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4831  |  更新时间:2015-08-10 15:24:26  |  分类:

儿童教育

况钟整饬苏州府

名言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维克多·弗兰克

故事

山川秀丽、人物昌盛的苏州历来是个好地方,但是在明朝宣德初年,苏州府却是个让朝廷伤透了脑筋的地方。这个府的赋税额比任何一府都多,可是贪官污吏作恶多端,使得人民生活困苦,被迫大量逃亡,欠交的税粮越积越多。朝廷决定从中央选派一位廉洁干练的官员出任苏州知府,经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人推荐,正在礼部供职、一向以贤劳著称的况钟被选中了。临行前,皇帝发给况钟一份敕书,放宽他的职权,允许他随机处理问题,凡公差官员有违法害民者,即逮捕解京。有了这一尚方宝剑,况钟对治理好苏州充满信心,马上便离京赴任了。

一路上,况钟就在琢磨:好端端一个苏州搞成这样,我去了,应该从何入手呢?想来想去,他决心先整顿吏治,拿贪赃枉法的奸吏开刀。

况钟过去做过县吏,深知地方豪绅猾吏弄奸作恶的伎俩和勾当,这些人沆瀣一气,欺上瞒下,不好对付。为了彻底掌握情况,他上任后,有意不宣布皇帝的敕书,并且假装糊涂,表面上对那些阿谀逢迎的下属吏员虚与周旋,询问捧着案卷请他批示公事的府吏,案卷该怎么办理,并照他们说的办法,一一照批。这样一来,属吏们以为这个新任知府糊涂易欺,高兴极了。一些特别坏的家伙,更是乘机上下其手,甚至背后对他糊弄揶揄。他佯装不知道,故意容忍,而暗地里却眼观四方,私行察访,调查那些奸吏的罪行。

过了一个多月,况钟摸清了情况。一天,他突然把下属官吏全部叫来,把学官子弟和地方耆老们也请来,当众宣读敕书,其中有“属员人等作奸害民,尔即提问解京”,“僚属不法,径自拿问”等语。

敕书刚一读毕,况钟见众人都很吃惊,面面相觑,便从队伍中叫出一个胥吏,大声问道:“某某人,你那一天办什么事,受了多少贿赂,对不对?”

又叫出第二个人,厉声责问道:“某某人,你那一天到什么地方去,勒索某人钱财,有没有此事?”

被叱问的贪官污吏们个个作贼心虚,大都不敢申辩。有个人支吾其词,企图搪塞过去。况钟大怒,立即下令几个身强力壮的差役,把这个抵赖的恶吏当堂捶死。这样,一连处死了几个舞文弄法、欺上瞒下、作恶多端的胥吏,并把尸体放在街上示众。这一下,“一府大震”,官吏们都有所收敛和警惕。

紧接着,况钟又雷厉风行地惩办了苏州府所属的七县中,十一名查有实据、情节严重的贪官污吏。又把长洲知县汪士铭等十几个饱食终日、不认真办事、疲沓庸懦的官吏革了职。第二年,又奏免了年老无能的治农官徐亮等人,奏请吏部另派干练有为的官吏前来接替。

苏州府所属县的圩田(四周筑堤以防外水流入的低洼田),有圩长、圩老九千余人,这些人大多是恶霸、地头蛇,经常在地方上生事害民。况钟看到设置圩长、圩老是害多利少,便不顾一些上司的反对,发布革除圩老示,坚决把他们罢免了。

对于那些虽不直接归他管辖,但驻防在苏州府境内的作恶军官和朝廷派出的宦官,他也不畏强暴,敢于打击。

苏州沿江沿海驻有一些军队,那里的官兵中有些不法分子,常常借巡查河道为名,有的持械劫掠,危害商旅;有的贩卖私盐,投机牟利;还有的打家劫舍,骚扰百姓。这些人为非作歹,干了坏事,气焰还很嚣张。过去,百姓是敢怒不敢言,谁也不敢惹。况钟来后,只要发现这类事情,便将干坏事的将卒一一捉拿,解京去办。

明朝皇帝为了采办宫廷需要的服饰、玩好等物,向各地派出很多内官太监。当时,苏州除派有主办织造的太监外,还有采办蟋蟀、禽鸟、花木的太监,人称“黄佬佬”(因内官着黄色冠服)。这些人借采办上贡用品,在苏州横行不法,肆意勒索。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就打人出气,府县的佐吏常常遭他们捆打,连知府也免不了要受斥责。有一次,他们竟把一名官员捆起来丢在河里,又一气鞭打了五六十名中小官吏。所以不但老百姓见了怕,地方官见了也怕。

宦官中有一个名叫来福的,更是坏得出奇,经常以打人骂人取乐。一天,来福把吴县主簿(知县的佐助)吴清提了去,况钟听说后马上赶去查问。他看见来福正拿着粗棍子毒打吴清,一边打还一边叫骂着:“看你还敢不敢怠慢我!”

况钟大步上前抓住来福的双手,愤怒地责问:“你怎么能打我属下的主簿?他是朝廷的命官,要办很多事,难道县里的事都不要办,只管你一头的事么?”

来福理屈辞穷,一时答不出话来,只好勉强认错。事后,况钟下令属官,见了太监不许下跪,也不许送礼。在况钟任职苏州府的十余年中,太监和地方将卒不敢公然猖狂为非,老百姓免受了不少祸害。

经过况钟的一再整顿,官吏和老百姓都能奉职守法,上级和外省官吏逗留或路过苏州,也多加小心,谨慎行事,害怕被况钟缉拿法办,苏州府的吏治比过去清明了。当时,苏州府的老百姓都称况钟是“况青天”。

解读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干成功的话,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当然,还需要像况钟那样,辅之以勇气和智谋。

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将事情做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重返大自然的三只老虎

名言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故事

动物园里有三只老虎,是一家三口。这三只老虎从小就一直由动物园饲养。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恢复老虎的野性,动物园决定将它们送到森林里,任其自然生长。首先被放回的是那只身体强壮的老虎父亲。

过了些日子,动物园的管理员发现,老虎父亲经常徘徊在动物园的附近,而且看起来比以前瘦了许多,无精打采的。但是,动物园拒绝收留它,反而又把幼虎放了出去。

幼虎被放出去之后,动物园的管理者发现,老虎父亲很少回来了,偶尔带着幼虎回来几次。它的身体好像比以前强壮多了,幼虎也迅速长大了起来。看来,公老虎不仅可以把幼虎照顾得很好,而且自己过得也很好。动物园的研究人员总结出来原因:为了照顾幼虎,老虎父亲必须得捕到食物,否则,幼虎就会面临饿死的结果,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管理员决定把剩下的那只母老虎也放出去。

这只母老虎被放出去之后,这三只老虎再也没有回来过。动物园的管理员去森林中对这三只虎做过考察,发现这一家三口在森林里生活得非常不错。后来,动物学家解释了这三只老虎为什么能重返大自然生活:

“公老虎有照顾幼虎的责任,尽管这是一种本能,正是这种责任让他俩生活得好一些。母老虎被放出去后,公老虎和母老虎共同有照顾幼虎的责任,而且公老虎和母老虎还需要互相照顾。这三只老虎互相照顾,才能够重回自然,重新开始生活。”看来,无论是动物还是人,责任都是生存的基础。责任可以确保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延续。

解读

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责任是生存的起点,责任能够创造奇迹。所谓责任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态度,是对事情能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认知,是我们所肩负的忠诚和信任。因此,责任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素质。

责任是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个人的坚守,是人生的升华,一个具备了强烈的责任感的人会拥有强烈的自信心与使命感,会不断进取,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可见责任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素质,更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

苏轼治理杭州

名言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梁启超

故事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苏轼被授予龙图阁学士衔,到杭州府任地方长官。

这一年,苏轼五十四岁。

三年前,苏轼被哲宗皇帝召入京师,先后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任皇帝的侍读,太后和哲宗皇帝都特别看重他。苏轼生来性格坦诚,议论朝政直抒己见,行事不因袭陈规陋习,又不拉帮结派。渐渐地,受到许多当道的大官僚的忌恨。当时朝廷里新旧党争闹得十分厉害,新党得势,不问是非曲直,一概排斥旧党。后来旧党得势,做法和新党一样,以牙还牙。苏轼素有报国安民的志向,不愿投靠任何一方,在无聊的人事倾轧中白白耗费精力才智,他便向哲宗请求,外放到杭州府做地方官,终于得到批准。

来到杭州,苏轼心情格外舒畅。他三十六岁时因为议论变法的失当之处,得罪了新党,被外放到杭州府任通判。十六年过去了,杭州风物依旧,自己却已经两鬓斑白。不过,这次是任知府,可以放手为当地的父老乡亲干几件实事,实现自己回报百姓的志向。

不久,杭州府遇上了百年未遇的干旱。田地龟裂,禾苗枯黄,饥民遍野,瘟疫肆虐。苏轼立即报告朝廷,请求将杭州府上缴的粮食免去三分之一。哲宗不仅同意了,而且赐米救济饥民。

朝廷发下来的救灾物资毕竟有限,苏轼便下令减价出售仓库里贮存的粮食。

当时得瘟疫暴死的人很多,苏轼焦虑万分。他把杭州城的郎中召集起来,派遣下属官吏带领他们分赴各地治疗灾民的疾病,以便减少死亡的人数。

两个月过去了,杭州府百姓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

可是,向来达观、喜好游览的苏轼之后却足不出户,成天为一件事犯愁,他想:百姓遇到灾荒,依靠政府的救济还可以勉强度日;瘟疫一蔓延,人们却无能为力。杭州一带行医的人分散,又到处流动,百姓平时看病很困难。遇到非常情况,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只有坐以待毙……

“必须找出一个便民的办法!”苏轼暗自下定决心。

不久,杭州府百姓中传开了这样一个消息:“城里建起了‘病坊’,坊里的郎中常年应诊。”从此,百姓治病有了固定的诊所,许多疾病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利于防止瘟疫的蔓延。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才知道,建立“病坊”是苏轼的主意,为了筹集建立“病坊”的资金,苏轼还将自己积蓄多年的五十两黄金捐献了出来。

杭州城靠近海边,食用的地下水很苦。唐代李泌引西湖水作“六井”,才解决了市民的用水问题。后来,白居易在杭州任职,又开渠引西湖水灌溉农田,农业年年丰收,人民富足。但是,西湖里生长一种葑草,容易积聚泥沙,所以西湖每年都必须疏浚治理。

宋朝以来,湖中的葑草丛生,积为葑田,湖水面积越来越小。这样,灌溉农田的渠水只好取于钱塘江。江水夹杂的淤泥很多,漕渠三年就要清淘一次,工程量很大,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六井”的水源改用江水后,也因为泥沙太多,几乎废弃,居民饮水、用水极不方便。宋朝历任杭州知府很少过问治理的事务,问题越来越严重,老百姓怨声载道。

苏轼了解到杭州百姓的这些疾苦后,决定在自己任职期间对西湖、漕渠、六井进行彻底的整治。

一连二十多天,苏轼带着下属踏勘西湖、六井、漕渠、钱塘江,找当地老人调查情况,请教治理的方法。于是,苏轼信心十足地开始实施治理计划了。

冬天来临了,苏轼登上城郊的高地,指挥民工开通新的漕渠,将茅山一河专通钱塘江,将盐桥一河专通西湖,以便漕运和农田灌溉。

一个月之后,苏轼又下令治理西湖:绕西湖造堰堤,修涵闸,使西湖湖水能蓄能泄,免除百姓清淘湖泥的负担。将湖中的葑田堆积起来,筑成南北长达三十里的长堤,堤上夹道种植杨柳,既解决了葑田之患,湖区的交通也因此便利起来。为了根治湖中的葑草,苏轼还推广种菱,种菱的收益用作以后修湖的基金。

最后整修淘清城区的“六井”,仍然引西湖的水作为饮用水。

经过整治的杭州,西湖恢复了她特有的魅力,漕运交通、农田灌溉、居民用水都有了保障。杭州府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老百姓感激苏轼,爱戴苏轼,家家都张挂他的画像,还为他建立生祠,歌功颂德。

苏轼在杭州做了三年的知府,为杭州人民办了许多兴利除害的好事,至今还有许多关于苏轼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杭州人民为了永远纪念他,就将西湖的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解读

不管苏轼处于什么境地,他的责任感和济世情怀都未曾失去。苏轼深谙儒家思想,知道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为了解百姓的疾苦,“不在其位为民谋其政”。这对于那些“只扫个人门前雪,谁管他人瓦上霜”的人来说,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和讽刺!

我们虽做不了苏轼那样的文章,但是我们可以学习苏轼那样坚持责任、刚正不阿的追求;学习苏轼那样身处逆境、永不放弃理想的执着;学习苏轼那样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以超然旷达的精神做事的态度;学习苏轼“不论穷达都要兼济天下”的品行和操守。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