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 第三章 没有变强大,只是因为承受的痛苦还不够(二)
第三章 没有变强大,只是因为承受的痛苦还不够(二)
作者:谢国计   |  字数:3913  |  更新时间:2016-07-11 18:24:04  |  分类:

社科心理

3#第101次的成功是由前100次的失败决定的

文学家巴尔扎克说:“困难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而言,它是一块绊脚石,而对于强者而言,它是一块垫脚石。”由此可见,困难和挫折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至少它们会成为一种积累,会成为坚强的人攀登高峰的垫脚石。爱迪生也说过:“我这一生有很多成功的发明,那是因为我还有无数次的失败发明。”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才会积累更多的经验,才会排除更多的错误,才会得到更好的机会。

我们常常会抱怨失败,会将失败当成一种耻辱,当成人生的一个污点,也总是对接连不断的失败感到灰心丧气,但事实上失败就是成功的前提,可以说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各种各样的失败打击,又为我们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果你一直都在失败,那么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要抱怨和指责,因为失败往往会带来成功。如果你一直都没有获得成功,那么只能证明你的失败还远远不够,只能证明你所经受的挫折还远远不够。

有人说成功是一种质变,前面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失败都是量变,等到失败的次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可以说我们第101次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前面100次失败的积累;第101步的登顶,恰恰是因为前面100步跨过重重障碍的铺垫。决定我们成功的,恰恰是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失败,我们所经历过的每一个困难,只要你将这些困难全部克服并积累起来,坚持努力下去,就可以得到最后的成功。

美国上将麦克阿瑟将军曾经在菲律宾战场和朝鲜战场遭遇失利,但是每次他都能够坚强挺过去,因为他始终相信这些失败的经历会帮助他走向成功的舞台。他讲过自己在西点军校的一些学习经历,那时候学校有一个特别的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接受一项特殊的考验,尽管这个考验不会影响学生毕业,但是却会对学员的分数产生一定的影响。

毕业考验的时候,学校会在空地上挖好一个深坑,在里面安装一个高四米、直径为两米的金属圆桶,圆桶的内壁非常光滑,毕业生进入桶内,限用一晚的时间徒手爬出来,而且不得借助任何工具,外人也不可以提供帮助。如果在第二天早上,学员还是没能逃出圆桶,那么将会遭受惩罚:学校会让人往里面抛土,直到将受训者埋进去,只露出一个脑袋透气。

自从学校成立以来,还没有受训人员能够通过这个考验,可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整人项目”,实际上很多学员也都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每次进去也不会浪费精力来思考怎么出去,而是待在桶里面美美地睡上一觉,然后第二天接受惩罚。所以历届学员中,该项目的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是零分。

当麦克阿瑟进入圆桶受训的时候,他没有束手就擒,而是一直都在想办法如何顺利爬出去,他觉得既然这是一项测验,那么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否则就失去了考核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他一直都在想办法如何出去,可是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他也没能想起来。接着教官就命令上面的人往圆桶里面抛土,而麦克阿瑟则慌乱地东躲西藏,像只猴子一样跳来跳去。可是就在这个过程中,麦克阿瑟有了灵感,他觉得这些土虽然是一种失败的象征,但是只要将泥土踩在脚底,然后踩实,那么自己就可以借助不断升高的泥土逃出去。

想到这里,麦克阿瑟开始拼命踩土,结果很快就通过不断堆高的泥土爬了出来,而大家都被他的表现惊呆了。麦克阿瑟非常淡定地解释说:“其实走出圆桶的唯一秘诀就是,将那些泥土踩在脚底,因为最后的成功之路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失败来奠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旦遭遇失败,就会垂头丧气,就会一蹶不振,可是麦克阿瑟却知道任何一次成功都是由前面的失败积累而成的,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成为唯一的成功者。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陷入惯性思维当中,认为失败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而且也努力排斥失败,却没有意识到每一次的失败实际上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接近成功,每一次的失败实际上都是成功路上的一次进步。

为成功垫脚,这就是失败的基本优势之一。其实,任何失败都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任何失败都不可能是绝对让人感到失望的,如果你想要变得强大,就要懂得接受失败,就要做好失败多次的准备,就要把失败当成一次机遇和积累。等到失败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成功也就会慢慢到来。

戴高乐将军曾经被德国人赶出法国,但是之后他和盟军重新击败了德军,他也因此成为了法国的总统。就职之后,他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当时有位好事的记者故意刁难戴高乐:“听闻您之前一直被德军追着打,而且屡战屡败,那么今天您坐在这个位置上会作何感想?”这明显是在讽刺戴高乐将军,但是戴高乐却不为之怒,而是礼貌性地回答说:“能够当上总统,并不是因为我曾经有多么成功,而恰恰是因为我经受了太多的失败,总是被人追着跑,所以才让我变得更加强大,才让我跑到了总统的位置上。”

其实人生原本就是由大多数的失败和少数的成功构成的,我们在追求成功,在享受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正是因为承受了太多的失败,才会让我们有机会去接触到成功。对于那些想要获得成功的人而言,不要排斥或抱怨失败,而应该更加乐观、客观地看待它,而且如果你还不够成功,那么证明你还不够失败,你的失败还不够多。

4#从挫折中汲取营养,你会变得更加强大

多数时候,我们非常担心自己会遇到困难,会惨遭失败,我们害怕面对失败,害怕自己的生活会遇到什么挫折,但是人生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和挫折狭路相逢,这种相逢实际上既让人感到痛苦,但同时也会带来成长和成功的机会。

有人说:“挫折和失败是天然的分离器,它像一个筛子一样,将强者送上成功的舞台,将弱者送往绝望的深渊。”在经历挫折之后,有些人会变得更加强大,而有的人则变得更加弱小,那些强大的人从挫折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从中发现了自己忽略的东西,而那些弱小的人则因为挫折而一蹶不振,变得更加恐惧和胆怯。

对强者来说,挫折更像是一种激励,一种指示,在经历挫折之后,他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开辟新生活的指示,能够了解更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挫折会磨炼他的心智,丰富他的生活经验,提升个人的承受能力,发掘更多的机会,了解自身的缺陷,完善个人的生活技能。事实上,但凡成功的人,都是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后,才找到成功的方向和方法的。

希尔顿酒店的创始人希尔顿先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酒店创始人之一,也是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的成功即在于他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而他从这些挫折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和充足的经验,才最终获得成功。希尔顿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但是在他31岁的时候,他父亲经商失败,导致家道沦落,生活的艰难迫使他外出寻找机会。他曾经做过工人、行商,也当过矿山的投机商,可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没有挣到钱,那时他不得不住在公园和桥下。

因为失败的打击,因为挫折的影响,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产生了强大的意志力。有一次他接受采访,别人问他何时意识到自己能够获得成功时,希尔顿回答说:“当我穷困潦倒睡在公园的长凳上时,就知道自己他日必定会功成名就。”

当然失败的经历也让他对投资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后来他准备开办银行,可是手里的资金实在少得可怜,他想办法终于弄到了一笔钱去买下了一家小旅馆。一开始生意不景气,总是处于亏损状态,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他并没有好好重视旅馆的管理,而是把它仅仅当成一个供人吃饭住宿的场所,而这显然不足以让他获得足够的竞争力。

经过挫折和失败,希尔顿开始意识到想要把旅馆做大,就需要将其当成一个企业来管理,于是他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而且还对每个流程都进行控制和管理,接着还专门对员工进行培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微笑服务”。希尔顿要求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对客人保持微笑,其实关于“微笑服务”,也和他的自身经历有关。据说当他在经营旅馆之初,曾经锁定石油工人和行商为客户对象,可是生意并不好,他对客户进行调查和访问后,才得知原来客人都认为旅店的服务态度不好,员工总是冷冰冰的,让人觉得不舒服。这一番话让希尔顿听了感到非常脸红,自己先前一直没有注意这个细节,所以才会拉不到生意。之后他努力改进服务态度,开始要求员工们面带微笑,旅店的生意很快火爆起来,而希尔顿酒店也慢慢壮大,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连锁酒店。

真正失败的人不是那些受挫者,而是那些因为挫折而陷入悲观绝望的人。那些对挫折心怀恐惧的人因为害怕和逃避,错失了成长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变强的机会。哲学家康德说:“挫折是一种教化,哪怕最愚笨的人也能从中了解生活的真相。”由此可见,人生需要挫折,需要我们面对挫折、接受挫折,以及领悟挫折。

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对生命、政治、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这种感悟实际上丰富了他对生活的认识,丰富了他的文学素养,所以才写出了气势磅礴的史记;比尔盖茨早年创业的时候,曾经四处碰壁,或是处处受到其他大公司的牵制。之后他明白了只有独立自主才能赢得机会,只有把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于是他开始独立创业,并最终创造了强大的微软帝国;乔吉拉德在汽车销售业绩惨淡的时候,认真分析问题,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人脉不足,于是他开始疯狂散发名片,借此积累了大量的人脉,最终成为了“汽车销售大王”。

这些人都是从挫折的打击中了解到生活更多的秘密的,都是由挫折开始领悟生活,开始掌握更加丰富的生活技巧的。实际上这就是挫折带给我们的补偿,就像林肯所说:“一个人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摔倒的,你总会从生活中找到原因,然后尽量避免第二次摔倒。”经历失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会发现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避免重蹈覆辙。

生活并不会对你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你最终都会有所收获。如果你害怕挫折,你还将失去更多,而当你鼓起勇气去面对它时,能够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你会发现挫折有时候比成功更能够让你变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