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军史乡土 >台海秘闻 > 第五章 万山群岛,战舰云集抗解放 湖艇海战,小船儿斗巨无霸
第五章 万山群岛,战舰云集抗解放 湖艇海战,小船儿斗巨无霸
作者:赵俊涛   |  字数:11385  |  更新时间:2015-07-23 14:37:48  |  分类:

军史乡土

1950年初,解放军四野除了筹划横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之外,还积极准备夺取华南沿海的万山群岛,以解除国民党军对珠江口的威胁。万山群岛由垃圾尾、外伶仃、东澳、三门、大小万山等48个岛屿组成,是华南的海防要地。当时,在几个主要岛屿上驻有国民党地方武装“广东突击军”1200余人。

本着知已知彼的原则,解放军非常重视对万山群岛敌情的侦察。1950年3月20日,一三一师派出侦察兵出身的王子华,化装成商人,乘坐广州至香港的“德兴”号客船,顺路侦察垃圾尾、三角港一带,途中未发现有国民党军舰。4月上旬,解放军还派人到香港获取情报,后又派一个加强排赴牛头岛武装侦察,因与国民党军遭遇,伤亡很大。由于种种原因,解放军一时难以掌握万山群岛的全部敌情。

1950年4月底,在海南岛战局已定的形势下,中央军委、中南军区要求尽快解放万山群岛。解放军参战部队包括:一三一师三九二、三九三团、广东军区江防部队、珠江军分区炮兵团、一三二师炮兵营、中南军区炮兵100毫米加农炮连、五十军无坐力炮连和一三师步炮连,总兵力达1万余人。

预定参战的广东军区江防部队,是现今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前身。广州解放后,叶剑英领导的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人员成立了海军接管组,负责接管国民党残留在广州的海军机构、流散人员和起义舰艇。1949年12月15日,以海军接管组和两广纵队二师部分人员为基础,组成江防部队,广东军区副司令员洪学智兼任江防部队司令员。

江防部队组建时,只有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登陆舰“联荣”号和巡逻艇“高明”号、“舞风”号等4艘舰艇。准备攻打万山群岛时,江防部队所拥有的舰艇数量较初建时增加不少,但大多是小型炮艇和登陆艇。全部舰艇中像样一点的只有两艘,一艘是从广西接收过来的美国制造的登陆舰“桂山”号,排水量358吨,装有两座40毫米机关炮,另一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制造的登陆舰“国楚”号。解放军这些舰艇的装备都十分简陋,不少炮艇连航海仪器、海图和通信工具都没有,只好用指南针、普通地图和陆军用的报话机来代替。技术人员更为缺乏,来自陆军的舰艇人员对航海和海战都不熟悉。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江防部队士气高涨,决心配合陆军拿下万山群岛。

进攻万山群岛由海、陆军协同作战,这在解放军历史上还是首次。为了统一指挥部队,专门建立了联合指挥所,由陆军一三一师师长刘永源、副师长邵震、参谋长张怀礼、政治部主任李长如和江防部队副政委黄若萍、参谋长李怀章、政治部主任邓楚白组成。

万山战斗尚未打响,敌情已发生很大变化。4月26日,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奉蒋介石之命,乘“中”字号登陆舰到万山群岛部署防御。5月1日,桂永清召开会议,决定增加万山群岛的兵力,调海军第三舰队、第四巡防处和海南岛秀英巡防处的舰艇和一个海军陆战团驻守万山。新增部队和李崇诗的“广东突击军”一道,统一归“万山防卫司令部”指挥,司令由第三舰队代司令齐鸿章中将兼任,司令部设在垃圾尾岛。至此,万山群岛国民党军实力大增,派驻该海域的护卫舰、扫雷舰、登陆舰和炮艇达30余艘,总吨位约1万吨。大部分舰艇和兵力集中驻守在垃圾尾岛,“广东突击军”则分驻在担杆列岛、外伶仃、大小万山和东澳岛。国民党军企图依恃海上优势,“控制万山、封锁海口、策应大陆、准备反攻”。

为了执行中央“力求早打快打”的决策,解放军参战部队于5月8日在沿海集结,随后开始投入临战训练。将在渡海作战中担任火力支援和输送任务的江防部队,夜以继日地修理改装舰船,并想方设法征集技术人员,以保证船能航行,炮能打响。这支初建的海军当时尚无自己的服装,穿着陆军服的海军官兵风趣地说:“外国有海军陆战队,我们是陆军海战队。”

在制定作战方案时,解放军联合指挥所认为,万山群岛各岛之间相距不远,互相能构成火力联系。如果越岛攻击,不仅易受各敌占岛屿交叉火力压制,且遭受敌舰攻击的可能性也大。如果逐岛攻击,依岛攻岛,进可攻、退可守,可保证登陆作战次第展开。因此,确定了逐岛攻击的方案。

经研究,解放军将垃圾尾海湾附近的青洲、三角岛作为首取目标。为防止垃圾尾海湾内国民党海军舰艇阻挠登陆行动,指挥所决定首先派江防部队在夜间突袭垃圾尾岛锚地。当时解放军根据香港报纸关于第三舰队已撤回台湾的消息,判断垃圾尾的舰艇不会太多,而且垃圾尾还是万山防卫司令部所在地,突袭该岛会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为部队在青洲、三角岛登陆创造条件。

1950年5月25日凌晨2时后,江防部队16艘舰艇,以及征用的8艘民船,分成火力船队和登陆船队,陆续从珠海县唐家湾隐蔽出航。火力船队驶向垃圾尾,登陆船队则开往青洲、三角岛。

解放军的火力船队由“桂山”号登陆舰和“解放”号等5艘炮艇组成。陆军一三一师副团长郭庆隆和江防部队炮艇队副队长林文虎担任指挥。

火力船队启航后不久,由于舰艇状况欠佳,加之不能用灯光联系,只好各自按大概的方位航行,有的掉了队,有的偏离了航向。25日凌晨4点40分,林文虎所在的“解放”号炮艇沿着牛头岛山脚,单枪匹马驶进垃圾尾海湾。林文虎完全没有料到,湾口内锚泊着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的全部舰只,一场恶战就在眼前。停泊在青岛海军博物馆的“解放”号炮艇

此时,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的旗舰“太和”号上的值更官也发现了这艘炮艇。值更官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见来者是一艘在国民党海军中大量装备的排水量为28吨的美国造炮艇,判断该艇是自己人,便发出灯语信号:晚上好,进港请不要鸣笛。

看到港内发来的信号,“解放”号艇长梁魁庭转身向林文虎请示:“进,还是不进?”林文虎镇定自若地说:“开进去!”

“解放”号直向湾口内驶去。看到港湾停着的一大片军舰,林文虎大吃一惊,眼前的二三十艘军舰足以说明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并没有撤回台湾。

“后续舰艇上来没有?”林文虎小声问党代表王大明,王回答说:“没有看到影子。”两人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艇后的海面,仍然是空无一船。在其他舰艇没有赶到的情况下,林文虎十分清楚单艇同敌交火的后果,但考虑到整个作战计划已无法临时改变,如不进攻敌舰,势必影响到青洲、三角岛的登陆作战,在征得王大明的同意后,他下达了“全速,插进去!”的命令。

“解放”号闯进马湾口之后,贴着一艘排水量3000吨的“中海”号大型登陆舰的右舷驶过去,极力寻找着对方的旗舰。林文虎一边观察,一边告诫枪炮兵“不要走火”。

就在“解放”号东张西望的时候,“太和”号护卫舰的值更官发出灯语信号询问:“要锚位吗?”不打自招地暴露出该舰的身份。梁魁庭低声对林文虎说:“这就是旗舰,打不打?”“靠近了再打。”林文虎话音未落,“解放”号上的机枪就响了起来。原来林文虎说的粤语吐字不清,机枪手只听懂一个“打”字,便扣动扳机向“太和”号扫射起来。林文虎见战斗已经打响,忙命令枪炮手,“集中火力,打驾驶台!”垃圾尾的夜空中立即回荡起震耳的枪炮声。

海面上爆炸声不断,正在“太和”号上酣睡的第三舰队代司令齐鸿章被惊醒,忙扯起衣服朝指挥台奔去。“怎么回事?”齐鸿章急于知道响枪的原因。

“可能有舰艇叛变。”含糊其词的值更官压根没有料到,解放军一艘28吨的小炮艇,竟敢闯入总吨位近万吨的舰队中横冲直撞。

齐鸿章稍一定神,伸手拉响战斗警报。凄厉的啸叫更增添了几分恐怖感。“太和”号上随即响起糟杂的脚步声、咒骂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其他军舰上的水兵也美梦难续,揉着睡眼奔向炮位和机舱。“解放”号射击不断,湾口内一片混乱,几艘小艇启锚开溜。

“解放”号集中火力对付“太和”号,利用对方吨位大、干舷高,火炮优势难以发挥的弱点,猛轰该舰的舱面和指挥台。一发炮弹在指挥台上爆炸,齐鸿章的一条手臂飞落到甲板上,舱面多处燃起大火。“解放”号随即转向射击“中海”号登陆舰,将其击中起火。失去指挥的国民党军舰不知威胁来自何方,慌乱中有的互相打起来。还有几艘舰艇慌不择路,碰撞在一起。

在炮声中,不少国民党军舰纷纷逃向港外,不料迎面又遇到一顿炮火袭击,原来是郭庆隆指挥的“桂山”号赶到马湾口,立即投入战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国民党军“太和”号护卫舰、“中海”号登陆舰和一艘“永”字号扫雷舰受创严重,一艘炮艇起火沉没,其他舰艇也大都带伤。

双方战至拂晓,国民党海军舰艇透过硝烟,发现解放军只有一艘小炮艇和一艘不大的步兵登陆舰,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军开始摆开阵势进行反扑。负伤逃到湾口的“太和”号和“中海”号也调头杀来,集中火力向“解放”号射击。

在国民党军众多舰炮射击下,“解放”号多处中弹,艇体弹痕累累。一发炮弹打过来,炸坏了艇上的无坐力炮架。炮手张和鸣带伤撑起灼热的炮身,继续向敌舰射击。恰在这时,艇首主炮又发生故障。炮手张云飞在排除故障时中弹倒下。林文虎一面大喊:“同志们,要沉着!”一面奋不顾身地跨出驾驶台奔向前甲板,就在他准备修复火炮时,不幸中弹牺牲。林文虎原是泰国华侨,著名的拳击运动员,1940年回国参加华南抗日游击队。在解放战争中,林文虎已成为海上游击队的一名指挥员,曾使用小型船只游弋广东沿海,多次袭击国民党军舰船。万山海战,林文虎血洒战艇,成为华南海军引为骄傲的英雄。

林文虎和不少艇员战死艇上,“解放”号处境愈加危殆。全艇19名艇员已伤亡13人,火力也大为减弱。艇长粱魁庭驾驶着带有近百处弹洞的炮艇,冲出密集的火网,从垃圾尾和中心洲之间一条浅水道中撤出战斗。“解放”号开回唐家湾,刚一靠上码头,艇尾就沉入水中。

“解放”号突出重围后,港湾内剩下“桂山”号孤军奋战。国民党军舰依仗数量和火力优势,形成对“桂山”号的半环形包围。“桂山”号遭到众多敌舰的炮击,舱面燃起大火。舰长池敬樟牺牲,报务员也被打中,报话机摔碎在甲板上。郭庆隆指挥机枪和火炮击退一艘靠过来的敌舰后,见自己军舰已难以坚持,决定抢滩登陆。“桂山”号带着熊熊大火在垃圾尾岛钓庭湾抢滩成功。郭庆隆率领余下的舰员和50多名陆军官兵冲上岛岸,同国民党军的海军陆战团展开激战。国民党军的这个海军陆战团原属国民党嫡系青年军二八师建制,装备优良,在数量上更占优势。面对敌军的重兵包围,解放军浴血奋战,直至全部牺牲。副团长郭庆隆用冲锋枪打倒8名敌军,自己也中弹倒下。副连长康绍文拉响手榴弹,同数名国民党兵同归于尽。参加垃圾尾海战的“先锋”号炮艇

在“解放”号和“桂山”号进袭港湾的同时,江防部队的“先锋”号和“奋斗”号炮艇在垃圾尾岛东侧海面与国民党军两艘炮艇遭遇。双方虽同为炮艇,但旗鼓却不相当。解放军的炮艇原是日军使用的木壳艇,只装有13毫米机枪,而国民党军的炮艇不仅吨位大,还装有25毫米机关炮。

“两军相逢勇者胜”,“先锋”号乘国民党军25号艇发信号询问之机,全速向其逼近,对方反应过来,立即开炮射击。“先锋”号一直冲到距敌艇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才开始反击,25号炮艇艇长当即被打死。在两艇相接时,解放军将一排手榴弹甩到敌艇甲板上。炸得敌艇浓烟四起,弹片横飞。“靠上去,把它抓过来”,“先锋”号指挥员发出命令,几名战士端起冲锋枪,接舷跳帮,打倒2名国民党军,艇上其余7名敌军赶紧缴械投降。

与此同时,“奋斗”号则与国民党军26号炮艇展开较量。26炮艇凭借其吨位大、火力强,全速驶来,企图撞沉“奋斗”号。“奋斗”号躲过其冲撞,并顺势靠上敌艇,甩过去一排手榴弹。“先锋”号俘获25号炮艇后,赶来支援,26号炮艇被击沉。两艇旋即驰援登陆输送船队,掩护步兵在青洲、三角岛登陆。

参加垃圾尾海战的“奋斗”号炮艇原本是一艘木壳走私货船

江防部队的509号登陆艇掉队落在后面,追赶编队时,突然发现4艘国民党军舰边开炮边向登陆船队逼近。509号登陆艇立即向敌舰射击,由于距离远、枪炮口径小,敌舰毫不理会。艇上的战士急中生智,将载运的陆军山炮和战防炮架起来发射。一发发炮弹掠过海面,射向敌舰。“老兄,老兄,我的左脚负伤,快来扶我!”从报话机里传来国民党军的呼救声。509号登陆艇逐退敌舰,顺利完成运输任务。25日7时,解放军在青洲、三角岛登陆。

解放军占领青洲、三角岛后,国民党海军舰艇第二天就撤向三门岛、外伶仃岛、担杆列岛,垃圾尾岛即为解放军所占。

垃圾尾海战中,国民党海军首次领教了解放军海军的厉害。第三舰队损失严重,受伤舰艇奉命回台湾“整伤”。为了掩饰失败,1950年5月28日的中央日报报道说:“舰队齐司令……奋勇作战,致右臂受伤,已令返台治疗。”同时还宣称“万山群岛海战,海军以一击十,以少胜多”。

为了扭转败局,国民党海军很快又从台湾调来“太”字号护卫舰2艘、“中”字号登陆舰2艘、“永”字号扫雷舰4艘和大型炮艇数艘,由海军少将马壮谋率领,开进万山群岛。

国民党海军增援舰艇进抵万山后,不时炮击解放军所占岛屿,袭击运输船队,企图阻止解放军继续进行登陆作战。此时解放军依托已占岛屿的众多火炮,开始反击国民党海军的袭扰。5月30日,驻守三角岛的解放军集中数十门火炮,将来犯的3艘敌舰击伤。领教到解放军的炮火之后,国民党海军气焰大为收敛,活动局限于外伶仃、担杆等部分海域。解放军很快又攻下东澳、大小万山、隘洲诸岛。至此,万山群岛相当一部分海域已在解放军炮火控制之下。

从6月上旬开始,万山群岛暂时平静下来,交战双方都在调兵遣将,准备进行新的军事行动。国民党海军为加强万山群岛的兵力,先后从第一舰队调来“信阳”号驱逐舰、“营口”号和“泰安”号炮舰。这批军舰驶抵外伶仃海面后,急欲和解放军一决雌雄。此时解放军参战部队却养精蓄锐,进行短期休整。休整期间,根据垃圾尾海战的经验教训,加强了统一指挥,以保证步兵、炮兵和舰艇的协同作战。江防部队为各艘舰艇重新调配了军政干部,充实了战斗和技术骨干。受509登陆舰在甲板上临时架起山炮击退敌舰的启发,在加强已占岛屿炮兵力量的同时,解放军还把陆上的山炮、战防炮架设在登陆艇上,并在一艘趸船上架设了100毫米加农炮,用拖船拖带作为浮动炮,火炮的胸墙则用沙袋堆成。

解放军经过侦察了解到三门岛上无国民党军驻守,但每天都有舰艇从外伶仃以北驶到这一海区巡逻,然后返回内伶仃。根据这些情报,解放军决定派舰艇在暗夜隐蔽驶抵三门岛,诱敌出动,然后以岛上和舰艇上的火炮打击敌舰。

6月26日夜,解放军派出4艘登陆舰,将步兵和炮兵送上三门岛。炮兵连夜在岛上架起火炮,舰艇也进入伏击阵位待命。

27日清晨,国民党军一艘“永”字号扫雷舰按惯例驶出外伶仃,直奔三门岛外的火力陷阱而来。解放军岛上炮兵立即开炮,将其击伤,设在趸船上的100毫米加农炮同时向停泊在外伶仃的舰艇群开火,一艘炮艇遭击沉没,另有两舰受伤。

眼看炮弹接二连三地在周围爆炸,国民党海军“信阳”号、“营口”号、“太”字号和“永”字号军舰匆忙驶出外伶仃,准备和解放军在海上决战。解放军数十门山炮、战防炮、机关炮、平射炮、无后坐力炮一齐开火,真正是弹如雨下,打得敌舰难以招架。

在这场5个多小时的炮战中,解放军以“国楚”号登陆舰中弹1发、伤3人的代价,击沉国民党海军炮艇1艘、击伤“信阳”驱逐舰、“永”字号扫雷舰两艘和炮艇两艘。战后,香港、澳门报纸报道说,中国人民海军英勇无比,有一艘大军舰竟然抛锚与国民党舰队展开大战。这就是后来传为佳话的“抛锚大战”。

7月1日,江防部队出动8艘登陆艇,运载步兵攻占了外伶仃岛。受到重创的国民党海军舰艇不久就撤回了台湾。“广东突击军”第八特务营孤守担杆列岛。8月3日,解放军“先锋”号和“奋斗”号炮艇掩护3艘登陆艇,运载两个加强连在担杆岛强行登陆,俘敌上校以下官兵140余人,缴获武装船1艘。8月4日,解放军进占佳蓬列岛和直湾岛。至此,万山群岛和广东沿海全部岛屿均获解放。

在历时71天的万山群岛战役中,解放军共毙伤俘敌700余人,击沉敌舰艇4艘,击伤12艘,缴获各种艇船11艘。特别是初建的华南海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光辉战绩,更令人称赞。毛泽东在电令中指出:“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应予学习和表扬。”

在万山海战中,“解放”号炮艇和“桂山”号登陆舰战绩卓著。战后,中南军区在黄埔岛上建立了林文虎烈士纪念碑。广东省政府为表彰“桂山”号的英雄业绩,将垃圾尾岛改名为“桂山”岛。钓庭湾一块高大岩石上凿刻着“桂山号英雄登陆点”的大字,岩石旁则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

就在华南海军血战万山的同一时间里,华东海军也初露锋芒,完成了长江口扫雷和配合陆军攻占苏南沿海岛屿等任务,突破了国民党军的海上封锁。

新中国成立初期,华东沿海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海上封锁。国民党海军在长江口外布设的水雷,使上海的海上通道难以畅行。国民党江苏省主席丁治磐率领一批游杂武装,占据马鞍列岛、嵊泗列岛和大小洋山等岛,也对大陆的海上航运和渔业生产造成重大威胁。

长江口被封锁,严重影响大陆的经济恢复工作。对此,中共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指示华东海军迅速组织力量,在短期内完成扫除长江口水雷的任务。华东海军随即于1950年4月组建了扫雷舰大队,但全部舰艇都不适于扫雷作战。用作指挥舰的是一艘“中”字号坦克登陆舰,而权作扫雷艇之用的是10艘25吨登陆艇,真正的扫雷器材只有4条扫雷索。

从1950年6月19日开始,华东海军开始首次扫雷行动。由于装备简陋、缺少器材等原因,扫雷行动并没有效果,仅进行两周就暂停下来。在此前后,又有数艘商船触雷,或沉或伤。

长江口水雷难以清除,引起各界的极大关注。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扫雷情况,并作出指示。7月中旬,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向海军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要求海军迅速组织力量,打通长江口航道,扫荡苏浙沿海残敌;在舟山建立海军基地,加强战备,随时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能扩大的战争。

为了扫清长江口的水雷,华东海军开始改进扫雷装备,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将“古田”、“周村”、“枣庆”、“张店”4艘登陆舰改装成扫雷舰。苏联方面援助的扫雷工具也很快运至上海。

9月11日,华东海军下达了扫雷命令,并组成新的扫雷编队。其中“中字川”坦克登陆舰为指挥舰,“陈集”号步兵登陆舰为布标舰,“古田”等4艘改装扫雷舰担负扫雷任务,另有4艘登陆艇和炮艇担任通信联络和爆破救护。

9月21日,扫雷舰编队进入长江口雷区,开始第二次扫雷。此次行动效果明显,先后扫出4枚日本制造的“九三”式锚雷。至10月底,华东海军完成扫雷任务,打通了长江航道。

华东海军在执行扫雷任务的同时,还组织舰艇协同陆军攻占苏南沿海敌占岛屿。滩浒山岛被解放军确定为第一个进攻目标,该岛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中,国民党军在此驻有100余人。

华东海军参战兵力有4艘步兵登陆舰,8艘25吨炮艇和4艘25吨登陆艇,统由炮艇队大队长陈雪江指挥,担任火力掩护和输送陆军任务。

华东海军组建扫雷大队

对于使用25吨炮艇出海作战,炮艇队不少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大感惊诧。该型炮艇原是日军侵华期间在上海制造的专门用于江河湖泊巡逻的巡逻艇,吃水仅06米,武器主要是一座13毫米机枪,从性能上来看根本不适于出海。但当时只能是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明知危险也只能如此。

1950年6月15日晚,解放军参战舰艇驶离吴淞,启航不久,由于风浪越来越大,各舰艇航行困难,加之通讯、航海器材不足,编队出现混乱。船至南汇咀附近,陈雪江下令抛锚。由于落潮影响,11艘炮艇和登陆艇在岸边搁浅。16日黎明,没有搁浅的4艘登陆舰和1艘炮艇继续向滩浒山进发。

16日中午,解放军5艘舰艇驶近滩浒山岛,随即开始实施登陆,并顺利占领该岛。共俘敌大队以下46人,缴获船只4艘。

滩浒山解放后,华东海军又奉命出动舰艇,配合陆军进攻嵊泗列岛。嵊泗列岛位于长江口外,岛群东西横列,是上海的门户,国民党军派有500余人据守。解放军决定分三路,同时攻取嵊山、泗礁、大小洋山。参战舰艇包括“瑞金”、“兴国”号炮舰,“卫岗”、“车桥”号登陆舰和两艘炮艇。

7月6日中午,解放军三支登陆输送队从吴淞口码头出发,行至圆圆沙附近,因发现水雷,遂改变航线,沿长江南岸行驶。当时华东海军缺少航行资料,只能依据日本1932年的老航道图选择航线,殊不知其准确性很差。傍晚时分,“瑞金”、“兴国”两舰相继搁浅,虽采取很多措施,仍无法脱浅。陆、海军指挥员研究决定,进攻嵊山的一路推迟一天,另二路仍按原计划执行。搁浅军舰上的指战员心急如焚,甘冒风险,将舰上淡水排出一部分,压舱铁卸掉一部分,以减轻舰体重量。午夜后潮水上涨,两舰得以脱浅。

7日中午,“瑞金”和“兴国”舰抵近枸杞山,用猛烈炮火掩护陆军登陆。这两艘炮舰都是商船改装的,舰上临时安装了陆军的榴弹炮和高射炮。“瑞金”舰在射击时,一门日本造的八八式高炮炮管竟震得掉了下来。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火力,两舰冒着炮火,对岛上火力点抵近射击。两艘登陆艇运载着陆军,直向相子岛滩头驶去。下午3时,解放军占领枸杞山。

与此同时,解放军“卫岗”、“车桥”两舰运载陆军驶抵泗礁,守军闻风而逃,解放军轻取该岛。在炮艇掩护下,另一路解放军也攻取了大小洋山。

解放军连克数岛,决定乘胜拿下嵊山。8日早晨,“瑞金”、“兴国”号舰和“卫岗”、“车桥”登陆舰及陆军船队由枸杞山出发,杀向嵊山。在舰炮火力支援下,登陆部队强行上岸,全歼守军。

在嵊泗列岛战斗中,解放军击毙敌总队长廉金光以下100余人,活捉敌支队长张冠军以下30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物资。新华社11日报道:“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在人民海军配合下,已于七、八两日全部占领长江口外的嵊泗列岛……该岛解放后,上海、浙江间商旅船只行驶已益趋安全,附近渔民已纷纷下海捕鱼。”

嵊泗列岛解放后,华东海军炮艇大队立即南下至浙江海门,准备配合陆军二十一军六十二师解放大陈岛,掩护陆军二十五军机帆船队南下,增援十兵团攻打金门。

6月25日,炮艇大队长陈雪江和政治处副主任廖云台率10艘炮艇抵达海门。在研究解放大陈岛作战方案时,六十二师师长周纯麟对海军炮艇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对炮艇能否胜任作战任务有些担心。他对陈雪江说:“大陈岛常驻敌舰三五艘,还有5艘比你们艇不知大多少的炮艇,跑得又快。能不能让华东海军派艘大的军舰来?”陈雪江回答说:“现在海军没有大军舰可派。就是能派一二艘来,没有一定制空权也出不了海。”

为了用劣势装备战胜对手,参战的海军和陆军部队集思广益,想出了不少克敌制胜的好办法。每艘炮艇除了携带手榴弹、炸药包准备近战外,还得到陆军半个班兵力和一具火箭筒的支援。陆军还在机帆船上装设战防炮、山炮,编入炮艇分队。

1950年7月9日,解放军的炮艇队和机帆船队由海门进至琅机山岛金清港集结,此处离大陈岛只有1海里,但由于地势高、树木多,艇船在湾内待机十分隐蔽。

当天黄昏,艇船编队启航向大陈岛进发。行至大陈与琅机山之间时,海上风浪骤起,而且愈来愈大。机帆船队不断向指挥艇上的周纯麟师长报告:风大!船颠簸厉害,航行困难!人员普遍晕船呕吐!炮艇的境况也差不多。周纯麟担心艇船难以坚持,遂决定撤回琅机山避风。

艇船返回琅机山后,陈雪江命令一分队长张家麟和三分队邵剑鸣分别率领103号炮艇和3号炮艇,在金清港外锚泊警戒。

10日拂晓,海面上薄雾轻飘。邵剑鸣从望远镜中发现东方海面有一个黑点,他立即招呼在103号艇上的张家鳞一齐观察。随着距离的缩短,他们很快判明来者是一艘国民党海军的大型炮艇。邵剑鸣主张两艇一齐出击,张家麟却说:“一定要请示”。因为艇上没有电台,两艇即返港报告。途中,邵剑鸣怕请示后不让打,便让103号艇单独返航,他自己率3号炮艇掉头,单艇迎击吨位是自己10多倍的敌艇。

敌艇见解放军的艇只向自己驶来,急忙掉头向大陈方向退去。3号炮艇加速追击,一直追到一江山与大陈之间海面。敌艇这时发现追来的是一艘小炮艇,便放慢航速,用40毫米火炮向600米远的3号艇射击。3号炮艇迫至敌艇200米处,邵剑鸣才下令开火。枪炮兵赵孝庵操纵双联装机枪猛烈射击,打得敌艇舱面一片混乱。海面上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对射。

交战不一会儿,两发炮弹打中3号炮艇操舵室,副艇长许镇和操舵兵马全福当即牺牲。随后又一发炮弹打来,正在指挥作战的邵剑鸣被弹片击中头部,当场牺牲。敌艇继续向已失去操纵的3号炮艇猛烈射击,炮弹不断击中3号炮艇。身上6处负伤的赵孝庵见艇上机枪火炮已被打坏,忙爬进操舵室,全力扭转艇首,试图驾艇返回琅机山。敌艇见状,用密集的炮火拦截。3号炮艇行驶不远,再次中弹,舱内大量进水,沉没于一江山与大陈之间的海底。艇上17人参战部队出发前宣誓,坚决解放披山岛中,只有赵孝庵等5人泅水生还。

3号炮艇被国民党海军击沉,在解放军中引起很大震动,进攻大陈的作战意图也已暴露。华东军区电令炮艇队:“立即撤回海门待机。”陈雪江认为应争取打个胜仗回去,周纯麟等人也同意陈的意见,共同商议另选一个易攻的敌岛作为攻击目标。

根据掌握的情报,解放军了解到大陈附近的一江山和披山岛都驻有数百名国民党军。一江山离大陈只有7海里,如攻击该岛易为大陈敌军发现。披山岛守备兵力多于一江山,并驻有四五艘艇船,但距大陈37海里,进攻时大陈敌军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无法立即增援。因此,解放军决定奇袭披山岛。经3次请战,华东军区批准了这一作战方案。

7月11日黄昏,解放军1个炮艇分队和30多艘机帆船驶出金清港,向大陈方向佯动。入夜,以两个炮艇分队和装载陆军两个营的30余艘机帆船编成的第二路人马,由六十二师副师长和炮艇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廖云台率领,直奔披山岛。

7月12日拂晓,解放军艇队驶近披山岛,发现岛西面锚地停泊着4艘由150吨渔轮改装的炮艇,还有不少机帆船和帆船。披山岛守军作梦也没想到解放军炮艇会长途奔袭。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锚地内的艇船急忙砍缆起锚,夺路而逃。分队长张家鳞率3艘炮艇奋起直追,将国民党军的“精忠”1号炮艇围住。107号炮艇将敌“新宝顺”号炮艇堵在锚地,展开攻击。

在交战中,国民党军“精忠”1号连遭打击,艇上的大队长李锡邦被击毙,其他敌军不敢再战,停船挂白旗投降。张家鳞立即派人登上敌艇押解俘虏,收缴武器。

与此同时,107号炮艇在锚地内同敌“新宝顺”号展开激战。由于107炮艇火炮口径小,无法将敌艇击沉。艇长杜克明看清“新宝顺”号是艘木壳船,便下令撞击敌艇。脊背已经负伤的操舵兵陈贵松,立即将艇首对准“新宝顺”尾部,开足马力撞过去。随着巨大的撞击声,107炮艇将“新宝顺”尾部撞裂进水。敌艇上的国民党浙江省玉环县副县长林淼十分顽固,艇上敌军在他的督战下拼死抵抗。双方用轻武器展开对射,并互相投掷手榴弹。

俘获“精忠”1号炮艇后,张家麟率103艇和104艇赶来增援107艇。他发出“快速进击”的命令,指挥103艇朝“新宝顺”号撞去。在撞上敌艇的一瞬间,枪炮兵龙钦祥等3人、抱着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飞身跃上“新宝顺”号,立毙林淼,其余19名敌军赶紧缴枪投降。龙钦祥等人随即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将敌艇舱底炸裂,不一会儿,“新宝顺”号就沉入海中。

此时,解放军已顺利攻占披山岛。岛上的步兵看见敌艇被击沉,都声欢呼:“打得好!”炮艇队的指战员更是扬眉吐气。见披山已失,驻守小披山的一个排国民党军乘船逃去。解放军3艘炮艇穷追不舍,将敌军3艘机帆船连船带人全部俘获。

在琅机山的联合指挥所里,周纯鳞师长接到“精忠”1号投降的报告后,高兴地对陈雪江说:“你们损失了一条3号炮艇,这次把在披山抓的大炮艇赔你们。”

按照周纯鳞和陈雪江的命令,3艘炮艇拖着“精忠”1号开始返航,由于敌艇吨位大大超过解放军的炮艇,所以拖拽时航速很慢。当炮艇行至披山南面1海里时,大陈方向驶来一艘国民党海军的“太”字号护卫舰,3艇立即放弃拖带,准备战斗。敌舰见“精忠”1号已挂白旗投降,便连续打炮40余发,将其击沉。然后又跟踪追来,企图袭击解放军的艇船。解放军炮艇和陆军炮兵当即开炮还击,将敌舰打退。

在奔袭披山的战斗中,解放军出其不意,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计击沉“新宝顺”号炮艇1艘,伤“精忠”1号炮艇1艘及机帆船1艘、帆船2艘,歼灭“浙东人民反共救国军瓯江指挥部”及“瓯江总队”480人。

解放军海军在创建初期,使用炮艇等轻型舰艇,同国民党海军展开多次激战,取得了显赫的战绩,奠定了快艇部队在海军中的地位,并创写了以劣胜优、以小打大的光辉战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