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康熙治国要略 > 第一章 心怀天下,躬亲大政
第一章 心怀天下,躬亲大政
作者:鲁源生   |  字数:19394  |  更新时间:2015-04-03 17:18:55  |  分类:

人物传记

康熙六年,圣祖躬亲大政,诏谕天下曰:“朕以冲龄,嗣登大宝,辅政臣索尼等,谨遵皇考世祖章皇帝遗诏,辅理政务,殚心效力,七年于兹。今屡次奏请,朕承太皇太后之命,躬理万机。惟天地祖宗,付讬至重,海内臣庶,望治方殷。朕以凉德,夙夜祇惧。天下至大,政务至繁,非朕躬所能独理。宣力分猷,仍惟辅政臣、诸王贝勒、内外文武大小各官是赖。务各殚忠尽职,洁己爱民,任怨任劳,不得辞避。天下利弊,必以上闻,朝廷德意,期于下究,庶政举民安,早臻平治。凡我军民,宜仰体朕心,务本兴行,乐业安生,以迓休宁之庆。政在养民,敢虚天地生成之德;时当亲政,恒念祖宗爱育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是年,又谕吏部等衙门曰:“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颠连,深可悯念。或系官吏贪酷,朘削穷黎,抑或法制未便,致民失业,果何道以遂其生耶?一切民生利病,应行应革,尔内外各衙门大小文武等官,念切民依。其各抒所见,毋隐。”

注解

圣祖: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冲龄:指帝王幼年即位。大宝:皇位。索尼(16011667):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一等公爵。他和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并为顺治帝指定的四位辅政大臣。康熙亲政不久后即病逝,谥号文忠。世祖章皇帝:即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清入关后第一任皇帝,年号顺治。16431661年在位。太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16131688),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次女。天命十年(1625),嫁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后,受封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顺治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又尊为太皇太后。凉德:少德,缺少仁义,常用作帝王自谦之词。猷:计谋,谋略。德意:布施恩德的心意。庶:期望,但愿。迓:迎接。休宁之庆:安乐和平的盛世。朘削:剥削。穷黎:穷苦百姓。

译文

康熙六年(1667),清圣祖康熙亲自主政,诏告天下说:“朕以幼弱之年继承帝位,辅政大臣索尼等谨遵皇考世祖章皇帝遗诏,辅理政务,尽心竭力,已有七年。现在屡次奏请,朕秉承太皇太后的诏命,亲理政务。身当天地祖宗的厚重托付,海内臣民的殷切冀望。朕才微德少,夙夜忧惧。天下广大,政务繁杂,不是朕一人能够独自治理。大家尽力谋划,需要依靠辅政臣、诸王贝勒、内外文武大小各官协助。务必各自尽忠尽职,洁己爱民,任怨任劳,不得推辞避让。天下政务利弊,一定上奏。朝廷布施恩德的心意,期望下达。期望政举民安,早日实现大治。我朝军民都要体味朕的用心,操持本职,安居乐业,以迎接安乐和平的盛世。为政重在养民,虚心体味天地生养的大道;现在亲自主政,常思索祖宗爱育的心思。将诏书布告天下,使大家知晓。”

此年又告谕吏部等衙门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一定使他们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才能称作太平之治。最近听说直隶各省人民大多流离失所,疾苦不堪,十分值得怜悯。或是因为官吏贪污酷恶,剥削贫苦百姓,抑或是法制严苛不便,造成人民失业,这样下去怎么能够造福民生呢?一切有关民生的良策弊政,应该执行或革除,你们内外各衙门大小文武官员,都要依从人民所愿。你们要各抒己见,不要隐讳。”

评语

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康熙。六年后,十四岁的康熙帝开始亲政。从这份亲政诏书中,可以看出康熙基本的执政思路。他希望倚靠旧臣,虚心求谏,革除弊政,要求各级官吏尽忠尽职,勤政爱民。对百姓则安定人心,以民为本,要求他们安分守己,勤劳乐业。康熙希望能够上下一心,共图安乐盛世。两年后,康熙帝扳倒鳌拜,独揽皇权,正式开启历经康雍乾三代的盛世蓝图。

风闻言事,务必谨慎

康熙十一年,圣祖召讲官等至懋勤殿,谕曰:“汉官中有请令言官以风闻言事者,朕思忠爱之言,切中事理,患其不多。若不肖之徒,借端生事,假公济私,人主不察,必至倾害善良,扰乱国政,为害甚巨”。

注解

风闻言事: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

译文

康熙十一年(1672),康熙召讲官等人到懋勤殿,告谕说:“汉官中有人建议让监察官员据传闻向上检举官吏,朕以为忠诚仁爱的谏言,能够切中事理,但可惜不多。如果不肖之徒借机生事,假公济私,君主没有觉察,一定会陷害忠良,扰乱国政,为害十分巨大。”

评语

风闻言事有久远的历史传统,是中国古代监察体系的重要组成。对监督百官有重要作用。但风闻言事也是一把双刃剑,根据传言就可以检举百官,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康熙十分谨慎。既强调风闻言事可以“切中事理”,又认识到其弊端,谨慎使用。以免“倾害善良,扰乱国政”。

与民休息,道在不扰

康熙十一年,谕曰:“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朕观前代君臣,每多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紊乱旧章,虚耗元气,上下讧嚣,民生日蹙,深可为鉴。”熊赐履奏曰:“皇上此谕,诚千古为治之要道也。”

注解

讧嚣:冲突。蹙(c):窘迫。熊赐履(16351709):清代大臣、学者。字敬修,一字青岳,别号愚斋。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以直言论事,著称于世。著有经义斋集十八卷等。

译文

康熙十一年(1672),告谕说:“自古以来为政之道在于与民休息,减少侵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朕看到前代君臣,多有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导致典章错乱,元气虚耗,上下不能齐心,民生日益窘迫,这非常值得警戒。”熊赐履上奏说:“皇上的这条圣谕,真是君主治国的千古不变之理啊。”

评语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以黄老思想治国的精髓。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清静无为的统治方针,民生得以很快恢复,到汉武帝时,西汉帝国迎来了繁荣盛世。但汉武帝好大喜功,多次出兵攻伐匈奴,东巡封禅,四处求仙,搞得国库日渐空虚,民力疲乏。到汉武帝晚年,西汉帝国的民生景象竟然与秦末无异。幸亏汉武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调整执政方针,民生才有所恢复。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康熙熟读史书,对此十分了解。作为君主,他希望以史为鉴,时刻让自己保持警醒,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德为才先,知人善任

康熙十二年,圣祖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从来民生不遂,由于吏治不清,长吏贤则百姓自安矣。天下善事,俱是分所当为。近见有寸长片善,便自矜夸,是好名也。”又谕曰:“‘有治人无治法’,但真能任事者,亦难得。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必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熊赐履奏曰:“圣谕及此,诚知人之要道也。”寻又谕讲官等曰:“从来君臣一心图治,天下不患不治。此等光景,未易多得。朕与诸臣,何可不交勉之?”

注解

遂:如意,安定。矜夸:骄傲自夸。有治人无治法: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使国家自行安定的法制。语出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荀子认为,虽然应当重视法律的作用,但在“人治”与“法治”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法。

译文

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皇帝驾临弘德殿,讲官讲授完毕,告谕讲官等说:“从来民生不安定,是因为吏治不清明,长吏贤能则百姓安定。天下的官吏做善事,本都是分内之事。最近看到有人做一点善事,便骄傲自夸,是喜好名声。”又告谕说:“虽说‘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使国家自行安定的法制’,但真能承担大任的人是也很难得的。朕观察人才,必先观察其心术,其次是才学。如果心术不善,纵然有才学有什么用?”熊赐履上奏说:“圣谕所说,实在是知人善任的要道。”不久又告谕讲官等说:“从来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天下不怕不大治。这样的情形,并不容易多见。朕和诸臣,为何不互相勉励呢?”

评语

康熙曾经说过:“知人难,用人不易,致治之道,全关于此。”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不可能事必躬亲。选好辅佐治国的人才,就可以事半功倍。他深知知人之难,用人之不易,将能否合理选拔人才作为实现大治的关键。对于官吏的选拔,康熙强调以德为先。他以为司马光所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是至理名言,还曾强调“节操清廉,最为紧要。”如果臣子仅有才学,没有德行,为官很难政清人和。只有心术端正,才学丰厚,才能造福于民。对于追逐虚名的官吏,康熙也予以打压。康熙的用人之道,充满智慧的光彩。在强调臣子尽心为政的同时,也注意君主勤政爱民。只有君臣同心,才能天下大治。

亲贤远佞,持之以恒

康熙十六年,讲官喇沙里、陈廷敬等进讲孟子·一暴十寒章。圣祖曰:“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则君子退。君子小人,势不并立。孟子所谓‘一暴十寒’,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远佞之道,最为明快,人君诚不可不知也。”

注解

喇沙里:满洲人,康熙时讲官。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泽州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号文贞。工诗文,著有尊文堂集、午亭文编等。一暴十寒:语出孟子·告子上,即晒一天,凉十天。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

译文

康熙十六年(1677),讲官喇沙里、陈廷敬等人进讲孟子·一暴十寒章。康熙说:“君子进前,则小人退却;小人进前,则君子退却。君子小人,势不能两立。孟子所说的‘一暴十寒’,用来比拟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远佞的道理,最为明白痛快,人君真是不可不知。”

评语

“一暴十寒”是今人熟知的成语,语出孟子·告子上。原文大意是说,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办法生长。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太少,我一离开,奸佞之人就上前,即使大王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没有办法培育。比如下棋虽是雕虫小技,但若不专心致志,也无法成就。让奕秋(春秋时鲁国的围棋高手)教两人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三心二意之人必然不能成功。孟子用浅显明白的例证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康熙深谙其理,以为君子与小人势同水火,不能并存。人君不仅要亲君子远小人,更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就会一暴十寒,无所成就。0

躬行实践,有益所学

康熙十六年,谕讲官曰:“尔等进讲经书,皆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道。朕孜孜详询,每讲之时必专意以听,但学问无穷,不在徒言,要惟当躬行实践,方有益于所学。尔等仍直言无隐,以助朕好学进修之意。”

注解

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道:均是儒家对于个人修养和从政的理论主张。“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是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缩略语,出自礼记·大学,是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苍生的人生志向。孜孜详询:不知疲倦地详细询问。

译文

康熙十六年(1677),又告谕讲官说:“你们近前讲授经书,都是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道理。朕不知疲倦地详细询问,每次讲授必须专心致志地听讲,但学问没有穷尽,不止在于言论,更要躬行实践,才能有益于所学。你们要依旧直言,不要隐晦,以帮助朕好学进修的意愿。”

评语

康熙十分注重实干。所谓“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古代帝王和传统士大夫追求的人生境界。康熙知道学海无涯,自己精力有限,不能遍知。他还曾告谕讲官说:“致治之道,不宣太骤,但须日积月累,久之自有成效。朕平日读书穷理,总是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言耳。”治理国家不能心急,而要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才有成效。治国的要道,重要在于实行,而不是空言。他除了认真学习“内圣外王”之道外,还将它们作为实现人生志向的理论指导,强调躬行实践,才成就了生平盛世。

民富国裕,民足君足

康熙十八年,圣祖谕浙江巡抚李本晟曰:“近来兵民多不能调和,尔宜尽心料理。每见各省督抚料理事务,所见止在一省,不能通行。凡事应悉心区画,从天下大计起见。”李本晟曰:“目前惟兵饷最急,民富则国裕,民贫则兵饷无从而办。”圣祖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古今不易之理也。”

注解

李本晟:字旸若,湖北蕲州人。顺治六年进士。任浙江巡抚,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督抚:总督和巡抚的合称,明清两代的地方军政长官。

译文

康熙十八年(1679),康熙告谕浙江巡抚李本晟说:“近来兵民大多不能和谐相处,你应当尽心料理。常见到各省督抚料理事务,其政见只能在一省执行,不能通行别处。所有政事应当仔细用心筹划,以天下大计为根本出发点。”李本晟说:“目前只有兵饷最为急迫,人民富足则国家富裕,人民贫困则兵饷无从办理。”康熙说:“百姓富足,君主难道不富足?百姓不富足,君主怎么会富足?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

评语

对于兵民矛盾,康熙十分重视。他告诫浙江巡抚李本晟要尽心料理,以免激化兵民矛盾。李本晟急于筹集兵饷,仅强调民贫则兵饷无从筹措。康熙并没有仅仅将视线停留在兵饷一事上,而是由此引申,指出君主应以百姓为先。百姓富足,则君主富足。这里的富足,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也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他还告谕李本晟,做事要有大局观念,不能仅局限一隅,而应以天下大计为根本。

居安思危,治不忘乱

康熙二十三年,圣祖幸金山。乘沙船渡扬子江,风浪恬静,舟行甚速。谕侍臣曰:“自兵兴以来,恢复岳州、长沙,多得舟楫之力。今海宇承平,昔时战舰,仅供巡幸渡江之用,然安当思危,治不忘乱。朕乘此舟,未尝不念艰难用武之时,非以游观为乐也。”

注解

沙船:一种遇沙不易搁浅的大型帆船,能耐风浪,适宜远航。兵兴以来:指平定三藩叛乱以来。三藩叛乱(16731681)是指康熙时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发起的讨伐清王朝的战争。叛乱历时八年,以清王朝取胜告终。

译文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巡幸金山。乘坐沙船渡过扬子江,风平浪静,船行速度很快。康熙告谕侍臣说:“自从兴兵作战以来,收复岳州、长沙,多依靠舟楫之力。现在海宇承平,当时的战舰,仅供作巡幸渡江之用。但是安当思危,治不忘乱。朕乘坐此船,未尝没有想起当年用武的艰辛,并不是为了坐船游观取乐。”

评语

康熙二十年(1681),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以清王朝的胜利而告终。三藩叛乱的平定对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第一次巡视江南,他乘坐沙船视察民情。这一日,风浪恬静,舟行甚速,年轻有为的康熙意气风发,心情大好。他强调自己乘船巡察扬子江不是为了游观取乐,而是想到舟楫之力在平叛三藩叛乱时所起的作用。正所谓“安当思危,治不忘乱”,只有时刻不忘战时的艰难,才会更加珍惜和平时期的安乐环境。

民心悦服,边境自固

康熙三十年,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总兵官蔡元疏言:“古北口一带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应如所请。圣祖谕大学士等曰:“蔡元所奏,未谙事宜。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蔡元见未及此,其言甚属无益,谕九卿知之。”

注解

古北口:位于今北京密云古北口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谙:熟悉,明白。我太祖:指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清王朝的奠基者,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年号天命。后迁都沈阳,席卷辽东。1626年宁远城之役,被袁崇焕击败,不久死去。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喜峰口:位于今河北迁西境内西北,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译文

康熙三十年(1691),工部等衙门奏议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说:“古北口一带长城边墙倾塌很多,请进行修筑。”批示同意进行修筑。康熙告谕大学士等说:“蔡元的奏议,是不明白事理。帝王治理天下,自有根本依据,不只靠地势险阻。秦代修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也经常修理,那些时代难道就没有边患吗?明末我朝太祖统领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都不敢阻挡。可见守国之道,在于修德安民。民心悦服,才是治国之本,边境自然稳固。这就是所谓众志成城。古北口、喜峰口一带的长城,朕都曾巡阅,大多损坏。现在想要修复,兴工劳役,难道会无害于百姓?并且长城延袤数千里,需要养兵多少,才能分别把守?蔡元的见解尚未及此,他的奏言实属无益,告谕九卿遍知。”

评语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东北得以安定。康熙二十九年(1690),噶尔丹叛乱,侵夺内外蒙古。康熙帝决定出兵平叛。次年,康熙帝在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约集内外蒙古“会盟”,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辖。蔡元的上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康熙帝否决了蔡元修复长城的建议,反而决定弃修长城。“明修长城清修庙”是对明清两代边防政策的精要总结。自战国以来,历代统治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明代自洪武十四年(1381)筑山海关,至崇祯亡国前,在长达250余年的时间里一直修筑长城。然而历史一次次证明,长城并不能阻挡北方草原民族的入侵。清军入关时,重兵把守的长城防线也没有起到应有的防御作用。清代统治者对长城的边防作用有清醒的认识,所谓“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与其耗费大量民力修筑长城,不如“修德安民”、“众志成城”。

体察民情,巧询米价

康熙五十六年,圣祖谕大学士等曰:“自古人主多厌闻盗贼水旱之事,殊不知凡事由微至巨,预知而备之,则易于措办。所以朕于各省大小事务,惟欲速闻之也。即如各省来京之人,从福建来者,朕以浙江米价询之;自江南来者,朕以山东米价询之。伊系经过之地,必据实陈奏。即彼省大吏,知不可隐,亦皆实奏。米价既已悉知,则年岁之丰歉,亦可知矣。”

译文

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告谕大学士等说:“自古君主大多不愿听到盗贼水旱之事,殊不知凡事由小至大,防微杜渐,提前预知而有所准备,到时则易于措办。所以朕于各省大小事务,都想尽早得知。即如各省前来京师之人,从福建来者,朕以浙江米价询问他;自江南来者,朕以山东米价询问他。他们经过该地,一定会据实陈奏。而该省的长官知道无法隐瞒,也会据实禀报。米价由此得以全部知晓,则年岁的丰歉,也可以知道了。”

评语

帝王统治天下,自然喜欢国家昌盛,百姓富足,不愿听到负面消息。如果出现统治危机,臣下也大多隐瞒不报,有的帝王甚至掩耳盗铃,对灾情充耳不闻。对于盗贼水旱等负面因素,康熙并不回避,反而要求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以免出现危机时手忙脚乱。他对地方情况十分关心,为防止地方官员隐瞒真实情况,通过询问不同地方的进京官员,巧妙得知各地米价,以此推知年岁丰歉,以有备无患。这一方法,是康熙多年执政实践的经验总结,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周知天下。

敬天法祖,居敬行简

康熙五十六年,又谕大学士等曰:“为君之道,要在安静,不必矜奇立异,亦不可徒为夸大之言。程子曰:‘人不学为圣人,皆自弃也。’此语亦属太过。尧舜之后,岂复有尧舜乎?昔人有言,孟子不足学,须学颜子,此皆务大言不务实践者。朕自幼喜读性理书,千言万语,不外一敬字。人君治天下,但能居敬,终身行之足矣。”

尝论“居敬行简”曰:“观民气之静躁,而政之得失可知也;观政事之繁简,而治之隆替可知也。上古之世,淳淳闷闷,执契而自平,结绳而自治,猗欤盛矣。自禅继相承,创守代见,张弛因革,道非一端。约而举之,其政简者其治隆,其政繁者其治替,此古今不易之理,虽百世而可知也。虽然,此特就其所行者言之耳。若夫宰治之原,则有至要者存焉。使操之无本,而一切以简为主,则任法之弊,必尚于综核,省事之渐,必流于丛脞。秦之衡石程书,晋之清言招祸,其所失均也,必也。主之以至一,本之以无私,正心以穷理,而是非不得淆其中,虚己以知人,而邪正不得淆其外。夫然后见之措施,清静画一,无为而治,事有不期简而自简者。故曰君子之学大居敬。”

注解

矜奇立异:即标新立异。程子:即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宋代理学家,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人不学为圣人,皆自弃也”,出自程子遗书。尧舜: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孟子:即孟轲(约前372约前289)。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颜子:即颜渊,(前521前481),又叫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不幸早死。淳淳闷闷:语出老子·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是说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执契:手持凭证,以相验对。结绳而自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语出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猗欤:感叹词。表示赞美。丛脞:烦琐、细碎。衡石程书: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据说,秦始皇大权独揽,每天批阅文书极多,达不到规定重量就不休息。清言招祸:清言即清谈。指魏晋间何晏、王衍等崇尚虚无,不务实际,空谈哲理,成为一时风气。何晏、王衍皆因清谈招来杀身之祸。清静画一: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是汉初按照黄老思想,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一种治国策略。

译文

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告谕大学士等说:“担任君主的大道,最紧要的是安静养民,不必标新立异,也不可只做夸大之谈。程子说:‘做人不学习做圣人,都是自暴自弃。’这话说得太过了。尧舜之后,难道还有尧舜吗?古人曾说,孟子不值得学习,要学习颜子,这都是爱说大话而不躬行实践的人。朕从小喜欢读性理之书,千言万语,不外乎一个敬字。人君治理天下,只要能够居敬,终身的操行就足够了。”

曾经论述“居敬行简”说:“观察民气的安静躁动,为政的得失就可以知道。观察政事的繁简,治乱兴衰就可以知道。上古时代,政治宽厚清明,人民淳朴忠诚。手持凭证就可以平息诉讼,结绳记事就可以实现自治。真是美好的盛世啊。自从禅让继承制度施行以来,有创有守,有张有弛,治国之道纷纭复杂。约略总结来看,为政简易的治国就兴隆;为政繁杂的国家就会被更替,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即使历经百世也可以得知。虽然如此,这只是针对其所作所为来说。要说治理国家的本原,则有重要的原则。如果治国没有原则,而单纯一切以简易为主,则必然导致刑法混乱、政务繁琐。秦代的衡石程书,晋代的清言招祸,其失败都是一样的,也是必然的。以和谐一致为主,以公正无私为本,端正心思来追求事理,是非就不会混淆其中,虚心以信任他人,邪正就不会混淆其外。然后再采取清静无为的治理策略,事情就会化繁就简。因此说君子之学以居敬为大。

评语

论语·雍也说:“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意思是说,居心恭敬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康熙深谙居敬行简的道理,屡次强调要以敬畏为治国根本。康熙还曾告谕臣子说:“人主势位崇高,何求不得?但须有一段敬畏之意,自然不至差错。即有差错。自能省改。若任意率行,略不加谨,鲜有不失之纵佚者。朕每念及此,未尝一刻敢暇逸也。”又说:“临民以主敬为本。昔人有言一念不敬,或贻四海之忧;一日不敬,或以致千百年之患。”“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君主因为位高权重,往往为所欲为,最终导致国家败亡。康熙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时刻提醒自己常怀敬畏之心。执政如履冰,只有小心谨慎,公正无私,清静宽仁,才能取得大治。

实心实政,诚血治国

康熙五十六年,圣祖御乾清宫东暖阁,召诸皇子及满汉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入。谕曰:“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今春始患头晕,渐觉消瘦,至秋月塞外行围,蒙古地方水土甚佳,精神日健,颜貌加丰,每日骑射,亦不觉疲倦,回京之后,因皇太后违和,心神忧瘁,头晕频发。有朕平日所欲言者,今特召尔等面谕。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奏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国素非和好,今取之甚易。但念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翦灭闯寇,入承大统。昔项羽起兵攻秦,后天下卒归于汉。其初汉高祖一泗上亭长耳。元末陈友谅等并起,后天下卒归于明。其初明太祖一皇觉寺僧耳。我朝承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

朕年将七旬,在位五十余年者,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予凉德之所致也。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自黄帝甲子至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称帝者三百有余。但秦史以前,三代之事,不可全信。始皇元年至今,一千九百六十余年,称帝而有年号者,二百一十有一。朕何人斯?自秦汉以下,在位久者,朕为之首。古人以不矜不伐,知足知止者,为能保始终。览三代而后,帝王践祚久者,不能贻令闻于后世。寿命不长者,罔知四海之疾苦。朕已老矣,在位久矣,未卜后人之议论如何。而且以目前之事,不得不痛哭流涕,豫先随笔自记。而犹恐天下不知吾之苦衷也。

自古帝王多以死为忌讳。每观其遗诏,殊非帝王语气,并非中心之所欲言,此皆昏瞀之际,觅文臣任意撰拟者。朕则不然,今豫使尔等知朕之血诚耳。当日临御至二十年,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五十七年矣!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今朕年将七十,子孙曾孙百五十余人。天下粗安,四海承平,虽不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但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仅劳苦二字所能赅括耶?

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侈然自放、耽于酒色所致。此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尽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为前代帝王剖白,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仅诸葛亮一人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足胝手,终于会稽。似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遯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朕心窃谓不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即贻千百世之患。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故朕每事必加详慎。即如今日留一二事未理,明日即多一二事矣。若明日再务安闲,则后日愈多壅积。万几至重,诚难稽延。故朕莅政,无论巨细,即奏章内有一字之讹,必为改定发出。盖事不敢忽,天性然也。五十余年,每多先事绸缪,四海兆人,亦皆载朕德意,岂可执不兼综细务之言乎?

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龄读书,即知酒色之宜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无恙。自康熙四十七年大病之后,过伤心神,渐不及往时。况日有万几,皆由裁夺,每觉精神日逐于外,心血时耗于内,恐前途倘有一时不讳,不能一言,则吾之衷曲未吐,岂不可惜?故豫于明爽之际,一一言之,可以尽一生之事,岂不快哉!

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俟命。’皆圣贤之大道,何足惧乎?近日多病,心神恍惚,身体虚惫。动转非人扶掖,步履难行,当年立心以天下为己任,许死而后已之志。今朕躬抱病,怔忡健忘,故深惧颠倒是非,万几错乱。心为天下尽其血,神为四海散其形。既神不守舍,心失怡养,目不辨远近,耳不分是非,食少事多,岂能久存?况承平日久,人心懈怠,福尽祸至,泰去否来。元首丛脞,而股肱堕,至于万事隳坏。而后天灾人害,杂然并至,虽心有余而精神不逮。悔过无及,振作不起,呻吟床榻,死不冥目,岂不痛恨于未死!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髦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豫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又如丹毒自杀,服食吞饼,宋祖之遥见烛影之类。种种所载疑案,岂非前辙?皆由辨之不早,而且无益于国计民生。汉高祖传遗命于吕后,唐太宗定储位于长孙无忌,朕每览此,深为耻之。或有小人希图仓卒之际,废立可以自专,推戴一人以期后福。朕一息尚存,岂肯容此辈乎?

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八龄践祚,迄今五十七年,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取。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今臣邻奏请立储分理,此乃虑朕有猝然之变耳。死生常理,朕所不讳,惟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十年以来,朕将所行之事,所存之心,俱书写封固,仍未告竣。立储大事,朕岂忘耶?

天下神器至重。傥得释此负荷,优游安适,无一事撄心,便可望加增年岁。请臣受朕深恩,何道俾朕得此息肩之日也。朕今血气耗减,勉强支持,脱有误万几,则从前五十七年之忧勤,岂不可惜?朕之苦衷血诚,一至于此。每览老臣奏疏乞休,未尝不为流涕。尔等有退休之时,朕何地可休息耶?但得数旬之颐养,保全考终之死生,朕之欣喜,岂可言罄。从此岁月悠久,或得如宋高宗之年,未可知也。

朕年五十七岁,方有白须数茎,有以乌须药进者,朕笑却之曰:‘古来白须皇帝有几?朕若须鬓皓然,岂不为万世之美谈乎!’初年同朕共事者,今并无一人,后进新升者,同寅协恭,奉公守法,皓首满朝,可谓久矣,亦知足矣。朕享天下之尊,四海之富,物无不有,事无不经。至于垂老之际,不能宽怀瞬息,故视弃天下犹敝屣,视富贵如泥沙也。傥得终于无事,朕愿已足。愿尔等大小臣邻,念朕五十余年太平天子,惓惓丁宁反复之苦衷,则吾之有生考终之事毕矣。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披肝露胆,罄尽五内,朕言不再。”

注解

行围:又作秋闱。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皇太后:即孝惠章皇后(16411718),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聘为妃,六月,册封为后。康熙帝继位后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并尊,称母后皇太后。违和:生病的婉辞。敬天法祖:尊敬上天、效法祖先。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白天晚上都不懈怠。孜孜:勤勉,不懈怠。寤寐:醒与睡。常用以指日夜。遑:闲暇。太宗: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崇德元年(1636)改女真族名为满族,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为清王朝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去世后继称闯王。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败给多尔衮与吴三桂联兵,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在湖北通城九宫山遭村民误杀致死。崇祯:即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天启二年(1622)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即位,年号崇祯。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早年跟随叔父项梁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于巨鹿之战击破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在楚汉战争中失败,自刎于乌江。汉高祖:即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人,汉王朝的建立者。曾任泗水亭长,秦末起义后称沛公,后进军关中灭秦,被项羽封为汉王。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陈友谅(13201363):沔阳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参加红巾军,后杀红巾军首领徐寿辉自立,登基称帝,国号汉。后为朱元璋所败。明太祖:即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少时曾在皇觉寺为僧。后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被部下奉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区宇:境域、天下。不矜不伐:不自以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矜、伐:自夸自大。践祚:即位,登基。昏瞀:神志昏乱。一曰寿句:即五福。五福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好德”,第五是“善终”。抉摘:挑剔,揭发。勤劬:辛勤劳累。身殁于苍梧:据说虞舜出外巡行时,死在苍梧。禹乘四载:语出史记·夏本纪。是说大禹治水时,乘坐四种交通工具。与下文的“胼足胝手”都是形容大禹治水勤苦。胼足胝手: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终于会稽:据说大禹巡狩至会稽山而死。卦六爻:易经中的卦名,艮下乾上。“”即“遁”,逃避,躲闪。六爻:六十四卦中,每卦有六画,称作六爻。宴息:闲居休息。万几:即万机。指国家权力。稽延:迟延,拖延。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人。南宋理学家。世称朱子。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承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居易以俟命:语出论语·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微幸。”即安于平易不危之地以待天命。怔忡:中医指心悸,谓惊恐不安。元首句:语出尚书·益稷:“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意思是元首躬亲细务,臣下就会懈惰,以至于万事堕废。逮:到,及。梁武帝:即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的建立者。齐中兴二年(502),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侯景原为东魏大将,归降梁武帝,后又引兵渡江,攻破建康。太清三年(549),梁武帝被囚禁台城而死。台城,在今江苏玄武湖侧。隋文帝:即杨坚(541604)。隋代建立者。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全国,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史称“开皇之治”。仁寿四年(604),被其子杨广杀死,篡夺了帝位。炀帝:即杨广(569618)。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大业十四年(618),在江都被部下缢杀。丹毒自杀:唐代帝王喜服食丹药以求长生,先后有六个皇帝死于丹毒。吞饼:东汉外戚梁冀专揽朝政,被汉质帝称作“跋扈将军”。梁冀怀恨在心,命人将毒药放入煮饼中给汉质帝吃。汉质帝当日被毒死。宋祖之遥见烛影:即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没有按照传统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汉高祖传遗命于吕后:吕后即汉高祖刘邦皇后,名雉。她协助汉高祖谋杀韩信、彭越等功臣。汉高祖临终时,将政事委托于她。惠帝时,她独揽大权。惠帝死后,她又临朝称制,分封吕氏亲族,造成诸吕之乱。唐太宗:即李世民(598649),是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轻时协助其父统一全国。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等,不久夺取皇位。在位时,巩固中央集权,开疆拓土,发展生产,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长孙无忌(约597659),字辅机,唐初功臣,协助李渊父子建立唐朝政权,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后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又是长孙皇后之兄,以外戚身份受命辅立唐高宗。焚珠玉于殿前: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唐玄宗曾“内出珠玉锦绣等服玩,又令于正殿前焚之。”以示节俭。天书降于承天:据宋史·真宗纪记载,宋真宗时“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神器: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政权。撄心:扰乱心神。俾:使。宋高宗:即赵构(11071187),字德基。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靖康二年(1127)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赵构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随后南逃至临安府定都,建立南宋政权。淳熙十四年(1187)卒。在位三十五年,年八十一。同寅:在一处做官的人。协恭:友好合作。同寅协恭:形容人们互相尊敬,同心协力地工作。视弃天下犹敝屣:放弃天下如同丢掉破鞋。出自成语“弃若敝履”。敝履: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惓惓丁宁:恳切叮咛。罄尽五内:掏尽心肝,形容言辞恳切,发自肺腑。五内:五脏,指内心。

译文

康熙五十六年(1717),圣祖康熙驾临乾清宫东暖阁,召诸位皇子、满汉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入宫,告谕说:“朕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十分健壮,从不知道什么叫生病。今年春天才得了头晕之症,感觉身体逐渐消瘦。到秋天到塞外行围,蒙古地方水土很好,因而精力渐觉充沛,容色也逐渐丰满。每天骑马射箭,都不觉得疲倦。回到北京后,因为皇太后身患重病,朕心神忧劳,头晕之症又时时发作。朕心中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所以特将你们召来面谕。

从来帝王治理天下,没有不把尊敬上天、效法祖先作为首要之事。敬天法祖最重要的就是使远近宾服,让人民休养生息,以四海之利为公利,以天下之心为一心。体恤群臣,子育万民,在国家没有危险时即注意加以保护,在天下未乱时即不懈孜孜求治。白天晚上都不懈怠,宽严交相为用、互相补充,施政讲求原则又不失灵活,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自古以来,各朝以我大清取得天下最为名正言顺。我朝太祖太宗起初并无取天下之心,太宗皇帝曾经率兵至北京附近,许多大臣都上奏说:‘应当攻取。’太宗皇帝说:‘明朝和我国虽然平素关系不好,而且现在攻之也甚为容易,但是考虑到明朝是中原之主,因而不忍心攻取。后来流贼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中原臣民纷纷前来迎接。于是我朝才发兵入关,剿灭李自成,入主中原。秦朝末年,项羽起兵攻秦,后来天下最终归于汉朝。汉高祖起初不过是泗上一个亭长而已。元末陈友谅等纷纷起兵,后来天下最终归于明朝。起初明太祖不过是皇觉寺的一个和尚。我朝上靠祖宗福荫,顺应天地民心,从而统一了全国。可见,乱臣贼子起兵作乱,不过是为真正的君主统一创造条件罢了。

现在朕年近七十,能够在位五十多年,实在是因为上天和祖宗暗加佑护,而不是朕微薄的德行所致。朕从小读书,对于古今道理粗略通晓。大凡帝王各有天命,凡应得高寿者不能使之不享高寿,凡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从黄帝甲子年迄今,共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其间称帝者三百多人。但是由于史料湮没,秦代以前、夏商周三代之事不可全信。从秦始皇元年迄今,共一千九百六十余年,称帝而有年号者二百一十一人。朕算什么人啊,秦汉以后的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竟然就数朕了。古人一般都不自我吹嘘,而是适可而止,是为了能保全始终。三代以后,一些帝王虽然在位时间很长,但却没有留下多少名声,寿命不长的帝王,又不知道民间疾苦。朕已经老了,在位时间也很长,不知后世之人对朕如何评说。而就目前之事来看,又实在可以使人痛哭流涕。为此朕预先随笔自记,以免天下之人不知朕的苦衷。

自古以来帝王多以死为忌讳,后人每当读起他们的遗诏,觉得不像是本人的语气,并不是他们想说的话。这些大多是因为他们弥留之际,神智昏愦,让大臣任意代笔所导致。朕则不然,现在就让你们知道朕的肺腑之言。当年在位二十年时,朕没有想到会活到在位三十年。在位三十年时,不敢想象会活到在位四十年。现在朕已经在位五十七年了。尚书·洪范所载五福,‘一是高寿,二是富有,三是康宁,四是德行美好,五是善终。’五福之中,以善终列于最后,是因其非常难以达到。现在朕年近七十,儿子、孙子、曾孙总共一百五十多个。天下也大致安定,四海承平,虽然不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但是几十年来孜孜求治,小心谨慎,从未松懈。殚心竭力,数十年来有如一日。这些岂是劳苦二字所能概括的?

前代帝王有的短命而死,史家论及,一般都说他们奢侈腐化,贪于酒色所致。这些都是后代书生随意加以讥讽,以致不少品行优秀的帝王也被他们指摘瑕疵。朕现在为那些前代帝王说句公道话:他们之所以早夭,是因为治理天下任务十分繁重,身体无法承受的缘故。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够履行这句话的臣下,只有一个诸葛亮。而作为帝王,肩负至重,无法推卸,哪里是臣下所能比拟的呢?臣下愿做官就可以做官,不愿做官就可以退隐,年老退休回家,抱子弄孙,还可以过自如自在的生活。而做国君的只能勤苦一生,无从休息。例如虞舜虽称无为而治,但是却于巡幸途中死于苍梧;夏禹一生忙碌,以致手脚都长了厚茧,最后死在会稽。像这样勤劳政事,四处巡游,顾不上休息,哪里能说是崇尚无为,清净自持呢?易经遯卦的六条爻辞,没有谈到君主的内容,可见君主本来就没有宴息之地可以退藏。所谓鞠躬尽瘁,就是如此。

从前人们常说:‘帝王当抓关键,而不必事事都抓。’朕内心窃以为不然。一件事不谨慎,就会给天下造成忧患;一时不谨慎,就会造成千百年的祸患。不注意小节,最终会影响终身大德。因此,朕办每件事都细心谨慎。如果今天留下一两件事不办,明天就多了一两件事。如果明天再图安闲,后天所积事务会越来越多。而国家事务,件件重要,哪里能拖延不办呢?因而朕处理政务,无论大小,即使奏章内有一字错误,也加以改正之后才予以发出。处理政务事不敢马虎大意,是朕的天性使然。五十多年来,经常是先事防患于未然,四海之内的百姓普遍对朕加以称颂,感戴朕的恩德。哪里能只抓大事,不注意小节呢?

朕自幼身体强壮,力量很大,能够拉开十五力的硬弓,连续射出十三把箭。对用兵征战,朕也十分在行。然而平生没有随便杀过一个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都是朕一手运筹帷幄。户部的帑银,如果不是出兵打仗或者赈济灾民,从不敢随意花费,因为这都是百姓的血汗。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加色彩,每处花费不过一二万两银子,和河工建设每年要花三百万两银两相比,还不到百分之一。朕从小读书,就知道酒色应该戒防,小人应该防范,因而到老也没有什么毛病。但自康熙四十七年大病之后,由于过度伤耗精神,渐觉不及以往。再加上日理万机,都由朕一人裁断,经常感到精神日益远离,心血时时内耗,担心一时发生意外,而自己要说的话说不出来,岂不遗憾?所以朕预先在神智清晰之际把话一一说出,对自己一生为人行事加以总结,岂不是很快意的事情吗?

凡人有生就有死,就像朱子所说,天地万物循环的大道,如同昼夜交替。孔子说:‘安于平易不危之地,以待天命。’这是符合圣贤之道的大道理,有什么值得恐惧的?近来朕身体多病,心神恍惚,身体疲惫,起卧行走如果无人扶持就步履难行。当年朕的心愿是以天下为己任,许下死而后已的志向。现在朕身患重病,怔忡健忘,因而十分害怕颠倒是非,使国家大事错乱。朕的心血已为治理天下耗尽,神形为四海安定而流散。现在神不守舍,心失怡养,眼睛不能辨别远近,耳朵不能分别是非,吃得少,事情多,哪里能活得长久?再加上天下承平已久,人心懈怠,福尽祸至,泰去否来。元首躬亲细务,臣下就会懈惰,以至于万事堕废。然后天灾人祸,夹杂而来。那时,朕即使心智有余也恐精力不足,无从悔过,振作不起,躺在床榻呻吟,死不瞑目,临死之前岂不痛恨!

从前梁武帝也是创业英雄,但至晚年为侯景所逼,最后死于台城。隋文帝也是个开创之主,但他不能预知儿子杨广恶劣的行径,最后不得善终。又如历史上的丹毒自杀,服食毒饼,烛影斧声等种种弑君疑案,岂不都是前车之鉴?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觉,从而无益于国计民生。汉高祖传遗命于吕后,唐太宗定储位征求长孙无忌的意见,如此大事,不自己做主。朕一看到这些,就替他们感到深深的耻辱。也许现在有什么奸佞小人企图在朕病危之际,废立自专,推戴一人为君,以期捞取荣华富贵。只要朕一息尚存,岂能放过这些家伙?

朕虽身为帝王,但出生时并无灵异,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从八岁即位,至今五十七年,从来不许别人妄言符瑞祯祥。至于史册所载所谓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类奉贺,以及于殿前焚烧珠玉,天书降于承天门之类,都是虚假之谈,朕所不取。只是每日用平实之心实实在在地处理国家实政而已。近来臣下奏请建立储君分理国事,这是考虑朕可能会有突然变故。死生是天地常理,朕并不忌讳,只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人之手。十年以来,朕将自己一生为人行事,所思所想,都亲笔书写加以封存,至今尚未写完。像立储这样的大事,朕哪里会忘记呢?

国家统治权至关重要,朕如果能放下这个负担,优游安适,没有一件事烦心,便可望长命百岁。诸位大臣都深受朕恩,你们何时能让我过上歇息的日子啊。朕现在血气耗减,勉强支持,如果出现失误,则从前五十七年之的劳苦忧勤,岂不可惜?朕诚心治国的苦衷到了这种地步。每当阅览老臣的辞职奏疏,未尝没有为之流涕。你们还有退休之时,朕何时可以休息啊?如果能得到一些时日修养,能够颐养天年,朕就求之不得了。但今后时间还长,说不定能活到宋高宗的岁数也未可知。

朕五十七岁时才有几根白胡子,有人进贡乌须之药,朕笑着拒绝他说:‘自古以来有几个白胡子皇帝啊?朕如果须发皆白,岂不成为万世之美谈啊!’当年朕即位时和朕一起共事的大臣,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后来提拔的诸臣,互相尊敬,一起合作,奉公守法,白发之臣充满朝野,时间可谓长久了,也知足了。朕享有天下之尊,四海之富,物品无所不有,事情无不经。到了垂老之际,还不能有一刻宽怀。因此朕放弃天下如同丢掉破鞋,富贵对朕如同泥沙。如果临死时能太平无事,朕就很满足了。希望你们大小臣子,念在朕做了五十余年太平天子、反复苦苦叮咛你们的份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那我有生之年就没有什么遗憾了。这份诏书已经准备了十年,若再写遗诏,也无非是这些话。我已经披肝露胆,罄尽五内,从此不再说了。”

评语

康熙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曾大病一场,因此早在那时康熙就草拟了遗诏。十年之后,康熙自觉身体虚弱,恐怕来日无多,将此诏告谕百官,总结自己一生功绩。五年后,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病逝。他的最终遗诏就是在这份诏书基础上改写的。相较最终遗诏,这份诏书更有真情实意,言辞朴实恳切,令人唏嘘感佩。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一个更鲜活、更真实的千古一帝。

正如康熙所言,他并不避讳死亡,为免自己突遭变故留下遗憾,康熙预先将自己一生加以总结,说了很多心里话。这份诏书首先申述了帝王治理天下的要道,然后强调了清王朝法统的正当,又回顾自己勤政的一生,总结了为政的经验。康熙直面自己身体衰落的事实,坦然面对死亡,又不断提醒自己以前代帝王为戒,避免晚节不保。尤其是在立储问题上,历史上发生了太多因为皇位造成父子反目甚至国家动荡的故事,康熙犹豫再三,此时尚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康熙希望臣子念及白发君臣情谊之不易,尽忠尽职。在诏书最后,康熙又重述自己渴望无事而终的心愿。

康熙一生勤政,不敢有丝毫懈怠,“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为雍正、乾隆的盛世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诏书中如“心为天下尽其血,神为四海散其形”之语,可以看出这位杰出的帝王确实做到了为江山万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从“披肝露胆,罄尽五内”中,我们也读出了一个壮志酬酬的帝王在人生暮年对生命、事业的执着与坚毅,正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