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道德经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九章 出世入世之谋1
第九章 出世入世之谋1
作者:刘加临   |  字数:10356  |  更新时间:2015-03-19 13:39:46  |  分类:

爱国教育

古代士大夫讲究出世入世,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老子也不例外。纵观老子的一生,他多次出世入世,以期帮助统治者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到很多出世入世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为官之道,以及官场中的相处哲学。在道德经中做了详细的阐述,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经典和学习典范。

在春秋时期,有不少名士才子,希望通过为统治者服务,来达到自己入世的目的,这也是他们毕生的心愿。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第64篇

安定的状况容易维持,事情尚未发生变故之前容易防范。太脆弱的物品容易破裂;太小的东西容易遗失。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应该先有准备,事情没有变乱以前应该要能事先防止。

“未雨绸缪”的确要比“亡羊补牢”要强得多,至少不会丢掉“亡羊补牢”中的那只羊。这虽然是调侃,但却是事实。历朝历代都不乏那些未雨绸缪,预测能力非凡的智者,可以说这些智者中,最重要的一位非诸葛孔明莫数了,他的预测能力简直达到了一种神乎其神的地步——如果说赤壁之战借东风是观天象而得的结论;那么在让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较量中,不能不说明他的预测之神了。

三国演义中记载:刘备和孔明“借”了荆州后,毫无归还之意。周瑜正苦于讨还荆州无计可施,忽闻刘备丧偶,便计上心来,对孙权说:“你的妹妹很漂亮,刘备刚刚死了老婆,我们不妨来个美人计,以联姻抗曹的名义向刘备招亲,把他骗到我们这里幽禁起来,逼他们拿荆州来换。”孙权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就立刻派人到荆州招亲。

刘备听了使者的话,不知是否有诈,很是犹豫不定。诸葛亮思考了一会儿,对刘备说:“您只管去吧,让赵云陪您去。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荆州。”刘备和赵云出发之前,诸葛亮暗地里关照赵云:“我这里有三个锦囊,内有三个妙计,到孙权那里打开第一个;到年底打开第二个;危急无路时打开第三个。”赵云点头,把锦囊收好。

刘备像

刘备、赵云带了500名士兵到了孙权那里,孙权假装做出很守信用的样子,表示愿意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事实上,他只想暂时把刘备稳住,好把他困在此处。并不真想把妹妹嫁给刘备。现在应该怎么办呢?赵云打开了第一个锦囊,上面写着:将计就计。赵云心中有了主意,便命令士兵去购买结婚用品,并到处宣扬:“刘备要和孙权的妹妹结婚了!”他还劝刘备去拜见乔国老。

乔国老把这件事告诉了孙权的母亲。孙权的母亲一听大怒,召见孙权骂道:“男婚女嫁乃人生大事,怎么我做母亲的竟然不知道女儿要出嫁?那个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总得见见吧?”于是传令在甘露寺相亲。老太太与刘备见了面后大喜,没想到刘备是个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的人,便同意把女儿嫁给刘备。这下子,孙权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只好依了母亲,把妹妹嫁给了刘备。

出主意的周瑜也是苦不堪言。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对孙权说:“刘备是苦出身,极少享乐,现在可以利用声色犬马迷住他,离间他们上下级的关系,到时再出兵夺取荆州。”孙权听了周瑜的话,觉得有理,便给刘备提供各种各样的玩意儿,让刘备玩得乐不思蜀。刘备和孙权的妹妹关系也非常好,两个人过得很幸福。

赵云见刘备迷恋新婚生活,不打算回荆州了,心里很苦恼。恰好到了年底,他想起了诸葛亮的锦囊,便打开了第二个,看后心领神会。他向刘备报告:“曹操出兵55万要报赤壁之仇,荆州危急,主公宜速赶回。”刘备大惊,第二天就带着夫人,借口到江边祭祖,一路朝荆州方向飞奔而去。

孙权雕像

孙权知道真相后,急派人马追赶,又派周瑜的队伍在前方挡住去路。眼见情况危急,赵云打开了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把里面的妙计给刘备看。刘备依计向夫人哭诉,说孙权、周瑜利用美人计想诱杀自己。孙权的妹妹与刘备的感情一直很好,她早已把自己和刘备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听了刘备的话,她非常气愤,便走出座车,对追赶上来的士兵严词斥骂。将士们见孙权的妹妹发火了,便让开大路让刘备他们通行。

刘备和士兵们走到荆州地界的时候,周瑜又率兵赶到,结果被诸葛亮早已布下的伏兵杀得丢盔掉甲,大败而回。

诸葛亮不愧是一个预测大师,在刘备出发之前,他已经周密地思考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此,刘备和赵云才能够在紧要关头做到处变不惊,逢凶化吉。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对于那些不屑思考或者不懂得未雨绸缪的人来说,失败与痛楚则成了他们忠实的“随从”。

在大家的心目中,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事实上,不仅我们这样认为,老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鼓励人们在没有发生危险之前,能够进行全面的谋划,提高对危险的预测能力,达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的目的。

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要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纳入考虑的范畴,采取排除法,最终确定一种或几种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然后针对情况准备,那样便能将危险于损失降到最低。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道德经·第64篇

做事一直到结束都像开始那样谨慎,那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司马迁

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开始和结局,那为什么有的事情尽管开始不完美,却能得到完满的结局;而有的事情尽管有的开始很完美,结局却不理想呢?这就验证了老子的一个人生智慧:“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旦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做到善始善终,那样就不会出现失败的结果了。

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从青年时代就立志写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为了写好这部通史,他游历名山大川,寻访先人踪迹,搜集民土风情,历史传说,做了大量的资料采集。然而因为“李陵事件”,司马迁遭受了人生奇耻大辱——被施以官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曾想到了死,然而当他想到要写的史书还没有完成时,他毅然忍受住生活的折磨,忍辱负重地继续进行未竟的事业。正是由于太史公的忍辱负重、善始善终的毅力所至,我们后人才有幸得以一睹“无韵之离骚”的这一千古绝唱。

能够做到善始善终的人是可敬的,只能善始不能善终的人是可悲的。

众所周知,程咬金家住山东历城斑鸠镇,年轻时,他身长力大,性情莽撞,喜欢闯祸,动辄与人厮打,当地人个个怕他,都唤他“程老虎”。后因寻衅打死了一个捕快,问成大罪,缓决在狱。三年后逢隋炀帝大赦天下,得以出狱。但家贫如洗,生活无着,被尤俊达收留合伙打劫。尤俊达送给他一把64斤重的宣花斧,还教他斧法,但程咬金总是记不住,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最后,他总共就学会了三招。即使如此,因程咬金身强力壮,勇力过人,有了这把神斧,也如虎添翼一般英勇。

李世民

不过,程咬金如果遇上了能躲过他前三斧的人,就得赶快逃命,不然很可能就要吃亏了。

有一次,秦王李世民杀了窦建德后,窦建德手下的元帅刘黑达兴兵犯关,要给窦建德报仇。他聘请了四位王子共破唐兵,其中三王手下的将帅武艺平平,屡败于唐兵。但南阳王朱登却谋略过人,武艺超群,唐兵很难制伏他。一天,朱登到关下挑战,程咬金也不知朱登底细,自告奋勇去迎敌。两人互报姓名后,程咬金嚷道:“呀!你叫朱登乃是野种,不要走,看爷爷的斧吧!”说罢,他当头就是一斧劈下,朱登把枪一架;程咬金又一斧砍来,朱登大叫一声:“啊呀,好一员勇将!”话未了,程咬金猛地又是一斧,把朱登劈得汗流浃背,朱登见程咬金如此厉害,心中发慌,正待要逃。程咬金又一斧,朱登发现第四斧没有力量,第五斧、六斧更是无力。朱登大笑道:“原来是个虎头蛇尾的丑鬼!”朱登挺枪来战,那程皎金便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回手之力了。朱登趁势拦开程咬金劈来的斧头,扯出鞭来,打中了程咬金右臂,程咬金大叫一声:“哎哟,小杂种,打得你爷老子好厉害!”狼狈地逃进了关,惹得众人大笑。

程咬金不能善始善终,只学会了三板斧。在这次战役中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若不是跑得快小命而就交待了。

善始善终的经验和教训还有很多,曾经有一位朋友就尝到了做事善始善终的好处。

有个大学生毕业后,和几位同窗一同应聘到一家电子公司,试用期间,他和同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生怕一失足而成就业恨。

转眼月底就要到了,他开始为自己的去留问题忐忑不安起来。果然,三个月期满的前一天临近下班,业务主管就通知他们几个说:“对你们的考查结束了,明天下班前你们就可以到财务处结账去了!”

“为什么?”

“不为什么,考察的结果就是这样!”业务主管两手一摊,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他和几个同窗当时就傻了——让他们去财务处结账,这不明摆着要他们明天一下班就走人吗?

走就走吧,他心想:“也许我们还不是人家公司的最佳人选。”

这样一想,他心里就释然起来了。然后和往常一样处理着手边的工作,有的时段别人忙不过来,他仍跟以前一样上前热情地帮一把。而他的的几位同窗,则绝望地坐在那里。

第二天一上班,情况就更糟了,除了他正常上班之外,其他的几位同窗都去得比较晚,而且他们一上班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一副随时准备离开的样子。

临近下班,业务主管通知让去财务处领取工资。在走出接待室的一刹那,业务主管对他:“你不带好你的东西吗?”

“不,因为还没到下班时间。”他回答。领完工资后,他的几位同窗叫嚷着对他说:“晚上一起去一醉解千愁。”然后就转身离开了那家公司。

他则回到了工作室,没过多久就到了下班时间。作为临行前的道别,他很有礼貌冲着业务主管打了个招呼,便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这时,业务主管走过来按住他正在收拾的东西说:“你要干什么?”

“你不是让我们结账走人吗?”他一脸茫然道。

“你说过的,因为还没到下班时间,所以明天你还要接着上班!”业务主管诚恳地说。“这么说,你让我留下了?他们几个也可以留下吗?”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兴奋的问道。

“他们几个不是已经下班了吗?假如结账也算考验的话,则能考出你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素养。”

的确这次考验考出了个人的真实素养,这位大学生善始善终地工作,得到了事业方面的小成功。

刘心武曾经写过一篇起点之美的文章,他呼吁人们不要太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起点一刹那所进发出的美丽,注重奋斗路上的那种善始善终的坚持。是的,不论是起点还是终点,它们都是美丽的。然而更美丽的是“奋斗路上的那种坚持不懈”。即使起点再怎么美丽,没有奋斗路上的那种善始善终的坚持,终点的美丽终究是想象中的美丽罢了,起点之美也会因此变得暗淡。

路漫漫,困难重重,若想能得到日后的成功喜悦,我们首先就要拥有那种善始善终的坚持。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9篇

事情达成目的后,要懂得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韩信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惨遭杀害的典型。

毫不避讳地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王朝,刘邦也更不可能当皇帝。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傻乎乎地以功臣自居,完全没有了当初带兵打仗时的聪明智慧。刘邦可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他的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将他再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之罪杀掉。

韩信

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张良则聪明得多,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度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同样是懂得“功臣身退”的存活下来了,而那些不知此道的人,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唯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徐达没有被朱元璋直接杀害,但也是被朱元璋间接“赐死”的,因为朱元璋趁徐达生病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就离开了人世;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

朱元璋

在古代,“功成身退”都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含韬养晦,锋芒内敛。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功成身退”就是他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7000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5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700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的残疾工人近万名。

福特的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历史上大部分兵戈上位的皇帝,在开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总会削除大部分开国功臣的兵权,当然这个削除兵权有两种:一个就是和平解决,另一种就是随便加个罪名“名正言顺”地铲除。

历史上和平削除兵权的例子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而功成后谋杀功臣的皇帝则比比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清朝雍正皇帝等,他们的开国功臣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功臣身退”道理的才幸免于难。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功成身退”是一种智慧,它告诫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如果与这一智慧背道而驰,那么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67篇

老子说:“我有三个宝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作慈爱;第二件叫作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晏婴,字平伸,后人尊称他为晏子。晏婴出身于齐国贵族,长期居于要职,在当时列国间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个人生活方面一向清廉而俭朴,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孔子曾说:“晏平仲真善于同别人交往!人们同他相处越久对他就越加尊敬。”司马迁更是充满感情地说:“如果晏子活到现在,我即便为他执鞭驾车,也感到十分幸福!”

晏婴

公元前556年,晏婴的父亲、齐国大夫晏弱死去。当时,卿大夫的丧礼是非常隆重的,且不说小殓(为死者穿衣)、大殓(再次为死者穿衣并以尸入棺)、代哭(死者家属轮流哭丧守灵)、迁柩朝祖(将棺柩迁入祖庙停殡)这套繁文缛节,单就送葬规模来看就已十分惊人。送葬时,在前面和左右两侧牵引柩车的人成百上千,为使送葬队伍顺利通过,出殡前常常需要重新拓宽道路,甚至不惜拆除一些重要的建筑设施。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丧仪,除了能维护贵族的体面外毫无意义。为矫正时弊,警醒世人,年轻的晏婴顶住流俗的压力,勇敢地对传统丧仪做了改革。按照礼制规定,为晏弱送葬时应有遣车(装载随葬牲体的送葬车)五辆,晏婴却只安排了一辆;按规定灵柩下葬后主持丧礼者还要请参加典礼的宾客们聚会一番,举行烦琐的拜宾、送宾等仪式,晏婴减掉了这套程序,安葬完毕即刻返回家中,让送葬的亲朋好友自行离去。

对这种违背常情的做法,不但当时的人感到大惑不解,就连后来某些儒家学者也未能看出其中的深意。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参和有若两人谈起晏婴的为人,曾参称许晏子知礼,有若说:“晏子办理父亲的丧事,仪法草率,简慢宾客,怎算知礼?”曾参反驳说:“你哪知道晏子的良苦用心!当国家混乱无道时,一个君子是耻于礼仪完备的。国家奢侈成风,君子就应大力提倡俭朴,丧仪的简化正是晏子的高明之处。”现在来看,曾参对误解晏婴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晏婴当然也不是因为对晏弱感情淡漠才简化丧仪。在停殡期间,晏婴身着粗布丧衣,脚穿草鞋,每日以粥代食,夜晚睡在临时搭成的草棚里,下铺粗苫,头枕茅草。这种接近于士大夫阶层守丧规定的仪法连晏氏家臣也觉得过于俭苦,他劝告晏婴说:“您现在已继任为大夫,这样守丧不合您的身份。”晏婴回答说:“只有那些高居卿位的人才算得上大夫。像我这样刚刚继承父爵的人怎敢僭用大夫之礼?”晏婴以这样“低级”的标准为父守丧,除了向世人说明自己简化丧仪完全是为矫正奢侈之风外,还有意同那些不顾廉耻、服丧期间便无所顾忌地纵情声色的贵族区别开来。

在祭祀制度方面,晏婴也做了大胆的改革。按当时的礼制规定,大夫一级贵族祭祖时应当采用以羊和猪为祭品的“少牢”之礼,而晏婴却自降一级,采用了只以猪为祭品的士级祭礼,而且故意同注重牲体肥壮的传统用牲习惯唱反调,只用一些病瘦的小豚充当牺牲。后来某些旧礼的卫道士以夸张的口气说:“晏平仲可真是节俭到极点了,他用来祭礼先人的豚肩(猪腿)连小豆(一种器物)都盖不过来,这样的人简直没有器量!”实际上,晏婴对祭祀的改革同他简化丧仪的做法一样,都是从“国奢则示之以俭”的目的出发的。在他看来,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只有勇敢地向传统礼仪挑战,用事实说明节俭的意义,才能彻底扫除弥漫在齐国上下的奢侈风气。

晏婴痛斥奢侈浪费,抨击征敛无度和严刑峻法,无情地抨击统治者的愚昧和腐朽,不但本人厉行节俭,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推行节俭,这些都已远远地超越了他当时所处的历史局限,而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

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不管是过去和现在,老子的“崇俭”思想都是极其重要的。它凝固在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将过人的机智与俭朴谦逊的美德集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晏婴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道德经·第64篇

合抱的大树都从小树苗开始生长,九层的高塔是由泥土堆积起来的。

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凯尔文爵士,喜欢在物理课上给学生们做这么一个示范:他把一块很重的铁吊在教室的天花板上,然后从一个装满纸团子的篮子里,抓起一个又一个纸团,不停地向铁块投去,砸去。那块顽铁起初可以说是纹丝不动;但过了一会儿,开始轻微地颤动;然后开始摆动,最后居然像钟摆一样,荡来荡去。

这个实验中的纸团对于铁吊来说简直微乎其微,然而正是这微乎其微的纸团一个连着一个不断累加撞击,使得较重的铁吊动摇了、摆动了。这同样是积累的成功:倘若纸团并不是连绵不断地冲击铁吊,一个小纸团是很难打动铁吊的。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聚少成多,积小致巨。”成功需要积累,没有扎实的基础,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多积累,有所沉淀,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抓住机遇。那些获得大成功的人都具备善于掌握理解并善加利用他人宝贵经验的能力。

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在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日本,有两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着。经过六年的拼搏,日本的滕田靠节衣缩食攒钱起家,美国的江恩靠研究k线理论致富。

在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相同的道理,那就是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也同样是从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创造和积累着成功所需的条件。

陈景润人们常常希望摆脱小事的束缚,甚至不愿意去做小事,企盼着能够“一招成名”。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不少人是“一招成名”的,然而这里要说的是,那毕竟是有很大的机缘在里面,然而这机缘又不是大多数人能够碰上的。对于人来说,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不能忽视对小事的积累。如果我们忽略小事、小物、小地方,那么,大事是不能够成功的。

提起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准会把他与那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联系起来。但是,你是否会因他的成绩联想到别的,比如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积攒那十几麻袋的草稿的?我们是否会想到,在通过这座科学高峰的千里路上,攀登者是怎样一步曹雪芹

一步地艰难向前的呢?

陈景润的事例告诉我们,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便是因为他们曾为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过,因此他们成功了。

曹雪芹花了10年写成红楼梦,如今却有上千万人钻进红学里;司马迁花18年的岁月写成他的史记,并且在艰苦的环境里,让你震撼;李时珍用27年的时间写了他的本草纲目,给医学留下光辉的一页;哥白尼撰天体运行论用了30年,这样的精神就可以鼓舞你的人生;马克思奋斗了40年写成资本论,今天中国把它捧为真理对待;雨果写悲惨世界用了30年,是人们精神的粮食;歌德用60年的光阴来写他的浮士德,我们只为他的耐心和写作精神就敬佩不已……

老子的这一观点很客观,也很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正如人们常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样,无论做什么事,若能不断努力,每次做一点(哪怕只是微不足到的一点点),只要有恒性地做下去,总能有所收获。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智大才疏往往是阻碍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人们看到的只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任何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老子告诫我们:成功需要积累。这永远是一条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成功智慧。

现在有些人很想成功,然而他们更关注树立怎样的理想,却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日夜眺望着远方辉煌的目标,却不想方设法地去缩短这部分距离,这样的理想称之为空想。古人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很难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因此,这些有远大抱负的人也应该拥有这个“读书破万卷”的积累过程,一点点缩短这个距离才能接近、实现自己的理想。

终不为大,能成其大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34篇

大道广泛流行,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永远没有私欲,可以说是渺小得很,所以可称它为“小”;万物归附于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说极其伟大,所以可称它为“大”。由于它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萧何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刘邦起事的亲信,在反秦灭楚兴汉的事业中立有大功,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将他排在功臣之首,并给了他可以佩剑从容入宫朝见的特殊待遇,以示恩宠。后来韩信被诬为谋反,当时刘邦率兵出征在外,是萧何为吕后设计除掉了韩信,解除了刘邦心头的一大患,萧何由此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封地增加了五千户,还给了五百名士卒做他的警卫。

朝中大臣无不向他表示祝贺,只有一个叫召平的秦朝遗老独去致哀,对萧何说:“你不日将有大祸临头了,如今主上风餐露宿转战于外,而足下坐镇京师,并未立有战功,主上之所以给你增加封地、设置卫队,是由于韩信刚刚谋反,主上对你心存怀疑,以此加以笼络,并非是对你的宠信。请足下让出封赏不要接受,并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资助前方军队,主上必然高兴。”

萧何认为他说得十分有理,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又过了一年,英布谋反,刘邦又一次率兵出征,却从前线一再派使臣回京师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以为皇帝出征在外,他便尽心尽责地安抚百姓,筹备粮草,输送前线,如同他多年来所做的那样。又有人对萧何说道:“足下不久将有灭族的大祸了。足下如今位为相国,功列第一,官不可再升,功不可再加,可足下自入关中十几年来,甚得民心。如今主上派使臣来打听足下的情形,是担心足下声名太大,对他构成威胁。足下何不到处压价买田,高利放债,使民有怨言?只有如此,主上才会对你放心。”

萧何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样做了,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富兰克林

除了会委曲求全的萧何,富兰克林也是一位深深懂得“终不为大”的历史伟人。

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不要忘了。”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看成最大的收获,牢牢记住了前辈的教导,并把谦逊列入他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在厚重坚固的“门框”前面,暂时的低头并不意味着卑屈和降低人格,更不表明失去原则和自尊,而是一种艺术的处世方法和智者的表现。

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从来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范。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退让是为了更好前进。

自古以来,我国那些名人志士,会运用老子“终不为大”思想的,保存了生命,不会运用老子“终不为大”思想的,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落得个身死家败的下场。

在现代社会也一样,如果在职场中,一味的邀请,任哪个上司也不会喜欢这样的下属。所以,老子的思想,在现在看来,还是有其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