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5193  |  更新时间:2015-09-08 15:16:49  |  分类:

儿童教育

精卫填海

名言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故事

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炎帝视她为掌上明珠。

有一次,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很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就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虽然死了,但是她的精魂却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的爪子,十分可爱,可发出的,却是“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盘旋着,悲鸣着,把石子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算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它哪里知道,精卫十分执著,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亿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会把你填平的!”

轮到大海不解了:“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意为被冤死的鸟;“誓鸟”,意为发下誓言的鸟;“志鸟”,意为有志气的鸟;“帝女雀”,则是代表此鸟是帝王炎帝的女儿,这些称呼无一不展现了精卫所做的事迹被人们牢记。

解读

每每读到这则古老的神话,总不免为小小的精卫能够日复一日,为填平广阔无际的东海所不断付出的决心与毅力,而感动不已。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就连上天,也会助我们一臂之力呢!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每天的奋斗就像对参天大树的一次砍击,开头几刀可能无关痛痒,每一斧砍下去似乎微不足道,然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刀一刀的累积起来,巨树终会倒下。这恰如冲洗高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蚂蚁,照亮大地的星辰,凡事都要从点滴做起,一点一点地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就什么都可以做到。

闪耀着坚毅光芒的“镭”

名言

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列夫·托尔斯泰

故事

玛丽诞生于波兰首都华沙,她的父亲是中学的数学和物理教员,母亲当过小学校长。玛丽从小就爱好科学,父亲房间里放着的物理仪器、矿物标本等,都引起了她的兴趣。

1890年,玛丽带着积蓄,只身来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读书。

在巴黎求学的4年里,玛丽以非同凡响的毅力过着一种贫寒却充实的生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漫长的冬季,住在顶层阁楼中的玛丽因寒冷而无法入睡,她便从箱子里取出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或盖在被子上,有时她甚至把椅子拉过来压在被子上取暖。对科学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使她忘记物质上的困窘,她似乎被一种神奇的力量驱使着,在科学的海洋里漫游,不知疲倦,永不停歇。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她放弃一般年轻女子的快乐享受,过着与世隔绝的枯燥生活,萦绕在她头脑中的只有学习和工作。她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很高,她不满足于物理学硕士学位,还要争取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她不断鞭策自己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就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永远进取的顽强精神,才使她在科学领域里逐渐显露头角,并且最终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1895年,玛丽和居里结婚。以后,人们才开始称玛丽为居里夫人。

她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设备相当简陋。在提取和寻找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常常在她的“实验室”里搬成袋的沥青矿渣,把它们倒在一口大铁锅里,用粗棍子搅拌。

由于居里夫人只是理论上推测但无法证明新元素“镭”,所以巴黎大学的董事会拒绝为她提供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员,她只能在校内一个无人使用的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旧大棚子里进行实验。

她工作了4年,最初两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不断地溶解分离,最后剩下的就是“镭”。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8吨小山一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点液体,再过一会儿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是新元素“镭”!

当她满怀希望抑制住激烈跳动的心朝那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吨的沥青矿渣最后的结果只是一团污迹!假如换了别人,也许会很生气,然后把那个小器皿连同里面的那团污迹摔得粉碎!但是居里夫人没有,幸亏没有。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还在想着那团污迹,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知道为什么失败,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那才是我们想要的镭。”居里夫人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居里说着。突然,她眼睛一亮——也许“镭”就是那个样子,不像预测的那样是一团晶体。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里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器皿里不起眼的那团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新元素!

解读

居里夫人一生为科学事业兢兢业业、顽强拼搏、甘于吃苦、不怕困难,体现了她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孜孜以求的严谨精神。

爱因斯坦曾满怀尊敬地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确实,她那兢兢业业、笃行不倦的浩然正气,返真归璞、贫贱不移的一片丹心,更是高风亮节的楷模,激励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在科学探索的荆棘之途中,前仆后继!

邓石如写书法

名言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故事

中国古代的书法家,不是朝廷命官,就是学者名士。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位名叫邓石如的大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各地的学者、官僚都争着与他结交,而他却是一位出身寒微、一生清苦、终生未仕的平民。

邓石如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大龙山西北的白麟坂邓家大屋。他的祖父、父亲能诗文,擅书法,但都与仕途无缘,虽说是耕读之家,其实已经破落。邓石如9岁时在父亲办的私塾里只读了一年书,因家境穷困,不得不辍学,上大龙山砍柴,去集市贩饼,补给家用。由于祖父、父亲的影响,他对书法、金石、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劳作之余用心学习。

17岁那年,他用篆书为人书写了一篇雪浪斋铭并序,博得了许多人的好评,一时闻名乡里。这件事刺激了年轻的邓石如,此后,他专心钻研书法与篆刻,以卖字、刻印维持生活,于是开始了书法、篆刻的艺术生涯。

自20岁起,邓石如跟随在外地做塾师的父亲,奔波于皖北各地。他除了代替父亲训蒙童生外,十几年如一日,夏日挥汗,冬天呵冻,专门仿写汉代的印篆,技艺越来越高,并且以金石书法结交了皖北一带许多地方名士,渐渐有些名声。

32岁时,邓石如漫游到寿州(今安徽省寿春),在那里开馆教授童生。当时寿州有个寿春书院,书院的学生时常找邓石如作字刻印,无意之中,他写的一幅篆书被当时北方的书法名家梁巘看到了。正在寿春书院任主讲的梁巘十分赏识邓石如,但又不无感慨地说:“这位年轻人的笔势浑劲,我不如他,只是他还不懂古法,见识狭窄,如果他的才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定会成为百年以来了不起的书法家!”

邓石如得知之后,心里暗自钦佩梁巘。近些年来,他听到的只是泛泛的赞扬,从未听到这么中肯的批评。他鼓起勇气,来到书院拜访这位长者。

梁巘的名望很高,却没有一点名家的架子。他得知邓石如的书艺是靠自学而成,很受感动,鼓励邓石如继续努力,指点他广泛搜读古代的金石碑刻文字,开阔视野。

遵照梁巘的指教,邓石如开始在江淮一带搜寻碑刻书法,访师求友。当时的户部尚书曹文埴看重他的书法,邀他北上。来到京城,邓石如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交游,满以为可以在京城开开眼界,哪知京中的官宦,请他写字刻印,凑凑热闹,只是看在曹尚书的面子上捧捧场。家中藏有书法名迹的官员,根本不愿拿出藏品给这个穷书生观赏,而他也不愿折腰乞求。邓石如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厌倦了这种供人开心一笑的无聊生活,毅然离开了北京,又回到寿州。

邓石如再次拜访梁巘。他倾诉了自己6年来仍然未得古法要领的苦衷,诚恳地请求梁巘为他指点迷津。他矢志不渝研习书艺的精神让人感动,梁巘便介绍邓石如到江宁去找他的好友梅镠学习古法,并写了一封信给梅镠,极力推荐邓石如。

邓石如打点行装,带着梁巘的信,兴冲冲地南下到了江宁府。

江宁的梅镠,出身书香世家,富有收藏。他中举后闲散在家,是位举止文雅、性格豁达、博学多才的长者。

梅镠热情接待了邓石如,他对邓石如说:“你就在侧院下榻,那里靠近藏书楼。至于衣食费用,都由我来负担。你就放心地住下来,不要客气!”

邓石如有些纳闷:梁巘介绍我到他这里学习古法,怎么一句也不提及,莫不是又像前几年京城的曹尚书那样,只是要我写字、刻印应酬交际而已。邓石如很想马上知道如何学习古法,话到嘴边,觉得太唐突,又咽了下去。

梅家的生活条件相当优裕,邓石如习惯了清苦的生活,反而觉得不自在,他只是一心盼望梅镠向他传授古法。

过了几天,梅镠把邓石如叫去,带着他来到藏书楼。只见楼内的藏书井然有序,十分丰富,还有不少青铜古器和碑版。他们又来到楼上,这时,梅镠指着一组庞大的书橱说:“古法全在这里。”

邓石如随手拿起一册,展开一看,不禁失声叫道:“啊!全是世上难见的秘府珍异!”

梅镠不无得意地笑着说:“这是我家的宝物,梁大人介绍你到我这里来,为的是让你看到这些古代金石善本。今后,你可以每天到这里来摹写学习,能不能学到手,全在于你自己的努力了。”

邓石如激动不已。几十年来,他从未见过这么多、这么好的古代金石拓片,他暗自庆幸自己遇到这两位有学问而又侠胆柔肠的长者。

从此,邓石如又像童生习字那样临摹古代的金石文字。每天黎明时分他就起床,磨出满满一大盘墨汁,然后伏案临写,墨汁用尽才休息。邓石如先攻篆书,遍临秦汉时期的篆书和唐朝篆书,尤其是石鼓文、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开母庙石阙铭、敦煌太守碑、国山碑、天发神谶碑、城隍庙碑、三坟记等拓本,临摹都达百遍以上。为了掌握篆字的标准结构,邓石如又手写说文20本。在临池的同时,他还大量观摩商周时期的钟鼎文、秦汉瓦当文字、汉代篆书碑额。

然后,他又专攻隶书,仍然采用摹写的方法。以汉代的史晨前后碑、华山碑、张迁碑、白石神君碑、校官碑作为临池的重点,每种临写多达五十本。

邓石如在梅镠家住了大半年,足不出梅家大门,仅仅往返于居室与藏书楼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邓石如通过刻苦钻研,终于领悟了古代篆书、隶书在用笔、线条、体势上的规律,掌握了各种书写技巧,作书进入了“心手双畅”的境界。

邓石如辞别梅镠,来到了扬州。一面在寺庙的僧舍继续临习篆书、隶书,一面卖字鬻印。他的书名与日俱增,达官贵人、学者名士纷至沓来,向邓石如求字求印。一些乡绅土豪也附庸风雅,托人求购邓石如的书法。

此后,邓石如客居四方,生活上时而宽裕,时而困厄,但他终生不废研习书法,成为清朝碑派书法的开山人、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人物。

邓石如由一个偏僻的山村村民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其间的历程曲折而漫长。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终于获得了成功。如果邓石如在京城时放弃了对古法的钻研,那么,他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第一流的书法家。

解读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美差,也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要想取得常人所没有的成就,你就要做常人做不了的事情,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头。正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纵观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历尽艰辛,凭着不屈不挠坚韧的毅力和笃行不倦的精神,才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德国诗人歌德耗费60年的心血才完成了他的长篇巨诗浮士德;我国近代伟大革命家周恩来先生,从小就立志,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崇高的人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终其一生为革命事业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人民、为国家殚精竭虑,与无数仁人志士一起,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成就其伟大一生,留下一世英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