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4587  |  更新时间:2015-09-08 13:08:12  |  分类:

儿童教育

腹醇依法斩独子

名言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亚里士多德

故事

腹醇是战国时代墨家学派的人物,他学识渊博,为人忠直,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很受秦惠王的赏识。

腹醇有个独生儿子却很不争气,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与一些纨绔子弟结帮成伙,常常惹是生非,违法乱纪。为此,腹醇日夜担心,经常教训儿子要遵纪守法,但儿子却屡教不改。

有一天,腹醇的儿子因为一点小事与别人发生口角,争辩中他抡起拳头,拳打脚踢,最后打死了对方。这件人命案很快轰动了京城,主管秦国司法的最高长官司寇也知道了这件事。依照法律,杀人偿命,腹醇的儿子就要被处以死刑。可是司寇与腹醇关系密切,交情很深,他想:腹醇年事已高,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如果依法执行,腹醇家就会绝后,这是很残酷的现实。可是,如果不问罪,民愤沸腾,国法难容。作为全国最高的司法长官,如果对这么严重的杀人大案不闻不问,又是故意失职,徇私枉法。怎么办呢?思前想后总觉得左右为难。最后,司寇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保住腹醇儿子的性命,又不至于使自己受徇私枉法罪恶感的内心折磨,更不会落个庇护杀人犯的罪名。他是这样决定的,把这件事报告给秦惠王,让秦惠王来处理。于是,司寇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详细报告了秦惠王,并对秦惠王说:“腹醇就这么一个儿子,如果杀人偿命,那么为您操劳了一辈子的老臣就会暮年丧子,这不是太可怜了吗?”刚听完这件事,秦惠王也感到很气愤,但听司寇这么一说,想到腹醇廉洁一生,如今年龄这么大了,失去这根独苗,实在是太残忍了,于是便下了一道指令,让司寇免腹醇儿子一死。

腹醇自从知道儿子打死人以后,心情非常沉重。一方面,他恨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无故杀人,终于引来了杀身之祸。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身为大夫而没能教育管束好儿子而深感内疚。有时,一想到自己的独子将被送上刑场,也不免从心底里感到悲痛。亲戚朋友听说了这件事,纷纷来说情,有的说让腹醇去找秦惠王求情,让他赦免孩子;有的劝腹醇找司寇通融,让他从轻发落。腹醇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他对来劝说的人说:“杀人偿命这是秦国的法律,他不学好,触犯了法律,理应受处置。我怎能徇私枉法呢?”腹醇横下一条心,就是不去通融求情,只等着孩子受到法律的惩处。可是,等了好几天,依然没什么动静,腹醇正纳闷,有人告诉他说:“秦王看你年迈,只有一个儿子,已经下令赦免了他。”听了这话,腹醇不仅心里没有轻松,反而更沉重了,于是他马上进宫见惠王。

腹醇对秦惠王说:“我儿子这次无故打死人,罪不容赦。儿子犯罪也是我管教不严造成的,怎么能对两个都应惩罚的人如此宽容呢?”秦惠王一向佩服腹醇的自律和为人,听了这话笑着说:“你儿子是犯了重罪,理应严惩,但我念及你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年纪又这么大,所以我让司寇免你儿子一死,由你好好管教他算了。”腹醇对秦惠王恳切地说:“臣的逆子无故杀人,不应宽待。杀人偿命,这是法律的规定,大王虽然特别照顾我们父子,但我们不能违背法律,否则以后别人再犯了同样的罪怎么办呢?”“那么你忍心让独生子受极刑吗?”秦王又问道。腹醇流着泪说:“我怎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我爱他是让他走正路,为国效力,绝不是让他胡作非为。他犯了死罪,做父亲的是不能枉法袒护的。”

在腹醇的一再坚持下,秦惠王终于撤消了赦免令,又重新下了一道命令,把腹醇的儿子处斩了。

解读

廉正护法有时需要非凡的勇气,腹醇大义灭亲的行为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所以一直受到后人的称颂。执法者要学习腹醇这种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

郭威严肃军纪杀爱将

名言

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

——韩非子

故事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爆发了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三人兴起的“三镇之乱”,后汉朝廷派大将郭威统兵征伐。郭威出征前向老太师冯道请教治军之策。冯道说:“李守贞是员老将,他所依靠的是士卒归心,如果你能重赏将士,定然能打败他。”郭威连连点头。

郭威率兵进抵李守贞盘踞的河中城(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外,断绝了河中城与外界的联系,以长期围困的方法,逼迫李守贞投降。遵照冯道的教诲,郭威对部下有功即赏,将士受伤患病他就亲自前去探望,犯了错误也不加惩罚。时间长了,冯道之法果然赢得了军心,但却滋长了姑息养奸之风。

李守贞陷入重围,几次想向西突围与赵思绾取得联系都被郭威击退,几乎是一筹莫展。一天,李守贞忽然听到将士们在议论郭威治军的事情,于是眉头一皱,想出一条计来:他让一批精明的将士扮作平民百姓,潜出河中城,在郭威驻军营地附近开设了数家酒店,酒店不仅价格低廉,甚至可以赊欠。于是郭威的士卒们三五成群地入酒店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将领们却不加约束。李守贞见妙计奏效,悄悄地派遣部将王继勋率千余精兵乘夜色潜入河西后汉军大营,发起突袭。由于后汉巡逻骑兵喝得不省人事,因此后汉军队毫无戒备,致使王继勋能成功偷袭。

郭威从梦中惊醒,急忙遣将增援,但将士们你看我,我看你,竟都畏缩不前。危急中,裨将李韬舍命冲出,众将士才发出一声呐喊,鼓足勇气,跟了上去。王继勋兵力太少,只得退回河中城。

这一次的突袭为郭威敲响了警钟,使郭威痛感军纪松弛的危险,于是下令:“如果不是犒赏宴饮,所有将士不得私自饮酒,违者军法论处。”

谁知,军令颁布不久,郭威的爱将李审就违令饮酒。郭威又气又恨,思索再三,还是令人将李审推出营门,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众将士见郭威斩杀爱将李审,放纵之心才有所收敛,军纪得以维护。不久,郭威向河中城发起攻击,一举平定李守贞,之后又平定了赵思绾和王景崇,结束了“三镇之乱”。

解读

军纪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没有严格的军纪,就不会有听话的士兵,就不会有协调一致的行动,更不会产生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一视同仁地严格执行军纪给人以公正之感,会赢得人心。

刘邦“约法三章”严肃军纪

名言

不以私害法,则治。

——商君书·修权

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在沛县(今江苏沛县)参加了农民起义大军,并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当陈胜、吴广等主要起义军的领袖相继牺牲以后,他和项羽领导的军队成了反秦的主力。

公元前206年,刘邦乘项羽在巨鹿大胜秦军的时机,领兵攻进蛲关(今陕西商县西北),进抵灞上(今西安市东)。这时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即秦二世)已死,胡亥的侄儿子婴率满朝文武俯首投降,把刘邦迎进了咸阳(今咸阳市东北)。

咸阳是秦王朝的都城。这里人稠物丰,繁华富庶。尤其是秦始皇修的阿房宫,规模宏大,堂皇富丽,美人、珍宝等应有尽有。刘邦军队的将士长期生活在穷苦闭塞的农村,一到咸阳这个花花世界觉得样样新奇。他们以胜利者自居,在街面上和阿房宫里乱抢乱拿奇珍异宝和衣物用品,有的人还酗酒闹事,打人杀人,闹得人人惊恐,东躲西藏。

面对这种混乱现象,刘邦的部将樊哙提出应该用纪律来约束部下。谋臣张良支持樊哙的建议,他说:“要得天下先要得民心,绝不能再让将士们这样胡闹下去了。要快点公布个法令,让大家依法行事,把社会治安搞好。”

刘邦听从了张良和樊哙的建议,就派人把秦朝的府库官仓全部封存起来,制定了三条法令,把部队撤回灞上军营进行整顿。与此同时,刘邦还把咸阳和关中各县父老百姓的代表召集起来,对他们说:“过去秦朝的严刑苛法使你们动辄得咎,吃够了苦头;现在为了使大家能安心做事,我只订了三条法令。这就是:第一,杀人罪判处死刑;第二,伤人者按情节轻重治罪;第三,偷盗者也按情节轻重治罪。其他秦朝苛法一概废除,你们不必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了。”接着,刘邦命人广泛宣传,使三条法令家喻户晓。

这三条法令,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约法三章”。关中父老百姓知道了刘邦的“约法三章”,又看到刘邦的军队撤到灞上后纪律严明,从心里觉得高兴。于是,大家争着拿出酒肉、粮食和衣物到灞上慰劳他们。这时,刘邦告诉他的将士要好言好语地劝说父老百姓把慰劳品都拿回去,今后军中所需的一切物品都由府库供应,绝不准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

从此刘邦和他的军队严格地按“约法三章”办事,保持了咸阳和关中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在父老百姓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解读

“约法三章”,按令行事,法令之下,一视同仁,如果违反法令,则法不容情,做到公正不偏私,这样才能有效地令行禁止,也才能使人心服口服,赢得民心。

张释之不畏皇权大胆执法

名言

鞭朴不可弛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李觏

故事

张释之是西汉汉文帝时的一名大臣,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

有一次,皇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揖兄弟二人,乘车进宫,按当时的规定,凡进宫者,无论文臣武将、王公贵族,在司马门前都要下车下马,违反规定,必须治罪。可是,刘启和刘揖依仗自己是皇室子弟,根本不把国家法令放在眼里,来到司马门前,不但不下车,而且策马扬鞭,长驱直入。碰巧,张释之也进宫,远远看见一辆车子闯门而入,便问守备的军士:“刚才是什么人,如此目无法纪,直闯司马门?”军士惊慌地回答说:“是皇太子和梁王,我们也没法管呀!”张释之一听,非常气愤,二话没说就追了上去,冲到太子的车前面,张开双臂拦住了正在行走的车。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揖见有人竟胆大包天,敢拦自己的车,便破口大骂,傲慢地训斥张释之。张释之毫不示弱,义正词严地质问他们:“国家法令规定,出入司马门者,必须下车,你们为什么不下车呢?难道法令对你们无用吗?”一席话,问得太子和梁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下车步行。事后,张释之还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汉文帝惩罚太子和梁王的违法行为。为此,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怪罪汉文帝,文帝脱帽谢罪说:“这件事是我教子不严所致。”并严肃教训了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揖。从此,文帝很看重张释之,把他提升为廷尉(掌管刑狱的官员)。没想到,张释之任廷尉后,做了一件令文帝也意想不到的事。

一天,汉文帝派人押送一名犯人,要张释之严加惩办。张释之立刻坐堂审问,说:“你知罪吗?”

犯人叩头说:“小民知罪!知罪!小民不该冒犯皇上的车驾!”

原来这名犯人是个乡下人,进长安城时走到中渭桥,恰恰碰上迎面而来的皇上的车队,就回避到桥下,待车队从桥上过去以后,他才从桥下走出。不料皇上的车马并没有走远,而是停在了桥的两头。他大吃一惊,拔腿就跑。他这一跑,把皇上车驾的辕马惊着了,跑了起来,颠得皇上坐都坐不稳。皇上一生气,派骑兵追上去把他抓回来,送来治罪。张释之问清了案情,处以罚款,就把犯人放走了。

文帝一听张释之这么处理,十分震怒,说:“此人惊了我的辕马,幸亏这匹马性情温和,不然岂不是把我伤了吗?我让你处理,你该杀掉他,怎么反而把他放了呢?”

张释之听后认真地说:“国家制定了法律,天子就应当与天下百姓共同遵守。这个乡下人并不是特意要惊皇上的辕马,如果重办这个人,国家法律就会在人民心目中失去信用!”

看到文帝怒气未消,张释之接着说:“这个人在中渭桥冒犯了陛下的座驾,陛下盛怒之下,派人追去把他杀了也就罢了,因为人们尚能理解。可是陛下把他押送到我这里,廷尉执法就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量刑。如果廷尉断案不公,那么天下用法的轻重,就失去了标准,老百姓就手足无措了,所以廷尉执法,决不可失信于民,望皇上冷静思量!”

汉文帝想了想,说:“张廷尉断案正确,量刑准确。不能让国家的法律失信于民,中渭桥事件,就这样结案吧!”

解读

国家的法律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地位高下而有所改变。只有一视同仁,秉公执法,才能赢得人心,赢得信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