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者:高士振   |  字数:3032  |  更新时间:2015-07-29 15:25:16  |  分类:

人物传记

马君武雄心勃勃,励精图治,提出禁烟、禁赌、整顿金融、发展实业、兴办教育、建筑公路、成立新军等计划。但陆荣廷旧部仍分散各地,割地自雄,附粤的桂军刘震寰又不听指挥,以致政令不出省会南宁,马君武一筹莫展。1922年5月粤军撤出广西,自治军蜂起,陆荣廷旧部伺机进逼南宁。5月22日马君武致电广州政府,辞去省长职,旋去上海。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马君武坚决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蒋介石仓皇迁都洛阳,马君武去电指责说:“国事败坏至此……乃精卫兄在武昌一年,介石兄在南京四年倒行逆施之总结果……介石兄对内面狞如鬼,对外胆小如鼠。”1933年日军进占热河,国难日急,马君武大声疾呼,现在已是千钧一发的时候,“要厉行对日经济绝交……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以民众的力量去收复东北失地”。1937年抗战开始,马君武被任为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广西省政府高等顾问。1938年上海沦陷后,马君武和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桂林开办科学实验馆,马为常务委员。马还和戏剧家欧阳予倩成立“广西戏剧改进会”,从事桂剧改革工作。同年,马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国民政府改广西大学为国立,任命马君武为校长。1940年汪精卫叛国投敌,在南京成立伪政权,马君武写了三州纪事诗,骂汪“矢志嫁东胡”,卖国求荣,卑鄙无耻。同年秋,马君武胃病复发,于8月1日在桂林病逝。

马君武去世后,周恩来送来祭幛,挽词是“一代宗师”;朱德、彭德怀的挽词是“教泽在人”,对马君武的一生作了正确的评价。

马超俊反袁铁血团骨干

马超俊,字星樵,曾名马麟,1886年9月20日在广东省台山县出生。

马超俊15岁时考中了县童子试,但他放弃了走仕途为官的道路,毅然决然地来到了香港,进到九龙马宏记机器厂学习手艺,同时在少年学社夜校学习英文。在学校里,他学习了世界历史,逐渐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在马宏记机器厂学徒3年后,他跟随族人来到了美国,并在旧金山庇利音机器专门学校学习。

读书期间,马超俊加入了致公堂,受到致公堂首领黄三德的赏识。1904年夏,孙中山途经旧金山,在黄三德的介绍下,马超俊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勉励他好好学习,将来担负起“革命救国的责任”。后来,孙中山在日本居住,马超俊为追随孙中山,于1905年前往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而晚上则到孙中山的寓所做些杂事。孙中山对马超俊耳提面命,谆谆教诲,给他灌输各种新思想,以激励其革命的斗志。后来,在孙中山的主盟下,马超俊加入了同盟会。

1906年2月,同盟会决定发动广州起义,于是,马超俊被派回香港,在九龙地区从事工人运动。在香港,他迅速召集了广东、香港的机械工人,以研究技术、交换知识为名,组织了华人机器工会,有组织地进行工人运动。后来,马超俊又进入汉阳兵工厂、上海制造局充当工人,鼓动工人参与革命。在马超俊的努力下,相继成立了香港研机书塾、广东机器研究公会等组织,这两个组织对孙中山在广东、广西等地组织起义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后,马超俊又先后在湖北、湖南、云南、天津、上海等地组织了机器研究工会,明为研究机器技术,暗中则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在香港,马超俊为了掩护革命党人运送军火,化名马麟,与黄伯坚兄弟设立瑞兴公司,暗中从事研究及运输军火的工作。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时,马超俊参加了先锋第三队,攻击巡警教练所,起义失败后返回香港。后来又于1911年参加了广州黄花岗之役,并在战火中与管运送武器弹药的革命女杰沈慧莲喜结良缘。

1911年武昌起义后,马超俊在广东组织了华侨敢死队,经上海前往武汉,守护汉阳兵工厂。辛亥革命后,黎元洪任命马超俊为汉冶萍矿务督办,但他坚辞不就,并且在武汉参加了反袁组织铁血团,黎元洪投向袁世凯后遂将马超俊逮捕入狱8个月。孙中山得知后,托伍廷芳、温宗尧对马超俊进行营救,马超俊这才得以获释。1913年,马超俊还参加了宁沪独立讨袁之役。后来,他又回到了广州。

1913年,龙济光乘二次革命之机攻占广州,任广东都督。马超俊在广东机器总会黄焕廷的资助下,开办了惠民织造公司,作为革命机关,反对龙济光。他派人刺杀了龙济光的干将马存发,事发后,龙济光四处搜捕马超俊,无奈之下,马超俊只好离开广州,来到了日本。那时,孙中山正在东京筹备成立中华革命党事宜,马超俊便协助孙中山做一些筹备工作。后来,在孙中山的建议下,马超俊进入八日市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马超俊反袁铁血团骨干

1916年,马超俊奉命回国参加了山东潍县中华革命军东北军讨袁战争,他还和刘季谋一起,驾驶日制飞机,轰炸山东督军府,大振军威。1917年,孙中山因护法南下,并在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因看到马超俊有着高涨的革命热情,领导工人运动又颇有成就,孙中山就让他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他制定了工作纲领以及工运原则八项,如扶植工会组织,规定标准工时,倡导劳工福利,并以“劳资协调、互助合作、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充裕国力”为方针。马超俊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立即开始发动海内外的机械技术工人,筹建全国机器总工会,并主持了广东机器工人维持会,健全基层组织。

1919年,他组织广东工人协助、支援香港工人罢工。1920年,在马超俊的领导下,广东省的工人们高呼打倒桂系军阀的口号,并以罢工的行动来阻止桂系军阀的军事运输。马超俊又被委任为广东东路军第二路游击司令,发动广东东部各地工人、农民及地方团队组织,控制了广九铁路,并击败了桂系梁悦的部队,在正规军到来之前顺利进驻广州。待广东局势安定下来后,马超俊便辞去了军职,回到工运工作之中,致力于改善工人的生活待遇,同时还创办了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用以提高工人的教育水平。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时,他还领导了广州机工维持会予以支援。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占领广州,马超俊发动广州公用事业的工人集体撤退,致使广州缺水、断电,交通也处于瘫痪状态,陈炯明对他恨之入骨,悬赏10万元逮捕他。但他丝毫不以为惧,仍亲自到孙中山避居的肇和舰上与孙中山共度患难。1923年,孙中山发动驱陈战争,马超俊再度组织工农游击队协助。战争胜利后,孙中山以大元帅的身份委任马超俊为广东兵工厂厂长,准备枪支弹药武器等以供军队之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遂在广州市开展活动,但马超俊不但不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而十分敌视中国共产.党。1924年,马超俊任国民党广州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更是指导广州工人开展反共活动。

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马超俊随行,并奉命负责民运、工运等工作。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马超俊辞去了广东兵工厂厂长一职,前往上海加入孙文主义学会,担任总干事一职并主持会务,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制造反共摩擦。那时,中国共产.党党员彭泽民担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为了加强反共工作,遂以视察海外党务的名义,派马超俊于1926年前往美洲宣传联系,煽动华侨反共。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马超俊回国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劳工局局长。8月,他在上海创办劳工时报,自任总编辑,宣传劳资合作,反对赤色工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马超俊三度出任南京市市长,主持南京接收事宜。1949年年末,马超俊随蒋介石败退台湾,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60年,马超俊出任国民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任委员。1977年9月19日病故于台北。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