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倡导青少年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故事富强篇 > 第一章 求强图富的时代强音
第一章 求强图富的时代强音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2913  |  更新时间:2015-07-21 17:35:34  |  分类:

爱国教育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是每一个公民应当秉持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爱莫高于爱祖国、爱人民,心里装着祖国、装着人民,才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自己的付出和牺牲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幸福。像时代楷模那样,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人民幸福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求强图富的时代强音

富强篇

富强篇

“地球也要抖三抖”

名言

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故事

王进喜,1923年9月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村。6岁开始给地主放牛,也曾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去要饭。1938年,15岁时到玉门油矿当童工。1949年玉门解放后到钻井队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钻井队长。

王进喜干工作一贯地积极努力,有一种争上游的精神。1958年7月,在全国石油工业现场会上,为了加快玉门油田的建设,王进喜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同年9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当时叫1262钻井队)艰苦奋战,创造了月进尺5009米的最新纪录,还摸索出一整套优质快速打井的经验,为提高钻井速度和质量闯出了新路。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那一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建国10周年大庆的国庆观礼。

由于在旧社会受过压迫,饱尝了旧中国“贫油落后”的苦,王进喜有一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参加群英会期间,他看见北京街头因缺油而背上煤气包行驶的汽车,心里非常难过。想到没有石油国家作这么大的难,从内心里感到愧疚。开会期间,他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整夜在招待所的地毯上和衣而卧想心事,他说:“我不相信石油都埋在外国的地底下。”他决心要为改变落后面貌而拼命干。听说我国东北发现了大庆油田,他心情无比高兴,摩拳擦掌,“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提出申请要去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赶奔大庆。到萨尔图以后,王进喜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得知井位在马家窑附近,他立即带队步行两个小时来到井场。他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那黑油油的土地,万分激动。他说:“我们国家就是一块宝地。这回我们掉进大油海里啦,甩开膀子干吧,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当天夜里,全队33人就住在老乡的马厩里、牛棚里,有的就在野外餐风露宿。第二天来到火车站,本队钻机没到,就帮助别的队卸车,一连卸了7天,被评为“干劲第一”的有名的义务装卸队。

1960年4月2日,从玉门发出的钻机运抵萨尔图。可当时吊车、汽车,拖拉机非常少,一半会儿轮不到他们用,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无法卸车、搬运和安装。面对重重困难,王进喜对大家说:“遇见困难怎么办?这就象打仗一样,不能退下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能上,不能等;只准干,不准拖!”他带领全队把钻机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连续苦干三天三夜,王进喜没离开车站和井场。行李放在老乡家,一次都没去睡过。房东赵大娘看见王进喜这样拼命地干,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工作组把这个情况向领导汇报,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同志大力赞扬。在油田首次技术座谈会上,会战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号召全油田职工“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会后立即掀起向铁人学习的高潮。

王进喜文化不高,但爱读毛主席的书。从玉门来大庆,别的东西都托运了,唯独把群英会上得的毛泽东选集带在身边。他坚持边学文化,边学毛主席著作。他说:“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会战开始以后,面对重重困难,会战工委做出学习毛主席实践论、矛盾论的决定,王进喜响应号召,认真学“两论”。通过学习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主要矛盾。”因此,战胜困难信心更足,行动更自觉。要开钻了,但因当时水管线没接通,罐车又少,供水不足,王进喜就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了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于4月14日正式开钻。在整个打钻过程中,王进喜没离开过井场。饿了,啃几口冻窝窝头;困了,裹着老羊皮袄靠着钻杆打个盹儿。经全队工人努力,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油田上第一口生产井。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过不止一次的话。他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指挥放架时,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醒来时一看几个工人围着他抢救,井架还没放下来,就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站起来继续指挥放架子、搬家。领导知道后,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出来,回到第二口(2589井)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经过研究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比重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就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4月29日,会战总指挥部在萨尔图万人广场召开庆“五一”国际劳动节暨石油会战誓师动员大会,王进喜和其他红旗手骑马戴花绕场一周,受到全场的欢呼。会后,大会战正式打响,“学铁人,做铁人”活动也更加轰轰烈烈。

在学、比、赶、帮、超中,王进喜谦虚好学,以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支持和帮助兄弟钻井队赶上和超过自己,在当时钻机配件紧缺的情况下,他把自己从玉门带来的钻头和急用的方钻杆、方补心、柴油机飞轮等无私地支援别的井队,自己却把旧的修修继续用。在油田开发最紧张的日子里,经常利用倒班休息的时间,亲自带人到兄弟队去学习先进经验,传授快速钻井的技术。1960年7月初,会战领导小组决定晋升王进喜为钻井工程师。1960年7月28日,会战工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王进喜被树为大庆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

1961年2月,王进喜担任钻井指挥部钻井二大队大队长,负责管理十几个钻井队。他经常身背干粮袋,骑着自己在玉门时买的摩托车,深入到各井队井场,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为基层解决生产、生活、技术和工人思想上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了打出井斜不超过3度的直井,他住在井队,同钻井技术人员、钻井工人们一齐研究、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打直井的办法,钻成了最大井斜只有05度的笔直井。钻井二大队远离油田中心,工人生活不方便,他就起早贪晚,带领工人开荒种地、烧砖盖房,自己办起了商店、粮店、邮局、卫生所,盖起了职工宿舍、家属住房、办起了基地。为解决孩子们就近入学,还亲自当校长办起一个“苇棚小学”。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铁人小学”、“铁人中学”。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