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曰:我朝先辈有言:“老人牙齿脱落者,于子孙有益。”此语诚然。数年前,朕诣宁寿宫请安,皇太后向朕问治牙痛方,言牙齿动摇,其已脱落者则痛止,未脱落者痛难忍。朕因奏曰:“太后圣寿已逾七旬,孙及曾孙殆及百余,且太后之孙皆已须发将白而牙齿将落矣,何况祖母享如是之高年?我朝先辈尝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太后慈闱福泽绵长之嘉兆也。”皇太后闻朕之言,欢喜倍常,谓朕言极当称赞不已。且言皇帝此语,凡如我老媪辈,皆当闻之而生欢喜也。
注解
宁寿宫:为皇太后所居,在毓庆宫之东。请安:清代见面问安的一种仪式。男子屈右膝半跪,口称请某人安;女子则双手扶左膝,右膝微曲,往下蹲身。
闱:宫内后妃居处。福泽:福利恩泽。绵长:连绵长久。嘉兆:好兆头。老媪:老妇人。
译文
我大清朝的老前辈说过:“老人牙齿脱落,对于子孙后代有利。”这话千真万确。几年前,我前往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向我询问治牙疼的药方,说现在牙齿松动,掉了以后就不疼了,还没掉的则疼痛难忍。我随即奏道:“太后圣寿已过七十,孙子、曾孙将近百余人,而且太后的孙子都已须发皆白、牙齿将落了,更何况祖母您享有如此高龄呢?我大清朝先辈曾说过:‘老人牙齿脱落,对子孙后代有利。’这正是太后慈祥仁爱福寿绵长的好兆头啊!”皇太后听了我的话,格外高兴,说我讲得十分有理,称赞不已。皇太后还说,皇帝的这番话,即使像我这样的老太婆听了也都会十分欣慰欢喜的。
评语
上了年龄,牙齿脱落是自然现象,然而,中国人,尤其清代的中国人,缺乏刷牙护牙等保健措施也是牙齿脱落的一大原因。康熙想法子让皇太后高兴,自是一种自圆其说,离科学和卫生学相去甚远。
居家洁净清气著身
训曰:尔等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浊气所染,而清明之气渐为所蒙蔽矣。
注解
清气:指洁净之气。著身:上身。
译文
你们凡是起居住行,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一个人平时仪表整洁,干干净净,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清纯的气质。如果不讲卫生,平时被污秽肮脏的空气所污染,那么他即使具有清静明朗的风度,也会逐渐被蒙蔽而变得龌龊不堪。
评语
注意环境卫生,生活在洁净明快的环境中,对身体是有益处的。然而,康熙庭训中所着眼的并不是这一点,他告诫儿孙:洁净则清气上身,污秽则浊气蒙蔽。此话十分有道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办公桌、床铺都收拾不干净,做起事来,一定是有始无终,混乱不堪。
俭约不贪福寿长全
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廉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以给之?与其寡廉,孰如寡欲?语云:“俭以成廉,侈以成贪。”此乃理之必然矣!
注解
民生:平民的生计。本务:本业,指农桑之事。衣食财禄:指生活、财产、官禄等。定数:一定的气数。养福:颐养福气。致寿:导致长寿。养廉:保持和养成廉洁的操守。清制,于官吏正俸之外按职务等级另给银钱,称养廉银。
译文
平民的生计,就在于勤,有了勤就什么也不会缺少。世间如果有一个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而挨饿;如果有一个农妇不从事养蚕,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而挨冻。所以说,勤劳可以帮助人们免除饥寒。
至于说人生一世所能享受的衣、食,所能得到的财富、禄位,都有一定的气数。如果能够勤俭节约不贪心,就可以因此颐养福气,也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如果是做官的人,节约则可以使他保持和养成廉洁的操守。或在位做官,或闲居在家,如果只注重廉洁而不懂得节俭,想要使宅院宽广漂亮,使妻妾尽心尽力侍奉自己,使仆役增多,使自己的交游广泛,那么,不贪污,又能从哪里得到一切呢?与其寡廉,不如少欲。古语云:“节俭能使人变得廉洁,奢侈能使人变得贪婪。”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评语
俭可以养廉,这话一点不假。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不以此观点看待事物往往会走向绝对。
像把钱财视之为生活的全部,就走向了极端。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产,到头来都能挥霍精光,因此他内心常感不满足,其欲望有如永远填不满的沟壑。反之,一个生活节俭的人,平日能量入为出,虽然不富有,但是在金钱上从来没有感到不足,因此也就没有非分之想,能平平安安过个极快乐的日子。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可见康熙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勤俭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平民百姓,只有勤、俭都具备,才能安居乐业;权贵官吏只有节俭,才能廉洁而不贪渎。
一丝一缕来之不易
训曰:朕为天下君,何求而不得?现今,朕之衣服有多年者,并无纤毫之玷,里衣亦不至少污,虽经月服之,亦无汗迹,此朕天秉之洁净也。若在下之人能如此,则凡衣服不可以长久服之乎?
译文
我是统治一个国家的君王,想要什么而得不到呢?现在,我的衣服中间,有穿了多年并没有丝毫玷污的,许多内衣上没有一点点污脏的地方,即使是穿了一个月之久,也没有汗渍,这是我天生喜欢洁净的缘故。倘若下边的人都能像我这样,那么他的每件衣服不就可以穿得更长久吗?
评语
康熙告诫儿孙崇尚节俭,身为一国之君,确实难能可贵。如果一个人,在穿衣这种小事上也力求节俭,那他在大事上也必定是一个精打细算、力主节俭之人。
悖逆人性祸必上身
训曰:世上秉性何等无之。有一等拗性人,人以为好者,彼以为不好;人以为是者,彼反以为非。此等人似乎忠直,如或用之,必然偾事。故古人云“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者,此等人之谓也。
注解
偾事:败事。
译文
世上什么样的秉性的人都有。有一种性格执拗、古怪的人,别人以为好的,他却认为不好;别人以为是对的,他却以为是错的。这种人看起来好像忠贞正直,假若用他办事,一定会失败。所以古人说:“喜好别人所厌恶的,憎恨别人所喜欢的,这就叫做逆拂为人的本性,必定会引祸上身。”说的就是这种人。
评语
一个人之所以逆拂人性,骄矜执拗,无非是由于受外来而非出自至诚的血气的影响,只要能消除自以为是的逆反心理,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正气才会出现。只要能铲除内心世界里虚幻无常的妄心,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人,要以正气为主心骨,因为正气乃天地之气,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我们的身体如同小宇宙和小天地,在我们身体中支配我们的主人就是正气,这种正气光明正大,绝不为利害所迷失。所谓“情欲意识尽属妄心”乃是指各种情欲,而判断是非得失的智能乃属意识,但是不论情欲或意识都属妄心,不消除这种妄想,真心就不会出现。人如果真能不受逆反心理的驱使,同时不但不为妄心所左右,而且又能加以制服的话,就可以改造为另一类人。
事实上,具有这种逆反心理和妄心的人,大多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有关,是一种心理成长定势,也是就人们常说的秉性,改造起来特别难。
造谣中伤终有恶报
训曰:凡大人度量生成与小人之心志迥异。有等小人,满口恶言,讲论大人,或者背面毁谤,日后必遭罪谴。朕所见最多。可见,天道虽隐而其应实不爽也。
注解
度量:器量,胸怀。迥异:完全不同,根本不一样。罪谴:惩罚,谴责。应实:报应,实现。爽:失。
译文
高尚之人的胸怀、器量和卑贱小人的心志完全不同。有一种小人,满嘴讲的是恶毒的语言,对高尚的人常常说三道四,或者背后诽谤中伤,这种人日后必定会遭到报应、惩罚。这种事我见得多了。由此可见,天道虽然隐秘,但对善恶人的报应却是不会有差错的。
评语
康熙在这里用“善恶有报”的道理,讲述为人处世的法则,那些对高尚之人进行恶毒攻击、造谣中伤的人,一定会受到老天的惩罚。尽管这里不乏迷信色彩,但康熙的用意,显然是让儿孙们亲君子、远小人;另一方面,也是对那些喜欢以下攻上、多有怨言的下人的威吓。
言而有信为人守秘
训曰:朕决不欺人。即如今凡匠役人等,各有密传技艺,决不肯告人。而朕问之,彼若开诚明奏,必密之,不告一人也。
译文
我绝不会欺哄他人。就好像现在的手艺匠人等,他们都各有自己秘密相传的某种技艺,一定不愿意告诉给别人。但我问他们,他们如肯告诉我,我一定会为他们保密,不告诉任何人。
评语
人们常言:口是心灵的大门,假如大门防守不严,内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灵的双脚,意志不坚定,就可能会像跛脚一般走入邪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愿人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知不妙。但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有时你认为信得过的人可能偏偏与你不善;眼下是你的知己,随情况变化就可能为敌。故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民谚。
身为领导,为人守信,不仅仅是一个品德问题,也是一种责任。正如康熙在这篇庭训中告诫儿孙的那样:为人要言而有信,要能够保守秘密。这样,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而别人也才会为你尽力、效命。
己所不能嘉彼所能
训曰:凡人能量己之能与不能,然后知人之艰难。朕自幼行走固多,征剿葛尔丹三次行师,虽未对敌交战,自料犹可以立在人前。但念越城勇将,则知朕断不能为。何则?朕自幼未尝登墙一次,每自高崖下视,头犹眩晕。如彼高城,何能上登?自己绝不能之事,岂可易视?所以,朕每见越城勇将,必实怜之,且甚服之。
译文
一个人要能够正确衡量自己的才能,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别人,懂得别人的艰难、苦衷。我从小至今,走的路很多,曾经三次出师征剿葛尔丹,虽说我自己没有亲临前线对敌作战,但我觉得我还是敢于站在大军之前,面对敌人的。但想想那些带领士兵无所畏惧地攻城作战的将军们,就知道自己绝对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到大不曾攀登过一次高墙,每次从高崖顶上往下看,就会头晕目眩。像我这样的人,碰上那么高大的城墙、城楼,怎么能够登上去呢?自己绝对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够轻视、小看它呢?所以,我每次见到那些登城作战的将军们,必然是同情他们,同时更佩服他们。
评语
做人不可恃一己之长而傲人待物,不能因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就忽视随之而来的另一方面的不足。更不能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康熙在这篇庭训格言中指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应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只有设身处地想想别人的艰难之处,才能由衷地产生仁爱之心,正视别人的优点,因而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久经征伐须重人命
训曰:昔时,大臣久经军旅者,多以人命为轻。朕自出兵以后,每反诸己,或有此心乎?思之,而益加敬谨焉!
注解
反:反省。敬谨:恭敬,谨慎。
译文
以前,经常参加战争的大臣们,大多变得不重视别人的生命。我每次出兵作战以后,都要自我反省:我是不是也有不重视别人生命的思想?这样想了以后,就会变得更加恭敬、谨慎。
评语
唐诗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之句。久经沙场之人心肠自然很硬,对个把人的性命常视若不见。康熙一生多次征战,这种处世待人的心境自然也有过。难能可贵的是,康熙能从局内人的观感跳出,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冷静看待战场杀伐带给人们内心的副作用。
先贤有“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名言。人性有善恶,权势者更是杀伐在握,如何对待他人性命,实在是一篇大文章,从根本上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性善恶。康熙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从帝王的日常政治行为出发,告诫儿孙要“敬谨”。由此可见,康熙被誉为明君,并非虚言。
敬重神佛不可随俗
训曰:敬重神佛,惟在我心而已。自唐宋以来,相传遇神佛祭日,特造神佛纸像供之,祭毕复焚。此虽无关乎大礼,然于道理甚不合。外边小人随其俗尚可已,我等为人上者,知此当各戒之。
译文
敬重神佛,只在自己的心里罢了。自从唐宋以来,相传到了祭神佛的这一天,要特意做一个神佛的纸像祭供,祭完又把它烧掉。这虽然无关大礼节,但在道理上很不相合。外面地位低微的人随俗还可以,我们做上等人的,知道这个道理就应当戒除。
评语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论语中载,孔子不议论“怪力乱神”。孔子并非无神论者,他只是认为对神要敬畏,要从心中礼拜,不要流于任何形式。康熙的这段话,正是对孔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理论的发挥。世俗之人造神像供之,祭毕复焚的习俗,更是浪费财物的一种行为,康熙力主戒除,确是高明之举,但言语之中,也表现出了其封建的等级观念。
尊老爱幼彼此避讳
训曰:旧满洲忌讳之事皆如古典。即如遇一忌讳之事,有年高者则子弟为年高者忌讳,子孙众多年高者亦为子孙忌讳,是皆彼此爱敬之意。汝等知此,必遵而行之。
译文
旧满洲避讳的事都合乎古代典章。就如遇到一件须避讳的事,有年纪大的人,那么子弟要对年纪大的有所避讳,子孙很多的年高者也应对子孙有所避讳。这都是彼此爱护尊敬的意思。你们懂得这个道理,必须遵照执行。
评语
怎样治家,古人有许多专门的论述。现代社会里,家庭问题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尤其是子女教育问题,每个家庭方法不一。有的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家长对于子女的管教特别严格,每当子女犯了过错,就立刻暴跳如雷非打即骂;有的家长对子女的爱好志向和事业漠不关心,放任不管。这种粗暴和冷漠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处理家庭关系同样要讲究方式,那种家长式的作风早已成为过去,许多家庭矛盾往往要假以时日消除或者婉转温和才能沟通。家庭和社会不一样,家人总是朝夕相处,因此和睦的家庭,融洽的气氛就成了事业成功的基础。康熙皇帝告诫后人,子孙和年高者要相互忌讳,以表示彼此爱敬之意,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融。
机心修身其益无比
训曰:人于平日养身,以怯懦机警为上。未寒凉即增衣服,所食物稍有不宜即禁忌之。愈谨慎、愈怯懦则大益于身。但观老大臣辈尽皆如此,朕每见伊等常以机心戏之。然机心第不可用之于他处,若各用之于养身,其有益无比也。
译文
人平时保养身体,应以小心谨慎机敏警觉为上策。天还没冷的时候就开始增加衣服,吃的东西稍有不适就马上不吃了。越谨慎越小心,对保养身体来说越有好处。只要观察一下年迈的大臣,都是如此。我见你们常耍心眼儿戏谑他们。虽然心计不可用在其他地方,但如果用在养生方面,它的好处是无可比拟的。
评语
智巧是从智慧和才干中锻炼而来,假如为了自身利益就去施展权谋术数,反而不如那些不懂得智巧的憨厚之人显得高尚,尤其是有机会把握权力,掌握金钱,却依然保持高洁,不因权力而贪污,不因金钱而堕落,是非常可贵的。此即所谓“富贵不能淫”。权势名利是现实生活中必然遇到的,有人格、有原则的人才可能出污泥而不染;也正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才耻于机巧权谋的运用,而视权势如浮云。
此篇写作宗旨是告诫后人,机心不可用之于他处,如能用之于修身则受益无穷。
扬善揭短智者不为
训曰:凡书生颂扬君上,或吟咏诗赋,欲称其善,必先举人之短,而后方颂言之,每以媲三皇、迈五帝、超越百王为言,此岂非太过乎!诗中有云:“欲笑周文歌宴镐,还轻汉武乐横汾。”譬之欲言此人之善,必先指他人之恶,朕意不然。彼亦善而我亦善,岂不美哉!总之,欲言人之善,但言某人之善而已,何必及他人之恶?是皆由度量窄狭而心不能平也,朕深不然之。
注解
媲:匹敌。周文:周文王。镐:镐京,西周国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丰镐村。汉武:汉武帝。横:横渡。汾:即汾河。贯穿山西境内。
译文
大凡那些文人学士颂扬君上,有的吟咏诗赋,打算称赞君上的好处,就一定要先列举别人的短处,然后才歌颂君上,并且每次在言语中总要说成可以与三皇匹敌,超过了五帝和百王,这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诗中有这样的话:“想要歌颂周文王在镐京与臣下设宴欢饮,就先要对汉武帝为渡过汾河而高兴表示蔑视。”譬如想说这个人的好处,就一定要先指出别人的恶处,我的看法就不是这样。他也好而我也好,难道不更好吗!总而言之,想说一个人好,只说这个人好就行了,何必要波及他人的不好呢?这都是由于气量狭窄且心中不平所造成的,我对此深感不以为然。
评语
本篇说的是一些善于阿谀逢迎的读书人的毛病。“扬善揭短”,是其外在表现,骨子里却是德行的问题。此等人古代有,现代也有,不过还要加上一句:他所颂扬的肯定是当时的权贵者、得势者;他所揭短的肯定是古人或者是当今的失势者,否则打死他,他也不敢做此“扬善揭短”的举动。这种拿别人的血来染红顶子的人,是应该受到鄙视的。
长持其志无暴其气
训曰:孟子云:“持其志,无暴其气。”人欲养身,亦不出此两言,何也?诚能无暴其气,则气自然平和;能持其志,则心志不为外物所摇,自然安定。养身之道,犹有过于此者乎?
译文
孟子说:“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损耗自己的心气。”人想养身全形,都出不了这两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人要是真的能做到不损耗自己的心气,那么他必定会心平气和,不骄不躁;能树立远大的志向,那么他就不会为外物左右,恬淡安静。养身之道,还能有比这更高明的吗?
评语
本篇谈的是养志与全身的问题。古人认为人的生命由精神和肉体两部分组成;对精神的养护就叫养性(志),对肉体的养护就叫全身。那么如何养护好精神呢?康熙引用孟子的话,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康熙还进一步阐释,一个人如果有了远大的志向,那么他就会不为外物所动摇,自然安定,因而也就达到了养性全身的目的。康熙这些理论,至今不无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