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许多部分谈到心态的内容。在道德经中,老子深入、全面地阐述了心态方面的道理。主张人应该有一个淡然、恬静、平和的心境,不为世俗所左右。老子的这种思想,在那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算是独树一帜,也因此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少思寡欲,心无烦忧”可以说是老子在心态修为中的代表名句。围绕着这一思想,老子开展了他的心态探索之路。
少思寡欲,心无烦忧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道德经·第19篇
生活简单,保持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五代时,后唐的皇帝李存勖以救国救民号召百姓,招募将士,先后灭掉了后梁等国,势力达到了顶点。
天下略为安定后,李存勖开始贪图享乐,他对大臣们说:“我军征战多年,今日有成,应该休息罢兵,享受太平生活。”
李存勖从此不理朝政,天天忙着看戏玩乐,一些忠直的大臣也被他疏远了。
皇后刘玉娘特别爱财,她把国库窃为己有,积攒了堆积如山的财宝。她任用自己的亲信捞钱,四处暴敛,到处横征,百姓怨声载道。
忠心的大臣把刘玉娘的行为报告给了李存勖,他说:“当天下人的君主,应该关心天下人的生死,这样人们才能爱戴他,国家也会安定。现在皇后只顾自己捞钱,全不管百姓如何生活,这样下去要出大事的,皇上一定要好好管教她。”
李存勖这时也失去了往日的爱民之心,他为皇后辩护说:“筹钱粮,救民于水火,百姓一定会感激皇后的仁德,誓死保卫国家。”
李存勖
刘玉娘把国库的东西视为自己的财产,她拒不交出赈灾,还生气地对宰相说:“你是宰相,救济百姓是你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
她只拿出两个银盆,让宰相卖了当军饷。宰相长叹一声,掉头就走,他对自己家人说:“皇上、皇后只为自己享乐积财,这样怎能治理好国家呢?他们太自私了,国家一定会灭亡,我们也另做打算吧。”宰相也不管事了,朝廷陷于瘫痪。
时间不长,大将李嗣源率兵反叛。李存勖领兵平乱,愤怒的士兵纷纷投向叛军,不愿再为李存勖卖命。
李存勖见事不好,急忙用重赏安稳军心,他对士兵们说:“我带领你们打天下,绝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你们啊!这次如果平定了叛乱,你们每个人都有重赏,我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士兵们早不相信他了,这时见他还在说谎,不禁更加愤怒。他们发动了兵变,乱箭射死了李存勖。刘玉娘逃进了尼姑庵,也被士兵搜出并绞死。
李存勖、刘玉娘平时不知关爱将士百姓,只知自己享受,结果导致了国家灭亡,他们死不足惜。
一心为私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他可以利用人于一时,一旦被人识破真面目,所有人都会离开他,反对他。为多数人谋取福利,首先要放弃个人的私利,这样才能处事公平,赢得世人的信任。
正所谓,无欲则刚强,无私才博大。有的人把个人的利益、声名、地位、权势看得高于一切,地位略有动摇,利益稍有损失,权势稍有削弱,就看成莫大的损失,结果生活得非常痛苦。只有解脱名利的羁绊和生死的束缚,只有我们完全从自我占有,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中超脱出来,这时心灵世界才能像浩瀚的天空,任鸟儿自由飞翔。
现在,很少有人再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了。似乎到了这个物质享受发达的时代,都以为只需要消费,“朴素和寡欲”的思想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这显然是一种人生的失误。持这种人生观的人表面上很充实,整天忙乱不堪,似乎是对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积极响应。其实,他们恰恰不明白,消费其实是一种最消极的因素,代表着精神上的空虚。物质享受本身无论有多么丰富也不能变成精神上的充实,只能给人增添更多的物欲。
这个无欲,换种角度来说就是知足。一个人能知足,自然也就不会对外物生出多余的欲望来了。
曾国藩曾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对于得失要知足常乐。只有这样才会觉得周围的空间十分开阔,如果对周围的所有都很贪婪,那么就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狭小。
总之,欲望是无止境的。只有按照老子所说,让自己能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可随遇而安、清心寡欲,在生活中享受阳光和快乐。
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12篇
圣人生存在世间,无生存之虞就已知足,不求多余的感官刺激;因而抛弃外在的追逐,只取内在的满足。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带领残兵逃到会稽山上,被吴军团团围住。勾践派人向吴王夫差请降,夫差不答应,勾践几乎绝望了。
这个时候,勾践的谋臣文仲、范蠡为他出主意说:“吴国大臣伯噽十分贪财,他现在正受夫差宠信,如果用重礼向他行贿,他一定会为我们说好话的。”
勾践于是让文仲带上大量金银财宝,又选了八位美女,前去求见伯噽。
伯噽偷偷地接见了文仲,他一见重金和美人,心中就高兴起来。文仲对他说:“我奉命来见你,是不想让好事给别人占去啊。财宝和美人都在这,只要你肯替我家大王美言几句,让吴王退兵,这些就都是你的了。”
伯噽说:“越国灭亡了,越国的东西都会归吴国所有,这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你是骗不了我的。”
勾践雕像
文仲早有准备,他马上说:“如果是这样,越国的一切也是都归吴王所有,你是得不到半点好处的。何况只要越国不亡,我们定会时时记得你的恩德,进献永远不会停止。这是天大的好事,聪明人是不会拒绝的。”
伯噽觉得文仲说得在理,于是收下美人和财宝,答应替越国求情。
伯噽的一位心腹看出了问题,他对伯噽说:“越国送钱送人,看是好事,实际上是陷你于不义啊!他们现在有求于你,才会这样,哪里是他们的真心呢?收下礼物,以后的麻烦就大了。”
伯噽不听规劝,从此百般在吴王面前说勾践的好话,越国终于保存下来。
勾践在吴国做人质期间,文仲给伯噽送礼无数,从未间断。伯噽不停地为勾践进言,帮助他回到了越国。
勾践灭掉吴国后,伯噽自以为有功,欢天喜地拜见勾践。勾践对他说:“你贪财好色,出卖自己的国家,还有脸见我吗?”
勾践杀了伯噽,他的家人也一个不留。
伯噽让主动上门的好事迷住了双眼,不厌其多,结果搭上了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还葬送了吴国。他贪婪无度,注定要有这样的下场。
古人因为贪欲而丢权丧命的不在少数,而现代人却依然没有感悟老子这方面的智慧——现代人常常认为,“吃点拿点收点,不算什么大问题”,这种自谅心态使有些人忽视了贪欲之害。
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贪官落马的惨痛教训,使有些人对十几万、几十万元的大“红包”不得不心存畏惧。但他们对“喝个小酒、收个小礼、受个小贿”等“小诱惑”,往往毫无畏惧之心,统统照单笑纳。在他们看来,收大礼受大贿风险大,一旦暴露将受到严惩;而收点小礼违纪不犯法,警察管不着,法官判不着,处分够不着。殊不知,“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一个人贪欲之口一升,就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很难在诱惑面前止步,最终会滑入贪欲的泥潭难以自拔。
少去追逐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虚空幻物,各种贪欲就不会成为扼杀我们美好人生的隐形杀手。换句话说,人生少一分贪念,便会多一分快乐、多一分幸福。
众人熙熙,我独泊泊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炎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道德经·第20篇
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
在北京大学燕园,曾经住着四位老先生,人称“未名四老”。当代散文大家张中行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生低调处事,淡泊为人。书法大家启功称他为“老夫子”,文学大师季羡林称他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张中行
张中行1909年出身于河北省香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主要从事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古文造诣极为深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开始涉猎散文创作,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三部作品牢牢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界的地位。张中行先生的散文平和冲淡,清隽优雅,善于在不动声色之间写人记事,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
张中行先生一生清贫,85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书几乎别无他物。他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他的书房里书卷气袭人,桌上摊着文房四宝和片片稿纸,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他戏称自己的书房像“仓库”。
文物史家史树青格外推崇张中行的为人,“他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生低调处事,淡泊为人”。
一次,一个晚辈给张中行送来一瓶“人头马”,偏偏他只认“二锅头”,将这瓶“贵客”丢在屋角。张老看报纸上说“人头马”值一千八,想喝了吧,但一想到喝一两就相当于喝掉了一百八十块钱,实在下不了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结他人之嫌;卖了吧,拿晚辈的人情换钱,怕日后见面不好交代。这竟然成了张老一件烦恼的事。
张中行先生一生的理想很简单。他曾说,一不做官,二不发财,就是希望做点学问,看点书,写点书,安安稳稳地过适然恬淡的生活。
张中行老人家,一辈子都过着淡泊的生活,无欲无求,唯喜读书做学问。其实,淡泊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以这种态度生活,你能走过人生的岁月蹉跎和道路的泥泞坎坷;你能取得令你欣喜的成就;你能走出人生的低谷;你能在各种诱惑中,用一颗平常心把握住自己,泰然若之;你能在喧嚣中,给自己找到一份心的超然。淡泊能让人志向远大,不受尘世污秽的干扰与冲击;能让一个人前途无量,活得更加潇洒。
淡泊是一种近乎于天然而生的倾向,它也许没有任何理智作用,它凭借的是直觉、直观、印象或体悟。它存在,无言,而且没有理由。努力挥别荣利之后,自然能渐渐品尝出淡泊中的至味。“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雨霁碧空是最清明的天地,大味必淡之。“淡泊”是最悦目的视野,最雅洁的境界。
老子在价值观上,在生活态度上,将世俗之人与自己做了对比描述。世俗之人熙熙攘攘,纵情于声色货利,而“我”却甘守清贫淡泊,以求精神的升华,而不愿随波逐流,显示出自己与众人的疏离和相异之处。
淡泊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做人的要求;淡泊是一种简单,一种超然,一种执着。庄子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白居易的“淡水交情老始知”,鲁迅的“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处淡泊以养志,取淡泊以扶真,反复提示着淡泊中有真味,淡泊中寓醇美。
淡泊使人清醒,使人明智,使人坦然,淡泊可以使人明辨是非,不计个人得失。生活中拥有这份淡泊,是文化修养与人生经历凝练的结晶,有了这份淡泊,困境中就拥有了绵绵不绝的力量。
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展示出太多的诱惑。在诱惑中行进的人,更要保持一份清醒的淡泊。但是,在纷乱的滚滚红尘中,在一个人忙碌、暂短的一生中,要做到看淡世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淡泊的心境,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升华。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10篇
生长万物,蓄养万物,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不自恃有功,统率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了。
宋朝词坛大家苏东坡在瓜洲任职时,某天,因坐禅开悟,自认为已超凡脱俗,不为世俗八风所动。
于是,因体悟而做成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然后令书童乘船从江北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佛印禅师看后,挥毫批了两字:放屁。
东坡见侍者带回的批字后,火冒三丈,立即乘船过江。佛印早已料到东坡会前来兴师问罪,故早已在江边恭候。
苏东坡蜡像
一见面,苏东坡指责道:“禅师,你为什么污辱我的诗?”佛印若无其事地答道:“没有啊?我骂了你什么?”东坡指着“放屁”二字,责道:“这是什么?你还狡辩?”佛印呵呵大笑:“噢,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嘛,怎么被一个屁打过江来了?”苏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遇事当从容应对,不急不躁,轻与重之间仔细掂量。
庄子曾经讲过一则寓言,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混沌。倏和忽经常到混沌这里来做客,混沌待他们不错。为了报答混沌,倏和忽想给混沌凿开七窍,因为混沌没有七窍。于是他们开始给混沌凿七窍,一天凿一窍,这样凿了七天,七窍成了,混沌也因此死了。
庄子
有了七窍还叫什么混沌?混沌状态其实就是体道者的最好状态。庄子是在用寓言来讲求道的真理。混沌不是没七窍,而是有而不用。有目不视,有耳不闻,有鼻不嗅,有口不尝,有意不去分辨。恍恍惚惚、混混沌沌、朦朦胧胧,身与神合,神与天地合,沿着大道,回到清清静静的故乡。这正好比老子所推崇的大道德行。
老子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不是指灵魂和肉体的搭配问题,老子看人不注意外表。老子说的是,你的灵魂跟你的肉体是不是经常在一起?
其实,我们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经常导致很多错误与失败,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给我们自己带来痛苦和懊悔。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力有余而心不足。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是不在一起的,它们大多数时间处于分离状态。我们的灵魂经常想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我们的肉体却无法承担,我们的万丈雄心经常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现得极其脆弱。这正是我们人类最大的烦恼,它使我们心理与生理失调。而这一点很奇怪,在天地万物间只有我们人类有这样的痛苦,其他的动植物却不存在这样的失调现象。这是因为其他万物的生长都是依靠自然法则的,一切沿着大道的方向前进。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的灵魂和肉体是同一的,是经常在一起的,它们不会对任何事情进行意识判断,因此也不为任何事情的发展所左右。
那么我们有没有灵魂和肉体合而为一的时候呢?当然有,那就是婴儿时期。那个时候我们初临世事,万事皆清,正是处在混沌的状态。感觉不到任何人为的不愉快,也不会去有意识地判断事物的发展情况,只是顺应自然,当然就不会有烦恼与痛苦。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智慧的开启,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就加入了我们的主观认识,就没有了婴儿时期的混沌和无忧,灵魂和肉体的剥离,也就没有了初临世事的简单与清纯。所以老子说“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有一位老和尚身边聚集着许多虔诚的弟子。一天,他嘱咐弟子们每人去南山砍一担柴回来。可是,当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南山不远的河边时,正好赶上山上的洪水一泻而下,看来无论怎样也不可能渡过河打柴了。大家在束手无策之下只能无功而返了。回到寺里,弟子们几乎都垂头丧气的,只有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便问起其中的原因,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到柴,那也没有办法。不过,我看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的一个苹果摘回来了,请师傅吃吧。”后来,这位小和尚就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见到苹果就想到它的香甜,是人的自然本性,合乎大道;因洪水挡住去路未达到师父的要求,只想到师父的责备,是人主观自加的烦恼。小和尚选择前者,自然如婴儿一般平和快乐。
如何才能做到单纯与洁净呢?神秀和尚说得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换句话说,把人心比作一面镜子,不能让它有半点的灰尘和瑕疵。这正是所谓的涤除玄览,是谓玄德。
婴儿从来就无忧无虑,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吃喝拉撒全是本性,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所以婴儿没有烦恼,这也正是由于他的心理与生理保持了平衡。因此,我们要想生活得无忧无虑,就需要保持身心平衡,顺其自然,在这一点上无知的婴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老子讲的这些修身养性的功夫,和瑜伽术不同。现代社会某些人练瑜伽的目的在于超脱自我和外在的环境。而老子则重在修身,而修身之后乃够爱民治国。
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在于他的外表,而是在于他灵魂的高贵或低贱。有的人外表很好看,但是灵魂却很肮脏,有的人长得虽然不好看,但灵魂却很洁净。长得又美丽,灵魂又洁净的人真是难得。与人交往得久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朋友的音容笑貌永生难忘,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而是因为他人好。敌人的样子也许非常漂亮,可是,我们想起来就恨得不得了。灵魂是本质的东西,容貌只是装饰。
内在质量和外在包装统一了好不好?好!但是,是否能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呢?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拥有自己的精神与意志,人类利用自己的精神和意志来思考和判断,从而来理解世界。这也就有了人类灵魂的特性。
由于我们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结果导致出现很多错误与失败。
知常容,没身不殆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16篇
认识了“道”的本原,才能懂得人生的真谛,胸襟才会宽阔,为人处世自然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可为天下君王,天下君王应合天理法则;符合自然便是符合天地之道,终身不会遇到危险。
老子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使自己的心境达到一种虚无寂寥的宽广,坚守着清净无争的心态,我们的人生就不会遭受到危险和失败,因为我们是与大道相同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三国后期,蜀汉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呈现出繁荣气象,为了抵御曹丕,又恢复了与孙权的结盟关系,接着准备发兵南中地区,平定蛮王孟获的叛乱。
孟获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当地颇具影响力,他与朱褒等人结党密谋,趁刘备刚死之机杀死蜀国派往南中一带的官吏,发动了叛乱,公然与蜀国为敌。
公元255年春天,诸葛亮召集五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挺进南中。出兵前诸葛亮征求马谡的意见说:“这次南征,不知你有何高见?”马谡见诸葛亮以诚求教,便说:“我认为南中偏远,道路难行,南中蛮夷狡诈多变,以武力征服保证不了长久的安定。自古以来用兵之道讲究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最佳之策是从心理上将他们征服,这样就可以保证长治久安,免受刀兵之苦了。”诸葛亮听后赞叹道:“真是与我不谋而合啊!”
诸葛亮知道孟获在当地兵民中威望很高,许多人都服从他的指挥,就想利用孟获的威望,来治理南中,所以事前传令军中,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活捉。
孟获
孟获得知蜀军已进南中,就率军前来迎战,但见蜀军军容不整,战旗杂乱,不禁笑道:“都说诸葛亮善于治军,用兵如神,今天看来不过如此。”两军对垒,蜀军中冲出王平与孟获交战,岂料不过十几回合,王平就露出败相,渐渐不支,虚晃一枪,掉转马头向后败退。孟获见王平如此无能,催马紧追。追赶出十多里,忽听杀声四起,蜀军冲出四面伏兵,将孟获人马团团围住。孟获指挥兵士拼命冲出包围向山谷逃窜。道路越来越陡峭,无法再骑马,孟获只得下马向山坡上跑去。刚刚爬到半山腰,忽然又是一阵冲杀声,原来蜀军的一支伏兵正在这里等着孟获,这回无路可逃了,孟获被蜀军活捉。
军士将孟获押进诸葛亮的大帐。诸葛亮问道:“蜀国待你们很宽厚,你们不安居乐业,却要反叛,知道罪过吗?现在你已被活捉,还有什么可说的!”孟获说:“我是一时大意,才被你们抓住,不能算输。”说完诸葛亮带他参观军营,然后问道:“你的人马能与蜀军较量吗?”孟获见蜀军阵营整齐,士气旺盛,心中暗自佩服诸葛亮治军有方,但话语仍然很强硬:“我并不是被打败的,不过是一时大意才被捉住,如果真打硬拼,我可以战胜你们。”
诸葛亮笑道:“你要是不服,我可以放你回去。”孟获说:“你要是放了我,我会重整兵马,再次交战,那时再被你捉住,我就服了。”诸葛亮让人摆上酒肉招待孟获大吃一顿,然后将他送出营去。
就这样,诸葛亮用计谋擒了孟获七次,最后,孟获心甘情愿地臣服了。
诸葛亮对孟获的七擒七纵,意在安定边寨,扩大疆土,免除征战之忧。此后,诸葛亮任命孟获为蜀国的官员,全权管理南中地区。从此,南中一带安定了,农业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如果诸葛亮不为长久之计着想,忍耐不住急躁,必然不会“七擒七纵”,可能在孟获第一次被擒后就将他杀了。平安南中倘若不采用攻心之战,而大开杀戒,必然要将叛军逼至绝境,也就只能拼死求生。尽管数十万蜀军完全可以击败叛军,也势必要大动干戈,造成伤亡,而且不能根治祸乱,这就是压而不服,诸葛亮也就无法集中精力对付曹魏。
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以粪其土”,自然又变成了生命,生命又长出茂枝繁叶,再落而施肥。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不停地循环,不停地生灭。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然。
悟道之人认识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努力让自己达到那虚无寂寥的极点,从而坚守那种清静无为的境界。一切归于沉静无为,没有分别,自然也就可以包容一切,快乐而长久地生存下去。
生活中的许多人,正是由于少了这清静无为包容之心,而多了许多烦恼。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有些人说:“活着,真累。”也许是遇到不顺的事太多,有些人说:“活着,真烦。”也许是对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的厌倦,有些人说:“活着,真没劲。”这里,有一个如何认识生活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调整自己心境的问题。
生活就是生活,它像泥土一样真实而粗糙,如果你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你就会难免失望。像自然界有风雨阴晴一样,生活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你对此没有思想准备,你可能就会悲观彷徨。生活也不会总是充满着戏剧性的高潮,更多的时候它是平凡琐碎的,甚至显得沉闷。宋代大词人苏轼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你怎么可能指望它天天都如狂欢节一般呢?
生活的快乐不快乐,在于谁?全在你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知足常乐,贪得招祸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道德经·第46篇
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的罪恶了,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了。
朱子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这些都说明了“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道理。范蠡、张良等人的功成身退,都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借鉴,如果一个人做事不能在紧要关头急流勇退,到头来难免像李斯一样发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得出”的哀鸣。
看一个村庄,里面住着一个独眼的瞎爷。
瞎爷的左眼是在他九岁那年瞎的。一场高烧之后,他忽然对他的爹娘说:“我的左眼看不见东西了!”两位老人一惊,忙过来用手在他左眼前晃,而那只左眼果然像坏了的钟摆一样一动不动。他爹娘顿时泪流满面,一个独生的儿子瞎了一只眼晴可怎么办呀!没料到爹娘哭得伤心的时候,他却慢腾腾地说:“爹娘,你们哭啥,应该笑才对!这场病不是只弄坏了我的一只眼吗?左眼瞎了,右眼还能看得见呢!总比两只眼都弄坏了要好嘛!你们想一想,我比起世界上的那些双目失明的人,不是要强多了吗?”儿子的一番话,先是把两位老人惊住了,后来想想也有理,于是停止了流泪。
朱子
他的家境不好,爹娘无力供他读书,只好让他去私塾里旁听。他的爹娘为此十分伤心,瞎爷当时却劝道:“我如今也已识了些字,虽然不多,但总比那些一天书没念,一个字不识的孩子强多了吧!”爹娘一听也觉得安然了许多。
瞎爷娶了个嘴巴很大的媳妇。爹娘又觉得对不住儿子,瞎爷劝他们说:“能娶到这样的一个媳妇已经很不错了,和世界上的许多光棍汉比起来,简真可以说是好到天上去了!”这个媳妇勤快、能干,可脾气不好,不够温柔,把婆婆气得心口疼。儿子劝道:“娘,你这个媳妇是有些不大称你的心意,可是你想想,天底下比她差得多的媳妇还有不少。你的儿媳妇脾气虽是暴躁了些,不过还是很勤快,很能干。”爹娘一听真有些道理,气也少了。
瞎爷的孩子都是闺女,于是媳妇总觉得对不起他们家,瞎爷又劝他的媳妇道:“这有什么值得愧疚的呢?我认为你还是个很有能耐的女人哩!世界上有好多结了婚的女人,压根儿就没有孩子,别说五个女儿,她们连一个女儿都生不出来。咱们这五个女儿,等到长大之后就会有五个女婿,日后等咱们老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五个女儿女婿一起提了酒、拎了肉回来孝敬咱们两个老人,那该多热闹,有些人家虽有儿子几个,却妯娌不和,婆媳之间争得不得安宁,我们与这样的家相比,不知要强多少倍。
可是,瞎爷家确实贫寒得很,妻子便不断抱怨。瞎爷说:“你只跟那些住进深宅大院、家有万贯资财、顿顿吃肉喝酒的人家相比,自然是越比越觉得咱这日子是没法过了,但是你只要瞧瞧那些拖儿带女四处讨饭的人家,白天饱一顿饥一顿,晚上睡在别人家的屋檐下,弄不好还会被狗咬一口,你就会觉得咱家这日子还真是不赖。虽然咱没有馍吃,可是咱们还有稀饭可以喝;虽然咱们家买不起新衣服,可是总还有旧的衣裳穿,我们家这房子虽然有些漏雨的地方,可总还是住在屋子里边,和那些讨饭维持生活的人相比,我们家的日子可以算是天堂了……”
瞎爷老了,想在合眼前把棺材做好,然后安安心心地走。可做的棺材属于非常寒酸的那一种,妻子愧疚不已,瞎爷劝说:“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们的上等棺木是差远了,可是比起那些穷得连棺材都买不起,尸体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强多了吗?”
瞎爷活到七十二岁,无疾而终。在他临死之前,对哭泣的老伴说:“有啥好哭的,我已经活到七十二岁,比起那些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不算高寿,可是比起那些四五十岁就死了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吗?瞎爷死的时候,面孔安详,两个眼角还留有笑容……
知足者常乐,而祸患来自贪得无厌,人最大的灾难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就不合乎大道的德行,因为大道的德行就是知足而无争无求。
心里不知足,就想去占有,一山望着一山高,这样的人对什么都不会感到满足,所以整天只能生活在对各种事的不满之中。
两个人被同时允许进入一个桃园摘桃子,条件是一个人只摘一个,不论大小。第一个人进入桃园后一直都在紧张地搜寻,但每当他看到一个大桃子时就想“这个还不够大,前面还有更大的”,结果他放过了很多大桃子,等到快要出桃园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机会选择了,所以只好匆忙摘了一个并不很大的桃子。第二个人则不然,进桃园后不久就发现一个很大的桃子,并将其摘了下来,然后一路悠闲地欣赏桃园风光,直到走出桃园。出桃园后两个人一比,第二个人摘的桃子比第一个人的大多了。
由此可见,知足实在是一种聪明的生存方式,我们应学会知足。求事业、名利、地位、信念、财富时,往往因各种因素与自己愿望有很大出入,对金钱财富之类心存过高贪欲,那就是贪心,贪心常常是自掘坟墓。
荣辱不惊,名士风流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德经·第13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安徒生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村子里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他们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匹马。有一天,他们两人商量后决定把马牵到集市上换一些更有用的东西回来,于是老头儿便出门了。到了集市上,老头儿想给老太婆带回去一个惊喜:他先用马换来了一头母牛,后来又用母牛换了一只羊,接着又把羊换成了一只肥鹅,然后又用肥鹅换了一只母鸡,最后他用母鸡换了一袋儿烂苹果。
在回家的路上,老头儿到一家酒馆里休息,遇到了两个英国人,他们听了老头儿换东西的经过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回家后一定会被老太婆臭骂一顿。老头儿坚信自己不会挨骂,于是两个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与老头儿打赌。
安徒生
老头儿回到家,老太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老头儿讲述他在集市上换东西的经过。老头儿说自己用马换了一头母牛,老太婆说:“太好了,我们有牛奶喝了。”老头儿接着说他把母牛换成了羊,老太婆说:“哦,羊奶也同样好喝。”老头儿又说他用羊换了一只肥鹅,老太婆说:“天哪!鹅毛很漂亮。”老头儿说他后来又把鹅换成了一只鸡,老太婆说:“从今往后我们有鸡蛋吃了。”最后老头儿指着地上的一口袋烂苹果说,他又把鸡换成了这袋烂苹果,老太婆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她说:“我们今晚就吃苹果馅饼吧。”就这样,在门外偷听的两个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宠与辱就像事情的好与坏一般,在这个故事中,事情的好与坏取决于你对它的看法。其实生活的本质非常简单,当事情是“奶牛”的时候,就按照对待奶牛的方法对待它;当事情是“烂苹果”的时候,就把它当作烂苹果来对待。
不愿意让自己遭到祸患,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身体遭受到丝毫的委屈,更不愿意以生命去冒险是人之常情。那么为什么老子要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尤身,吾有何患”?不是说要你舍去生命,而是说,如果一个人万分珍惜和重视自己的身体,把所谓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或者利益看得太重,就会过分在意身体上的痛苦、心灵上的伤害、利益上的得失,不仅无法托付大任于这样的人,他本人也会在烦恼中受煎熬。
冒险之后的灾祸感、拼搏之后的得失感,都是因为对自己太在意而产生的。只要我们能与大道一致,只要我们能顺应自然。不单纯地去为了满足身体而作为,就可以超越身体所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和麻烦。当我们没有“身体”这个概念的时候,就能全心全意地工作,而不会有心思去算计和争夺。
最后我们应明确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都会为此而打拼,因此世界就像一个大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有失有得,变化无常,只有怀着一颗平常之心,得到而不惊喜,失去而不恐惧,将自己置身于这个战场之外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人一生中,地位总会发生变化,宠辱也无常。受宠之时,以平常心待之;受辱之时,应不怒、不愤、不争、不仇,更是一种平常心。能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就如老子所说“可寄于天下”、“可以托于天下”,也就是说他会成就大的事业。
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会有很多机会与宠辱相遇,这种宠辱也许是我们自身亲受的,也许是从他人身上感觉到的。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领导的奖励,这就是得到宠,这时我们就有可能欣欣然喜上眉梢;而当我们因失误而遭到上级批评时,就是得到辱,这时我们有可能会垂头丧气。不管我们是受到了宠还是辱,都会有所惊慌。当然,人人都希望得到宠,得到他人的关注、珍惜和疼爱。但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被他人关注和怜爱,受到他人的恩宠,无疑是说自己不如他人,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人们为了使自己能更优越一些,为了使自己的目的能尽快达成,就不择手段地去博得领导的欢心,得到领导的宠幸。而一旦得到了领导的恩典,便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幸运感,感到意外和惊喜但同时又怕失去这种恩宠,就更加小心谨慎,诚惶诚恐地去待人、做事,以求博得领导更多、更长久的恩宠。比如,领导在我们的肩上轻轻拍了几下子,这就是一种宠幸。领导让我们与他共进午餐,并说下次到你家里去坐坐,这就是更大的宠幸。而当领导说:“这个人我看不错,很有头脑嘛。”那么这个人就该明白,天上的馅饼正像飞碟那样围着他转呢。
正是如此,人们为了得到上一级的恩宠,就会想尽办法向上一级献媚,结果是失去了更多的自我。如果失去了这种恩宠,或是遭受到侮辱,人们则会感到霉运的降临,感到失落和沮丧,从而害怕更大的不幸会来临,也就越发的惊恐。比如,有的人在单位受了气回家之后打老婆,还有的在老婆那里受了气到了单位训属下,有的人就自己扇自己的耳光,或者把邻居家的狗杀死。人们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会按照等级、地位、辈分等的附加成分,一级级地侮辱下去,其结果就是造成更大的灾难和不幸,最终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子会说“宠辱若惊”的缘故,因为我们跟人家不是对等的,人家在上,而我们在下,宠和辱都是别人的赏赐。让我们宠,还是让我们辱,全由着人自己的性子来。在封建社会,宠辱有时就在一刹那,或加官晋爵,或满门抄斩。而在当今社会,宠辱实际上只在我们的一念之中,无论是宠还是辱,都是因为我们有了得失的概念才造成的,如果我们心里没有宠辱的差别,也就不会因此而感到惊恐,自然就不会受到他人的摆布和左右了,也不会因为去求一时的名利奖赏而产生贪欲,使自己掉到他人的圈套中。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8篇
由于不争功名,不求私利,所以从来都不会有过失。
曾听人讲过一个有点玄灵色彩的故事。
有这么一位学校的校长,为人很好也很谦虚。一次他因为要去参加一个研讨会。由于开研讨会的地方道路不好走,只能做机动三轮车去,车主为了能多赚些钱,便又拉来了一个顾客,那个顾客是一位妇女,看看三轮车上已经做了一个人,便指名要坐那个校长已经坐下的那个位子,不愿坐后面。
校长本来就为人和善不愿与人争执,何况又是一位女士,便把位子让了出来,坐到了后面的一排。
谁知道机动三轮车没开出多远,就出了车祸,坐在校长原来那个位子的妇女当场就死了。而这位校长断了三根肋骨,但人活下来了。
在某种意义上,不能不说是这位校长的“不争”挽救了自己,使他逃过了这一劫。
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多了也会扰乱人的心绪,动摇人的意志。人是十分脆弱的,也是经不起诱惑的,不拼命追求好事,也是对自己的爱护。人们应该有顺其自然的心态,凡事不要过于强求。
在许多企业热衷于把自己定位于行业“龙头”、集团“航母”、销量“第一”的时候,国内厨具知名品牌方太的当家人茅理翔却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不争第一,甘当老二。”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认为,老大、老二均是行业的首领,何必一定要去争老大呢?更何况第一也好,第二也罢,关键在于谁是强势品牌,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是长寿企业。尤其是正处于企业成长阶段,定位于“老二”更有助于减少浮躁情绪,稳下心来精耕细作。
对于这样的说法,也可能有人会讥笑说:“你没能力拔头筹,才故意自圆其说,这是懦夫哲学。”而茅理翔的理解是:“当第一太累了,会成为众矢之的,天天战战兢兢怕掉下来。事实上,当老二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而甘当老二,更难能可贵。现在有很多大企业,扩张太快,几年后立即倒下去。有的图个盛名,内部千疮百孔,不堪一击;有的是泡沫,有风吹草动,就会破灭。所以,关键还得保持内功,真正能成为长寿企业。”
甘当老二,也是一种策略。老大最怕有人超过他,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打击和扼制,不叫老二跟上来;老三老四也往往首先把目标对准老二,以便把他拉下来自己取而代之。所以老二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这时,如果你表个态,不争第一,甚至还要同情第一,保护第一,老大就可能不恨你,不防你,你就可以保存精力,卧薪尝胆了。甘当第二,还有一个理由。像方太的市场定位是中高档,而中高档消费阶层不可能占大多数,从市场占有率来讲,市场份额就相对比较小。能长久当老二,就是一个成功者、胜利者。
茅理翔这种甘居第二的态度,同样是老子“不争”的智慧。然而这种智慧对于企业来说,却能使企业不急于求成,走稳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每一步。把根基立稳了,实力自然就上去了,便不会出现类似秦池酒厂这样的“空架标王”了,在客观上可以称它为一种“不争”中的胜利。
进一步而言,老子的“不争”并非是消极的,而是让我们能够以冷静的心态面对那些没有意义的纷争,省出更多的时间做那些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老子的“不争”正是让我们不要去争一时的高下,而是积蓄力量去争取人生更长远的成功。
老子心目中的“不争”,即要求个人在处世过程中要具有谦退而不你争我夺的品格,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即便是处在十分卑下的地方,也能始终如一地永远付出着,能够“心善渊”、“事善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没有怨咎、遗憾、悔恨。
的确,有纷争就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会造成伤害,我们只有让内心平静下来,将那些不知的争吵、纷争的事情看得淡了,才会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知之而后得,不治而后失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道德经·第9篇
当拥有了不能再多的物品时,不如适时地停止拥有。
老子提倡“知足知止”,他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当拥有的物品不能再多的时候就要学会停止,如果依然不知道满足,放纵欲望、无休止地追逐声色名利,那么最终他会受到私欲的毒害。
清乾隆年间最风光的大臣当属和珅了,他由起初一名默默无闻的三等侍卫,成长为一名皇帝身边的红人,不论是说他会拍马溜须也好、有真才实学也罢,总的来说他是比较成功的。乾隆在位时,他可谓能够呼风唤雨,乾隆对于他的贪污之事并非全不知晓,然而由于对他甚为喜爱,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乾隆
和珅之死,一个是与乾隆的退位有关,另一个就是他过于贪得无厌的缘故。据查抄时记载:他的家产中包括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有的甚至皇宫里都不曾拥有。他的家产折合了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还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宝物。如果按现在的估价一算,大概和珅拥有11亿多两白银的资产,简直富可敌国。
这么多的资产是和珅不知疲倦、不知休止地贪污而来的。也可以说这些资产加速了和珅的灭亡,是他的催命符。试想下,如果和珅能够适可而止,在乾隆退位之后,他也不至于人头落地。
“知足知止”是明智之举,尽管这样不会得到很多,然而它却可以让我们拥有某些实在的东西,更不会因为无底的欲望而丢掉性命、一无所得。
有个阿拉伯神话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去寻宝藏,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他小心翼翼地进了山洞,看到里面有个宝瓶,宝瓶上贴着一张字条写道:“打开瓶盖,里面就会冒出金沙。请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后把盖子盖上。”这人欣喜若狂,打开了瓶盖,果然是宝物,一开盖金沙就像礼花炮一样飞射而出,黄金灿烂,就像做梦一样美。
“发大财了!”这人用袋子装,用帽子接,用衣服兜,用双手捧,甚至鞋子里面也盛满了金沙。宝瓶里的金沙如喷泉般涌出,越喷越多,渐渐地这人没东西装了,金沙从他手上溢出……但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捧着手接。他太高兴了,太疯狂了,太痴迷了,只顾欣赏金沙狂涌的美景,忘了宝瓶上的告诫:“请在取到足量的金沙后把盖子盖上。”最后,他被埋葬在了金沙堆里。
现在,很多人就像这个寻宝的人一样“不知足”、“不知止”,结果一无所获。
“知足知止”在人们的创业之路上,更多地表现为“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许多创业者曾盲目地坚信“胜利往往来自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结果把企业成本一压再压,甚至连个人的生活都被逼到了绝望的边缘,最终的结果还是被迫放弃。
“做生意不是赌博”,明知无望还固执地期望出现奇迹是错误的。其实,创业是为了“第一桶金子”,而这第一桶金子出自哪个项目并不重要,商场上的机会比比皆是,只要你有心,放弃一个项目,肯定还会找到另一个项目。放弃并不等于抛弃,只要不是一败涂地,完全有可能东山再起,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开始。
成功者当中很少有人是在最初的项目上一次成功的,大多都尝试了很多项目。而每一次尝试都意味着上一次的放弃,但大多数的创业者还是在这种选择与放弃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实现了成功梦想。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说的就是一种“知足知止”、“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这种智慧表面上看似是一种中庸之术,然而它却能使人们正确地对待欲望与现实,让人们能够享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