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355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2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10章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86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学上一座巍峨的丰碑。

司马迁

司马迁所处的年代,是西汉武帝在位时期。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朝廷里做太史令,这是一个掌管“文史星卜”的小官,并不受人重视。可是,这个小官吏偏偏有个远大的理想,就是要写一部像《春秋》那样完整的史书。可惜,司马谈只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未来得及动笔,就与世长辞了。临终之前,他把儿子司马迁召到病榻前,嘱咐他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司马迁向父亲立下誓言,一定要完成撰写国史的任务。

不久,子承父业,司马迁做了太史令。经过了三年的充分准备,司马迁便怀着高度的热情开始了写作《史记》的工作。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第七个年头,即公元前98年,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那一年,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战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直率地说出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汉武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护,盛怒之下,将他投进大牢。

司马迁在狱中受尽了折磨,但他还想着出狱后完成他的著作。谁知一年以后,不仅没有获释,反而加重了刑罚:对他施以宫刑。这是一种最为耻辱的刑罚。当时司马迁真想一死了之,但他想到自己未完成的著作,就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后来,他遇赦出狱,汉武帝任命他为中书令。这个职务是负责将官吏的报告转达给皇帝,名义上比太史令高,但它是由宦官担任的。担任这样的官职本身就是一种耻辱。那些官吏们常常嘲笑他的长相和近似女人的说话声音。他强忍住这种肉体痛苦和精神打击,继续写他的史书。

就这样,他整整写了18年,直到60岁那年,一部52万多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终于完成了。如果从20岁搜集资料时算起,他一共用了40年的时光。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到汉武帝时期的将近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6500字。

“本纪”以叙述朝代或帝王为主,按年月记大事,是全书的总纲,如《夏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等;“表”是把重要的历史大事或历史人物,按年代或时期用表格表示出来;“书”是专门记述典章制度兴废沿革的文章;“世家”专记诸侯世系活动;“列传”则主要是记载了帝王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

《史记》不仅在体例方面有自己的独创,同时在史料的广泛收集、论断的精辟卓越、文笔的生动通俗等方面,均超越了前人。司马迁曾多次出游,登过长城,去过涿鹿(今河北涿鹿),足迹几乎踏遍半个中国。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他收集了大量可靠的史料,为写《史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说,司马迁在写《黄帝本纪》时,为了核实黄帝埋葬的地点,只身乘马,长途跋涉,来到翟道城(今陕西黄陵),访问当地老人,查看史料,抄写碑文,整整考察了40天。搜集了当地流传的有关黄帝的很多传闻逸事。回长安后,他首先写出了《史记》中的第一篇《黄帝本纪》,第一次肯定了先人提出的“黄帝崩,葬桥山”的历史推论。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它的许多篇章,脍炙人口,是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其中许多至理名言,震古烁今,历代文人赞叹不已。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