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看得开放得下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作者:牧原   |  字数:3712  |  更新时间:2016-07-13 14:31:01  |  分类:

社科心理

118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世上许多人,因恐惧失败而灰心丧气,结果无法实现理想,成为不可救药的失败者。事实上,这些人,与其说恐惧失败本身,不如说“恐惧因失败遭受世人的批评”。多数人因过于恐惧世人的批评,特别是亲朋好友、传播媒体等的影响,无法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一辈子都在扮演“别人希望的角色”。

照他人期望的模式生活,牺牲真正的自我,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你要记住:最后为你的一生“付账”的只能是你自己。所以,何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让他人来左右你的人生?

这世间,任何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却因人的存在而复杂;人活着本来不累,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加包袱。活着,不是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也不是活在别人的评论中。人是为自己的精彩而活着,是为自己的蓝图而活着。每个人都会有他个人的感觉,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待世界。所以,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否则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见这样的事情。当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边同事们的注意时,会听到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张三说你做得好,大公无私;李四说你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上司赞你有爱心,值得表扬;下属则说你在做个人宣传……总之,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如同飞絮,有的好似利箭,一一迎面扑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别人说的,让人去说;别人做的,让人去做。嘴巴长在人家脸上,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然而,绝不要被人家的评论牵住自己,更不要因别人的言语而苦恼。

不要试图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满意,否则你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119怨恨只会给自己留下伤痕

许多人在遭遇过背叛后,觉得只有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才能一泄心头之恨。然而,看看冲突中留下的伤痕,想想冲突后对亲人、朋友、同事、他人的伤害,一时的痛快又有何收获呢?更何况,人们不可能场场必胜。背负着自尊的伤害,在内心积聚愤怒、仇恨和复仇之火时,你可知道,烧焦的却是自己的身心,失去的是自己生活的快乐。

在憎恨他人时,你心里总是希望那人遭到不幸,而结果却又往往不能如你所愿,于是失望使你失去了往日的轻松和欢快;此外,在憎恨别人时,你会只看到他的短处,而在言语上贬低他,在行动上敌视他,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而且,今天嫉恨这个,明天嫉恨那个,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既然“恨”于事无补,我们为何还要固执地坚持呢?如果你能宽恕别人、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就能使自己始终处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虽然,你宽恕的是别人,受益的却是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相互宽恕的朋友一定能风雨同舟,相互宽恕的夫妻一定能百年共枕。如果你现在心中有太多的怨恨,请赶快抛掉它!你可以收集邮票、钱币,但不要收集怨恨!

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学会宽容,也就学会了爱自己。

120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许多人会觉得幸福是一种很少为人们所获得的奢侈品。平心而论,幸福应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感受,一万个人可能就有一万种答案。我们很难用量化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所以谈论幸福和欢乐的感受,难以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和判断。

另一方面,幸福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幸福频道。

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各种族的人口假设为一个一百人的村庄且按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村庄将有:六人拥有全村财富的89%——这六人均来自美国,八十人住房条件不好,七十人为文盲,五十人营养不良,一人正在死亡,一人正在出生,一人拥有大学文凭。

以此类推——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明天的旭日;如果你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五亿人更好;如果你的生活十分安宁,没有任何被恐吓、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三十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有衣可穿,有房可住,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的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且同时满足上面的这些条件,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幸运的人;如果你读懂了这篇文章,那么你不属于那另外的二十亿文盲。

掌握你心灵的,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幸福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幸福频道。

121学会艺术地去生活

我们既然来到世上,就有充分的理由享受生命的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许多物质的支持,因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在对幸福的感受方面其实并无太大的差别。享受生命快乐的简单且关键要素便是:学会艺术地去生活。

所以,即便你再忙碌,也应该把目光从“事业”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路边正在抽芽的树木,窗台上正在吐蕊的花朵。夜里,不妨暂时推开桌上的文件,去仰望一下璀璨的星光。假日,也可约三五好友一道,来一次自行车旅游……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

如果我们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之利,我们的辛苦劳作也会变成一种乐趣,也会变为一种艺术。

享受生命快乐的简单且关键要素便是:学会艺术地去生活。如果人的一生过得很美,也是一种艺术。

122别人的隐私是不可踏入的领地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王,她身边有一个叫罗伯特的宠臣,他外表英俊潇洒:棕色的头发,黑黑的眼睛,颀长的身体。罗伯特进宫时非常年轻,深得女王的宠爱,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为女王面前最吃香的人物之一,女王甚至深深地爱上了他。有一天,早上10点钟,那正是女王梳妆打扮的时间,他来到王宫,门口的侍女告诉他,女王正在梳妆,不宜晋见。罗伯特恃宠任性,他想什么时候见到女王就要在什么时候见到女王。于是,他不待通报,并不顾侍女的劝阻,径直闯进了女王的居室之中。

此时的伊丽莎白女王从床上起来,罗伯特的突然到来,使女王大吃一惊。

一个迟暮之年的女性,在这种时候是不愿让一个年轻的爱慕者看见她的,而罗伯特恰恰闯了进去。他也吃了一惊,他几乎认不出女王了。此刻的伊丽莎白除了女王的尊严以外,几乎没有一点动人之处,灰白的头发披散在脸旁,眼角和额头上有了微微的皱纹,双颊没有胭脂,眼睛的周围也没有光彩,平日那种耀人的奕奕神采荡然无存。女王看见罗伯特进来,虽然心中吃惊而恼怒,但还是不动声色地把手伸给他吻,并对他说,稍候一会儿就会见他。

罗伯特洋洋得意,以为女王对他百依百顺。可是他却是大大失算了。女王非但没有召见他,相反还下了一道御旨:罗伯特必须待在他的寝室里,不得踏出半步。罗伯特一下从座上宾变成了被软禁的囚徒。

就在罗伯特被软禁不久,即发生了苏格兰“叛乱”事件,伊丽莎白一世费尽心思,才平息叛乱。之后,她迁怒于罗伯特,将他判处死刑。1601年2月的一天,罗伯特穿着黑色的囚服,从伦敦塔监牢里出来,走向恺撒塔的断头台。

罗伯特走向断头台时,恐怕还感到死得莫名其妙,其实这个得意忘形的贵族子弟,是个最不开窍的男人。因为作为女人的伊丽莎白一世,虽然身居高位,但她的心理和大多数女人一样,都崇尚美丽的外貌,尤其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更是如此,总想以其耀人的风采来博取对方的青睐和爱慕,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她不能不关心自己的容颜,不能不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当罗伯特退出寝宫之后,女王立即命宫女拿出一面镜子,当她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憔悴模样,一股酸楚之感便涌上心头。须知伊丽莎白一世是个终身未嫁的女性,但她对婚姻又非常着迷,自然对异性敏感的程度又异于一般人。而她的讳莫如深的一面竟然让心爱的人看见了,这怎能不使她十分尴尬而耿耿于怀呢?

罗伯特的失误,在于他不懂得别人的心理。你应记住,隐私是绝不可踏入的领地。在与他人相互交往中,一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显得很谨慎,害怕别人窥见自己的隐私,这并不是不诚实的表现,而恰恰是一种自尊,是他应有的权利。作为女王来说,她之所以指定宫女梳妆,不准他人私入寝宫,这都是情理中的事。她也要保护自己隐私,连最心爱的人也不例外,而愚蠢的罗伯特竟然一无所知。女王之所以杀了罗伯特,也是出于保护隐私的需要,因为女王知道,罗伯特连这种私闯寝宫的没有教养的事都能做得出来,要这样的纨绔子弟守口如瓶是不可能的。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特别注意,不去触及别人的隐私,不能因为对方与你关系不错,而无所顾忌。所谓的亲密无间,实际上只不过是人们对彼此较好关系的一种形容罢了。实际上,亲密应该是有“间”的。哪怕是对最亲密的朋友,也要尊重别人的心理空间,不可以随便进入别人的“芳草地”。

你应记住,隐私是绝不可踏入的领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对方与你关系不错,而无所顾忌。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