撤梯,大约也觉得有点对不起人吧,总算始终厚待郭家,没有落井下石。

现在的婚姻早已不是家族的事情,而完全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了,但如果不以爱而仍以利为基础,讲究门当户对、衡势论财的话,恐怕本质上也没有多大区别,这是值得警惕的。

儒家宗师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份是士,按礼制有一妻一妾。妻子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妾生的一个儿子又是跛足残疾。叔梁纥也已六十多岁,见妻妾都年老不能再生育,只好休弃施氏,再娶颜氏小女徵在,生孔子,才算有了继承人。孔子的弟子商瞿,三十八岁还没有儿子,母亲就叫他把妻子休了,另娶了一个。另一弟子梁鱼宫刚三十岁,没有儿子,也想休妻。商瞿劝他再等几年,两年后果然生了儿子,这位妻子才幸免被休弃的命运。那时还有一位商陵牧子,结婚不过五年,没有儿子,父亲和哥哥就令他休妻再娶。妻子半夜倚在门边哭泣,牧子念夫妻恩爱,也舍不得她,自己又做不了主。他能作曲,当时情感迸发,作了一首别鹤操,谱入琴弦,悲悲切切弹奏起来。此情此景感动了父兄,也就不提要他休妻的事了。在男权社会里,不论多么开明通达的人,也难于打破传宗接代这一关。

表面看,古人十分重视婚姻,奉为“礼之本”,强调恭敬、郑重,慎之又慎,除了天子,即使国君也得亲自去迎娶,然而这并不能掩盖、或者说本身就是女子的悲惨命运。透过烦琐隆重的婚礼,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工具:联络宗族(家族、家庭)势力的工具,生育子女的工具,交易钱财的工具!现代社会中,婚姻双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夫妻之间情投意合、互敬互爱,婚姻中有了更多的幸福成分!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一个人的行为合乎礼就平安,不合于礼就倾危。

礼是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的一种美德,它包含了礼貌、谦让、恭敬等美好的品质。以礼待人,不仅是有教养、懂礼貌的表现,还能让你因此获得好人缘,得到更多的朋友。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不懂礼貌的人却越来越多。

一个新生来到北京大学报到,由于要到某个地方填表,随身的行李没地方放,感到非常着急。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位独行的老人。于是,他连招呼都不打便说:“帮我看着行李。”老人就这么看着行李直到小伙子回来。没想到他轻松地拎起了行李就走,连个“谢”字都没对老人说。而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开学典礼上,他又看到了这位老人,老人在台上看着莘莘学子,主持人介绍说,这就是我国文化泰斗季羡林先生。

这样的事据说还有清华版本。这一次简直都有点近乎粗暴了,说一个大学生骑着车在校园里横逛,不慎碰倒了一位老人。年轻人当场就来了一句:“你长眼睛了吗?”一句话把老人骂懵了,教了一辈子书的他说什么也不敢相信清华的学生竟然粗鲁到这种程度,不讲道理到这种程度。当然,类似的故事由于流传得过多,具体细节走样也是难免的,而且这个无“礼”的事情也并不是北大清华的专利。用这两个例子只是想说明,连中国高校的两颗璀璨的明珠都难弃糟粕,更何况其他地方呢?

如果说在象牙塔某种无“礼”可以被宽容的话,走上工作岗位,再习惯地做令人讨厌的事,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殊不知,礼貌是一种柔韧的智慧,这种平和和内敛表达着对别人的尊重,也代表着自己的涵养。以礼待人,就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也就自然地给自己拓宽了回旋的空间,这就是人们生活在人性丛林中必须遵守的法则。俗话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礼貌的人是举步维艰的。

某君是机关的最高领导,高级职员去见他,他不但坐着不动,也不屑回你一声某先生,而且不肯注视着你进行陈述,你只好站在旁边说话,真是架子十足。有时他不高兴,认为你说得不对,就始终不开口,好像听而不闻,始终不看你,好像视而不见。你讨得一场没趣,只好颓然退出。

他对高级职员如此,对其他下属也就不说可知了。此外,他对待朋友,也是待理不理的神气,令人难受。古人说:“施绝然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某君正是如此。当他得势的时候,大家只好背后批评,当面还是恭维,还是奉承,只能在心里反对他。但是后来形势逆转,一时攻击他的人变得非常多,这里面虽然有很多原因,但待人傲慢无礼至少是一个方面。这正应了孔子的那句话:“不知礼,无以立也。”但如果你处处以礼待人,那么别人对你也自然会以礼代之。

学者王先生是以多礼出名的人,他见人必先招呼,招呼必先鞠躬,对朋友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他说话轻而和气,笑容可掬。你如果到他卧室或办公室请他写字,他虽写得一手很好的十七帖,却总是很谦虚。请你坐下来谈,你若不坐,他也就一直站着。无论是谁,只要一与王先生接触,便如饮醇酒,无不心醉,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凡是他的学生,一见他来,便立即鞠躬,让立一旁,等他走过。这不是怕他,而是敬他,敬他完全是由于他的多礼。

多礼似乎虚文,却关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礼是人际交往中一件必要的工具,是人为的,是后天的,所以如果你不懂礼,就必须要用心去学习,使之成为自己的习惯,这样才能行无所事,十分自然。

林黛玉

林黛玉初入贾府时,步步小心,唯恐有失礼节的地方。贾母初见林黛玉,询问其:“读了什么书?”林黛玉答道:“有四书、五经等。”林黛玉再问:“姐妹们都读了什么书?”谁料贾母却说:“不过是认得几个字,不当睁眼瞎罢了。”林黛玉这才知道,在贾家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己刚才的回答显然是有失礼貌了,所以当贾宝玉再次问她都读了什么书时,她就答说:“些许认得几个字罢了。”在和贾家三姐妹一起用餐时,她也不擅自动一筷一匙,而是偷眼先瞧对面的迎春如何做,她再“依葫芦画瓢”。至此,林黛玉的聪敏可见一斑。

很多东西我们都不是生而知之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要多留心思,多向别人学习,就会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谦谦君子。但是多礼不代表假意的客套,多礼也须诚恳,多礼而不能诚恳,反而使人讨厌。交际场合中,见人握手,说几句客套话,是最无聊的,更有甚者连今天天气都只说哈哈哈,冷也不说,热也不说,虚伪到了极点,结果受之者觉得无聊,说之者也未必不觉得无聊。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不仅要懂礼,态度还要诚恳。因为能诚恳,才能恭敬,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

“礼”是维持人们有序生活的准则,是协调各类人际关系的一种措施。符合礼的要求,才能既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又使自身得到有序的发展,自己才能平安。礼是一种交际的工具,也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它不仅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也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以礼待人,就不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不树敌,就会有人缘,多朋友,成功路上事事顺。而不懂礼,没礼貌的人则举步维艰。

富贵而知好礼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富贵的人知道爱好礼,就小骄傲不放荡;贫贱的人懂得爱好礼,在思想上就不会畏首畏尾而迷惑于行事。

东汉末年,北海有一个非常博学的人叫孔融,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孔融

他十岁时,跟父亲到洛阳。当时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帮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

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孔子)曾向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有师资之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啊!”李氏和当时在座的宾客对孔融的这番话感到十分惊奇。

孔融刚说完这番话后,一个叫陈韪的大夫正好刚到。在座的宾客便将这事告诉了陈韪,他随口说道:“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之后未必能成材。”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吧。”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对别人的尊重,否则很可能会因为自己一句漫不经心的不敬之词而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四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孔融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子,哥哥们都让弟弟先拿。轮到孔融时,他拣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看见了,心里很高兴,于是故意问孔融道:“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说道:“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大梨应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呢?”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更应该让着他啊!”

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知礼的好孩子。

对于好的事物,人人都有争夺的心理。事实上,保持谦虚的精神,往往能取得比争夺更好的效果,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礼不仅能规范人的行为,而且能促使人的思想成熟,也能够使人明辨是非,果决地做出判断。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谦让礼貌的好习惯。

礼尚往来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上古时期崇尚朴素善良的德行,这之后才致力于施恩和图报。礼崇尚交际上的有来有往。去往对方施惠,对方不来回报,是不符合礼的本义的;人家前来施惠,自己不去回报,也是不符合礼之本义的行为;人们有礼就会获得平安,无礼就会发生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以不学习的。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

这句话我们现代人也常说,你可能没想到它是出自礼记吧?在先秦时期,人们很重视礼的作用。

孔子很重视礼尚往来。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阳虎特地给孔子留下了一只烤乳猪,因为他知道孔子是最讲究礼尚往来的,果然得到了孔子的回访。

礼作为修行养性的本质是无法后天学习的,而作为“礼尚往来”的礼节礼义却是可以习得的。处处有礼,人们都会以礼为报,自然处处平安;不讲礼仪,以自己为中心,势必给自己带来隐患的危险。

社会在发展,不同阶段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往往也很不相同。礼也是这样,经历了被人们认知到发展的阶段,最早的淳朴的远古时代,朴素善良的德行就是人们最为崇尚的礼之大义,在这之后讲究礼尚往来、知恩图报或许是最简单的解释。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别人打交道。在这种交往中,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的,互相帮助,投桃报李,受恩莫忘,是维护良好社会交际环境的必要条件,同时以德报德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一种起码的品德。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为布衣时,自己不能养活自己,一位洗衣物的老大娘见韩信非常饥饿,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韩信做了大官后,赠给这位老大娘千金来报答她的恩情。这个故事之所以被记载,是因为这种知恩图报、投桃报李的精神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与良心,更是一种美德与光辉。

人都有走麦城的时候,大师也不例外。马尔克斯年轻时曾供职于波哥大观察家报。1955年,他因揭露海军走私而引火烧身,以至于不得不狼狈逃窜,亡命巴黎。

海明威说,巴黎是节日。但在马尔克斯看来,它却是座熬人的炼狱。他穷困落魄,举目无亲。多年以后,他是这样回忆的:“没有工作,一人不识,一文不名,更糟的是不懂法语,所以只好待在弗兰德旅馆的一个不是房间的房间里干着急。肚子饿得实在挨不过去了,就出去捡一些空酒瓶或旧报纸,以换取少量面包。”这样的生活他过了整整两年。他在痛苦的期待和期待的痛苦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过后他才知道,许多拉丁美洲流亡者都有过类似的乞丐经历。他和他们不谋而合,都发现了这么一个秘密:骨头可以熬汤!买一块牛排搭一大块骨头;牛排吃了,骨头不知要熬多少锅汤。即便如此,他却诅咒过那些肉铺。在他看来,所有开肉铺、开面包店或旅馆的,都是可恶的小人。

由于马尔克斯实在太穷了,仿佛下辈子也还不清长期拖欠的房租了,弗兰德旅馆的老板拉克鲁瓦夫妇也许是自认倒霉或该当如此,不但不催不逼,最后让他一走了之。后来,马尔克斯时来运转,竟无可阻挡地发达起来。1967年,百年孤独的出版更使他名满天下。

一天,春风得意、身处巴黎某五星级饭店的马尔克斯忽然想起了拉克鲁瓦夫妇。于是,他悄悄来到拉丁区,寻找弗兰德旅馆。旅馆依然如故,只是物是人非,他再也见不到拉克鲁瓦先生了。好在老板娘尚健在,她一脸茫然,根本无法将眼前这位西装革履、彬彬有礼的绅士同十多年前的流浪汉联系在一起。为了让她相信眼前的和过去的事实并收下“欠款”,马尔克斯煞费了一番苦心。

再后来,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拉克鲁瓦太太得知这一消息后惊喜万分。她在世界报刊登一则寻人启事,诚挚地表示要把那一笔钱归还给他,也算是他们夫妇对世界文学的一点贡献。马尔克斯为此又专程前往巴黎看望老人家,而且陪同他前去的是拉克鲁瓦夫妇年轻时的偶像:嘉宝。马尔克斯诚恳地告诉拉克鲁瓦太太,她的贡献在于她的善良,她没让一个可怜的文学青年流落街头。他还说,她和拉克鲁瓦先生使他相信:巴黎还有好人,世界还有好人。

马尔克斯

如果没有这个故事,我们可能只能看到马尔克斯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但是通过这个故事,你可能会对其人品也多了几分了解与敬佩。也许你会说,伟人毕竟是伟人,是我们这些平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那么就请你再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渴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

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

男孩含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许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

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一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那位昔日美丽的年轻女子没有看懂那几个字,她早已不再记得那个男孩和那杯热牛奶了。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了这则故事丝毫不为所动的人、没有一点反思的人,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暂时缺少一点很重要的东西,或者永远失去了一些最宝贵的东西!因为感恩应该是本性使然,如果不懂得知恩图报,便真的连野人都不如了。

战国时候,秦晋两国发生韩原之战,激战中秦穆公的战车被晋军击坏,秦穆公危在旦夕。就在秦穆公遇险时,得到了野人相助。据吕氏春秋记载:“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穆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为什么蛮横且没有什么文化的野人会出手帮助他呢?原来,在这之前,秦穆公打猎丢了几匹马,派人去寻找,发现三百多个野人偷宰了马正围坐在一起吃。秦穆公说:“马死了,再杀人也没用,干吃马肉会伤身,就赏酒给他们喝。”野人深受感动,所以当得知秦穆公有生命危险时,便来舍命相救。

野人尚且有报恩之心,何况我们生活于21世纪的现代人!也许,当初秦穆公赏酒给野人时,根本就没有想到日后野人们会在他最危难时帮他一把,这是无心施恩得到的福气。其实,一草一木,皆为生物;一禽一兽,皆有感情。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应该常常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欠了别人的人情未还?是否曾经受人之恩,不但不知回报,反而在恩人落难之时,投井下石,以怨报德呢?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一向遵从的规范,既要讲施,也要讲报,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人只有施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是虚伪的;有施有报才符合人的本性,也是人能够生存的基本规范。今天,有“礼”才有谦谦君子、宏大追求;有“礼”才有典雅语言、优美举止、和谐人际、自信气度;有“礼”数有传统的人文精神,才会有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凡人都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并以这样的心去处事待物,那么就让我们以这样的心灵,去感恩世界的万物、去感恩这世界生存着的每一个人吧!心存感激地生活着,你会发现,你给予生活多一个微笑,生活也会给予你每一天幸福的笑容!

轻任并,重任分

轻任并,重任分,班白不提挈。

老人挑着轻担子,年轻人应把他的担子加到自己的担子上;老少都是重担,年轻人应帮老人分担一些,不要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提着东西走路。

一天,季康子同孔子谈论孝道。

孔子说:“孝的实质就是一个‘爱’字,爱父母,固然是爱,爱黎民百姓,也是孝,而且是大孝。你对待百姓有发自内心的庄严情操,老百姓对你自然也就恭敬了。你自己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下属慈爱,你对老百姓能有像爱父母和爱儿女一样的心肠,老百姓就会向国家尽忠。如果你真心实意地提拔那些有仁德的人,对不仁德的人不嫌弃他,耐心地教育他,老百姓就会自然求上进。”

又有一天,孟孙懿子也来向孔子请教孝道。

孟孙问:“请问先生,什么是孝?”

孔子回答说:“无违。”

孟孙听了这句话后,似懂非懂,告辞而去。谈话之时,恰好弟子樊迟也在旁边,听了这句话,也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含义。

樊迟问:“弟子实在不懂其中的含义,‘无违’就是不违背,不违背什么呢?请先生指教。”

孔子说:“我说的意思是父母在世,要以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以礼安葬他们,还要以礼祭祀他们。”

樊迟说:“这样讲,我就懂了。‘无违’就是无违于礼。我看孟孙大夫也是似懂非懂的,不知先生为何不给他讲明?”

孔子说:“孟懿子的身份与你不同,他是从政的人,对天下人要负公道的责任,视天下人为父母,那才是真孝,这是大臣的风度。所以‘无违’,就是不可违反人心。”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也来向孔子问孝,但孔子的回答和回答他父亲的显然有些不一样。孔子说:“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时那种程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俗话说:“养儿才知父母恩。”我们总是感到父母上了年纪,喜欢唠叨,只有到了自己生养孩子之后,才明白养育孩子的艰辛,以及父母对子女所寄予的希望。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孩子很不孝敬爹娘,爹娘没有办法,只好找孩子的舅舅。舅舅是个放羊倌,每天在山坡上放羊。他虽然没有文化,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有办法。他对孩子的爹娘说:“把外甥交给我吧,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回心转意,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第二天,孩子的爹娘把孩子送到了舅舅家。舅舅见了外甥,既不骂,也不打,二话没说,把一只羊鞭递给了外甥。

六月的一个晌午,太阳像火球一样烤着山坡,鸟儿都藏在树荫里不出来了。舅舅也把外甥带到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有几只小乌鸦在炎热的太阳下飞来飞去。外甥问舅舅:“这几只小乌鸦不怕热吗?它们不停地飞来飞去忙什么呢?”舅舅指了指大树上的乌鸦窝说:“猜想鸟窝里正有一只老得飞不动了的乌鸦,正仰着头、张着嘴,由小乌鸦一口一口地喂食。要是没有这些懂事的小乌鸦喂它,它会饿死的。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叫‘乌鸦反哺’。”

外甥听了舅舅的一席话,懊悔地哭了。舅舅心里明白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于是,抱起一只小羊羔,递给外甥说:“回去吧,你爹妈正惦念你呢。”一路上,羊羔“咩——咩——”地叫个不停,孩子也忍不住“妈——妈——”地叫着。自此以后,他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孝敬父母,说明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推己及人,我们也就很难想象他会爱别人,会成就大事。

考查一个人的品质与德行,从他是不是能做到尊老敬老上就能得出深刻的结论。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可能会爱谁呢?

诗经·小宛上说:“早起晚睡勤工作,不要辱没你父母的名声。”这里说的就是一个“孝”字,即不要放弃自勉,不要使自己的双亲受辱,这就是君子的孝道。

诗人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是晋代名将,他以功高德劭名垂青史。

陶侃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母亲湛氏靠纺纱织布供儿子读书。陶母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还很有志气,严于家教。从陶侃懂事起,她就教育儿子要刻苦自励,长大后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陶侃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做官后,他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在诸多生活细节上也铭记母亲的教诲,在心中时时感念着母亲。

有一件事情就能表现出陶侃对母亲的感恩和怀念。陶侃每次喝酒,都有一定的限度,常常喝到酒兴正浓的时候嘎然而止,坚决推杯不喝,因为他给自己规定的限度已经够了。有一次,一位好友劝他再喝一些,他还是不喝。再三追问,他才说出真情。原来陶侃年少之时因喝酒出过事,母亲为此让他立过誓约,因此他后来再也不敢超过约定的饮酒数量。直到他母亲去世后,十几年来,他都一直没有违背对母亲的誓言。

正是由于陶侃心怀敬老之心,知孝道,通大理,自有一番超乎常人的意志和见识。这种人,无论是在做人的智慧上,还是在处世的策略上,都比一般人要来得实在、顺达。

这是尊老敬老的一种体现。社会上下应形成一种风气,使斑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今日的青年人应该想得远一些,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将来的自己。孝的实质就是爱。一个心怀敬老之心的人才懂得爱他人,也能获得他人的爱。

坐如尸,立如齐

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坐的样子要像祭祀的尸一样端直,站立的样子要像祭祀者一样身体弯腰前倾。礼应该顺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出使别国时要随从该国的习俗。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同时带去了许多礼物。当时,正赶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以鲁国国丧致哀为由而没有迎接郑国使者。子产就命令随行的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赶进车马,安放物品。

子产

晋平公知道之后,大吃了一惊,连忙派大夫士文伯到宾馆责问子产。士文伯说:“我国是诸侯的盟主,各国诸侯都要到这里来朝聘。为了保护诸侯来宾和礼品的安全,我们特意修建了这所宾馆,并在周围筑起了厚厚的城墙,现在你们把围墙拆了,其他诸侯来宾的安全怎么办?我国国君想知道你们拆墙的原因。”

子产回答说:“我们郑国是小国,需要向大国进献贡品。这次朝聘中,我们带来大量的财物,而你们国君偏偏没有空,既不接见,也不确定接见我们的日期。而我听说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自己住低小的宫室,却修建又高又大的宾馆来接待宾客。在宾客到达的时候,样样事情都有人照应,使得宾客很快就能献上礼品。他对宾客也十分照顾,宾客有不懂的,他就给予教导;宾客有困难,他就给予帮助,让宾客觉得这里和自己的家里一样舒适。可是现在,晋国在铜鞋山为自己建造了宽广的宫室,却用奴隶住的屋子来接见宾客。我们的车子在门口进不去,接见的日期也不确定,礼物就会因为日晒夜露而遭到毁坏,所以我们不得不拆掉围墙。如果让我们交了礼品,我们愿意修好围墙再回去。”

士文伯把情况报告给了晋平公,平公感到非常惭愧,马上接见了子产,隆重宴请,给予了丰厚的回赠,并下令重新建造宾馆。

待人接物,礼仪必不可少。即使对方比不上自己,也不能草草了事,否则就会给人留下待人轻慢、不知礼节的印象。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绝非是偶然的,而是有其产生根源的,也就是说它的产生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并非说存在就必然合理,但是“存在”是有其存在的土壤的。“礼”的规定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其存在的必然性。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