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95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2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11章

“西域”这个地理概念在汉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西域是指从阳关、玉门关以西直到今欧洲的广大地区,狭义上的西域是指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塔里木河流域,包括现在的新疆南部地区,这里分布着三十多个城邦小国,这些小国虽不大,但地理位置极重要。

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准备与另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联合。大月氏原在敦煌、祁连一带放牧居住,因受匈奴的欺压,不得不西迁。为了找到大月氏并与之联合,汉武帝准备派使者前去联系。这时汉武帝的一个普通侍从毛遂自荐,要求承担这一使命,他就是张骞。

张骞得到批准后,率领一百多人在向导匈奴人甘文的指引下踏上了征途。当时匈奴控制了从中原到西域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张骞一行一路艰辛,刚过陇西不久,便被匈奴骑兵发现,一百多人全被匈奴俘获。匈奴把他们全部扣留在匈奴境内,一扣就是十余年。

十一年后的一天,张骞趁匈奴防备不严,和甘文等逃了出来,继续完成他们的使命。他们经焉耆西行,到龟兹、疏勒等地,一路艰辛跋涉,经过几十天的奔波,终于翻过了葱岭到达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王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张骞一行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月氏新的居住地,山肥水美,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已由游牧生活发展为农牧并重的定居生活。他们不愿再和匈奴打仗,所以张骞无法完成与大月氏联合攻打匈奴的任务。但他也不虚此行,他访问了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地。那里的一切使他流连忘返,直到公元前128年才踏上回国的路。这次他们没走去时的路,而是沿昆仑山北麓东行,以避开匈奴,但他们仍未逃脱,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都城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去时所走的路线被称为“北道”,回来的路线为“南道”他虽没有达到原定目的,但却沟通了亚洲内陆的交通要道,与大宛、康居等国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关系,联合乌孙孤立匈奴,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一行三百余人,顺利地见到乌孙王,张骞还派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访问。此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南道”、“北道”直达地中海东岸,汉与西域的关系进一步融洽,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西方的许多物种如苜蓿、葡萄等都是那时传入中原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