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作者:志朝   |  字数:3783  |  更新时间:2016-07-11 14:22:49  |  分类:

职场励志

059关键时候给领导挽回面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上司也是如此。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难免有疏忽的时候。当上司遭遇麻烦时,作为下属应该主动站出来,为上司打个圆场,或适当为上司分担责任,给上司挽回面子,而不应该落井下石。某保健品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赵先生,就因为不懂得为上司挽回面子,关键时刻做了落井下石的事情,才毁了自己的前程。

几年前,赵先生进入该保健品公司时,由于学历高、办事利索,很快就从车间主任晋升为产品研发部的主任。在公司里受上司的器重,拿着高收入,职业前景一片美好。赵先生被这一帆风顺的职业之路冲昏头脑,在关键时刻做了一件傻事。

有一次,研发部出台了一套改革方案,由于在设计工艺流程时出了差错,导致整个方案泡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公司高层追究责任时,赵先生却说:“这套工艺流程是在研发部经理的主持下完成的,大家只是具体办事的。”赵先生说这话时,他的一个下属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了。

第二天,研发部经理,也就是赵先生的直接上司把他叫到办公室,冷冷地说:“赵主任,你真会说话啊,有了过错就往上司身上推,亏我多年以来对你那么照顾。”一席话听得赵先生目瞪口呆。没过多久,赵先生被莫名其妙地免去了研发部办公室主任的头衔,调到售后服务部门去了。

上司都有虚荣心,都爱面子,尤其是工作上出现过错时,他们希望有人站出来维护自己的面子,替自己巧妙地补台,让自己不至于那么狼狈不堪。因此,如果你能抓住机会,在关键时刻挽回上司的面子,那么你就很容易赢得上司的好感。

一家大公司招聘了一批职员,老板很重视这次员工见面会,特意抽时间和大家见面,在见面会上,老板对大家说:“为了让我们彼此熟悉,我叫一个名字,本人就站起来,答一声‘到’。”当老板叫到“黄晔(hu)”时,全场一片寂静,没有人应答。他又叫了一遍。这时一个员工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黄晔(y),不叫黄晔(hu)。”这时人群中隐约有几声窃笑声,老板的脸色当即就黑了。

就在这时,一名员工大声说:“报告总经理,我是打字员,是我不小心把员工的名字打错了,对不起!”老板说了句“以后注意点,别太马虎了”,就继续念了下去。这位员工并非什么打字员,他不过是见上司难堪,及时站出来巧妙地替上司挽回面子罢了。

果然,不久之后,这名员工就得到了老板的提拔,成为公司公关部门的经理。

当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时,谁不希望有人出手相助,让自己尽快走出尴尬的泥潭呢?从个人感情上讲,每个上司都希望有一个为自己工作上“拾遗补阙”的下属。如果你能成为这个人,那么你的职业前景必然会一片光明。

身为管理者,你不妨想一想:当你工作上出现失误,上司追究你的责任时,你是否希望下属及时站出来为你“补台”呢?同样,当上司工作上出现失误时,你作为下属,如果能积极站出来为上司挽回颜面,那么你自然会赢得上司的芳心。

060不偏听不偏信

唐太宗曾问宰相魏征:“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

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唐太宗采纳魏征的意见,从此非常重视广泛听取大臣的意见,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这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由来,它是从魏征劝唐太宗的那段话中演变而来的。身为管理者,也应该像唐太宗那样广泛征询大家的意见,而不是偏听偏信一面之词,这样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

管理者在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而决策要依据全面的信息,如果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作出决策,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古代宫廷之上,有宦官佞臣进谗言,如今职场之中也有“小人”打“小报告”,小报告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领导者不分是非曲直,偏听偏信。

谗言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的领导是一个爱听信谗言的人。如果领导不分是非曲直,偏听偏信,就会被小人利用,成为小人干坏事的帮凶,帮小人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古往今来,由于领导偏听偏信而导致部下悲惨下场的事例屡见不鲜。爱国诗人屈原、民族英雄岳飞,不都是因为君主昏庸,听信谗言,而遭受迫害吗?

唐太宗说得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管理者不妨从这些历史事例中,来感受听信谗言的危害。忠臣之士、优秀人才,历来是国之栋梁,是企业发展的希望,如果管理者听信谗言而将人才“逼走”,那对公司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优秀人才流入竞争对手的公司,帮竞争对手“打天下”,最终会严重威胁自己企业的发展。所以,聪明的领导者一定要记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无论你多么信任某个下属,对于他传达来的消息、上报的情况、打的报告,都应该事后从其他方面了解与核实。比如,询问其他下属,走入一线了解情况,当你这样去做时,下属们就会明白:你不是一个偏听偏信之人。其中的一些“小人”,就不敢胡言乱语,用假消息和谗言误导你。

061给下属做了许诺,就要恪守信用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过:“想要使下属相信自己,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你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兑现所承诺的每一件事,诚心诚意地做事,让人无可挑剔,才能慢慢地培养出信用。”因此,当你许诺别人之后,一定要恪守信用,这是你赢得别人信任的最好办法。如果你轻易许诺,却不去兑现,那么只会失信于人。

有一位小公司的老板许诺下属:“下个月,我给你每月200元的住房补贴。”到了下个月发工资时,下属见老板并未给他200元的补贴,于是忍不住提醒老板。未曾想到,老板支支吾吾地说:“这个月已经给你加了100元的工资,就不给你住房补贴了,下个月再给你。”下属一脸不悦,虽然他没再说什么,但从此以后,他不再信任老板。半个月之后,这位下属提出了辞职,理由是:跟着一个不守信的老板,永远不可能有前途。

不要怀着无所谓的心态敷衍下属,要知道,下属通常会随时注意你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当你许诺之后如果没有兑现,下属认为“我被骗了”,那么他对你所产生的愤怒是无法估量的。此时,如果你能弥补过失,应该尽快弥补。以上文为例,马上兑现200元的住房补贴。如果确实无法兑现,不妨诚心诚意地向下属道歉。

无论有没有第三者在场,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当你与员工谈话时,千万不能轻易许诺。如果你把许诺当成家常便饭,把违背诺言也当成家常便饭,那么下属会认为你说话不负责任,毫无诚信可言,以后他不可能再相信你,你下达的命令他可能也不会认真对待,你对他所采取的激励,也不会产生效果。所以,如果你想给下属留下诚信的形象,请记住:许诺之后,一定要恪守信用。

你想拥有驾驭下属的卓越能力吗?那就必须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记住几点忠告:不要向下属承诺你办不到的事情;不要向下属承诺尚未决定的事情;不要做出自己无力贯彻的决定,不要发布下属无法执行的命令。

062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总是把情绪写在脸上,会使人轻易把你的内心看透,把你的想法看穿,有损你的形象,不利于树立你的威严。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凡事泰然处之。这样才能彰显沉稳的气度,让下属从你的脸上看到信心和希望。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娶了个老婆黄氏,此女发黄面黑,长得非常难看,但是诸葛亮欣赏她的才华和品德。自从诸葛亮娶了这个贤内助之后,他受益匪浅,后来挂印封侯,成就伟业,也有这个贤内助的功劳。

传说诸葛亮手里的鹅毛扇就是黄氏送给他的礼物,这把扇子上画着八阵图,黄氏让诸葛亮随身携带,有三个目的:一是不忘夫妻恩爱,二是对行军作战大有裨益,三是告诫他息怒。因此,诸葛亮辅佐刘备时,才会经常摇着扇子,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姿态。

黄氏为什么要送诸葛亮鹅毛扇呢?因为她发现诸葛亮畅谈天下大事、说到胸中大志时,就器宇轩昂;谈到刘备先生想请他出山时,就眉飞色舞;一讲到曹操,就眉头深锁;一提到孙权,就忧戚于心。黄氏说:“大丈夫做事情一定要沉得住气,我送你这把扇子就是给你用来遮面,挡你的脸的。”

每当诸葛亮拿起鹅毛扇一摇,他就想起了妻子的叮嘱,于是头脑很快就冷静下来。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诸葛亮泰然处之、镇定自若的神态。

身为企业的管理者,不随便显露你的情绪,对你管理企业、领导下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管理者的情绪对下属有强大的影响力,当管理者情绪激昂时,会给下属带来激情;当管理者的情绪失落、沮丧、愤怒时,会带给下属恐慌和不安。下属在管理者手下做事,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而不希望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气氛中,在平和的氛围中,他们才能按部就班地把工作做好。为此,管理者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1)不要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下属意见之前,请先思考,但不要讲出来。

(4)不要一有机会就在下属面前唠叨你的不满。

(5)重要的决定尽量和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6)讲话做事时,不要有任何慌张的神色,走路也是。

不随便显露情绪,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城府,是一种管理的智慧。作为一名管理者,保持情绪稳定,才能营造稳定的团队氛围。因为管理者的情绪就是团队成员情绪的源头,源头轻浮不定,员工也会心神不宁。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