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康熙治国要略 > 第七章 臣下纷争,不加偏袒
第七章 臣下纷争,不加偏袒
作者:鲁源生   |  字数:11587  |  更新时间:2015-04-03 17:24:54  |  分类:

人物传记

康熙五十一年,九卿、詹事、科道面奏噶礼、张伯行互参一案。圣祖曰:“从古治天下者,莫要于至公。朕御极五十余年,凡内外大小之事,皆以公心处之。观近日外官,满洲所参,大抵皆汉人,汉人所参,大抵多汉军,皆非从公起见。朕悉据理处断,并无偏袒。张伯行居官清廉,人所共知,其家亦殷实。朕巡河工时,适彼为按察使,知之甚悉,但才具略短耳。噶礼办事历练,至其操守,朕不能信。若无张伯行,则江南地方,必受其朘削一半矣。语云:‘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惜命,然后天下久安。’又云:‘清官不累民。’朕为天下主,如此等清官,不为保全,则凡为清官者,亦何所倚恃以自安乎!”

注解

噶礼: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曾任吏部主事、吏部郎中、盛京户部理事官、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为官贪婪,与陈鹏年、张伯行等人为忤。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以清廉刚直称。著有正谊堂集等。任江苏巡抚时,与噶礼不和,互相参劾。河工:治理水患的河道工程。按察使:巡抚的属官。张伯行时任江苏按察使。

译文

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卿、詹事、科道上奏噶礼、张伯行互相参劾一案。康熙说:“自古治理天下最重要的莫过于公平。朕执政五十多年,无论朝廷内外大小之事,都以公平之心对待。近日地方官员的参劾中,满官所参劾的大多是汉人,汉人所参劾的大多是汉军,都不是以公义为根本。朕全部根据情理处断,并没有偏袒。张伯行为官清廉,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的家底也很殷实。朕巡视治河工程时,他正任江苏按察使,朕对他非常了解,只是才能稍有欠缺。噶礼办事历练,至于其个人操守,朕则不能相信。如果没有张伯行,则江南地方一定会被噶礼剥削去一半。俗语说:‘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惜命,然后天下久安。’又说:‘清官不累民。’朕为天下之主,如张伯行此等清官都不为保全,则其余做清官的人,又有什么可以凭恃来寻求自安呢!”

评语

对于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相参劾一案,清史稿中有多处详细记载。案情大致如下:传言噶礼在科举考试中收受贿赂,张伯行上疏参劾。噶礼以为张伯行诬陷自己,并参劾张伯行清理禁书南山集不力。康熙下令时任户部尚书的张鹏翮和漕运总督赫寿查办。张鹏翮与赫寿调查后以为,嘎礼无罪,而建议革除张伯行官职。康熙以为不公,又令户部尚书穆和伦和张廷枢重审,结果仍如前议。康熙于是亲自过问此事,根据二人平时为官表现和个人操守做出决议,以为张伯行无罪,而革除了噶礼的官职。这件案子表面上是噶礼与张伯行二人的个人恩怨,其实是当时满汉大臣之间矛盾的缩影。康熙明察秋毫,对负责查办的人选也做了一满一汉的细致安排。但是处理结果仍然偏袒满官。康熙只得亲自改判。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康熙在处理大臣矛盾时,只依据事实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并没有偏袒满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打击满官的嚣张气焰,让满官时刻保持警醒,另一方面又照顾了汉官的心理感受,让他们忠心尽职,以维持满汉和谐的政治局面。

公尔忘私,天下大治

康熙五十二年,大学士等以科道内升外转请。圣祖曰:“言路不可不开,亦不可太杂。明代国事,全为言官所坏。观今之进言者,辄云:‘某为上所喜,某为上所恶。’每揣摩朕意,私心窥伺,以图迎合。朕并无所爱憎之人,其居官善者则爱之,不善者则憎之耳。即如噶礼居官如此不善,不但无一人劾奏,反有从而誉之者。后噶礼与张伯行互参,差往审事满汉大臣,谓朕意有偏向,故审理俱不公平。朕亦不露意旨,直至议是奏闻,方向九卿明谕,于是众乃知朕无偏向之意。大凡人臣事君之道,公尔忘私,乃为正理。且性理诸书中,亦不过辨别公私二字。事君者,果能以公胜私,于治天下何难?若挟其私心,则天下必不能治。今科道于内外官员,亦有明知其不善者,或其人有所倚仗,或其人素有声势,不可动摇,莫敢参劾,亦由学浅胆小故耳。为清官者,惟洁己不要钱,犹是易事,若是公尔忘私,诚为难得。科道官员内,朕无深知者,今奏条亦少,将伊等照例挨次升转可也。”

注解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译文

康熙五十二年(1713),大学士等人请求将科道官员按次序升迁。康熙说:“风闻言事不可不开,也不可太杂。明代国事全被言官搞坏了。朕发现如今之进言者动辄就说:‘某为皇上所喜,某为皇上所恶。’每每揣摩朕的意愿,以私心暗自观察,以图迎合朕。朕心中并不偏袒,没有爱憎之人,某人为官行善朕就喜爱他,为官不善者朕就憎恶他。就像噶礼居官如此不善,不但没有一人劾奏,反而还有跟从称誉他的。后来噶礼与张伯行互相参劾,朕差遣前去审理的满汉大臣,以为朕会有偏向,因此审理结果都不公平。朕亦不透露意旨,直至他们将结果上奏,朕才向九卿明白告谕,于是大家才知道朕没有偏向之意。大凡人臣侍奉君主之道,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才是正理。并且谈论性理的诸书的要旨,也不过是辨别公私二字。侍奉君主之人如果能以公胜私,那么治理天下还有什么困难?如果怀挟私心,则天下必然不能大治。如今科道对于内外官员,也有明知某人不善,但此人或者有所倚仗,或者素有声势,不可动摇,于是不敢参劾,也是因为学识浅薄胆小怕事的缘故。做清官的,如果只是追求廉洁不贪图钱财尚且容易,如果能做到公尔忘私,才真是难得。科道官员内,朕没有深知者,现在的奏条也很少,你们将他们照例依次升转即可。”

评语

君主的驭臣之术最重要的是公平,不能偏袒。康熙借批复科道官员升迁之事,再次提及噶礼与张伯行互参一案,强调为官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如果为官一心为公,自然能够去除私心,容易实现天下大治。如果为官怀挟私心,一心只为迎奉主上,那必然造成朝政混乱,黑白颠倒。康熙说清官“惟洁己不要钱,犹是易事,若是公尔忘私,诚为难得”,确实是深谙官场之道的肺腑之言。

提倡清廉,表彰典型

康熙二十三年,召八旗汉军都统、副都统、侍郎等谕曰:“国家自祖宗定鼎以来,委用汉军官员,与满洲一体。其中颇有宣猷效力者,如孟乔芳、张存仁辈,朝廷亦得其用。比年汉军居官者大不如初。每赴外任,多携仆从,汰侈糜费,惟务黩货累民,恣肆放逸,未能谨守法度。如张长庚、贾汉复、白色纯等,不可胜举。屡加申饬,尚多因循,未见改辙。兹者巡行江南,见文武各官及军民人等,众口一辞,称江宁府知府于成龙清廉爱民,朕心喜悦,已面加奖励,超迁为安徽按察使。又特召于成龙父赏赐,以示褒美廉吏至意。凡尔八旗汉军人等,自今以后,悉宜洗心涤虑,痛除旧习。或子弟官守在外,宜各遗书训勉。果有洁己爱民如于成龙者,朕立行擢用,如犹怙非不悛,国有常法,不能为此辈贷也。”

注解

都统、副都统:清代设八旗都统,为旗的最高长官。职掌一旗的户口、生产、教养和训练等。副都统为其副职。定鼎:新皇朝定都建国。相传禹铸九鼎,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们作为传国重宝,此后“鼎”便成为拥有政权的象征。宣猷:广泛与众人谋划。宣:遍。猷:谋。孟乔芳(15951654):字心亭,明末将领,崇祯三年(1630)降皇太极,后隶汉军镶红旗。顺治初年从清军入关西征,征战陕西长达十年。官至兵部尚书。张存仁(?1652):明末将领。崇祯四年(1631)降皇太极。后隶属汉军镶蓝旗。清军入关后,平定山西、河南、江南等地。官至兵部尚书。申饬:斥责,告诫。于成龙(16381700):字振甲,号如山,隶属汉军镶黄旗。曾任直隶乐亭知县、滦州知州、通州知州、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直隶巡抚、都察院左都御史、镶红旗汉军都统、河道总督等职。超迁:破格提拔。怙非不悛:坚持错误,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贷:宽恕。

译文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召见八旗汉军都统、副都统、侍郎等人告谕说:“国家自祖宗定都建国以来,委用汉军八旗官员与满洲俱为一体。其中颇有宣猷效力者,比如孟乔芳、张存仁等人,都为朝廷做出了贡献。近年汉军八旗中做官的人大不如前。每当赴外任职,大多携带仆从,奢侈浪费,只知道贪污扰民,恣意妄为,放纵逸乐,不能未能谨守法度。比如张长庚、贾汉复、白色纯等人,不可胜举。朕曾屡加斥责,但多数因循未改。现在巡行江南,召见文武各官及军民人等,大家众口一辞,都说江宁府知府于成龙清廉爱民。朕心内喜悦,已经当面加以奖励,将他破格提拔为安徽按察使。又特地召见于成龙之父加以赏赐,以示朕褒美廉吏的意愿。凡是你们八旗汉军人等,自今以后,都应该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有的汉军八旗子弟在外为官,应当各自写信训勉。如果有洁己爱民如同于成龙一样的人,朕立即提拔。如果仍然坚持错误,不加悔改,那么国家自有法律,绝不会宽恕他们。”

评语

康熙一朝有两个于成龙,一个是官至两江总督,有“天下廉吏第一”美称的于成龙,另一个就是此段所说的于成龙。两个于成龙都曾受到康熙的赞誉,更有意思的是,前者还曾向康熙推荐后者,将其提拔为江宁知府。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南巡抵达江宁,经过访察民情之后,赐予于成龙御笔亲书手卷一轴,将他提拔为安徽按察使。康熙还赏赐了于成龙之父,以褒奖他教子有方。康熙帝如此赞誉于成龙,还因为他出自汉军旗人。汉军八旗是康熙统治地方的重要倚靠,康熙一朝的地方督抚中,出身汉军八旗的占有很大比重。他们的吏治水平、个人操守直接影响到清代官场风气,关系到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因此,康熙贬斥张长庚等汉军贪官,树立于成龙这一清官典型,意图整顿吏治,稳固统治。

整肃裙带,约束亲朋

康熙四十三年,圣祖谕大学士等曰:“徐潮为河南巡抚时,居官实好,平易得体,民无不称颂之者。朕西巡时,经河南,见州县司道官内有衰老者,朕即酌量革退,徐潮亦少过宽耳。观李光地近日声名较前稍减,彼每被人欺诳。大凡为督抚者,一被人欺诳,则权必旁移。张鹏翮向有清名,在河工亦甚效力,但被属员王谦等欺诳耳。身虽不要钱,子侄在外指名取钱,可谓自己不取耶?为大臣者,约束不严,自谓己不之知,诿之他人可乎?”

注解

徐潮(16471715):字青来,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曾任工部侍郎、刑部侍郎、河南巡抚、户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吏部尚书等职。

译文

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告谕大学士等说:“徐潮做河南巡抚时,居官很好,为人平易得体,百姓无不称颂。朕西巡时经过河南,看到河南的州县司道官员内有年老者,就酌量革退。徐潮对待属官也略过宽松了。朕看李光地近日声名比以前稍减,他每每被人欺诳。大凡做督抚的人一旦被人欺诳,那么权力必定旁移。张鹏翮一向有清名,督办河道工程时也很效力,却被属员王谦等欺诳。自己虽不要钱,但子侄在外借助声名索取钱财,难道能称作自己不贪财吗?做大臣的,如果约束不严,遇到这种事,只道自己不知,将过错推诿于他人,这怎么可以呢?”

评语

徐潮、李光地、张鹏翮都是深得康熙赏识,受到重用的官员。他们平易近人、为官得体,在民间拥有良好的口碑,但这些性格优点也可能成为缺点。过于慈爱善良,就会导致对属下和亲朋的放纵,虽然自己清廉公正,但难免亲朋和属下欺上瞒下,借机贪污受贿。康熙希望徐潮等人在勤政爱民的同时,对身边的人员严加约束,防止被属下欺诳的事情发生。

褒奖廉官,优礼后人

康熙五十七年,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奏福建抚巡陈瑸病故。圣祖曰:“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清洁。清官朕亦见之,如伊者朕实未见,恐古人中亦不多得也。前在台湾道任内,所应得银三万两,并未入己,俱于修理炮台等公事动用。署总督印务时,应得银两,亦未沾染。前来京陛见,曾奏称:‘贪官不在所取之多寡,取一钱,即与取千百万金等,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人所以贪取钱财者,皆因艰于用度。臣曾任县令,便不至于穷苦,即不取一钱,衣食亦能充足’等语。今观其居官实践所奏之言,诚清廉中之卓绝者,似此不加表扬赐恤,何以示劝?著追授礼部尚书,凡祭葬立碑予谥之处,皆照尚书衔给予,并荫一子入监读书,以示朕优礼清廉大臣之意。”

注解

觉罗满保(16731725):字凫山,满洲正黄旗人。进士出身。曾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兵部尚书等职。陈(16561718年):字文焕,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曾任福建古田知县、台湾知县、湖南巡抚、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著有陈清端公文集。入监读书:进入国子监读书。是清代优礼大臣子弟的一种方式。

译文

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上奏福建抚巡陈瑸病故。康熙说:“陈瑸为官甚优,操守清洁。清官朕也见过,但像他一样清廉的朕实未曾见,恐怕古人中如此的也不多得。他担任台湾知县时,应得俸禄三万两,也没有归为己有,都用于修理炮台等公事。担任闽浙总督时,应得银两也未曾沾染。他此前来京觐见时,曾上奏称:‘贪官不在于所贪污钱财的多寡,贪污一钱,也和贪污千百万金一样。一定要一钱不取,才能称作清廉。人之所以贪取钱财,都是因为用度艰难。臣曾担任县令,还不至于穷苦,即使不取一钱,衣食也能充足’等语。现在看他为官表现,确实践行了所奏之言,真是清廉之中的卓绝者,像这样如果不加以表扬和恩赐抚恤,何以劝示他人?下令追授陈瑸为礼部尚书,凡是祭祀安葬立碑需要使用谥号的地方,都按照尚书之衔给予。并且恩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以体现朕优礼清廉大臣之意。”

评语

陈瑸是康熙朝著名的清官。他一生清正廉洁,励精图治,布衣素食,生活十分俭朴。不但不贪污受贿,还将自己应得的俸禄捐出用作公事。除了在任台湾捐献俸禄修理炮台之外,还曾捐资为自己的家乡修筑海堤,使乡邻免受海潮侵袭。为官不仅造福一方,还泽被乡里。陈瑸去世前,又上疏欲将自己积攒的官俸捐献给国库,可以说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瑸所说“贪官不在所取之多寡,取一钱,即与取千百万金等,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确实发人深省。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在听到这段奏言后也佩服地说:“此苦行老僧也!”

通经明理,不信巫术

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南巡至江宁,府民王来熊献炼丹养身秘书一册。谕扈从诸臣曰:“朕于经史之余,所阅载籍多矣。凡炼丹修养长生及师巫自谓前知者,皆妄诞不足信,但可欺愚民而已,通经明理者,断不为其所惑也。宋司马光所论甚当,朕有取焉。此等事朕素不信,其掷还之。”

注解

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卫侍从人员。宋司马光所论甚当: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多次批判谶纬佛道、怪力乱神之说,痛斥封建迷信。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又有稽古录、涑水记闻等著作。

译文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至江宁,当地百姓王来熊进献炼丹养身秘书一册。康熙告谕随行诸臣说:“朕所读之书除经史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书籍。大凡内容为炼丹、修养、长生以及巫师自称能知晓前世之书,都荒诞不经,不足以取信。这些书只可欺骗愚民,对于通经明理的人,是决不会被它们蒙惑的。宋代的司马光所论甚为确当,朕对此深以为然。此等炼丹养生之书朕一向不信,将此书掷还于他。”

评语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卜筮、佛道等迷信内容,曾大加批判。他以为“阴阳家立邪说以惑众,为世患”,“上诬于天,下侮其君”。对于怪诞妖异和牵强附会的史料“直删不妨”。司马光还说过,佛教和道教无益于国家,只会聚集藏匿游手好闲之徒,虚耗善良信众的财富。康熙十分认同司马光的观点,对炼丹长生之术一概不信。历史上有太多皇帝为了追求长生虚耗国库,乱服丹药,最终不仅一无所获,反而将自己的身体搞垮,难以尽享天年。多读通经明理之书,不妄信鬼神之说,才是延年益寿的最好选择。

整肃佛教,严禁欺诈

康熙二十八年,理藩院题乌斯尼哈白塔住持喇嘛罗卜臧宜宁等,称伊斯喇木占巴喇嘛复转生于世,祈请往聚,议不准行。圣祖曰:“蒙古之性,深信诡言。但闻喇嘛胡土克图胡必尔汗,不详其真伪,便极诚叩头,送牲畜等物,以为可以获福长生,至破荡家产,不以为意。而奸宄营利之徒,诈谓能知前生事,惑众欺人,网取财帛牲畜,败坏佛教。诸蒙古笃信喇嘛,久已溺惑,家家供养,听其言而行者甚众,应将此等诈称胡土克图者,严行禁止。”

注解

理藩院:清代管理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住持:佛教僧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喇嘛:藏语译音,意为上师,藏传佛教对高僧的尊称。诡言:诡诈怪诞之言。胡土克图:亦作“呼图克图”,蒙语译音。清朝授予蒙、藏地区藏传佛教上层大活佛的封号。胡必尔汗:是藏传佛教对灵童的尊称。“胡必尔”是蒙语“转世者”的意思。奸宄:违法作乱的人。溺惑:沉迷。

译文

康熙二十八年(1689),理藩院奏请说,乌斯尼哈白塔住持喇嘛罗卜臧宜宁等称伊斯喇木占巴喇嘛重新转生于世,祈请前往拜见,商讨后决定不准前往。康熙说:“蒙古天生相信诡诈怪诞之言。只要听说有活佛的转世灵童,不分辨其真伪,便诚心诚意叩头,并赠送牲畜等物品,以为可以获得福佑长生,甚至破荡家产也不以为然。而作奸犯科非法牟利之人,诈称能知晓前生之事,惑众欺人,网罗搜取财帛牲畜,败坏佛教。蒙古族笃信喇嘛教,早已沉迷其中,家家供养喇嘛,对喇嘛言听计从的人很多。应该将这些诈称活佛的人严行查办,禁止活动。”

评语

蒙古民族笃信喇嘛教,甚至不辨真伪,盲从盲信。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蒙古人民对喇嘛言听计从的弱点蛊惑人心,轻则导致破荡家产,重则导致社会动荡,甚至民族分裂,不利于大一统帝国的稳定。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喇嘛教的控制之严密,一个寺院住持喇嘛的行动也要上报中央,经过批准后才能行动。

虚假圣物,痛陈其非

圣祖巡幸蓟州盘山,侍臣奏盘山佛寺有佛骨佛牙。因言佛牙阔二寸许,长过之。谕之曰:“古所谓圣贤,皆与人无异,故学尧则可至于尧,学舜则可至于舜,能忠则为忠臣,能孝则为孝子,此圣贤所以可贵也。若尔所言佛牙之大如此,则佛本天地间奇异之人,生来便不可学,又何用遵奉为哉?”言者无以对。

注解

盘山:位于今天津市蓟县城西12公里。

译文

康熙巡幸蓟州盘山,侍臣奏报说盘山佛寺有佛骨佛牙。又说佛牙大约宽二寸,长二寸有余。康熙告谕说:“古人所说的圣贤,都与常人无异,所以向尧学习则可达到尧的水平,向舜学习则可达到舜的水平,能尽忠则为忠臣,能尽孝则为孝子,这才是圣贤的可贵之处。若如你所说佛牙如此之大,则佛祖本是天地间奇异之人,生来便不可学习,那遵奉他又是为什么呢?”上奏者无言以对。

评语

古人以为,先贤圣王能力非凡、品行过人,常人是无法企及的。在历代不断神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怪异化的倾向。例如尧帝的眉毛有八种色彩,大舜的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周文王有四个乳房,刘邦左腿有七十二颗黑子,这就是所谓圣人异象。康熙以为圣贤首先是人,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努力向圣贤看齐,就可以达到圣贤的修行。他从常理推断,对于所谓“佛骨佛牙”加以否定,将佛祖拉下神坛,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一面。

口腹之欲,有损无益

圣祖阅史至汉和帝诏“勿受远国珍羞”,曰:“人主抚有天下,玉食万方,若穷极异味,何求而不得?第轸念下民供亿之繁,诚有所不忍尔。如宋仁宗计蛤蜊之费,‘一下箸二十八千,吾不堪焉’。又中夜偶思烧羊,复戒左右,勿令宣索,恐膳夫奉行,沿为成例,徒糜有用之物,以备不时之需,皆此意也。况养生之道,尤以节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肴馔,皆寻常品味,未尝罗列珍羞,侈以自奉。然于日用常餐,犹加意撙节,适可而止,颇得调摄之方。纵恣口腹者,无益而有损,此人情所易忽,不可不慎。”

注解

勿受远国珍羞:语出后汉书·和帝纪。东汉时,南海地方向朝廷贡献龙眼、荔枝,用驿马传送,耗费甚巨,死者继路。和帝下诏说:“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远方属国的珍馐美味,本是宗庙祭祀所用。如果对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伤害,就应当停止。玉食:珍贵的食物。第:但。轸念:感念。供亿:供给。宋仁宗计蛤蜊之费:据后山谈丛记载,有一年初秋,蛤蜊刚刚上市,侍臣就进献给宋仁宗品尝。宋仁宗问:“怎么现在就有此物了?其价几何?”侍臣回答说:“每枚千钱,一献凡二十八枚。”宋仁宗听后很不高兴,说:“我常告诫你们不要侈靡浪费,今天刚动一动筷箸,就花费二十八千,我实在不忍。”宣索:皇帝下旨,向有关部门索取钱财用物。撙节:节约,节俭。

译文

康熙阅读史籍,读到汉和帝的诏令“不要接受远方属国的珍馐美味”,说:“君主坐拥天下,享尽各方种种美食,如果想尝尽天下异常的美味,什么样的要求达不到呢?但朕感念百姓供给繁多,实在是有所不忍。像宋仁宗计算蛤蜊的费用,‘一动筷子就花费二十八千,我不能承受’。朕一次夜半突然想吃烤羊,但告诫左右不要借用皇令向有关部门索取。朕担心厨师奉行诏令,沿为定例,白白浪费有用的物品,只为了应对不时之需。这都是跟汉和帝、宋仁宗节俭饮食一样的意思。何况养生之道,尤其要以节约饮食为要义。朕自从登基以来,所有供奉的菜肴,都是平常的口味,从未品尝各种珍美肴馔,奢侈地自我享受。对于日常饮食,特别注意节俭,适可而止,颇得调养的方法。放纵口腹之欲,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不可不谨慎。”

评语

清淡饮食,食有节制,是个人养生的黄金准则。康熙保养得法,是少见的长寿皇帝。他饮食节俭不仅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考虑,更是为百姓着想,唯恐劳民伤财。他举出汉和帝与宋仁宗之例,告诫自己不要贪图口腹之欲,又现身说法,做出表率。自己想吃烤羊只是想解一时嘴馋,下臣却会将皇帝的一次冲动沿为定制。作为皇帝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免给百姓带来不便。

沉迷佛谶,皆为愚昧

康熙阅史至唐太宗贬萧瑀为商州刺史,曰:“汉、唐以来,士人信从佛教者,往往有之。皆其识见愚昧,中无所主,故为所惑耳。若萧瑀自请出家,则又愚之至矣。”至唐太宗时杀华州刺史李君羡曰:“谶纬之说,本不足据。如唐太宗以疑诛李君羡,既失为政之体,而又无益于事,可为信谶者之戒。”

注解

唐太宗贬萧瑀为商州刺史:萧瑀(575648),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之子。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精通佛法。后归唐高祖李渊为光禄大夫,唐太宗时官至唐代宰相,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据旧唐书·萧瑀传记载,唐太宗时,御史大夫萧瑀信奉佛教,请求出家为僧。唐太宗应允后,萧瑀又上奏以为自己不能出家。唐太宗恶其反复,下诏将他贬为商州刺史。唐太宗时杀华州刺史李君羡:李君羡(?648),唐代将领,隋末时率领其部属归附李渊,跟随李渊父子立有战功。封武连郡公。贞观初年,太白星频频白天出现,太史占卜以为“女主昌”。当时又有“当有女武王者”的谣言。李君羡小名恰为“五娘子”,并且他的封邑及属县皆有“武”字。唐太宗于是深以为恨,借故将其杀害。武周天授二年(691),其家属诣阙称冤,武则天遂追复其官爵,依礼改葬。谶纬之说: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作为预言干预现实政治。“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后来谶、纬逐渐合流。

译文

康熙阅读史籍,读到唐太宗贬萧瑀为商州刺史,说:“从汉唐以来,士人往往信奉佛教。这些士人见识愚昧,没有主见,所以被佛教迷惑。如果萧瑀主动请求出家,则实在愚蠢极了。”读到唐太宗处死华州刺史李君羡,说:“谶纬学说,本来不足以作为依据。例如唐太宗因为猜度诛杀李君羡,既丧失了治国的根本,而又对事无益。这可以作为相信谶纬之说的人的警戒。”

评语

萧瑀出身显赫,又有治国之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高祖李渊曾说他是“社稷所赖”,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称赞他“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之臣也。”又赐诗给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正是这么一位社稷之臣却笃信佛教,演出了出家未果的闹剧,被唐太宗贬为商州刺史。康熙觉得像萧瑀这样的人竟然会没有主见,被佛教迷惑,实在愚蠢至极。谶纬之说常常对罕见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以此干预高层政治。唐太宗可以称作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明君,可竟然还会相信谶纬之说冤杀功臣。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康熙牢记历史教训,对此保持了清醒的认识。

谗佞方士,皆不可信

康熙阅史至唐明皇杀三子,曰:“人主信任谗佞,不能自保其子,如汉武帝巫蛊之篇,每不忍观,况一日杀三子乎?奸邪之害人家国,亦憯毒之至哉!”至唐明皇次于马嵬,军士杀杨国忠,曰:“唐明皇耽于逸乐,但用杨国忠,以致仓卒出奔,军士愤怨,是其素所逸乐者,即取祸之道也。历观史册,比比皆是矣。”至唐德宗谓建中之乱,术士豫言之,盖天命也。曰:“天下托命于人主,而相职佐君以有为。故朝廷振作,则庆流宗社,泽被蒸民,非时命所得而主也。李泌云:‘惟君相不可言命’,确是实理。”至唐宪宗时,裴燐辟柳泌之药不可服,曰:“金石性烈,烹炼益毒,从古饵之,被害者众矣。后人犹蹈覆辙,何也?夫金石固不可饵,即养生家服气之说,亦属矫揉。朕尝体中小不平,寻味参同契诸道书,殊无所益。静览性理一编,遂觉神志清明,举体强固。足见方士家言,皆不可信也。”

注解

唐明皇杀三子:唐玄宗因宠幸惠妃,欲立之为后,威胁到太子李瑛的地位。惠妃与女婿杨洄向唐玄宗进献谗言,破坏唐玄宗与太子关系。后来,惠妃设计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唐玄宗误信谗言,一日之内错杀三子。汉武帝巫蛊之篇: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心为巫蛊所致,命江充查办。江充因与太子刘据有嫌隙,于是诬陷太子。太子畏惧,起兵捕杀江充。汉武帝以为太子谋反,双方军队血战长安城,最后太子失败自杀。被此事牵连蒙冤者达数万人。毒:残忍狠毒。唐明皇次于马嵬句:唐代安史之乱中,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北)。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杨国忠(?756):本名杨钊,杨贵妃族兄。因杨玉环得宠于唐玄宗而飞黄腾达,升任宰相,与安禄山不和,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死于马嵬驿。建中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镇守淮西的李希烈举兵叛乱,唐德宗派兵镇压,却遭部将反叛,被围困在奉天城(今陕西乾县)中达一月之久。后被入关赴援的神策军将李晟率部平定。术士豫言:建中元年(780),术士桑道茂预言国家将有大变,奉天有王气,请求在奉天修城供君王居住。唐德宗听信此言,便命令属下发派劳工在奉天筑城。后在建中之乱中,唐德宗果然被围困在奉天城。宗社:宗庙和社稷的合称,借指国家。蒸民:百姓。李泌(722789):字长源,历仕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唐德宗以为“建中之乱”是命中注定,但李泌却以为君主和丞相都是主宰他人命运的人,不应当相信天命。如果信命,就不会赏善罚恶了。裴潾(?838):历仕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唐宪宗崇信丹药,召术士柳泌制作不死之药。裴潾力谏宪宗,以为不死之药不可信,并请求自己先试服丹药一年。唐宪宗不听,将其贬为江陵令。后来,唐宪宗果然因服用丹药而亡。参同契:即周易参同契,传为东汉魏伯阳所作。其中有系统外丹理论,是道教早期经典之一。

译文

康熙阅读史籍,读到唐明皇杀死三子,说:“君主信任谗佞,不能保护自己的儿子,像记载汉武帝巫蛊之祸的篇章,朕每次都不忍心阅读,更何况唐明皇一天就杀害三个儿子呢?狡诈恶毒之人迫家害国,也残忍狠毒到极致了。”读到唐明皇停驻在马嵬驿,军士诛杀杨国忠,康熙说:“唐明皇沉溺于安逸享乐,只信任杨国忠,以致于仓皇出逃,军士愤怒怨恨。他平常的安逸享乐就是取祸之道。阅览史册,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读至唐德宗以为建中之乱曾被术士预言,以为是命中注定。康熙说:“天下百姓将命运托付于君主,丞相负责辅佐君主以有所作为。因此朝廷才能振作,国家才会兴盛,百姓才会受到恩泽。并非时命所能主宰的。李泌说:‘惟独君主、丞相不以可言命’,的确是实理。”读至唐宪宗时裴燐驳斥柳泌的丹药不可服用,康熙说:“金石性情刚烈,加以烹炼会增加毒性,自古因服食金石丹药而受害的人太多了。后人仍会重蹈覆辙,为什么呢?金石丹药固然不可服食,就是养生家所谓的服气之说,也属矫揉造作。朕曾经身体小有不平,玩味周易参同契等道家图书,觉得更没有益处。静静观览一编性理之书,就觉得神志清明,身体强健。足见方士的话都不可信。”

评语

中国古代有数百位皇帝。这些皇帝性格各异、脾气不同,留下很多千奇百怪的传闻和故事。因为贪恋权力,很多皇帝疑心重重,甚至如汉武帝、唐玄宗这样的有为君主也会上演父子相残的惨剧。有的皇帝听信谗言,任用奸佞,导致朝政混乱,人心离散。还有的皇帝迷信谶纬,笃信命运,将自己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寄托于花言巧语的术士之手。又有很多皇帝为了追求长生,执迷不悟,虚耗财富,至死不渝。康熙身为一国之君,阅读史书时自然会留意历史上其他皇帝的举动,让自己时刻保持警醒。总结来说,就是奸佞不可信,逸乐不可图,方术不可学,命运要主宰。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