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 > 第七章 明末长城——袁崇焕
第七章 明末长城——袁崇焕
作者:刘加临   |  字数:8045  |  更新时间:2015-03-27 14:43:17  |  分类:

爱国教育

简述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一说字自如,汉族。祖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一说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父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后进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曾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构建“关宁锦防线”,多次击败后金部队进攻。因皇太极实施反间计,最后以通敌、斩帅以践虏约、胁和罪名蒙难。此后,南明政府和清朝政府都为袁崇焕平冤昭雪,民国时期亦大颂其功。

袁崇焕

生平

袁崇焕,字元素,158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进士,随即出任福建邵武县知县。但是,他的志趣在军事方面,酷爱阅读历代兵书,尤其喜欢和一些娴于兵法者讨论用兵之道。因此,不少与他认识的人都认为,袁崇焕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随着明王朝的衰落,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女真族)日渐强大起来。1616年,满族领袖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政权,公开对抗明王朝。1619年,后金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大败明军。明朝的东北边境从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一贯视国家安危为己任的袁崇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受任为邵武县令的。所以,他身虽南走,心却北行,恨不能立即奔赴东北前线去抗击后金的进攻。为此,他经常拜访一些从东北边塞退役回闽的年长军士,向他们打听东北的地理、地势,询问边塞军队的设防、训练、作战等各种情况。在这期间,他还对一些新的武器产生了研究的兴趣。荷兰炮就是他注意到的新武器之一。

荷兰炮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604年。当时荷兰与葡萄牙为争夺对中国的贸易特权,在福建沿海发生了武装冲突,双方都使用大炮攻击对方。明朝驻福建守军因此获得了一批荷兰大炮。袁崇焕发现这种大炮的炮管长、射程远,有瞄准具,射击准确,装填弹药方便,射速也较快,比明朝自制大炮先进得多。

袁崇焕敏锐地认为,若使用这种大炮对付装备低劣的后金军队,一定能够大显神威。

天启元年(1621年)冬,袁崇焕获准进京朝觐,他特地运去了几门荷兰大炮。同时挑选了罗立等几名福建炮手随同入京。

后来,在袁崇焕的反复敦请下,明王朝终于同意仿制这种大炮,并且将其任命为“红夷炮”。第二年,红夷炮的试制正式开始。

袁崇焕利用这次朝觐,请缨抗金。御史侯恂本来就很器重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又为他的一片爱国热诚所感动,特上专折奏请新即帝位的明熹宗破格任用袁崇焕为将。但是,一味依靠宦官而不肯重用贤才的明熹宗,只授给袁崇焕一个“兵部职方主事”的官衔,让他协助管理边防有关的调动事务。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就在袁崇焕就任兵部主事不几天,东北的局势迅速恶化了。守卫广宁(今辽宁北镇)的十四万明军,抵挡不住后金的进攻,守将竟弃城逃入山海关内,宁远(今辽宁兴城)以北全部沦陷。明廷闻讯,陷入一片惊恐之中:有的主张放弃关外各城,退守山海关;有的主张改派能将出关抵抗,收复失地;更多的人是面面相觑,拿不出主意来。

面对这一危局,积极请缨的袁崇焕反倒不动声色。他虽然在北上之前已对如何抗击后金形成了自己的方案,但是,那终究是纸上谈兵。山海关内外到底是什么样子?后金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按自己的方案能否击退敌军,也没有把握。

袁崇焕为了确实做到知己知彼,他决心深入前线进行调查研究。为了能够成行,他乘朝廷上下乱哄哄的机会,既不跟同事们打个招呼,也不向家里的人关照一声,独自骑上一匹马,悄悄出了北京城,向山海关飞驰而去。

一路上,袁崇焕认真地考察了关内外的地形、地势和明、金两军的行营、布阵,并和许多曾经同后金作过战的明军将士进行了详细的交谈,了解到许多情况。经过这番调查,袁崇焕对战胜后金入侵已经胸有成竹了。

新上任的兵部袁主事忽然不见了,连其家人也不知去向,一连数天,杳无音信,使大家十分惊讶。正当人们猜疑不定的时候,袁崇焕回到了北京。他立即向明熹宗报告了关外的形势,然后毛遂自荐说:“只要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把关外的御敌责任承担起来。”(“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满朝文武正因广宁之败而一筹莫展,见袁崇焕挺身而出,不禁喜出望外。了解袁崇焕的称赞他才堪重任,怀疑袁崇焕的也乐得顺水推舟。但是,昏庸的明熹宗还是不愿重用袁崇焕,只给他授了一个佥事官职(军事巡查官),让他到关外去监督、巡查。

袁崇焕奉命后立即启程赴任。但是,他出关之初,却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因为,佥事是个虚职,没有实权,关外军事大权握在辽东经略使王在晋手中。袁崇焕曾向王在晋建议:宁远出山海关二百里,东靠渤海,西连山岭,为入关必经之道,进可以据锦州,退可以护山海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应该重点设防,全力坚守。他自请率领五千人马防守宁远,请王在晋速派骁将赶赴十三山(今辽宁锦县东七十五里),救出被困在那里的十几万难民。但是,王在晋既乏主见又无远略,根本听不进袁崇焕的正确意见。

结果,在后金的进攻下,十三山的难民只有六千余人侥幸逃出,其余全为后金掳获。关外战局更加紧张起来。

不久,兵部尚书孙承宗替换王在晋,担任关外统帅。袁崇焕立即向孙承宗重申了在宁远重点设防的主张,要求率兵去宁远驻防。他分析认为:后金的特长是骑射和野战;明军多次战败,军心不稳,如果不迅速扼守要地,将难以安定军心、扭转败局;目前,明军“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

孙承宗很赞同袁崇焕的主张,乃于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派袁崇焕率军驻防宁远。

袁崇焕到达宁远之后,立即整修城垒。在此之前的宁远旧城很不坚固,城墙太矮太薄,不足以守卫御敌。袁崇焕决心构筑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因此,他亲自规定了城墙的修筑规格:墙底宽三丈,墙顶宽二丈四尺,墙高三丈二尺,城墙顶上的护身垛高六尺。他亲自担任筑城总指挥,令祖大寿和高见、贺谦等将领分别督工。经过广大军民一年的艰苦劳动,宁远城按照袁崇焕的标准胜利竣工。

这时,袁崇焕的父亲去世了,按当时的规定,父丧应卸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是,为了抗金大业,他断然夺情留任,誓与宁远共存亡。

由于袁崇焕身先士卒,关心部下疾苦,迅速在将士们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宁远城从此变成了关外的军事要塞。

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袁崇焕率领水陆军一万二千人东巡,经锦州、十三山抵达广宁,然后回抵右屯(今辽宁锦县东七十里),经水路返回宁远。袁崇焕这次巡视侦察很有收获,他了解到后金军近期内并无北犯动向,锦州一带并无兵马驻守。因此,他立即建议孙承宗出兵收复锦州各城。

第二年五月,孙承宗采纳袁崇焕的建议,遣将进据了锦州、松山(今锦县南十八里)、杏山(今锦县西南)、大凌河(今锦县东四十里)、小凌河(今锦县东南三十里)等城。将明军防战线向前推进了两百多里,宁远变成了后方。辽东战局初步稳定下来。

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明王朝中的实权派、宦官集团的头子魏忠贤见局势好转,又开始排斥异己,夺了孙承宗的兵权,派他的党羽高第出任山海关外经略使。高第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人,他认为关外是守不住的,擅自下令关外各城将士全部撤回关内。袁崇焕闻讯气愤万分,他向高第据理力争说:“兵法有进无退,已经收复的各城,为什么轻易放弃?如果丢掉锦州、石屯、宁远,前屯(今辽宁绥中西南五十里)各城,山海关也就失掉了保障。应该选派能将,坚守各城。”

但是,胆小无能的高第在逃跑方面却是坚定不移的,他命令袁崇焕立即放弃宁远,撤回关内。袁崇焕斩钉截铁地说:

“我是宁远守将,死也要死在任上,绝不离开宁远半步!”

高第拿他无法,遂强令宁远以北的各城明军先行撤退。由于行动仓促,十多万石军粮也丢弃了。明军一撤,关外的百姓也相率而逃,一时难民载途,哭声震野。整个关外一片混乱,满目凄凉。

这时,只有袁崇焕驻守的宁远还岿然屹立在山海关外。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侦知明军撤换了统帅,锦州一带防卫已经撤除,认为攻明时机成熟,于是亲率十三万大军,西渡辽河,兵锋直指宁远。

这时,宁远城中的守军只有一万多人,由于高第撤军,士气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激励全军斗志,袁崇焕召开了誓师大会。他当众刺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表示坚决与宁远城共存亡。他的抗敌决心和爱国精神,大大感动了全军。在他的鼓动下,全城将士万众一心,决心与敌军血战到底。

正月二十三日,后金兵临宁远城下。第二天,努尔哈赤挥军向宁远发起进攻。袁崇焕登城指挥。起初,明军用弓箭和石头击毙了不少攻城的后金士兵。努尔哈赤见硬攻伤亡太大,就变换战术,命令一队士兵顶着盾牌,运动到城墙脚下挖掘地道,企图通过地道攻进城内。

这支盾牌军上阵后,明军的弓箭、石头失去威力。

于是,袁崇焕拿出他的绝招,令福建兵罗立用早已准备好的荷兰大炮向后金的盾牌兵开火。大炮一响,几百名盾牌兵应声而倒。袁崇焕又令罗立把炮口对准敌军密集的地方开火。随着大炮的轰隆声,后金官兵血肉横飞,成片成片地倒在宁远城下。这些一直靠弓箭、刀矛作战的后金兵,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利器,一时惊慌失措,四散逃匿。但是,早在开战之前,袁崇焕就下令烧毁了城外的民房,拆迁了其他建筑,宁远城四周已经成了一片空野。一向以勇敢著称的后金军,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人马慌乱,无处藏身,很快就溃不成军、狼狈逃窜。努尔哈赤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只好败退下去。

正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调整部署,组织全部人马,兵分四路,重新对宁远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拿下宁远坚城。袁崇焕命令设置在城墙四周的大炮全部投入战斗。哪里敌军多,就向哪里开炮。炮手们都是袁崇焕从福建挑选来的,炮打得又快又准。

在明军的猛烈炮火下,后金损失惨重,四员大将当即阵亡,努尔哈赤本人也被大炮打成重伤。他见大势已去,被迫下令解围退兵。袁崇焕立即率领一部将士从城中杀出,乘胜追击三十余里。

这一场战役,明军大获全胜,共计歼敌一万余人,取得明、金交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当努尔哈赤率十三万人马围攻宁远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明熹宗大惊失色,急令新任兵部尚书王永光召集廷臣商议应战对策,商议了若干天,毫无办法。高第拥兵十一万人于山海关,不发一兵救援宁远。因此,无论是明朝还是后金,都以为宁远必失,袁崇焕必死。

然而,没过几天,袁崇焕的报捷文书送到了京中,满朝文武无不惊喜异常,无不赞扬袁崇焕御敌有方、功勋卓著。

在这种情况下,明熹宗才下诏提升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后来又晋为辽东巡抚和兵部右侍郎。

努尔哈赤败回沈阳之后,很不服气地对他的八旗贝勒(旗主)们说:“朕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半年以后,这位身经百战的满族军事家,终因战败心情忧郁,引起伤、病迸发而死。

宁远保卫战后,袁崇焕乘胜收复了被高第放弃的锦州各城。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继努尔哈赤汗位的皇太极,又率大军进攻锦州和宁远,袁崇焕采取里外夹击的战术,再次发挥大炮的威力,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击退了皇太极的进攻,取得了著名的宁、锦大捷。

袁崇焕两次击退后金的进攻,扭转了明军一败再败的战局,有力地遏制了后金企图迅速南侵的步伐,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具有转折性意义。

袁崇焕之所以能战胜后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凭坚城、用大炮”。后金军队精于骑射,作战时,一般采取弱骑在前冲阵、锐骑在后监阵的战术,弱骑虽败不敢退,一旦冲动敌阵,锐骑便乘胜进击,故当时流传“女真兵满万不可敌”之说。因而,明军无力与后金进行野战抗争。袁崇焕构筑坚城守御,即置后金骑射、野战的特长于无用武之地。这对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明军来说是非常正确的。

同时,袁崇焕抓住后金军队没有火器的弱点,使用大炮迎战,就做到了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迫使自称“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束手无策、大败而逃。这是袁崇焕重视发挥先进武器作用的结果。

在袁崇焕之前,我国还没有出现主要靠火炮作战的成功战例。明军虽然装备不少火炮,但对火炮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后金方面,甚至连火炮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宁远大战以后,明、金双方都对先进火炮的巨大作用刮目相看了。

崇祯二年(1629年),明王朝令大学士徐光启招募了一些外国传教士,大批制造红夷炮,发给各地明军使用。

后金方面,皇太极认为:两次大败于袁崇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大炮。于是,他高价招请了一批汉人工匠,从天聪五年(1631年)开始仿造红夷炮,改名为“红衣大炮”。同年,皇太极在攻打大凌河城时,第一次使用红衣大炮,一炮就将城墙击穿。

“师行必携之”,此后,红衣大炮就成了清军攻坚的主要武器。例如,1635年攻占皮岛,1642年攻取松山、锦州,1645年攻破潼关、扬州,1646年攻下广州,都是借助于红衣大炮。由于大炮的使用,清军的作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骑射的作用下降了,攻城的战术变化了,一个新的兵种——乌真超哈——火炮军出现了。这种变化,在清军发展史上有着显著的进步意义。由此可见,袁崇焕使用大炮的作战实践,对明、清之际的武器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宁远保卫战胜利以后,广东家乡来人看望袁崇焕。临行时,他作了一首边中送别以言其志: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字里行间,渗透了一片爱国忠心和抗金壮志。不幸的是,从此以后,袁崇焕却遭到了不断的打击和诬陷。

新收复的锦州各城城防非常薄弱,离“坚城”差距甚大,修缮加固,非一日之功。为此,袁崇焕以给努尔哈赤吊丧为名,派人去沈阳侦探后金的虚实和动向。

皇太极遣使作答,袁崇焕回书提出议和。皇太极正准备进攻朝鲜,也需要对明休战,便同意了议和。于是,双方书信往返,暂时解除了战争状态。

袁崇焕抓紧时间,集中人力、物力,修筑锦州、中左、大凌三城。

但就在这时,魏忠贤集团妒忌袁崇焕的崭露头角,他们抓住“议和”大做文章,诬告袁崇焕通敌。袁崇焕一再上奏说明:议和不过是条缓兵之计,目前正在修筑锦州三城,如果城工未完而敌至,必将功败垂成。他还明确提出:

“抗金作战,应该实行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方针。”

经过袁崇焕多次申诉,议和之事勉强得到了明熹宗的认可。

此后,魏忠贤及其党羽更加视袁崇焕为眼中钉,必欲去之而后快。宁远、锦州大捷,袁崇焕立了大功,魏忠贤反而指使其党羽诬告他不救锦州,硬是将他免了职。

不久,崇祯皇帝即位。这个主观上很想有所作为的明朝末代皇帝,执政不久就诛杀了魏忠贤及其主要党羽。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关外,兼管河北、山东的军事防务。

七月,袁崇焕进京受命。为了不至于再被怀疑和诬陷,他向崇祯帝上书请求:

“任而勿二,信而勿疑”,“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袁崇焕还立下军令状说:如果户部不缺军饷、工部给够器械、吏部正确用人、兵部调足兵将,自己保证于五年内收复全辽。(“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崇祯帝高兴地同意了,还赐给他一把尚方剑,给予了先斩后奏的大权。

然而,崇祯帝是一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而又生性多疑的人。他虽然答应不疑袁崇焕,实际上却办不到。当袁崇焕于次年六月用尚方剑杀了私通敌国、为非作歹、不听军令的总兵毛文龙之后,崇祯帝就开始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兴兵攻明。由于畏惧袁崇焕,皇太极不敢进攻锦州,他避开山海关外防区,绕道蒙古边地,袭取龙井关、大安口,进逼北京。袁崇焕闻警,立即挥师入关,他自率几千名骑兵,昼夜疾驰,抢先赶到北京城下。

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率兵迎战后金,他身披铠甲,亲自督阵,从中午血战到晚上,击毙大量后金人马。皇太极退回营中后,感叹地对部将们说:“我打了十五年的仗,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

正当袁崇焕千里驰援、大战后金之际,魏忠贤余党乘机重弹“议和通敌”的老调,诬陷袁崇焕“纵敌拥兵”,“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进一步加剧了崇祯帝对袁崇焕的怀疑。当袁崇焕因士马疲劳而要求入城休息时,他断然加以拒绝。

皇太极了解到明廷中的这些情况后,大喜过望。在他看来,有袁崇焕在,后金便无法战胜明朝。因此,他决定施行反间计,以达到让明朝杀掉袁崇焕的目的。

为此,皇太极故意引兵撤退,同时让明军降将高鸿中在囚禁两个明朝太监的屋外对看守人员说:“你知道我军为什么退兵吗?这是因为皇上和袁巡抚订了密约,看来,占领北京的大事很快就要成功了。”

然后,故意放松监视,让两名太监逃掉。

太监回到城中,立即向崇祯帝报告了听到的一切。

崇祯帝正对袁崇焕疑虑重重,一听到太监的告发,便深信不疑,马上以召见为名,把袁崇焕逮捕入狱。

其实,皇太极的反间计并不是致死袁崇焕的根本原因,问题的关键是这位自作聪明的崇祯皇帝根本就不信任袁崇焕。他虽然早就同意了袁崇焕关于“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基本方针,早就答应了袁崇焕关于“信而勿疑、不摘微瑕”的要求,可是,他却总是在怀疑袁崇焕对他不忠。因此,皇太极的反间计成了引爆线。

袁崇焕被捕以后,部将祖大寿深恐牵连,率领部队跑出了山海关。崇祯帝害怕这支明军主力背叛,只好请袁崇焕写信相劝。

袁崇焕虽然身陷囹圄,但仍以大局为重,亲笔写信要全军官兵听从朝廷命令,团结一心,坚持抗金,决不能因为他个人的生死而轻举妄动,千万不要危害抗金大业。

祖大寿将袁崇焕的信向全军官兵一宣读,大家都被感动得失声痛哭起来。将士们当天就回师入关,奋勇杀敌,希望能用战功保全他们所敬爱的主帅的性命。

但是,一意孤行的崇祯皇帝,丝毫不为广大明军将士的强烈呼声所动,终于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以“谋叛”的罪名,用磔刑(分裂肢体)将袁崇焕残酷地杀害了。

总结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仁者、智者、勇者、廉者,他们是中华豪杰的精英,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袁崇焕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位杰出人物的魂魄,一段重大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种优秀的精神。袁崇焕经历宁远、宁锦、京师三次重大历史事变之后,他穿越时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是什么?值得我们梳理、研究和弘扬。

袁崇焕的仁与智,令人赞颂;勇与廉,令人敬佩。袁崇焕留给后人熠熠永辉的思想,薪火永传的精髓,是“正气”,是“浩然正气”。袁崇焕的高尚精神是什么?有言者说是“忠”,也有言者说是“义”。于前者,“忠”就是忠君。袁崇焕作为明朝万历的进士,身历泰昌、天启、崇祯三朝的官员,受过系统完整的儒家教育,自然要忠于国君,袁崇焕必定有忠君的思想。人们通常以“义”来规范朋友之间的关系。袁崇焕深通四书五经,自然理解孟子·离娄上的“义,人之正路也”。所以,袁崇焕讲“义”是没有争议的。他在宁远临战之前,对守城官兵“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忠”与“义”不是袁崇焕精神的根本,也不是袁崇焕精神的精髓。袁崇焕的精神与灵魂主要是“爱国”。“国”是指政治实体王国,在皇朝时代,忠君与爱国,二者有同,也不尽同。“国”比“君”的含义更宽泛,国包括历史、国君、社稷、山河、人民。袁崇焕的爱国既有忠君的思想更有忠于历史、社稷、山河、人民的思想。袁崇焕的抱负是国家、是社稷、是人民。

诚然,袁崇焕是一位历史人物,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与性格的局限性,也有其军事失误和举措失当之处,且成为他罹祸的“口实”。然而,瑕不掩瑜。袁崇焕作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爱国英雄而永垂史册,万古流芳。

时代呼唤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时代需要袁崇焕的浩然正气与爱国精神。人们透过袁崇焕的正气与精神、仁智与勇廉、品格与事功、喜悦与悲哀,了解先贤,景仰英豪,知荣明耻,激励来者。袁崇焕不屈不挠、奋勇前进、忧国忧民,什么事情都为国家着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