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初中生阳光心理健康教育 > 第十三章 学会生活
第十三章 学会生活
作者:王立新   |  字数:10723  |  更新时间:2015-03-27 16:52:38  |  分类:

爱国教育

第44课健康上网

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

热身游戏:瞎子摸号

操作程序:

1让每位同学戴上眼罩。

2给每人一个号,但这个号只有本人知道。

3让小组根据每人的号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一条直线。

4全过程不能说话,只要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游戏便宣告结束。

辩论会

调查显示,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作为喜欢上网的青少年,你赞成上网好处多多还是上网问题多多,请举手示意。我们将组成正反两队辩友,马上开始精彩的课堂辩论会。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请你选取一方,认真阐明理由:

沉思录

材料1:成绩优秀、关心集体的小明,被网络所吸引,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下降,后来为了上网费,走上了抢劫的犯罪之路。

材料2: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而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的则更多。广州市海珠区看守所现有6个少年监舍,共在押未成年人77人,其中三成学生因沉迷玩“机”、中“毒”成瘾诱发犯罪。

思考:1如果你周围有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什么?

2为了上网,朋友邀你一起勒索低年级同学。遇到这种情况时,你怎么办?

心灵Email

心理老师:您好!

您知道吗?我被班主任从网吧“拎”了回来,学校要通报批评。我很害怕学校叫父母来,我爸爸可凶了,要是知道我上网玩游戏……呜呜呜……我也知道上网玩游戏浪费学习时间和父母的辛苦钱,但是,回到学校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学习,脑子里总会不时地浮现出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你死我活;手里也像缺点什么似的,有时候会把桌子当键盘敲,害得同桌的女生骂我“神经病”。

心理老师,请您一定救救我吧!

您的学生:李小明

戒除网瘾的好办法

第一步,采取认知疗法,坚定戒除网络成瘾的信心。

1正确了解网络,指出网络的益处和缺点,学会去分辨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利用网络扩展知识,偶尔放松和娱乐。

2做自我认知。

3制定人生规划,找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一治疗阶段要达到的治疗效果是: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瘾的危害性,主动要求戒除网瘾,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步,采取系统脱敏的方法,逐步戒除网瘾。

制定戒除网瘾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计划上网时间。在一个月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2启动奖励机制,给予适当刺激。

3安装一些学习软件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登陆一些好的教育网站,通过收发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同学老师、亲戚朋友沟通交流。

此阶段要达到的效果是:使网络成瘾者的生活作息时间归于正常,基本脱离网瘾。

第三步,采取代替疗法,真正戒除网瘾。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治疗,网络成瘾者如不再用大量的时间上网,应帮助其制定出替代网络、释放学习压力、满足精神需求的娱乐项目。具体建议如下:

1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参加如绘画、航模、音乐等第二课堂的学习。

2充实精神生活。可以在学习之余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如游泳、打球等一些户外运动,劳逸结合。

3有意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同伴建立友谊,学习之余,去看场电影或体育比赛,组织郊游等。

此阶段要达到的效果是:网络成瘾者感受到除了网络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转移分散对网络过分的注意力,让网络和其他学习工具、日用品一样成为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情。

另外,要彻底摆脱网瘾,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2.调整好心态。3.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帮助。

先行者经历:“状元生”戒网瘾记

按语:来自南通市的林虎(化名),曾是某重点高中的学习尖子生,由于暑假闲得无聊,便随同学进网吧打发时间,不料一玩上瘾,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晚上私自外出上网,他多次受到学校查处。后来情况日益严重,逃学上网,险些被学校开除。林虎的爸爸是某化工商贸公司的总经理,整日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眼看林虎上网成瘾、难以控制,便接上网线让儿子在家中上网。不料儿子干脆休学在家上网,夜夜上网玩游戏冲等级,生活无规律,弄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多次离家出走,打骂管教无效,闹得一家人鸡犬不宁。林总将儿子送到济南某教育培训学校,集训不到一个月,面貌焕然一新。

下面是林虎接受教育培训后写的心得体会:

我叫林虎,今年十七岁,高中二年级,未休学前曾是南通市某实验中学的尖子生,刚上重点高中那年,同院的邻居都喊我“状元生”,心里挺美的。

回想一下,第一次接触电脑游戏是在初二下学期,当时住校,三周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路上,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互相约着去网吧玩上半天才回家。那时候玩的只是单机游戏,而且时间很固定,基本是每三周才上一次网。前年中考,我顺利考进了某重点高中,那个暑假很得意,没什么事儿干,所以大多时间都用来上网玩游戏。当时玩的主要是红色警戒和CS这两个单机游戏,对其他游戏还没有接触,就这样,我眼镜的度数还是加深了不少。高中生活开始后,我是住校生,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大约两三个月后,我对紧张的高中生活有点厌烦了。有个周末晚上,同屋的小李提议出去上网耍耍。我当时心里很矛盾,因为学校严禁晚上出去上网,可我们几个好朋友一嘀咕,等班主任查完宿舍后,我们就跟在通校生后边一起混出学校,进了网吧。虽然还是玩单机游戏,但很尽兴,五六个晚上后就整夜地玩了。不料,我们通宵上网的事被班主任知道了,他直接通知了我们几个人的家长,家长都很气愤,对我们管教了一番,让我们几个写了保证书,一段时间里我们真的没敢再出去上网。

高一下学期,学校分了文理科,我进了理科班,当时学校规定通校生可以提前一节课回家,我征得家长同意也办了通校,可以早回家。正在这时,我以前通宵上网的事被数学老师拿出来在班上公开宣讲,我当时特气愤,心想这是故意让我在全班人面前丢人现眼。当时班里确有人晚上出去上网,老师却说是我带的头,加上每次回家父母也追问我是不是又去上网了,我心里很反感。一次,和我一同回家的刘同学提议上网玩玩,我心情不好,立即就去了网吧。从此,我在班里总跟老师对着干,学习也不那么专心了,最后一节晚自习课也常不回家,干脆和同学一同泡网吧,玩网络游戏,把学习生活中的不愉快都带到网络上去排解。很快,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我的“级别”也追上了其他几个人,这让我有了快感!

高二上学期,我对几个老师不满,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厉害,没经家长同意我就从理科班转入文科班。从此我更加放纵自己,几乎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玩网络游戏,由此带给我的快感超越了一切。我再次上网,厌学,成了学校的典型,险些被学校开除。家长知道后又气又急又无奈。爸爸是公司的老总,整天在外跑业务,顾不上管我;母亲忙家务,也管不了我。于是,我就休学在家,在家里接上网线,整天上网冲级,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困了躺倒就睡,随心所欲,也不在乎父母的管教。很快,我在完美世界网络游戏中“升仙入魔”了,几个同学都被我拉在后面,大家都很羡慕我,我心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自从休学在家上网后,我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坏,父母一打骂我,我就弄点钱离家出走,几天几夜不回家,吃住在网吧。父母拿我没办法,也就无可奈何地让我当了“自由网民”。今年五月上旬,我被爸爸送到济南某教育培训学校戒除网瘾。在这个新的生活环境里,刚开始觉的很有意思,从教官到领导,都是些带兵的军人,对我们新学员像对待弟弟妹妹一样爱护,与我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让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想玩游戏了,不上网心里确实很难受,就与邻床好友小新相约,偷偷跑到街上一网吧过了会儿瘾。很快学校找到我们,劝说我们回来,没打没骂没责罚,而是请来一些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对我们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他们耐心细致的教导,我觉得心中有愧,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在教育培训学校大概半个月后,我就有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加之严格的军事和体育训炼,身体很快健壮起来,对网络游戏也越来越不感兴趣,现在不上网也不像以前那样烦闷、焦躁,网瘾比以前大大减轻了。我相信一个月培训结束后,我肯定能告别网瘾,回归家庭,回到学校,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中。

本节课的学习带给你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概括。

第45课理性崇拜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美。

热身游戏:你吹我爆

1要求:两人一组,一位同学吹气球,另一位同学拿牙签在鼓起的气球上扎洞,要求不能发出爆破声。

2操作:每组派两位同学上讲台来比赛,看哪组的同学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上述任务。气球一旦爆破就算失败!

辩论会

辩题:偶像崇拜是利大还是弊大?

正方观点:偶像崇拜弊大于利。

反方观点: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请你选取正方或者反方,认真阐述理由:

什么是崇拜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偶像的崇拜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崇拜的对象不一而足,有的是伟人,有的是明星,有的是父母或老师,有的甚至是罪人。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既表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归宿,也可以看成是排遣孤独与困惑的一种精神寄托。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也在发生变化。有调查发现,中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大多是各类明星、伟人、长辈、教师、历史人物、卡通英雄等,只有约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众多的偶像崇拜中,明星所占的比例最多,约在50%左右,就男生而言,他们所崇拜的明星几乎全是男性,也有近70%的女生崇拜男明星。在各类明星的崇拜中,最多的是对歌星的崇拜,而且多数都是流行歌手,约占40%左右。而对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的崇拜只占5%。

偶像崇拜是一种心态,是心有所属的精神寄托。健康的偶像崇拜,会使人获得精神力量,受益终身。不健康的偶像崇拜,会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精神的颓废。根据调查,当今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普遍具有盲目性和狂热性。

当你崇拜某些人时,其实是在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特质投影到他们身上。如果你能把目光收回来,发掘自己的积极特质,而不是崇拜和羡慕别人,你就可以像你所崇拜的人那样取得成功。你所崇拜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这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而你自己同样拥有这些特质。你对这个人的崇拜,反映了你想要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愿望。

小故事:梦想女孩杨艾菁

杨艾菁,一名普通的大三女生,却让一个天方夜谭般的公益童话变成了现实。

今年2月初,她效仿“别针换别墅”的故事,想通过微博接力,用一对价值200元的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

在微博发出5天后,新疆网友刘堂堂发来信息,愿意用一枚价值3000元的和田玉交换戒指。很快,第二次交换也完成了,和田玉又变成了两枚价值3万元的钻戒。2月24日,一位上海网友通过微博联系杨艾菁,愿意资助30万元,为贵州偏远山区的小学建一栋教学楼,帮她完成公益梦想。3月8日下午3点半,梦想女孩杨艾菁与纳雍县昆寨乡党委书记李践、爱心纳雍义工“老兵”一起,签定了“戒指换教学楼”的捐赠协议。这栋教学楼将建在纳雍县昆寨乡夹岩村,名字就叫“梦想小学”。

杨艾菁这个普通贵阳女孩,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让万千网友因她的故事而感动。

90后的偶像

在一切开始前,我们先为90后的偶像设定坐标。从出生开始,爸爸妈妈便是他们的偶像;长大一些后,90后开始从动画片中寻找自己的偶像。男孩子喜欢英雄:奥特曼专打小怪兽,聪明的柯南料事如神;女孩子喜欢传奇的美少女战士、无所不能的多啦A梦。一颗偶像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90后也在渐渐长大,他们抛弃了对动画片主角的崇拜,他们的偶像更加贴近现实。中学时代,喜欢名人的勤奋和努力,喜欢明星的出色和优秀;大学时代,喜欢政界的领导,喜欢商界的奇才。肯德基对90后的调查表明,他们崇拜自己身边那个最能干、最优秀的同学,甚至把自己当做偶像。他们有自己的偶像,也被别人视为偶像。主角一:孟奇。他已经拍了4部电影,是周围不少同学崇拜的偶像。他的心愿是,有一天人们再提起90后时会说,想了解90后真实的生活,就去看孟奇的电影。他是别人的偶像,而他的偶像是他的爸爸。“我的第一部电影,爸爸投资了100元钱,他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主角二:他们。他们对自己说:“未来充满希望,我们的偶像是高考状元。”对于未来,他们有很多畅想:在未名湖畔徜徉,在清华园中漫步,在师大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所以,他们也把高考状元视为自己的偶像。小钱同学说:“每次做题做到筋疲力尽甚至恶心时,我就用高考状元的事迹来鼓励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本节课的学习带给你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概括。

第46课正确的爱好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人固然有一个生活目标,有自己喜爱的梦想,但人总是要显得自己不可缺少,而且为了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因错过一日路程而内疚,经常觉得有必要躺进野草中哼上一句诗,无忧无虑地享受现实生活的可爱的地方。

爱好取向调查

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业余爱好的重视程度及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进行这次调查,希望您尽量配合。

1您有无业余爱好?

A.有B.无

2对您的学习有无影响?

A.有B.无

3对您的影响好还是坏?

A.好B.坏C.不好也不坏

4您对中学生有业余爱好持何种观点?

A有利今后的发展B.会影响学习C.无所谓

5您认为业余爱好与中学生的今后的发展有何关系?

A.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B.关系不大C.无关系

6您觉得业余爱好对您的课余生活有何影响?

A.能丰富课余生活B.影响不大C.没影响

统计分析:各种选项所占的百分比

题号选项123456

A933%89%40%56%633%967%

B67%11%1%20%167%33%

C//59%24%20%0%

数据表明,933%的同学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说明同学对业余爱好还是很重视的。89%的同学认为业余爱好对学习是有影响的,虽然有半数以上的同学觉得影响不好不坏,但却有56%的同学认为中学生有业余爱好有利于今后的发展,633%的同学认为业余爱好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967%的同学还认为业余爱好能丰富课余生活。

以上数据说明,同学对业余爱好还是很重视的,而且能很好地理解业余爱好的益处。

辩论会

辩题:业余爱好是否应该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正方观点:业余爱好是生活中的装饰品,可有可无,无所谓。

反方观点:业余爱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必修课。

请你选取正方或者反方,认真阐述理由: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台湾商界奇才陈茂榜15岁时,由于要负担家计,被迫辍学到当时台湾第二大书店——“文明堂”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他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住在店里,所以每天晚上9点打烊后,书店就成了他的私人书房,任他遨游。他把读书当成了爱好与享受,依照自己的兴趣,先从小说、传记等通俗读物读起。日子一久,他渐渐养成了每晚至少读两小时书的习惯。久而久之,通俗读物不能满足他的阅读需求了,他开始涉猎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他在“文明堂”工作了8年时间,也读了8年的书。他说:“初进‘文明堂’时,我只有小学毕业程度;8年后离开时,我的知识水准已经不亚于大学生了。”8年的自修为他奠定了日后成功经营企业的重要基石。在世界各地演讲时,陈茂榜总不忘对听众说:“记住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海尔集团掌门人张瑞敏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但他每天都抽出时间阅读,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用来阅读的机会,所有空闲时间都用上了。每次到机场候机,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候机厅书店里买最新的管理书籍,然后找个安静的角落畅游其中。

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加拿大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活动家威廉·奥斯勒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做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出第三种血细胞(现称血小板)。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读书,奥斯勒给自己制订了一条规则:每晚睡觉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就是清晨两三点钟,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书再睡觉。这个习惯他坚持了整整半个世纪,一共读了1098本书。

有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个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能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人与人的差别,就产生在业余时间。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最终决定你的一生在浑浑噩噩中还是轰轰烈烈中度过。

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1了解业余爱好的内涵。

2可以在假期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3查找名人的业余爱好,了解业余爱好对他们成名有什么作用。

4正确了解业余爱好对今后发展所起的作用。

业余爱好是最好的排压法

近些年流行一个名词“中考综合征”,是指学生经过多年苦学面临大考时无法承受压力,而引起从心理到生理的一系列反应。再坚强的学生,如果没有排遣方式,只怕也会被压力压垮。现在许多学校在大考前都把对学生的心态辅导放在第一位,可是治病不如预防,学生有自己的排压法肯定比心理辅导效果好,在瘦尽灯花又一宵:中考生现状调查一书中,当年那个重点学校重点班以赵轩立为代表的学生就是用自己的排压法推倒了压力这座“大山”。

初三(十)班的许多男生都跟赵轩立一样,爱唱歌。赵轩立没有动人的嗓音,却喜欢唱歌,每天都唱,喜欢把生活和学习中的事写成词填在流行歌曲里唱,还因为爱唱忐忑带得全班同学都唱忐忑。而这并未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三十名。赵轩立说:“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眼前的这座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大山,看似不可逾越,却又必须跨过去,于是就比昨天更加拼命地努力,逼自己埋进书本,埋进试卷,埋进题海里。”学海无涯苦作舟,把自己埋进“无涯”的苦学中,取得好的成绩就不难理解,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山大”的压力,若被这压力压垮,即使取得好成绩怕也无法保持。赵轩立是如何保持的呢?这就要归功于他的“想唱就唱”了。随着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的潜力还没被“压”出来,心中的歌声却先被“压”出来了。作者启鸿这样描述他:“越唱压力越小,心态就越好,成绩自然就上来了。”可见唱歌这种“不务正业”的方式,不是赵轩立学习的障碍,反而是有效的排压法。

专家说:“玩物何须丧志,有了适当的引导,玩物亦可励志,业余爱好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

小故事:毕业后再来合奏一曲

兰铁四中初三的常俊和宋子龙是“哥俩好”。常俊有点胖,宋子龙有点高;常俊会吹萨克斯,宋子龙会弹吉他。虽然两人所学时间都不长,但是仍然经常在一起互相探讨。他们希望能考入同一所优秀的高中,能站在舞台上合奏一曲。

常俊初一时开始学习萨克斯,那时他和家里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加分!部分学校在高中录取时会向有特长的学生倾斜一点。为此,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常俊每天还是会自觉坚持练习萨克斯。然而时间久了,他和父母的想法都慢慢发生了转变,功利心渐渐淡去,终于在初二下半学期,常俊彻底放弃了加分的想法,而完全将萨克斯当做一门爱好和释放压力的手段。说起萨克斯,本来稍显害羞的常俊突然很陶醉地告诉记者:“吹萨克斯的时候,我感觉非常轻松,非常享受,不用考虑其他事。”现在常俊每天都会在吃晚饭后吹40分钟。奶奶虽然不懂音乐,但每次都会站在听众的角度点评一番。

相比常俊,宋子龙则是动静结合。小学时为了锻炼身体而迷上了篮球,曾经有个梦想是打进NBA。后来学了吉他后也没有放弃篮球。他每周末都会打几个小时篮球,而每天晚上睡觉前虽然很累,他仍不忘拿起吉他弹一阵。宋子龙说,他从篮球中体会到了做任何事都要刻苦努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激情,而弹吉他时又是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态,弹奏时脑子里只有乐谱,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班主任颜老师对这小哥俩的爱好十分认同,家长认为,他们的爱好不光能排除压力,以后进入社会,也许还会成为谋生的手段。

你有哪些业余爱好呢?它们对你的生活学习起了什么作用?

第47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人情消费”知多少

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中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班里同学送的礼物都有区别: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在调查中发现,在中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上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花费主要由家长承担。

名牌恋情

学生小贾从小就喜欢打篮球,因为期中考试成绩有进步,小贾要求妈妈给自己购买一双价值千元的阿迪达斯运动鞋作为奖励。小贾说:“穿一双好鞋打球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跻身于“贵族学生”的行列,他们吃高级食品,穿名牌服装,逛精品商店,追逐的是豪华气派。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班尼路、U2……很多同学对形形色色衣饰品牌的了解远远超过他们的家长。

零花钱小调查

想知道周围同学零用钱的使用情况吗?我们在班级里做一个现场小调查吧。

1你平时的零用钱是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

C、100150元D、150元以上

2你的零用钱来源是

A、压岁钱B、父母每月固定提供

C、自己劳动获得D、其他

3你的零用钱大部分用于(可多项选择)

A、买学习用品B、人情交际C、存起来D、买衣服、小东西

E、捐赠F、上网G、手机费用H、买彩票

I、买零食J、做些小投资K、其他

4你曾经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的形式是(可多项选择)

A、打工B、帮父母干活

C、从没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D、其他

5你是否考虑过理财

A、钱不多,没有必要理财B、想过,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C、有理财意识,而且已付诸行动D、其他

钱可以消费,但不可以浪费

一次,李嘉诚上车前掏手绢擦脸,带出一块钱硬币,滚到了很远的地方。他在众目睽睽中一路小跑过去,准备把那枚硬币捡起来。旁边一位印度籍保安赶忙跑过去帮他拾起,交到他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百元作为酬谢,交给保安。为了一分钱,却花了一百元的代价,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不划算的,可这件事却偏偏发生在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上。多年后,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嘉诚说:“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一百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钱可以消费,但不可以浪费。”

名牌心理面面观

攀比。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要好过你,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然,攀比心理隐含着竞争意识,只不过这种竞争用错地方罢了。

自卑。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自卑的表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总觉得别人穿名牌、用名牌,自己没有,就产生自卑心理,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后果。

嫉妒。通过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在一起的同学穿名牌、用名牌时,便产生嫉妒心理:“他们凭什么穿这些名牌,不就是有个有钱的爹?他们神气什么,过几天我也买。”

敌视。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人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周围的人。穿上了名牌,他们就看不起没名牌的同学;而没名牌时,就会看不起有名牌的同学。当然这种心理也会在其他事情上反映出来。

名牌面前比什么

“名牌”来袭,咱们比定力。在嘈杂的环境中,你仍能坚持你的观点,这是一种定力;在缤纷的迷乱中,你仍能不急不躁,这是一种定力;在浮华的今天,你仍能看清攀比的本质,这更是一种高境界的定力。穿“名牌”,逛精品商店,无非是想“比”出个风头,可事实上,“比”什么呢?“比”款式?“比”价格?“比”哪个牌子响?这未免幼稚了,甚至是低俗了。而对于我们,往往是定力不够,才会在“名牌”面前败下阵来。

“名牌”上身,你就美了?往往有时,我们并不在乎一个人穿的是不是耐克或阿迪达斯,而更关注他的学识和内涵。即使最朴素的装束,在人性的美丽光环下,也会熠熠生辉。

当然,不可否认,“名牌”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为了攀比而刻意去追求“名牌”,就不能不说你的思想境界跟生活水平是不相称的。那是不是说,校园里出现“名牌”就要像消灭“非典”一样消灭它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条件和个人的喜好不同。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要总是去追求名牌,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学会理财

很多同学抱怨,钱来的时候像老太太吃饭,总是很少很慢;走的时候,又像草原上的猎豹,速度太快。怎样的理财行动是符合实际而又是行之有效的?首先应该适度消费;其次,要防止盲目消费;第三,要拓展财富的来源:第四,规划财富的流向,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

富豪的孩子从小学理财

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富翁,但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少得可怜,而且要求严格: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事先作出预算并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账目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减少。洛克菲勒通过这种办法,使孩子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学会精打细算、当家理财的本领。

沃尔玛公司连续两年排名财富500强全球第一,但公司董事长山姆·沃尔顿自身的简朴以及对子女的“勤俭”教育则与其所拥有的巨额财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同龄的孩子不同,老沃尔顿不给孩子们零花钱,他要求孩子们自己想法去挣。很小的时候,他的4个孩子就都开始帮父亲干活了。他们跪在商店地上擦地板,修补漏雨的房顶,夜间帮助卸车,父亲付给他们的工钱同工人们一样多。罗布森作为沃尔顿家4个孩子的老大,刚成年就考取了驾驶执照,接着就在夜间向各个零售点运送商品。罗布森·沃尔顿如今回忆说,父亲让他们将部分收入变成商店的股份,商店事业兴旺起来以后,孩子们的微薄投资变成了不小的初级资本。大学毕业时,罗布森已经能用自己的钱买一栋房子,并给房子配备了豪华的家具。

本节课的学习带给你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概括。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