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8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2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27章

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旱灾。蝗虫遮天盖地,瘟疫到处流行,百姓死伤过半。千里淮河两岸,万物凋敝,尸骨遍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太平乡孤庄村朱五四一家也不例外。短短二十天内,一家八口死的只剩下二儿子重六、小儿子重八两人。这朱重八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那年,他17岁。

举目无亲的重八用芦席卷埋了双亲和兄长的尸体。为了混碗饭吃,他不得不到附近的皇觉寺里剃发烙印,当了一名小和尚。谁知,和尚庙里不久也断了粮,仅仅在庙里呆了五十来天,重八就被打发出去讨饭了。

朱元璋

重八背着破包烂席,手拎饭碗,走村串巷,沿街乞讨。残羹剩饭、树根草皮他尝过;田间地头、猪棚狗舍他也睡过。安徽、河南的数十个州府都有他讨饭的足迹。三年的乞丐生活,他饱经风霜,备受磨难,但也使这个目不识丁的乡下佬见了世面,开了眼界,懂得了许多过去不懂得的人生道理。三年后,当重八又回到皇觉寺时,变得大不一样了,他已能读书写字,并懂得结交朋友了。

这时,全国各地的反元起义已经蜂拥而起,其中,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声势最大。重八家乡濠州有个叫郭子兴的人,也拉起红巾军大旗,造起反来。郭子兴托人给重八带来口信,劝他投奔起义军。这件事不慎被外人偷听到,要向官府告发,重八焦急万分。正欲作出决断之时,皇觉寺遭乱兵烧毁,走投无路的重八被逼上梁山,当晚就投奔了郭子兴。

郭子兴与朱重八是好朋友。他见朋友来投,自然十分高兴,忙着为重八操办婚事,还给他起个大名:朱元璋。

朱元璋当时虽然只是乞丐、和尚,却并非等闲之辈。他足智多谋,办事干净利索,投奔郭子兴以后,作战勇敢,屡战屡胜,很快从亲兵升为九夫长、镇抚、总管,成了郭子兴最得力的助手,在军中威望也越来越高。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嫉贤妒能,他俩约朱元璋喝酒,企图乘机把他毒死。朱元璋知道他俩的用意后,不慌不忙地和他们骑马共行。走到半途中,朱元璋突然仰头望天,口中念念有词。俩人忙问他是不是又在念经?他板下脸说:“刚才天神叫我不要去喝酒,说你们在酒中放了毒药要谋害我。”俩人脸色顿时煞白,急忙下马作揖道:“没、没有这回事。”他俩还以为朱元璋真有天神保佑呢!从此再也不敢谋害朱元璋了。

公元1356年,即郭子兴死后的第二年,朱元璋使尽浑身解数,当上了红巾军的元帅。这年三月,他率军攻克俗有“龙盘虎踞”之称的集庆(今江苏南京),把集庆改名为应天府,成了一方侯王。

当时,各路反元起义军纷纷自立山头,各据一方。朱元璋的东边有张士诚,西边有陈友谅,各领兵数十万,论实力都比朱元璋强。集庆的南方还有元朝军队,北边则是军阀混战。面对如此复杂局面,怎样才能消灭异敌、统一天下呢?朱元璋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天,朱元璋正在大殿内闷闷不乐,他的幕僚、徽州(今安徽歙县)著名儒生朱升问道:“朱公这几天怎么心事重重啊!”朱元璋说:“当今天下大乱,诸侯各峙一方,我的实力又太弱,如何才能统一天下呢?”朱升答道:“依我之见,应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上策!”朱元璋听了大喜,采纳了朱升的建议。

朱元璋占据的地盘虽小,但却是一块富足之地。他以应天府为根据地,积粮练兵,加强实力,并伺机向江南扩展。朱元璋藏而不露,一切都在暗中进行,丝毫不透风声,因此各方诸侯并没把他放在眼里。

公元1363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横扫中原以后,惨遭失败。而朱元璋却羽翼丰满,实力越来越强。他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目标,就是西边的陈友谅。这年7月,朱元璋率军20万,与陈友谅的60万大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展开了一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朱元璋指挥若定,以火攻战术,攻破庞大的敌船,陈友谅被乱箭射死,朱元璋大获全胜。

公元1366年,朱元璋挥师东进,向张士诚盘踞的江浙一隅大举进攻。此时的张士诚已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当朱元璋军队打过来时,张士诚军队不堪一击,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他自己也被迫自杀身亡。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揭掉“缓称王”的面纱,在应天府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成了明太祖。乞丐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就这样成了“天子”,高高在上地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这年八月,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率25万明军攻入元大都,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朝终于结束了。三年以后,明军攻克西南,战乱割据的中国再次统一起来。

为什么称张居正为“宰相之杰”?

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以内阁首辅取而代之。这样,内阁首辅就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明朝三百年间,担任首辅的人有数十个,但真正有作为、在历史上引人瞩目的,首推张居正。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