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史玉柱的资本 > 第5章宁可错过100次机会,不盲投一个项目
第5章宁可错过100次机会,不盲投一个项目
作者:李志朝   |  字数:1626  |  更新时间:2017-08-02 10:09:46  |  分类:

人物传记

史玉柱说:“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我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不要做超出能力的事,不做没把握的事。我现在常常告诫自己,宁可错过一百次机会,也不要犯一个错误。2001年以后,每天很多项目找上门来要我们投资,其中也有好项目,但我们都没有动,冤枉了就冤枉了。现在回头看来我们确实错过了几个好项目,但也回避了很多后来被验证非常失败的项目。”

史玉柱称他的投资重点是在金融领域,具体而言,是银行和保险业,而这些领域能够惊动他、让他一段时间内全力投入的case,都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最少在十个亿”以上。

关于外界经常冠之于其身的“豪赌论”,他十分惊诧:“有人说我豪赌,恰恰相反,我是胆子最小的人。我投一个产业,有几个条件:首先判别它能否为朝阳产业;其次是我的人才储藏够不够;还有目前的现金能否够;假设失败了能否还要添钱,假设要添钱我能否预备得足够多。”

史玉柱说:“我的观点是,宁可错过100次机会,不盲投一个项目。我一直反对多元化,我不会再开第三个东西,我的下半辈子就靠做网络游戏。我已经45岁了,摔完跤后这几年感觉自己的冲劲越来越小了。”

有一份资料说,在中国A股早期通过投机发家的人,绝大多数后来都回到了以前的穷困生活。他们在快速致富时,尝到投机的甜头,就误认为投机是致富的最佳方法,以致更加贪婪,继续投机,直到最后输得精光。挺多人喜欢做看上去能迅速赚钱的投机生意,总是想着一夜之间暴富,看到什么行业赚钱就去投资,这种不仔细调查分析,只顾表面暴利的心理正是投机者们的写照。

可想而知,这样的投机是不能赚到钱的,反而还会将自己的资金赔进去。而投资不一样,投资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心态,投资之前需要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再决定是否投资,如何投、投多少都要经过慎重考虑,而不是跟风式的别人投什么赚钱也跟着投。

无论什么行业,出现大量人员参与和热炒就会产生泡沫,而泡沫的破碎也正是投机者们的自讨苦吃,所以我们想要进行投资或者家庭理财,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切忌跟风,切忌抱着一夜获利的心态,应把投资当成是一种乐趣,并找出其中规律,一定会赚钱的。

全球瞩目的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曾经把投资形容为马拉松长跑,起跑时不要抢在前头,意为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在中途一时跑得快也不一定会赢(不追求投机的高额回报),关键是要坚持下来跑完全程,才有可能取得胜利,笑到最后。

巴菲特总是避开那些所谓高速成长、光彩夺目的亮丽公司,因为其中投机的成分太重;而是选择那些增长速度中等但能持续稳定增长的公司来投资。正是这样的投资理念让巴菲特的“股神”称号在世界上越来越瞩目。

2000年,中国石油H股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巴菲特以其独到的投资眼光和方式,以几元的价格购买并持有中国石油长达7年。到了2007年,中国石油H股的价格达到30多元时,又果断抛售。巴菲特认为已经达到他所设定的投资价值了;如果这只股票再涨,那么投机的成分就浮现了。他果断地出售了中国石油H股让他少赚了一些钱,但却体现出他价值投资的理念。

总有一些企业家喜欢抱怨自己所处的行业赚钱太少,殊不知,正是因为“微利”,竞争对手才少,嫉妒的人才少。企业家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所谓的暴利行业。企业家应该懂得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去考虑,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

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投资理念要与时俱进,不要永远觉得房地产热、黄金热,可以尝试一些新兴的行业,并且最好对该行业的市场前景有所了解,这样才有利于我们随时做出判断。

企业家要对投资收益有一个正确的预计,不能盲目提高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我们不能投资一个项目就一定要觉得必须赚回来多少钱才罢休,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会出现大量的投机者,稍微赔一点就不甘心,继续加大投资,最后全赔完了。

投资要保持着宁缺毋滥的状态,一旦你越投越多,回钱就越来越慢,逐渐发展成赌徒心理,越赔越投,最终完全陷入里面。保持一个良好的投资节奏,在投资前做好充分调查,不搞投机,不急于赚钱,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