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4793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26:45  |  分类:

职场励志

人格魅力

飓风与和风

用爱心来赢得别人的好感,这可比用敌意迅速得多。

有这样一则寓言:

“你不想有我的力量吗?”飓风问和风,“你看,当我起驾的时候,他们在整个海岸都挂上台风信号来向我致敬。我折断一条船的桅杆就像你托起一根鹅毛那样的容易。我的翅膀这么一扫,海边就到处都是被粉碎了的船板。我能够、而且常常举起大西洋。病弱者最怕我,怕之入骨。所有的国家都在我的呼吸下畏缩着。难道你不想有我这样的威力吗?”

和风没有回答,只是在天空中轻轻起舞。这时,所有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所有的森林和田野,所有的走兽和飞鸟以及人类,都为它的来临而高兴。鲜花盛开,果子成熟,麦地金黄,白羊般的云彩轻轻浮动。鸟儿飞翔,风帆高举,到处是健康,到处是愉快。绿叶、鲜花、果实和收成,温暖、光明、欢乐和生活——这就是和风给那骄傲而可怜的飓风唯一的回答。

拿破仑·希尔指出:礼貌和教养是一种财富。在每一个家庭中,它们都像阳光一样受到欢迎。为什么不受欢迎呢?它们到处携带着光明和欢乐。它们绝不妒忌,对每一个人都给予美好的祝福。

戴尔·卡耐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些例子:有一天,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先生和他的孙子一起骑马外出。路上,有—个奴隶向他们脱帽鞠躬,总统也就提帽还礼。但他的孙子不理睬这黑人。

“汤姆生!”这位祖父说,“你怎么能够让一个奴隶都比你文明得多呢?”

“好的教养往往能给一个青年带来好的命运。”布特勒先生是一个商人,有一回,他已经把商店锁好回家了,在路上,碰到一个小女孩要买一美分的线。他走回去,重新开了门,给小孩子取线。这件小事不知怎么传遍了全城,于是给他带来了无数的顾客——他的教养给他带来了财富。

“为什么我们的朋友总不成功?他有足够的资金,对他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而且精明强干。”

“因为他尖酸刻薄,总是怀疑他的雇员欺骗他,对他们很不尊重,结果没有人真正卖力给他工作,顾客们都跑到别的商店去了。”

飞机加错燃料

只要一个人原谅了别人,他自己就是对的。

包布·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试飞员,并且常常在航空展览中表演飞行。

一天,他在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表演完毕后飞回洛杉矶。正如《飞行》杂志所描写的,在空中300英尺的高度,两具引擎突然熄灭。由于他熟练的技术,他操纵飞机着了陆,但是,飞机严重损坏,所幸没有人受伤。

在迫降之后,胡佛第一个行为是检查飞机的燃料。正如他所料到的,他所驾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螺旋桨飞机,居然装的是喷气机燃料而不是汽油。

回到机场以后,他要求见见为他保养飞机的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为所犯的错误而极为难过。当胡佛走向他的时候,他正泪流满面。他造成了一架非常昂贵的飞机的损坏,差一点还使得三位优秀的飞行员失去了生命。

你可以想象胡佛必然大为震怒,并且预料这位极有荣誉心、事事要求精确的飞行员必然会痛责机械师的疏忽。

但是,胡佛并没有责骂那位机械师,甚至于没有批评他。相反地,他用手臂抱住那位机械师的肩膀,对他说:“为了显示我相信你不会再犯错误,我要你明天再为我保养F—51飞机。”

巴顿还雪茄烟

巴顿将军的烟瘾很大,尤其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手上的香烟几乎从不熄火。他还戏称这样至少有一个好处:节省火柴。一根火柴消灭一整排香烟,的确够节省的,而且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蛮符合他常胜将军的身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顿将军参加一个盟军的重要会议。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位英军上校,也是个香烟爱好者。会议持续的时间很长,巴顿将军抽光了自己的雪茄烟。眼看着别人吞云吐雾,自己却在一边受烟瘾的折磨,巴顿才不干呢!他对这位上校说:“如果可以的话,你能否给我一支烟?”

上校很大方地将自己的烟盒放在桌子上,请他随便抽。巴顿老实不客气,一支接一支地抽起来,将上校的雪茄烟也全抽光了。

会议结束后,巴顿对上校说:“谢谢你的烟,味道真是好极了!以后有机会,我会送你一些雪茄烟。”

但是,自此之后,两人戎马倥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而且战时的联络也不方便,巴顿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呢?

巴顿将军的记忆力却很好,他不会忘记自己许下的任何诺言,而且他也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因为他答应过别人,他就要办到。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美国,费了不少周折,才打听到这位英军上校的地址,并给上校寄去了一箱上好的吕宋雪茄。

上校收到烟后,既意外又感动。他当时以为巴顿不过随口说说而已,根本没往心里去,没想到巴顿还真把它当回事。以后,他逢人就说:“巴顿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向儿女认错

在香港卡耐基课程任教的麦克·庄告诉我们,中国文化所带来的一些特别的问题以及某些时候应用某一项原则,可能比遵守一项古老的传统更为有益。

他班上有一位中年同学,多年来他的儿子都不理他。这位做父亲的以前是个鸦片鬼,但是,现在已经戒除了烟瘾。根据中国传统,年长的人不能够先承认错误。他认为他们父子要和好,必须由他的儿子采取主动。在这个课程刚开始的时候,他和班上同学谈到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孙子孙女以及他是如何地渴望和他的儿子团聚。

他的同学都是中国人,了解他的欲望和古老传统之间的冲突。这位父亲觉得年轻人应该尊敬长者,并且认为他不让步是对的,而要等他的儿子来找他。

等到这个课程结束的时候,这位做父亲的却改变了看法。“我仔细考虑了这个问题。”他说,“戴尔·卡耐基说,‘如果你错了,你就应该马上并且明白地承认你的错误。’我现在要很快地承认错误已经太晚了,但是,我还可以明白地承认我的错误。我错怪了我的儿子。他不来看我以及把我赶出他生活之外,是完全正确的。我去请求晚辈的原谅,固然使我很没面子,但是,犯错误的是我,我有责任承认错误。”全班都为他鼓掌,并且完全支持他。

在下一堂课中,他讲述了怎样到他儿子家里请求原谅并且得到了原谅,现在他开始和他的儿子、媳妇以及终于见到面的孙子、孙女建立起新的关系。

诚实使人获得成功

乔治是美国一名成功的房地产经营家,其成功秘诀就在于——诚实。

他在刚开始从事房地产交易时,有一次,带一位买主去看一座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房屋。房产主曾私下告诉他说这栋房子大部分结构都不错,只是屋顶过于陈旧,当年就得翻修。买主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对乔治说准备买房的钱很有限,极怕超支,所以想买一处无须修葺的房子。他们跟乔治看过房子后,很是满意,于是决定购买,并想立即搬进去住。但乔治诚实地对他们讲,这座房子需要八千多美元重修屋顶。

对买主说出要修屋顶的真相,乔治知道,这有可能会毁掉这笔交易。果然不出所料,这对夫妇一听说要花这么多钱来修屋顶,就不肯购买了。一星期后,乔治得知他们从另一家房地产交易所花较少的钱买了一栋类似的房子。

乔治的老板听说这笔生意被人抢走,十分生气。他把乔治叫到办公室,问他是如何把这笔生意搞吹的。

老板对乔治的解释很不满意,也不高兴他为那对夫妇的经济条件操心。他咆哮:“他们并没有问你屋顶的情况!你没有责任要告诉他们。你主动告诉他们屋顶要修是愚蠢的,真是多管闲事,现在你把一切都失掉了。”为此,老板解雇了乔治。

如果乔治是个失败者,他可能会想:“我把实情告诉那对夫妇,真是愚不可及。我何苦要为别人操心呢?那关我什么事?以后可不要再多嘴了,白白丢掉一份委托费。我可真笨!”

但是,乔治所希望的是做一个诚实的人。他一直受的教育是要说实话。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你同别人一握手,就等于签订了一项合同。你说的话要算数。如果你想在生意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对人公平交易。”所以,乔治总是把诚实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赚钱看成高于一切。尽管当时他也想把那座房子卖掉,但不能为此而有损自己的人格价值。即使丢掉了工作,他仍然坚信自己唯一的做人准则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讲真话。

从那之后,乔治从他帮助过的一位亲戚那里借了些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开了一家小型房地产交易所。数年之后,他以做生意公道和为人诚实建立了信誉。虽然他也为此丢过不少生意,但却渐渐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最后,他名声远扬,事业发展,生意兴隆,营业遍及全国,从此而发达了。

施恩于你的“敌人”

现代商界竞争在所难免,攻击对手不是明智的选择,化敌为友才是最好的策略。

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入困难之中。

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面临即将停业的境地。

卡尔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头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卡尔听了一位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跟你为难的人。卡尔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卡尔告诉牧师,就在上个星期五,他的竞争者使他失去了一份25万块砖的订单。但是,牧师却教他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理论。

当天下午,当卡尔在安排下周的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位顾客,正为新盖一间办公大楼要一批砖。可是他所指定的砖却不是卡尔他们公司所能制造供应的那种型号,却与卡尔的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相似。同时卡尔也确信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的机会。

这使卡尔感到为难。如果遵从牧师的忠告,他觉得自己应该告诉对手这项生意的机会,并且祝他好运。但是,如果按照自己的本意,他但愿对手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

卡尔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盘踞在他的心田。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卡尔拿起电话拨到竞争者的家里。

当时,那位对手难堪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卡尔就很有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机会。

有一阵子那位对手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但是很明显的是,他很感激卡尔的帮忙。卡尔又答应打电话给那位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承包商,并且推荐由对手来承揽这笔订单。

后来,卡尔得到非常惊人的结果,对手不但停止散布有关他的谎言,甚至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卡尔做。现在,除了他们之间的一些阴霾已经获得澄清以外,卡尔心里比以前感到好得多了。

救人等于救己

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去。

一天,旅行家辛格和一位朋友正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在跟一场暴风雪搏斗了将近三个小时之后,他们精疲力竭,又冷又饿,真想坐下来喘一口气。但他们不敢。一旦坐下去,他们很可能会变成两根冰棍,再也别想站起来了。他们只有靠不停走动以保持体温。

在他们的冒险生涯中,虽然不是第一次面临生死威胁,但这一次的境遇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恶劣。两个人都在想,也许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到这个险恶的地方来;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在这个该死的季节到这个天寒地冻、荒无人烟的鬼地方来。不过,现在想什么都晚了,他们只希望在最后一丝体力用尽之前能找到有人居住的地方。

忽然,他们看见雪地上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半个身子已被雪掩埋。此人显然是他们的同行,也跟他们一样不走运,被暴风雪打败了。辛格顿生恻隐之心,蹲下来一检查,发现这个人还活着,只是被冻晕了。如果将他带到温暖一点的地方,也许有救。辛格跟朋友商量,要不要设法带走这个倒霉的家伙?朋友惊叫起来:“别干傻事,辛格!我们自身难保,带上一个累赘,我们都会丧命的。”

辛格略一犹豫,决定帮助这个半死不活的人。见死不救,对辛格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叫朋友将此人扶在他背上,朋友冷冷地说:“既然你执意要救他,那么好吧,这是你的事,跟我无关!”说完,朋友独自走了。

辛格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个昏迷的人抱起来,放在自己背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个人很重,尽管是在冰天雪地里,走不多久,辛格已浑身发热。他的体温使背上那个冻僵的躯体温暖起来,那人活过来了。没过多久,两人便并肩前进了。

当他们走到另一个山口时,辛格发现了他那位独自离去的朋友,正躺在雪地上,已经死了。是被冻死的。

辛格的朋友是不是被内心的难过和自责击倒的呢?一个良知未泯的人,不可能见死不救。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