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4786  |  更新时间:2015-09-06 14:47:19  |  分类:

儿童教育

最早反抗不平等现象的起义

名言

平等和自由互为表里,一旦分割,两者都会失去。

——英国富尔克

故事

在欧洲两个著名的博物馆里,分别珍藏着3000多年前的两部纸草卷文书。这两部文书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却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750年的埃及。

纸草卷文书上是这样记载的:“……那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国王被穷人捉去了。”

“暴动者在一小时内就占领了京城,接着就发生了这件事……国王宫殿的大门、列柱、屋顶都被烧成灰烬,只剩下王宫的一些断墙残垣。”

“三角洲在哭泣,因为国王的粮仓已经成为一切人的财产了。”

“国内的官长们都逃跑了……宫廷的官吏已经被从王家赶了出来。”

“那美丽的审判厅啊,它的法令已被抛出,在十字路口,人们就在那纸卷上行走。审判官被赶到国内各地。”

“盗走显贵人的财产,把它交给穷人。有财产的人遭受损失,而穷人则很满意。”

“他们做成了铜箭,用血来强求面包。”

“大地像做陶器的轮子一样旋转起来……”

不用说,这些记载都是描述那次起义的。国王和贵族在起义中做了俘虏,国家的审判机构也被奴隶们捣毁了。

然而,到底这场起义是因什么引起的呢?原来,自从公元前2400年左右,埃及的古王国瓦解以后,大约经历了300多年的时间,埃及又建立了中王国。中王国以底比斯为京都,建立起一个极权统治的国家。

法老、贵族、奴隶主们的财富增加了,而被压迫的奴隶,以及耕作自己土地的农民,却一天比一天贫困。他们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一场全国规模的大起义终于爆发。

这次起义持续了40年,沉重地打击了埃及的贵族奴隶主。开始时,是一些零星的、分散的暴动,后来慢慢汇合成全国性的大起义。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反抗不平等现象的起义。

不幸的是:虽然农民起义推翻了反动统治,但由于他们不注重完善自己的新生活,起义的胜利必然不能持久。中王国的法老终于重新组织起他们的政权,农民和奴隶们依旧受着压迫。

这次大起义后不久,亚洲的喜克索人侵入了埃及。他们以马车战术见长,轻快的马车风驰电掣地突入了埃及人的队伍,埃及军队只能望风而逃。因为,当时埃及人还不知道怎样使用战马,只会用步兵打仗,而步兵是无法阻挡骑兵和战车的。从此,喜克索人统治了埃及大约150年。

解读

生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每个人都应该有权享受这一旅行。然而,在等级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命和尊严往往会被统治者肆意践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正如人类历史上最早反抗不平等现象的起义。他们为平等和尊严而战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斯巴达克斯反抗奴隶主统治

名言

呆板的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英国托马斯·福勒

故事

历史上对角斗士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4年。角斗士是经过训练的职业杀手,他们为了取悦皇帝和当地的领主而搏杀。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但迎接他们的依然是无尽的苦难和死亡的恐惧。

角斗士们两人一组互相格斗。在一些重大的皇家庆典上,有时出场的角斗士达5000对之多,平均算下来每场大概有100对角斗士出场。失败的角斗士通常是被胜者杀死。败者义无反顾地抓住胜者的大腿,而胜者将长剑直接刺入他的咽喉来宣告胜利。这时,全场的观众呼喊沸腾,气氛达到最高潮。

一场角斗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一说公元前74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爆发了。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卡普亚城角斗士学校的铁窗内,突然发出可怕的惨叫声,这叫声在静寂的夜晚显得格外凄惨。三名卫兵急忙赶了过去,隔着铁窗厉声问道:“干什么?找死啊!还不老实睡觉!”

一名角斗士伸出脑袋说:“打死人了。高卢人打死了我们的伙伴。他被我们制服了,你们看该怎么处理他。你们如果不管,我们就勒死他。”

卫兵拿着油灯一照,果然死了一个人,另一个人正被几个人反扭着手。士兵说:“把他交给我们吧。把死人也抬出来。”边说边开了门。说时迟,那时快,角斗士们迅速击倒他们,拔出他们身上的短剑,冲出牢门。沉重的铁门被一扇扇打开,角斗士们挥舞着镣铐向屋外冲出。

“向维苏威跑啊!”只听一声高昂的呼喊声划破夜空,角斗士们蜂拥着向外跑去,消失在夜幕中。

这次角斗士起义的领袖是斯巴达克斯。他本是希腊东北的色雷斯人,生得英俊健美,勇毅过人,他在一次反罗马的战斗中被俘,沦为奴隶。因他聪明,富有教养,体格健壮,他的主人把他送进角斗士学校,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角斗士。

在角斗士学校,斯巴达克斯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和平等而战,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牺牲品。他组织了200多名角斗士,准备暴动的时候不慎泄密。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结果有78人冲出虎口。

斯巴达克斯打着“将奴隶主变为奴隶”的口号,开始招兵买马。许多坎帕尼亚省的逃亡奴隶、角斗土、破产农民,以及从罗马军团逃出的士兵都来投奔他。因而,起义军迅速壮大,达到一万人。日渐壮大的起义军多次打败了罗马军的小部队。起义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罗马的统治。

到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斯的军队已增至6万人。但就在他们力量日益强大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隶,包括斯巴达克斯,主张离开意大利,冲出阿尔卑斯山,获得自由或打回家乡。可参加奴隶起义的贫民则不愿离开意大利。这种分歧使3万起义军离开了主力,最终被罗马军队歼灭。

斯巴达克斯领着剩下的起义军继续战斗。然而,起义军毕竟势单力薄,无法与罗马的正规军相抗衡。公元前71年秋季,起义军与罗马军最后的大血战展开了。斯巴达克斯在战斗中负伤,他的士兵们请求他骑马逃走,斯巴达克斯却刺死了战马,发誓和自己苦难的兄弟们战斗到死。罗马人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取得了最终胜利,斯巴达克斯壮烈牺牲。

斯巴达克斯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起义本身,它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人们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信念。

解读

自由与平等紧密相连,没有自由就无法实现平等,没有平等也就谈不上什么自由。自古以来,人们就为了实现生命的自由与平等奋斗不息。有些人甚至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的精神永远闪耀着亮丽的光辉,激励着后人。

攻克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

名言

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

——美国塞缪尔·亨廷顿

故事

早在17世纪中期,英国就通过光荣革命,从封建专制制度和平地过渡到了君主立宪制度。地处欧洲大陆的法国直到18世纪末还处在封建专制的枷锁之下。1789年,法国的经济危机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状态,老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了。

为了摆脱困境,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召开三级会议,以寻求解决的办法。当时的法国有着严明的等级划分,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平民。在三级会议上,路易十六只想用对平民征税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的困难,却毫不理会百姓的艰难困苦。

第三等级的代表被路易十六的这种做法激怒了,他们要求单独召开国民会议(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制定宪法。这可把路易十六气坏了,在皇宫里,他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大喊道:“把这些造反的家伙全都关进巴士底狱!”

很快,大批军队在路易十六的命令下封闭了会场。国民会议被迫中止,很多人被关进巴士底监狱。对路易十六的这一举动,法国人民非常愤怒。一万多市民聚集在罗亚尔宫的花园里表示强烈抗议。

在花园的一个土丘上,一个领头的青年大声呼喊:“市民们,我们绝不能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今晚,面对该死的国王派来镇压我们的军队,我们别无选择。如果不拿起武器反抗,我们就只能等死!”

义愤填膺的市民们都跟着大声叫喊:“拿起武器,赶走暴君!”

这时,一阵嘈杂声从人群后方传来。原来一群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兵正向这里飞奔而来。这些都是路易十六的骑兵,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一时间,整个花园都被鲜血染红了。

巴黎民众为了保卫制宪议会,决定组织国民自卫军,拿起武器进行战斗。7月13日清晨,急促的警钟声响彻巴黎。人们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控制了除巴士底狱之外的街道和社区等整个地区。

面对人民的奋力反抗,路易十六还不死心,他派了一支骑兵队,把大批军火运往巴士底狱让守备军总司令坚决抵抗。接到令的巴士底狱守备军总司令,决定对起义者进行血腥的屠杀。

7月14日清晨,巴黎上空回荡着“打倒巴士底狱”的吼声,巴士底狱被成千上万拿着武器的起义者围得密不透风。巴士底大狱的守军只有120名左右,但是大狱的围墙高达24米,上面有8座炮塔,周围环绕着26米宽的护城河,一时很难攻下。但是英勇的起义人民一再向堡垒猛攻,在守军的炮火下有百余人壮烈牺牲。经过4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攻下了这个堡垒。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

路易十六情知寡不敌众,便假意宣布承认制宪议会,并批准任命了新的巴黎市长和国民自卫军司令等官职。自此以后,巴黎民众的义举得到国王的认可,制宪议会成了法定的立法机关。法国的其他城市,也以巴黎为榜梓,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和新的市政府,宣布听命于制宪议会。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迅速崩溃了。

在全国革命浪潮滚滚而来的形势下,制宪议会通过了“将封建制度全部废除”的八月法令,路易十六勉强同意颁布。不久,制宪议会又通过人权宣言,明文宣示国家的主权全在国民。为使国民主权得以行使,规定以法治国,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法律面前全体公民尽皆平等”,而财产权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人权宣言以“民权”取代了“君权”,将“君命难违”换作了“法律至上”,将“听命于上”变作了“自由平等”,实在是震古铄今之举。路易十六深知人权宣言的厉害,因此不予批准。这时,巴黎民众再次动员起来进军凡尔赛宫,迫使路易十六在人权宣言上签了字。

根据人权宣言的原则,制宪议会又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路易十六被迫批准颁布。1791年上半年,整部法兰西宪法也草拟出来了。路易十六虽然当众宣誓效忠宪法,可暗地里却多方寻求外国支持,请求外国派军队直接干涉法国内政。这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与王后等人密谋逃离法国未遂。于是在民众中出现了责骂路易十六“背弃誓言,不信不义”的舆论,有的人还提出了“审判国王”的要求。

1792年,在路易十六的暗中要求下,奥地利、普鲁士等外国军队入侵法国。法国各地民众纷纷组织义勇军,开赴前线奋勇杀敌。此时,路易十六的叛国活动已经被民众察觉,因此,8月10日遭到废黜。不久,法军在前线打了大胜仗。由普选产生的法国国民公会遂于9月21日在巴黎召开会议,翌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1792年10月1日,有人向国民公会提供证据,指控路易十六犯了叛国罪,主张对他进行审判。但相当一部分人仍以“证据不足”为理由加以袒护。11月20日,路易十六的一个旧友揭发,在凡尔赛宫的铁壁厨柜中,藏了许多极度机密的文件。由此获得了路易十六里通外国、敌视革命的大量罪证。于是决定以整个国民公会为法庭,对国王路易十六进行公开审判。

在审判中,尽管路易十六处处狡辩,但在大量的人证、物证面前,也不得不低头认罪。1793年1月16日,国民公会采取“公开唱票”的办法,就对路易十六如何量刑的问题进行表决。700余名代表均一一走上讲台,公开宣布自己对路易十六的量刑主张。表决进行了一天一夜,有超过半数的代表主张判处路易十六死刑。少数服从多数。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押赴刑场,推上了断头台。

解读

人人生而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人权宣言揭示的这些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人们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它不但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也对世界各国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