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军史乡土 >历代帝王之死 > 苦不堪言,白痴皇帝司马衷被毒死
苦不堪言,白痴皇帝司马衷被毒死
作者:明月当空   |  字数:11402  |  更新时间:2015-07-16 09:39:10  |  分类:

军史乡土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306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痴呆皇帝,然而,就是这样的痴呆儿,居然在位17年。不过他这皇帝当的实在是窝囊,是一个典型的傀儡皇帝。前期由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后期则经历了十多年的“八王之乱”,一生受制于人,饱受苦难。天天以泪洗面,经常随乱军风餐露宿,苦不堪言,几乎没有享受过做皇帝的乐趣。最后还被人给毒死。

白痴也能当皇帝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西晋大将王濬率八万水军攻入石头城,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三国中的最后一国不复存在,全国又归于统一。

自东汉末年的大动乱到西晋的再度统一,几乎经历了一个世纪。百年之中,征战不已,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现在全国再次统一,对于让战乱折腾得晕头转向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对于晋武帝,建立了这件盖世奇功,也足以让他对自己的英明神武感到得意洋洋。统一大业既然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巩固司马家的帝业了。不过,虽然晋武帝为了司马家的天下能传之久远而劳神费力,却在王朝继承人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欠了考虑,竟然立了一个白痴作太子。

这个白痴就是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衷。当然,说他是白痴可能有点过分,毕竟他还知冷知热,也不缺乏语言能力,但这位太子的傻里傻气却是一望即知的。他九岁被立为太子,因为傻,一直让晋武帝忧虑,也起过换掉他的念头。但傻儿子的母亲,皇后杨艳却坚决不同意,她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

“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很好,于是耳朵一软,依然让傻儿子做太子。

杨皇后是司马衷的生母,她除了这个傻儿子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儿子,而且都很正常,就是坚持立嫡子,也不一定非要立这个白痴。原来,杨皇后也有自己的打算。晋武帝虽然和她感情不错,但也很花心,自从灭吴以后,更是大肆游宴,后宫女子竟达到万人之多。这么多美人,晋武帝未免觉得有些顾不过来,又怕她们明争暗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坐着羊车在宫中四处转悠,羊在哪个嫔妃处停下,他就在那里留宿。他觉得这个方法很公平。却没有想到有聪明的嫔妃发现羊爱吃竹叶,又爱吃盐,便特地把洒了盐水的竹枝放在门前,果然引得驾车的羊频频光顾。其他嫔妃一看这招挺灵,就纷纷效法,结果晋武帝就在这里停停,那里停停,忙得不亦乐乎了。如此“努力”,给他带来了众多的儿子,就不免让杨皇后感到了威胁。若是因为太子笨而废掉他,无疑是打开了一道缺口,即使能立自己的儿子作太子,以后皇帝万一又喜新厌旧地改了主意,又看上了别人的儿子,岂不糟糕。这可是关系到自己和自己家族地位的大问题,还不如现在就死守原则,让皇帝没有可乘之机的好,因此她就一定要坚持拥护这个傻儿子。后来皇后杨艳去世了,又在临死前把堂妹杨芷推荐给皇帝,立为皇后。这个杨芷也是个美人,很得晋武帝的宠爱。她秉承姐姐的遗愿,也对维护太子的地位不遗余力,这么一来,司马衷的太子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但是,司马衷的傻气可是大名远扬,朝中大臣无一不知。大臣们觉得这位太子将来做了皇帝,肯定无法处理政事,也想劝晋武帝废掉他。大臣和峤曾经拐弯抹角地对晋武帝说:“皇太子天性‘淳朴’,有上古之风。可现在早就不是上古之时了,人情险恶,恐怕太子将来掌管不了陛下的家事。”虽然表面上恭维这位太子“有淳朴古风”,其实就是在暗示他脑子不够用。但晋武帝却对此置之不理。后来有一次晋武帝对他们夸耀起自己的儿子最近颇有长进,还叫他们亲自去问问。回来之后,几个马屁精就说太子果然长进不小,皇帝说的一点都不错。和峤却老老实实地说:“太子还是和原来一样嘛。”弄得皇帝特别不高兴,当下拂袖而去。大臣卫瑾趁晋武帝举行宴会的时候,假装酒醉,倒在御座面前,对皇帝说:“臣有事情要启奏陛下。”皇帝问他什么事,他犹豫再三,用手抚摸着御座,嘴里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座位太可惜了。”晋武帝马上明白他是指太子不堪为帝,但是假装听不懂,说:“你在胡说些什么,准是喝醉了吧。”接着,吩咐侍从把卫瑾扶起来送走。

尚书张华,以文学才识名重一时,很多人都认为他可以荣居三公的尊位。可是中书监荀勖和侍中冯虓,为了伐吴的事与张华意见不合,一直很嫉恨他,总是在晋武帝面前拨弄是非。有一次,晋武帝问张华:“谁可以托付后事?”张华回答:“论起才干、德望和亲属关系,齐王是最适宜的。”这句话不合晋武帝的心意,因而他非常不高兴。荀勖乘机鼓动晋武帝贬斥张华。公元282年(太康三年)正月,晋武帝任命张华都督幽州诸军事,表面上是让他担当一个方面的军事重任,实际上是排挤他,使他离开朝廷。

齐王司马攸是晋武帝活着的唯一的同胞兄弟,这时在朝廷官居侍中、司空。他待人和善,学识渊博,威望很高。群臣大都信服齐王,盼望他在晋武帝死后能够接替皇位。可是晋武帝却非常嫉妒齐王的威望,一心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荀勖看透了这一点,便对晋武帝说:“朝廷内外皆归心齐王,恐怕太子今后继承不了皇位。陛下如果下诏要齐王回到封地上去,群臣一定要劝阻,他们想把齐王留在朝中以代替太子。陛下不妨试试看!”晋武帝很不以为然。

太康二年十二月,晋武帝真的下诏要齐王回到封地上去。征东大将军王浑、扶风王司马骏(司马懿子)、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瑗等纷纷劝阻。晋武帝心想这些人果然心中有鬼,对他们的要求一概不理睬。王济和甄德这两个驸马还要他们的夫人常山公主和长广公主去说情。她俩哭哭啼啼,坚持请晋武帝留下齐王。惹得晋武帝大怒,把她们痛骂一顿,把两个驸马的侍中职务也给撤了。以后晋武帝又接连惩处了几个挽留齐王的人。这样,谁也不敢再多说话了。

太康四年三月,齐王忧愤成疾。晋武帝派御医去给他看病。这些御医拍晋武帝的马屁,胡说齐王没病。晋武帝于是急催齐王起程。齐王无法,勉强起床,向皇帝去辞行,回到家就大口吐血,几天后就死掉了。

齐王死了,晋武帝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为挽回人心,他把几个看病的御医统统处死了。

然而晋武帝并不是昏庸之主,对于傻儿子的水平,他也并不那么看好。既然立他做继承人,就得让皇位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那他是不是有生育“圣嗣”的能力,可是个大问题。晋武帝可能是觉得儿子傻,对这男女之事未必开窍,就派了一个才人谢玖前去“教导”,没想到傻儿子在这上头倒不含糊,不久谢玖就怀孕了。晋武帝十分高兴,也使他对傻儿子的信心又增加了几成,于是就张罗开为他选妃的事情。

太子作了皇帝,太子妃就是皇后了。一国之母,地位重要,再加上这位太子又是这么傻气十足的,这个太子妃的人选就显得更加关键了。但是,就像立太子一样,晋武帝考虑再三,还是立了一个白痴。现在他为这个白痴儿子选妃,也是千挑万选,最后却选中了一个又黑又丑又泼又妒的儿媳贾南风,倒是和他那傻儿子正好一对。

不过这位太子妃虽然黑丑泼悍,却颇有心计。她对白痴老公不满意,但知道自己和这白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维护老公的太子地位很是上心。由于大臣们经常和他叨叨太子笨,不能管理国家,晋武帝自己也不免有些疑心起来,就打算考考他。便开设宴会,把太子东宫里的人都召集到一起,在席上密封文件数件,派人送给太子断决,看看他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并让使臣就在外面坐等太子的文件批复。白痴太子哪里能做得了这个,太子妃贾南风大为紧张,赶紧找了个人替他作答。那人还挺有学问,引经据典,答得头头是道。这时,宫内有个太监提醒贾南风:“这份卷子好是好,可是皇上明知太子平常不大懂事,现在写出这样一份卷子,反倒叫他怀疑,万一查究起来,就把事情弄糟了。还不如直接就事论事,写的粗浅一点。”贾南风大喜,就对他说:“那么还是你来另写一份吧,日后定保你富贵荣华。”那个太监就另外起草了一份粗浅的答卷,让太子依样抄写一遍,叫一直等候的使臣送到东宫的酒席上去。

晋武帝一看,卷子虽然写得不很高明,但是总算有问必答,可见太子的脑子还是清楚的,就更加坚定了立他的信心。

除此之外,太子的儿子司马遹,也是令他不忍废去司马衷的原因之一。这个孩子就是那位谢才人所生。当年她怀孕之后,由于太子妃十分嫉妒,就要求回到西宫,后来就生下了司马遹。晋武帝的傻儿子已经做了爸爸,自己却还不知道。几年后,他进宫朝见父皇,见一个三四岁的白胖小子与数位皇子在一起玩耍,非常可爱,便走过去拉着小孩的手嘿嘿傻笑。武帝见状对司马衷说:“这是你的儿子。”太子挺高兴,就跪在地上拜谢,这才把这个儿子认了回去。

司马遹的父亲虽然是个白痴,但他自己却从小就十分聪慧。武帝也特别喜爱这个小孙子,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一次皇宫内半夜失火,晋武帝登楼观望,五岁的司马遹却牵着他的衣带把他拉入暗影。武帝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司马遹就说:“暮夜仓猝,应严加提防,不应该让旁人看见皇帝在光亮中。”武帝看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不禁称奇。到了司马遹六七岁的时候,又陪晋武帝到太牢养猪的地方观玩,他对武帝说:“这些猪又肥又大,为什么留在这里浪费五谷,不杀掉给臣下们吃呢?”武帝大喜,马上派人杀猪分赐众臣,还很高兴地说:“这个孩子一定能兴盛我家。”在内心深处就把他认作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了。所以,为了让心爱的小孙孙将来当皇帝,现在就得先保住这个傻儿子的地位。就这样,晋武帝虽然一直在太子的问题上犹犹豫豫,却到底也没舍得把傻儿子废掉。时光飞逝,傻儿子转眼就到了三十多岁,晋武帝病死了,这个白痴就当上了皇帝,就是晋惠帝。晋惠帝傻乎乎的连自己是谁都认不清楚,又怎么能管理国家呢,自然是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天,晋惠帝正在后花园里东游西逛,那时是初夏季节,池塘里传来阵阵蛙鸣。于是他大感兴趣,就问周围的人:“你们说,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叫呢,还是在为私家叫?”

对于晋惠帝这个问题左右随从都觉得匪夷所思,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还好有一个经常伺候皇帝的太监,大概是对他的思维特点比较了解吧,就郑重其事地说:“陛下,这些青蛙若是在官家地里叫,那就是为官家的;若是在私家地里叫,那就是为私家的。”这种完全是废话的答案,可能正好和晋惠帝那低下的智力水平合拍。所以他听了以后十分高兴,觉得困扰自己的一个大问题算是被解决了。

这件事流传出去,人人都笑话这位皇帝脑袋少根筋。不过接下来的另一件事,却使得这位傻皇帝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还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

有一年,某地闹饥荒,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饿死无数。公文报到京城,众官员聚在一起议论对策。晋惠帝呆头呆脑地在旁边听着,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道:“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呢?”大臣们一看傻皇帝难得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就赶忙给他解释:“当地在闹灾荒,百姓们没粮食吃。”晋惠帝也感到十分为难,突然,他灵机一动,很得意地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没粮食吃也不要紧嘛,为何不吃肉粥呢?”大臣们听了皇帝如此“绝妙”的主意,都目瞪口呆,哭笑不得。晋惠帝也就凭借着这件事情留名史册。想来中国从古到今也有过不少皇帝,除了太好的和太坏的之外,大部分恐怕只能留在落满灰尘的厚厚史书中,等待历史学家去发掘了。这位傻乎乎的晋惠帝,却因为那句“何不食肉糜”,让不少人知道了他的大名,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最毒妇人心

晋惠帝这样的活宝,如果国家没有什么事的话,他这么发发傻,也不过就是给大家增添一些笑料。可当时的政治形势却不容乐观。晋武帝对这傻儿子一直不放心,虽然他即位的时候都三十多岁了,还是给他安排了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和皇后的父亲杨骏一起辅政。但晋武帝临终的时候,却只有杨皇后和杨骏在旁,杨骏想独揽大权,就和女儿杨皇后串通伪造遗诏,指定自己单独辅政,并想除掉司马亮。司马亮连夜逃往封地许昌避祸,朝廷的大权,就落在了杨骏手上。一般的重大诏命,都由晋惠帝走形式地画个押,入呈杨太后和杨骏后,才下诏施行。

杨骏本是个低级小吏,好谋无断,外刚内怯。因借了太后女儿的光位极人臣,总揽朝政,不禁得意忘形,俨然有代理皇帝的派头,但真正碰到大事,草包的本性就显露了出来。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声望,得不到高门士族的拥戴,便大行封赏,滥加爵级,以博求美誉。这种荒唐做法,太后杨芷以及其他人都多次地劝说,但杨骏却置若罔闻,他的专横跋扈,引起了司马家族诸王的反感,也引起了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侧目。

杨骏也怕这个凶悍的贾后干预朝政,他叫自己的外甥段广作散骑常侍,执掌机密。以另一个外甥张劭为中护军,统率禁军。一切诏命都必须经杨骏同意,再到晋惠帝那儿办个例行手续,入呈太后,然后行之,就是不让贾后插手。

贾后可不是好欺侮的,她也紧锣密鼓地准备政变。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因不为杨骏重用,对杨骏十分不满。贾后派其亲信、黄门(宦官)董猛和孟观、李肇私下联络,决定利用皇族来搞掉杨骏和杨太后。最后他的亲属和死党都被抓起来杀了,一律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死者数千人。

接着,贾后又唆使私党上书,要求严办杨太后飞箭送书的大罪,说杨太后早就参与其父的谋反阴谋。因没有太后谋反的先例,这个案子在朝廷上反复讨论了好几遍,最后大家勉强同意将杨太后废为庶人,幽禁在金墉城(当时洛阳城西北角上的一个小城,魏晋时专门用来安置被废的皇族)。次年二月,贾后又派人抓走了服侍杨太后的侍女。八天后,杨太后终于冻饿而死。迷信的贾后,怕杨太后死后向晋武帝诉冤,就把她的遗体背朝天下葬,又放了许多镇压的符咒,不让她动弹,草草埋葬在附近的御邮亭。

杨骏垮台了,大臣们把汝南王司马亮请回来当太宰,主持朝政。开国元老卫綇被再度启用,和司马亮一起辅政。

楚王司马玮因“平乱”有功,被拜为卫将军、领北军中侯,掌管禁卫军。司马亮和卫綇都认为他骄横跋扈,不易控制,唯恐其日后生事,便想把楚王和别的几个王遣回封地去,借此剥夺楚王的兵权。

楚王听说要排挤他出京,气得暴跳如雷,立即找心腹部下公孙宏和岐盛商量对策。

公孙宏和岐盛看到李肇得宠于贾后,现在当了积弩将军,手下有二千五百名精兵,就拉拢他去说服贾后,要她除掉司马亮和卫瑾。

司马亮和卫瑾执政,贾后不得专权,早已耿耿于怀。卫瑾当初曾劝晋武帝废掉太子,贾后对他更是怀恨在心。现在楚王提出要除掉司马亮和卫綇,她当然十分高兴。这样,贾后和楚王勾结到了一起。

公元291年(元康元年六月)的一天,贾后让晋惠帝下密诏给楚王:“司马亮和卫綇阴谋要废掉皇上,应立即免职,派你前去执行诏命!”诏书连夜送给楚王,催他立即执行,不得有误。

楚王接诏大喜,当即自称已受命都督中外诸军事,派李肇和公孙宏率军围攻司马亮的相府,又派清河王司马遐(晋武帝的小儿子)捉拿卫綇。于是,司马亮和卫瑾及其一家人都惨遭屠戮。

两个辅政大臣接连被杀,文武百官仓皇失措,人人自危。太子少傅张华派人对贾后说:“楚王连杀二公,国家威权眼看着就要落在他的手里。如果让其得逞,皇上如何得以自安?应该以专权擅杀之罪,将楚王处死。”

张华的建议正中贾后下怀。原来,这个狠毒的女魔早就盘算了一石二鸟之计:先借楚王除去司马亮和卫綇,然后再以专权擅杀之罪除掉楚王。这样,她自己就可独揽大权。不过,她也担心楚王桀骜难制,便向张华问计。张华随即献上了一条妙计:用驺虞幡制服楚王。

楚王杀掉司马亮和卫綇之后,岐盛劝他乘机除掉贾后,夺取政权。楚王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殿中将军王宫率领禁军,摇着驺虞幡赶到了。这驺虞幡是一面绣着驺虞的旗帜。驺虞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生性仁爱的神兽,形状似虎,却绝不伤害有生命之物,甚至连小草都不伤害。驺虞幡为皇帝所独有,一般用作招降或调解兵乱。因此,人们对它格外敬畏,持有驺虞幡的官员便被视为皇帝的真正代表。王宫来到楚王面前,对聚集在楚王周围的将士们大声宣布:“楚王假传圣旨,擅杀大臣,伤天害理,罪不容诛。敢助纣为虐者,杀无赦!”

众人一听此言,顿时四散逃命。最后只剩下楚王孤零零一个人,仓皇不知所措。早有禁军冲上前去,将他捆绑起来。

楚王被处死前,从怀中掏出晋惠帝命令他逮捕司马亮和卫綇的青纸诏书,流着眼泪向监斩官刘颂说:“我是先帝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也要受这么大的冤枉?”然而,此时他有口难辩,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杀人如麻的楚王司马玮,终于成了刀下之鬼。他的亲信公孙宏、岐盛等也都同时被杀,并被灭了三族,又有几百人死于非命。与此同时,贾后又猫哭耗子假慈悲,下令为司马亮和卫綇申冤昭雪,但他们的家属却几乎被斩尽杀绝了。

贾后一箭双雕,先后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除去了心腹之患。从此,贾后大权独揽,形成了悍妇控制白痴皇帝,扰乱政事的局面。但同时她也起用张华、裴頠等几个有才干的大臣主持朝政,掌管机要。贾后对他们比较敬重,他们也尽心辅佐,所以,政权有几年比较安定。史称“虽闼主在上,而朝野安静”。

对于傻皇帝晋惠帝来说,如果一直能这样下去,倒也是一件好事。反正他什么也不懂,就是大事决定下来之后画个押而已,倒乐得把朝廷政事交给皇后掌管。可是贾南风虽然大权在握,却也有一个眼中钉,那就是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

贾南风由于自己没有儿子,就对这个太子十分忌恨,总想着把他除掉。这个司马遹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曾使祖父晋武帝对他抱有很大希望。但长大之后,却不爱读书,整天玩闹。他在太子的东宫里开了个集市,做买卖取乐,自己亲自操刀卖猪肉,据说用手就能掂出斤两来,准确得丝毫不差。他的师傅杜锡经常劝谏他要检点言行、修德进善。司马遹听得不耐烦了,就让人把大针藏在杜锡的坐垫中,把老先生刺得鲜血淋漓。不过他虽然荒唐,也没有什么太出格的行为,又是晋惠帝唯一的儿子,贾南风想把他除掉,就不得不费一番心思。

公元300年(元康九年)十二月,贾南风以惠帝生病为由,遣人唤太子入朝。太子到了宫中,就有内侍出来引他暂憩别室。刚坐定,一个宫婢持三升酒与一大盘枣子令太子当面吃喝,说这是圣上所赐。太子酒量浅,饮了一半,已是醉意醺醺,便说不能再喝了。那宫婢却呵斥他:“天子赐殿下酒,殿下不肯饮尽,难道是怕酒中有毒么?”太子只好把剩下的酒喝光,喝完之后就已是大醉。接着,又有个宫女持笔砚纸墨,催促太子抄写一张文书。太子醉眼模糊,也不看是什么字,就依次照录,字迹歪歪斜斜。写完之后,他的酒还没有醒。

第二天,傻皇帝却气鼓鼓地在朝堂上拿出一张纸给群臣们。

原来,这就是那天太子所抄录的东西。这是贾南风定下的计策,想要趁太子酒醉昏迷之际,骗他抄下了这份含有反意的文书,以此来诬陷太子谋反。

但以晋惠帝可怜的智商,却对这份文书深信不疑。于是,贾南风的计谋得逞,太子被废为庶人,迁往晋皇室关押犯人的金墉城。

贾南风既然得偿所愿,也就该适可而止,但她阴险毒辣,对太子还是不能放过,又派人把太子害死了。这种行径引起了朝臣侧目,更引起了诸王的不满,最终酿成了倾覆晋室的大乱。

弱智皇帝泼辣妇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也就是说只要女人干政,国家就会灭亡。对于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这话不幸给说着了。她的一番胡作非为,果然把西晋王朝带上了灭亡之路。

贾南风是权臣贾充的女儿。当年晋武帝为傻儿子选妃,可是费尽心思,千挑万选。开始他看上了老臣卫瑾的女儿。但皇后杨艳却因为和贾充的妻子郭槐关系不错,又加上郭槐给她献上了不少奇珍异宝,就竭力在晋武帝面前称赞贾充的女儿是如何贤淑大方,可作太子妃。晋武帝倒也不傻,他对杨皇后说:“卫家的女儿温厚贤德,貌美白皙;贾家的女儿凶悍丑恶,又黑又丑。这么一比,当然是卫家的女儿适合作太子妃。”于是,这位杨皇后就像当年坚持要立傻儿子作太子一样,又搬出了她的大道理,道是选太子妃应该选德不选貌,贾家女儿虽然长得不那么漂亮,但品德绝对一流。于是皇帝又一次耳朵一软,最终还是依了她的意思。

那时贾充有两个未嫁的女儿,大的就是贾南风,其相貌正如晋武帝所说的又黑又丑。小的叫贾午,长得倒很漂亮。本来原定是要娶这个小女儿作太子妃的。可小姑娘才十二岁,便换成了贾南风。等到典礼完成,晋武帝一看给儿子竟娶回了这么个媳妇,真是后悔不迭。但生米做成了熟饭,总不能再退回去了,想想自己的傻儿子,和这个丑媳妇也算般配,就只好认了。

只是这贾南风长得丑还是其次,她性格也十分的泼悍嫉妒,对白痴丈夫看得特别紧。在她作太子妃之前,晋武帝已经给儿子纳了一位谢才人,还怀了身孕。于是贾南风就对这位谢才人百般看不顺眼,谢才人倒也知趣,就离开了司马衷,回到了西宫。有一次贾南风发现有个宫女偷偷怀上了司马衷的孩子,又妒又怒,立即喝令将这宫女押到面前,然后亲手提着一支戟向她隆起的肚子上掷去,活活的将一个已经成形的男胎剖了出来。晋武帝闻讯大怒,就决定把她废掉,关到冷宫金墉城去。这时的皇后杨芷是杨艳的堂妹,由于贾南风是堂姐所荐,就劝武帝要考虑到贾充的功劳,又说贾妃还年轻,正是好嫉妒的年纪,总该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看到心爱的美人出言相劝,晋武帝才打消了怒气。杨芷此后多次训诫这位儿媳,让她改过自新。但生性毒辣的贾南风对杨芷的救命之恩视若无睹,却对她的这番斥责充满怨毒之情,从此怀恨在心。

等到晋武帝一死,晋惠帝登基做了皇帝,贾南风成了皇后,她感到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了。但这时朝中的大权被杨太后的父亲杨骏所把持,虽然太后杨芷只比大她十几岁,却也是她的婆母,贾南风这个小辈只能仰人鼻息。她本来就对杨太后怀恨,现在自己的丈夫做了皇帝,就更不甘心屈居在她的下面了。于是便凭借诸侯王的力量,宣布杨骏谋反,把他除掉,还矫诏处死了太后杨芷的母亲庞氏。杨太后跪在这个儿媳妇面前,口称臣妾,割下头发向她磕头,哀求她饶过母亲的性命。左右侍从都泪流满面,但是贾南风却毫不动心,当着这位婆母的面杀掉了庞氏。

贾南风排除异己后大权在握,便恣意妄为起来。她早就看白痴丈夫不顺眼,先是借看病为名,与太医令程据勾搭在一起,“乱彰内外”。而后还觉得不过瘾,就开始派人到民间广觅美貌男子寻欢作乐。为了不走漏风声,当她玩够了之后就把这些男子统统杀掉。有一次,有个洛阳城南的小吏,年轻俊美,平时家境贫寒,后来不知怎地失踪了一段日子,再出现之后,身上穿戴奇异,所佩珠玉皆罕见的内廷之物。他周围的人察觉其事可疑,这时贾南风的一个远亲家里正好丢了东西,众人都怀疑是他偷的,就禀报上司,派人马上把他拘押审问。这个小吏辩称:“我偶尔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婆子,说她家里有人得病,巫师占卜要找城南的少年来驱邪,到时必有重谢。我贪财心切,就跟她去了。中途换车,我被藏在盛放衣物的箱笼里,走了十几里,过六七道大门,箱笼一开,忽然见到壮丽精致的楼台殿阁。我问老婆子这是哪里,她回答是天上。马上有人过来伺候我沐浴熏香,好吃好喝过后,又给我换上华美的衣服,带入室内。然后就出现了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妇人,她生得矮胖,脸面青黑,眉间还有痣。她留我住了一段日子,与我同食同宿,然后顺原路将我送出。临别时,这矮胖黑妇人就赠我这些衣物饰品。”贾家那亲戚一听,就知道这事关系到贾南风的隐私,不好再问,只好把这个小吏放了。

只是贾南风虽然大权在握,又让白痴丈夫服服帖帖的,但她自己却没有儿子,太子还是谢才人的儿子司马遹。对此贾南风自然不能甘心,虽然她生不出儿子,却绝不会让别的女人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可这个司马遹却是傻皇帝的唯一的儿子,贾南风若想废了他,就得再给惠帝变出一个儿子来,于是,她就想了一个胆大的主意。

她的妹妹贾午生下一个儿子,贾南风将这个孩子弄到宫中,假称是自己怀孕所生,还给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慰祖。既然有了嫡子,那司马遹的存在就毫无必要。于是她设计把太子废掉,后来又派人把他害死。

只是晋惠帝虽然是个白痴,他的那些被封为诸侯王的亲戚们可不是傻子。贾南风自以为事情做得隐秘,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人们就得知这个小皇子根本就不是司马家的子嗣。晋惠帝的那些叔伯兄弟们,对于这个傻乎乎的皇帝还能容忍,但以后的嗣位者要不是司马家的人,他们可就不干了。于是,一场大乱迫在眉睫。

晋代司马家的天下得自曹魏,也是由篡夺而来的。因此晋武帝就总觉得有点心虚,生怕哪一天又蹈了曹魏的覆辙。他总结曹魏灭亡的经验,认为是由于对待宗室太过苛刻了,所以弄得皇室孤立无援。所以,他一当上皇帝,就把他的儿子们和堂亲宗室都分封为诸侯,来巩固司马家的统治基础。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诸侯王固然能加强司马家的力量,却也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皇帝精明强干,还不会出什么问题,可要是像晋惠帝这样的白痴,那些诸侯王就不免心怀异心了。再加上皇后贾南风的胡作非为,无疑更给这些诸侯王提供了口实。等到贾南风害死了太子司马遹,大乱终于爆发。贾南风也自食其果,在这场动乱中被逼自尽。

惠帝死而晋亡始

傻乎乎的晋惠帝屡经战乱,虽然没能变得聪明,一直都搞不清自己被这么转来转去到底是因为什么,但也慢慢地有了点阅历。赵王司马伦作乱篡位把惠帝关到了金墉城,他经过一番折腾,就对那个掰他手指的义阳王司马威念念不忘。等到司马伦倒台,义阳王司马威也被抓了起来。诸王商议想饶他不死,一直呆呆坐在上座的惠帝忽然发话:“阿皮(司马威小名)掰我手指,夺我玺绶,不可不杀。”于是这个阿皮只得万分不情愿地上了刑场,恐怕这也是惠帝一生中所下的唯一一次体现自己意志的诏令。后来在成都王司马颖与东海王司马越两方军队的混战中,惠帝处境极其危险,脸上给砍了一刀,身中了三箭,周围的侍从都跑光了,只有侍中嵇绍用自己的身躯挡住皇帝。乱兵到了,惠帝大喊:“这是忠臣,你们不要害他。”那些乱兵却说:“我们奉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的命令,只不伤害陛下一人。”结果嵇绍死在乱刀之下,他的血溅到了皇帝衣服上。后来皇帝给挪到了安全的地方,侍从们要把血迹洗掉。惠帝却说:“这是嵇侍中的血啊,为何要洗呢。”这话说得实在是入情入理,便成了这个傻皇帝的又一句名言。后来文天祥在正气歌里还特地提出“为嵇侍中血”。史家记录至此,也不由得惊叹一句:孰言惠帝憨愚哉。这个嵇绍也很有名,他就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嵇康死于司马昭之手,他的儿子却成了晋朝的忠臣,世事变幻如此,也真可使人感叹了。

晋惠帝回到了洛阳,又成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傀儡。可这位王爷慢慢觉得这个傻皇帝越来越不顺眼,就在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十二月,下手毒死了他。

惠帝崩后,司马越立惠帝二十五弟司马炽为帝,改元永嘉,是为晋怀帝。东海王又将困守长安孤城的河间王司马颙招来,再于半路劫杀。至此,似乎司马越已经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却不料他的噩运才刚刚开始。

司马越拥立怀帝后,大权独揽。怀帝的侄子、14岁的清河王司马覃曾被惠帝立为皇太子,是可能的帝位继承人,司马越于是先弄死了他,接着又杀掉怀帝亲舅王延及大臣高韬等人,驱逐大臣苟唏,将精兵强将控制到自己手里,篡位的野心已经显露无疑。

公元311年(怀帝永嘉五年),眼见洛阳城外狼烟四起,司马越入朝请讨石勒,想趁此拥重兵立功以自固。他率四万精军出讨后,飞檄各州郡征兵,但“所征皆不至”。分崩离析的晋朝已经无力对抗胡族的入侵,内外交困的司马越忧惧劳顿,又得悉怀帝密诏苟唏等人诛杀自己,至河南项城时遂发暴疾而死。同军而行的襄阳王司马范和太尉王衍秘不发丧,准备率军还葬其封地东海(山东郯城)。

羯族首领石勒(当时为匈奴族的汉王刘渊部属)得知消息后,率劲骑追赶这群七零八落、兵官家眷混杂的队伍,终于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赶上,大队骑兵像打猎一样围着数十万西晋军民发箭狂射,一天下来,“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石勒派兵士一把火烧掉司马越棺椁,说“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并将太尉王衍、吏部尚书刘望等多位晋朝高官,以及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等六个皇族王爷在半夜用推倒屋墙的方法压死。

侥幸未死的西晋兵民二十多万,被刘渊另外一部将王璋一把大火烧死,并被当作军粮吃掉。想象当时惨绝人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司马越留派洛阳的部将何伦等人闻败,慌忙拥司马越王妃裴氏及世子从洛阳往东海方向逃跑,城中百姓士民也紧随军队一起外逃。跑到洧仓,又被石勒大军赶上,东海王世子以及皇族48个王爷都死于乱兵之手,东海王王妃裴氏被乱兵抢去,轮|||奸过后又卖给别人。

怀帝、愍帝都可以算得上是青年干才,但“八王之乱”已经使晋朝大厦产生难以修补的巨大裂隙,孤木难支,无力回天。(公元311年)六月,晋怀帝被匈奴刘渊汉军抓获,公元313年被杀,时年30岁。公元316年,惠帝另一个侄子晋愍帝司马邺也肉袒出降,不久被杀,时年18年,临死前还上演了“青衣侑酒”的历史悲剧,成为历代汉族臣子心中永拂不去的伤痛。至此,西晋灭亡。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