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新时代的英雄楷模 > 第三章 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
第三章 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
作者:刘加临   |  字数:8500  |  更新时间:2015-03-26 15:39:05  |  分类:

爱国教育

简述

吴运铎(1917—1991),祖籍湖北武汉,生于萍乡安源。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dang。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苏联人民还为他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吴运铎是一名真正把一切献给党的人。离休之后,他应邀担任京、津、沪好几所工读学校的名誉校长,许多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和一些刊物、群众团体的顾问,是劳动的开端一文的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兵工局副局长、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所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二十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院副院长和顾问等职务。多年来,他经常应邀到各地做报告。1991年5月,吴运铎在北京去世。

事迹

吴运铎

吴运铎祖籍是湖北省武汉市。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吴运铎的父亲从小靠做苦工谋生,后因生活艰难,来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当一个小职员。当时安源煤矿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矿,它以半机械化采煤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拥有比较先进的工业化生产设备。

吴运铎的家就在煤窑直井口旁的山脚下。他小时候很调皮,胆大、心细、灵活,兴趣广泛。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掏鸟窝、斗蟋蟀、扣蝈蝈、扑知了、游泳,还钻到旷野的草丛里去抓蛇……然而,在吴运铎心里,矿井是个更加神秘的地方。

母亲常常提醒吴运铎说:“煤窑里小孩可不能进去,进去就出不来了。”吴运铎却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他整天在矿山上跑,想找机会进去。

不过让吴运铎扫兴的是,每当他快要溜到矿井口的时候,都会被大人们发现赶回来。

吴运铎6岁的时候,父亲说:“得找个厉害的先生管教你。”于是把他送进了一家私塾。私塾的学习很枯燥,每天只是念着“人之初,性本善”。在上学的路上,吴运铎经常听见矿井的围墙里面传出嗡嗡的机器声,心想:还是应该找机会去看看。

一天,吴运铎没去上学,跑到了矿井围墙门口,悄悄地溜了进去。循着机器的声音,他来到打风房,看到了整齐排列的巨大的空气压缩机。机器飞快地旋转着,吼叫着,这使他非常惊奇。他问机器旁的叔叔:“叔叔,那个推机器的人,躲在哪里呢?”

叔叔笑了:“你这个小傻瓜,这哪里是人推的,是气!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要人推还算什么机器!机器是人造的,你要它怎么着,它就怎么着。”

吴运铎听了,觉得世界上最奥妙的东西就是机器了。他心中有了第一个梦想:“做一个管机器的人!”

吴运铎因为逃学,不能再去私塾读书了。趁着没学上的机会,他跑遍了电车厂、煤车厂、发电厂、打风房、锅炉房、升降机房、机器修理厂。他看着工人师傅们干活儿,问师傅们各种问题,连饭都顾不得回去吃。工人们有时候会送给他一些小礼物:小锤子、小凿子、小锉刀。他非常喜欢。

这年秋天,煤矿小学招生,父亲把吴运铎送去读书。每天在学校里念“大狗叫小狗跳”,可他心里依然挂念着那些机器,放学后总是绕到后街铁匠铺去看打铁。

安源煤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共产dang在这里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俱乐部,发动工人运动,发展党的组织,还办了职工子弟学校,职工子弟可以在这里免费读书。吴运铎在这里受到了革命传统的教育。

1927年,10岁的吴运铎在东区职工子弟学校读四年级。他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宣传员,在工人俱乐部参加各种活动。9月份,军阀和国民党军队在这里镇压工人运动,吴运铎目睹了黄静源、杨士杰、朱少连等革命烈士壮烈牺牲的整个过程,受到了很大触动。

这年夏天,国民党反动军队开进安源,屠杀革命者。国民党占领萍乡以后,学校停办了,吴运铎也失学了。父亲省吃俭用攒下来供孩子们上学的几个工钱,全都存在萍乡煤矿的银行里。这时候,随着煤矿陷入半停产状态,银行倒闭了,父亲的血汗钱化为乌有。

家庭生活也陷入了绝境,12岁的吴运铎不得不去矿上挑煤补贴家用。1931年,在矿山实在活不下去了,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湖北黄石老家。

后来经一个熟人介绍,吴运铎兄弟几人都又进入福源煤矿当了学徒,他被分到了电机间。他非常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和机器做伴,以后可以学会管理机器、制造机器,童年的梦想将要实现了!

然而,在吴运铎学徒期间,工头总是想方设法折磨他,张口就骂,举手就打,还有几次事故差点使他失去性命。

就是这样,吴运铎爱钻研的劲头却在这一时期显现出来。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多问题从师傅那里也得不到答案。怎么办呢?为了弄清机器工作的原理,只好求助于书本,他省吃俭用买了一套工业小丛书,里面有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知识,有发电机和电动机知识,有内燃机的知识。他还买了几本浅显的物理学。他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吴运铎在繁重劳动间隙,把车间里的一个小阁楼打扫干净,当成了“书房”兼“实验室”,把装机器的破木箱翻过来当书桌,学习机械知识。他还开办了讲座,把机械知识讲给工友们听。

吴运铎一边读书,还一边动手研究,总结实际操作的经验。他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很快。17岁那年,他正式成为一个机电工人。别人都是三年才出师,他一年半就出师了。这些工作经历为他后来参加兵工厂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工人们的生活非常艰难,吴运铎每天只挣3角钱,只够自己吃饭,没有余力补贴家里,母亲和妹妹替人家洗衣服,收入也有限。一直找不到工作的父亲,经不起生活的折磨病倒在床上,不久离开了人世。

1937年,抗战爆发后,共产dang在煤矿办起了抗战讲座,吴运铎天天去听课,家中也成了工人集会的场所。他还参加了党的新华日报的发行站工作,每天下班后便把报纸贴出去。在新华日报工作人员张明同志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他积极主动参加了许多抗战工作,包括宣传抗日、保护矿山、带领工人罢工。1938年,矿上发生惨案,吴运铎和几个朋友决定离开矿山,去参加新四军。

路途中,不断有敌机来轰炸。他看到遍地残砖乱瓦,烧焦的车厢,扭曲的铁勒和婴孩的尸体……吴运铎的心在流血:“祖国在苦难中,人民在苦难中,再不拿起武器,真是白活了!”这更坚定了他参加新四军的决心。

经过千里艰辛跋涉,吴运铎和几个朋友终于来到了新四军办事处。新四军战士热情地给他们打水洗脸,倒水端饭。当天他们就穿上了军装。吴运铎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新四军军服更漂亮的衣裳了。

吴运铎和新战友急切地来到新四军司令部请求分配任务。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说:“我们正在研究这件事哩。你们去造枪好不好?新四军的武器很少,而且质量不好,有的同志还在用鸟枪打仗。你们都是机器工人,一定能学会造枪。你们多造些枪,对革命更有好处啊。”

吴运铎是个长期和机器打交道的工人,他当然懂得一颗螺丝钉对于整个机器的意义。既然革命工作需要去造枪,那么我们就没有二话可言。

第二天,他们被分派到了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

那是一个农家小院子,墙角搭起高高的草棚子,那就是锻工间,里边有两座用土筑起的锻铁炉,两个木风箱,一个铁钻子。北屋正中间摆着宽大的工作台,紧靠台子,埋了几根粗树桩,每个树桩上安一部老虎钳,桌上摆满了锤子、锉刀、钻头一类零星工具。靠窗户旁边的木桩上,安了两把手摇钻。对面是枪托修理间,只是些普通木工用的简单工具。一切都很简单,找不到任何一部机器……

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吴运铎很快就学会了修理各种枪支,制造各种步枪的零件,制造刺刀。

春天到来的时候,所长宣布了军部的命令:要在山沟里建立第一座兵工厂,制造新步枪!

当时,他们面临着数不尽的困难:没有厂房、没有材料、没有机器、缺乏技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兵工厂难度是很大的。

可是,困难压不倒他们的热情,当天他们就去勘查新厂址了。他们穿过小溪、走过独木桥、穿过乱草、进入深林,找到了一块不大的盆地。在山村农民的帮助下,他们扫清腐朽的落叶,砍倒大树,建起围墙……

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建起了制造车间、修枪车间、锻工车间、枪托车间和炊事房、宿舍、办公室、俱乐部。没有机器,他们就安上土机器,就是一些长凳子、矮凳子、木桩、木板和旋转着的石磨。

兵工厂成立后,吴运铎担任了青年班班长。他和同志们一起四处寻找破旧的机器,进行拆洗、改造,到了晚上,他给同志们当“教员”,讲解发动机和机床的构造原理,和同志们一起研究各种技术问题。

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新步枪一批又一批地被送往前线。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女士来这里参观时兴奋地说:“我从美洲到欧洲,到过很多国家,也看见过很多工厂,可是还没见过像你们这样的兵工厂。你们这个兵工厂真是世上少有。”

由于前线缺乏武器,对于兵工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开始修理枪支,到制造枪支,再到制造子弹、枪榴弹、炮弹、地雷、定时炸弹……兵工厂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要完成这些任务,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缺乏大型的机器,缺乏精密仪器,缺乏技术,更缺乏钢材、铜、火药等原材料。负责材料的同志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但主要还是靠拆卸未炸的炸弹来解决。在技术和仪器方面,只能靠多次试验、靠发明创造来解决。

吴运铎从未做过武器制造,每一项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是新的。但是,前方的需要就是战斗的命令。他到处收集有关数理化和机械知识的书刊,硬是凭着当过电工、钳工、铸工、水泥工的实践经验,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了设计各种机床图纸的本领。

吴运铎和他的战友们以“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建立了淮南根据地子弹厂,成功地研究制造了子弹、迫击炮弹、地雷、枪榴弹、平射炮等多种武器和弹药,有力地支持了前方的战斗。

兵工厂越办越好。吴运铎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日子:“才一年时间,发展得这么大,再过几年,说不定真能造出大炮呢!”

一天,共产dang员老秦和吴运铎在河边散步。老秦问他将来想做什么?吴运铎心想,我一直是个工人,机器永远对我有一种魔力。这种感情是任何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都会有的。可是,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常使自己激动不已的想法:不仅要做一个热爱自己事业的人,而且要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对老秦说:“做个共产dang员!”

老秦听了很高兴,那天,他与吴运铎谈了许多,除了工作、学习,还谈了思想修养。

1939年5月18日,吴运铎加入了中国共产dang,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dang,积极工作,努力学习,不惜牺牲个人一切,誓为共产主义的最后实现终身奋斗到底!”

兵工厂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生产,常常被炸伤,有的同志甚至牺牲了生命。那时,敌机常来轰炸,兵工不得不经常搬家。有时候刚把机器设备造好,敌人就来轰炸了,他们搬着沉重的机器设备,行走很慢,经常被炸伤。

1940年,在随部队转移过程中,吴运铎的左脚踝骨受了重伤,只好拄着拐杖,步行800里,才到达目的地。

在吴运铎为期10年的革命战争生活中,他随兵工厂从皖南到苏北,再到淮南,然后转战淮阴、沂蒙山,后又渡海到东北的大连。为了军工事业,他的婚事一拖再拖,还主动放弃了去延安学习的机会。他先后担任过新四军军工部党支部书记、华中军械处副处长兼华东炮弹厂厂长、东北联合兵工企业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和党委书记等职务。

当年,人民军队的兵工设备简陋,加上缺乏经验,生产的危险常常不亚于作战前线。吴运铎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检修土枪实弹射击时,土造枪管突然爆炸,炸伤了他的左手。自此之后,他又三次负重伤,留下伤口100余处,但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次,发动机的摇柄突然掉下,砸伤他的左脚,后来伤口发炎,他发高烧40多度,左腿感染。医生挖去腐烂的肌肉,在他的踝骨处留下一个月牙形的大洞,吴运铎不得不拄着双拐走路。

吴运铎在新四军医院养伤的时候,听前线下来的伤员介绍:由于武器缺乏,有的战士还在使用鸟枪打仗;每个战士一般只有3发子弹,平时为壮声势不得不用高粱秆把子弹袋撑起来;打完了仗还要把弹壳捡回来上缴以重新复装。他在医院再也躺不住,不顾伤口未痊愈,便拖着伤残的身体、拄着树棍回到工厂。

第二次,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他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虽然事先用水浸过,但雷管还是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几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

负伤后,参谋长曾经安慰他说:“你不要为残废担心,一个革命战士,只要心在跳动,就能工作。”

吴运铎始终牢记这句话。他想:“我相信死亡跟我无缘,我战胜它已经不止一次了。而且,现在我也没有什么遗憾!既然是战斗,总有牺牲者,不是自己,就是别人。”

这次负伤让吴运铎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于是他就在床上画武器的设计草图,导致伤口迸裂,鲜血直流,但他浑然不觉,医生不得不没收了他的钢笔和小本子。在新四军里,鉴于日伪军在淮南津浦路四处修筑了碉堡群,步枪手榴弹难以对付,吴运铎便设计制造出专门攻坚用的简易平射炮。在攻占鸡岗的战斗中,36门平射炮一齐开火,碉堡即刻土崩瓦解。后来他又把炮的口径从36厘米扩大到42厘米,增加射程到4千米。他设计制造的枪榴弹,射程达540米,也很受部队欢迎。

一次,美军飞机轰炸日本占领区时,投下的炸弹有8颗未炸,吴运铎便去拆卸。此时,炸弹里面的机件因震荡变形,落弹又相距很近,一个爆炸就会引爆其他。吴运铎让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不顾生死,上前细心检查构造,谨慎地拆下引信,不仅为民消除了危险,而且从中取出了大量炸药。

随着制造的枪炮威力越来越大,工作危险性程度也就不断增加,受伤的程度也一次比一次高。第三次,1947年在大连附近的实验场,他和吴屏周厂长一起检查射出去的哑火炮弹。突然,炮弹爆炸,吴屏周当场牺牲,吴运铎左手腕被炸断,右腿膝盖以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脚趾也被炸掉一半,左腿被弹片炸成了一个个蜂窝,右眼也钻进了弹片,全身炸成了几百个窟窿,要不是一块怀表挡住了心脏,他也就牺牲了。

第三次负伤时,抢救的医生怕他麻醉后醒不过来,做手术时连麻药也没敢用,但吴运铎硬挺了过来。医生用X光检查后,发现他右眼里还残存一块小弹片取不出来,就坦率地告诉他有失明的危险。吴运铎却说:“如果我瞎了,就到农村去,做一个盲人宣传者!做一个歌唱宣传员。”他央求妻子陆平给他买了一个胡琴,用左手仅剩下的一个小拇指,在弦上滑动,学习拉胡琴。

在养伤期间,吴运铎趁着右眼还能用,他抓紧学习,充实自己,读着各种文学书和理论书,也学了外科医药知识,他还利用尚存的微弱视力,坚持把引信的设计搞完,并让人买来了化学药品和仪器,在疗养室里办起了炸药实验室,同时,他还学习日文,以便阅读参考资料。

没等伤完全好,吴运铎又去研究一种新型的炸药了。后来,厂里成立了专门培养技术人员的学院,要他给大家讲机械制图课程。他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编写了讲义,给学生们讲了半年课。

在经过了20多次手术之后,吴运铎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但他仍然以顽强毅力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被国家定为一级甲等残废军人。但他为加快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始终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他曾担任湖南株洲兵工厂第一任厂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二十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主持了无后坐力炮、高射炮、追击炮和轻武器等多项课题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兵器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我军装备做出了贡献。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将他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吴运铎雕像

1953年,吴运铎带着伤残的身体,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打动了无数读者,多次加印依然供不应求,许多人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人们称其为“生活的教科书”。有一个小学生在1957年曾写下这样的读后感:“吴运铎是我的学习榜样,我要像他一样长大后努力工作,把一切献给党。”这个小学生最终履行了自己的誓言。这个小学生就是雷锋。

这本书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至今,印数已超过1000万册。

吴运铎最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最敬佩书中的主人公保尔。1949年冬,党组织送他到苏联去诊治眼睛。在莫斯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听到了他的英雄事迹,特地到医院看望他。苏联医生对这位“中国保尔”十分崇敬,经过悉心治疗,吴运铎的部分视力得到恢复,于1950年回国后应邀参加了天安门国庆观礼。

1991年5月2日,身残志坚的传奇人物——吴运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实践了“把一切献给党”的誓言。

有人写诗赞扬吴运铎:

威风凛凛数运铎,死神屡屡擦肩过。

拼将残躯酬壮志,换来神州满春色。

山沟兵工慑寇倭,以身铸剑砥砺多。

中国保尔人钦敬,垂范后世称楷模。

总结

“把一切献给党,这是我入党宣誓的誓词。我要下决心为党的事业去奋斗、去吃苦、去流血、去牺牲,把一切献给党,是每一位共产dang员都要坚持的终生义务。”这是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的人生准则。

穷人的孩子对机器感了兴趣,梦想“做一个管机器的人!”

吴运铎12岁就做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参加革命队伍后,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学了机械制造专业理论,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做各种武器试验;三次负伤。而且三次都是致命的,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留下的伤口百余处,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多次手术后,身上还有几十处弹片没取出。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不忘坚持学习,带着病痛的折磨做科学实验,在身体严重残疾、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对党的忠诚,写出了把一切献给党这本10万字的小说……

一个人和一本书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人们敬仰吴运铎,怀念吴运铎,也是对一种最宝贵的精神的呼唤。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吴运铎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上,我们用杜鹃啼血的心音呼唤吴运铎精神的归来。

一提起吴运铎,我们就会想起他的名言:把一切献给党。作为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共产dang人优秀品质的代表,吴运铎精神感动了几代中国人。吴运铎的一生是用忠诚和坚强书写的一生,是把一切献给党的一生,是大写的一生,吴运铎身上表现出的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现身军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科学实践,坚定信仰、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精神,将成为广大青年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吴运铎身上体现出的勇于奉献、不怕牺牲和挑战命运的精神,是感天地泣鬼神的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将引领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我们一定要学习好、消化好、传承好、发扬好吴运铎精神,他们要像中国的保尔吴运铎一样,坚定信仰,执着追求,与祖国共奋进,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党和人民。

一个只读过四年小学的人,最终却成了全国著名的兵工专家!这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仿佛是一个神话!吴运铎同志就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精神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豪迈誓言:“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光荣的国防事业!”

吴运铎的个人事迹中震撼心灵的东西太多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最值得学习的是吴运铎同志那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习一个人对党的忠诚与奉献,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如果新时代的我们都具备了吴运铎那样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那么不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能努力为祖国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祖国将大踏步飞跃前进。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寻找往日的英雄情结,重塑“保尔精神”,让我们以中国的保尔为榜样,学习和发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勤奋进取、顽强拼搏的“保尔精神”,去练就人生,乐观地面对人生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品尝到事业成功的快乐。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