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康熙教子密语 > 第十三章 以身作则而后求人
第十三章 以身作则而后求人
作者:赵润田   |  字数:5274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50:19  |  分类:

人物传记

训曰:凡人有训人治人之职者,必身先之可也。大学有云:“君子有诸己而后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特为身先而言也。

译文

凡是身负训导人、治理人职责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则才可以。大学上说:“君子自身有仁让之德,然后才可去要求别人;自身没有贪戾之心,然后才可去责备别人。”这些话是专门为能以身作则者而说的。

评语

无论训导人、治理人,自己先要以身作则,这道理是正确的,但要做到言行一致却不容易。

好知其恶恶知其美

训曰:人于好恶之心,难得其正。我所喜之人,惟见其善,而不见其恶;我所恶之人,惟见其恶,而不见其善。是故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诚至言也。

译文

人们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很难有一个公正持平的态度。往往是我所喜欢的人,只看见他的优点,却看不见他的缺点;我所讨厌的人,只看见他的缺点,却看不到他的优点。因而大学中说:“喜欢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太少了。”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评语

这篇训诫,谈应用公正持平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喜欢或讨厌的人。康熙帝指出,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好,缺点也没有了;也不能因为自己讨厌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坏,连优点也抹杀了。我们在和同事、朋友相处的时候,也应当抱这种公正持平的态度;当领导的时候,更应抱这种公正持平的态度,否则就会犯以偏要命的错误。

近朱近墨其习相远

训曰:人之一生,多由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农工商,各随其习,习以成风,虽父兄之于子弟,亦不能令其习好同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必然者。

注解

天理:本然之性。判:有区别。朱:朱砂。近朱近墨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译文

人的一生,大多是通过学习充实的。大约从孩提到十多岁这几年之间,完全是本着自然之性,知识还没有区别,但一经学习之后,就有了近朱近墨的不同。等到成年以后,士农工商等行业的选择,各由其所学来决定。经过学习以后就形成一种习惯,即使是父亲对于儿子、兄长对于弟弟,也不能强迫他们的习惯、爱好必须和自己一样。因此孔子说:“人的性情本来是相近似的,因为学习经历不同,便相距甚远。”这的确是必然的。

评语

“性”与“习”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的一对命题,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持的是“性善说”。康熙言“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也是源于孟子的学说。而“一习学业”的一段话,即是对孔子“习相远”的演绎。本篇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即父母应当在子女年幼时,就注意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注意不要让他们沾染上坏的习惯。

虚名无益有实则名

训曰:程子云:“有实则有名,名实一物也。若夫好名者,则徇名为虚矣。如‘君子疾没世而名不,’谓无善可称耳,非徇名也。看来有一等好名之人,惟名是务,不着一毫诚实之处,只管行去,不惟无分毫之实,究至于名亦不能保。”程子此言,可谓力行之要道也。

注解

实:事功。名:名声。徇名:不顾生命以求名。徇,通“殉”。语出论语·卫灵公。称:称述。

译文

程子说:“有事功就有名声,名声和事功就是同一件事,至于那些好名声的人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名声,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述,君子引以为恨。’就是说,自己没有美好的品德能被别人称述,而不是说君子会不顾生命去追求名声。看来有一种好名之人,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不在诚实上花一分力气,结果不只是没有一分一毫的事功,甚至连自己原有的名声也不能保住。”程子的这些话,可以称得上是着力实践的关键。

评语

中国古代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这三方面如果成就卓著,能使声名流传于后世,那么就是“三不朽”。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说的就是能不能“不朽”的问题。康熙所引用的程颐这段话,也就是这“三不朽”说的演绎,它强调:要有名,就必须有“实”(事功),否则就是徒有虚名。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人应当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否则将会一事无成,名实两亏。

以义为利义安则利

训曰:程子云:“所谓利者,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但寻自己稳便处,皆利心也。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是利。凡人惟弃利己之心,以求义之所安,则为忠臣者亦此道,为孝子者亦此道。”人人皆当以此语为至教而奉行之也。

译文

程子说:“所谓利,不仅仅是财利的利,只要有利心就不好了。比如做一件事,只找对自己稳当、方便的去做,这就是利心。圣人把义作为利,义所在之处就是利。一般的人只有丢弃利己之心,而寻求义之所在,那么做忠臣也只有这个途径,做孝子也只有这个途径。”每一个人都应当把这段话作为最好的教诲而加以奉行。

评语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程颐说,这就是“利(己)心”。他又认为只有像圣人那样,“以义为利”,才是“忠臣”、“孝子”所应奉行之道。将道义置于功利之上,这确实是一种可贵的做人品格。

身劳心安利少义多

训曰: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译文

荀子说:“身体劳累,但却使内心安宁的事要去做它,利益少但是道义多的事也要去做它。”这两句话简明扼要。人的一生如果能依照这两句话去做,又怎么会产生过失差错呢?

评语

本篇所引用的荀子两句话,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是巨大的,尤其是后一句。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的今天,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潮时而泛滥,而公益事业、义务劳动等等,都是“利少”而“义多”之事,需要有人不计名利去做,也希望全社会的人都支持。

立定脚跟战胜私欲

训曰:朱子云:“人做不好的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被私欲锢蔽,虽有端倪,无力争得出。须是着力与他战,不可输与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跟硬地行,从好路去,待得熟时,私欲自住不得。”此一节语乃人立心之最要处。良心能胜私欲,为圣为贤,皆此路也。欲立身心者,当详究斯言。

注解

锢:禁锢。端倪:苗头。

译文

朱熹说过:“人做了不好的事,心里会感到不安,这就是良心。但如果良心被私欲禁锢、蒙蔽,即使有一点儿苗头,也没有力气挣脱出来。必须用尽力量去和私欲战斗,不能输给它。知道这件事不好,就不要去做,要站稳脚跟,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等到走熟了以后,私欲自然会站不住脚。”这段话正是人坚定信心的关键所在。良心能够战胜私欲,成为圣人或者成为贤人,都是这条路。打算修身立心的人,应当仔细地研究这段话。

评语

在训诫中,康熙帝引用朱熹的话说明:一个人应当做好事;知道这件事不好,就应同私欲作战,用良心战胜私欲。此即狠斗私心一闪念之谓也。

不忍舍处方得书味

训曰:朱子云:“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得书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者,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此言极是。朕自幼亦尝发愤读书看书,当其读某一经之时,固讲论而切记之。年来翻阅其中,复有宜详解者。朱子斯言,凡读书者皆宜知之。

译文

朱子说:“读书必须读到不愿意放下的时候,才是得到书本的真正意味。如果读了几遍,大略知道其含义就厌弃它,想寻求别的书来读,那么就是对于这一卷书还未得到它的旨趣。”这些话极为正确。我从小也曾经发愤读书、看书,当读某一经典的时候,我就一定要通过讲论它,把它牢牢记住。近年来翻阅以前读过的书,又有一些应该详加理解的地方。朱子这些话,大凡读书的都是应该知道的。

评语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得书真味”,这句话指的是读好书(朱子指的应是读“圣贤”之书),如果读的是一本坏书、劣书,随手丢下可也。有些诲淫诲盗的书,一些青少年也有“读到不忍舍处”的时候,那就更应该引起警惕!另,读书也有“精读”与“泛读”之分,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读到不忍舍处”的。以天下藏书之多,哪有工夫得每本书的“真味”!我们应全面理解这段话,否则就得不到这段话的“真味”了。

为山九仞未可偏废

训曰:从来有生知、有学知、有困知,及其成功,则一未有。下学既久,而不可以上达者,但功夫不可躐等而进,尤不可半途而废。书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正为半途而废者惜也。

注解

躐(li)等:不按次序而逾越等级。篑(ku):盛土的竹器。

译文

自古以来人有一生下来就具有知识明白事理的,有通过学习才有知识明白事理的,有感到困惑通过学习而获取知识明白事理的;离开了这三种情况而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功的,则一个也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依然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仅仅就在于功夫上还没有到家;功夫是不能超越等级阶段而前进的,更不能半途而废。尚书上说:“用土堆积数丈高的山,只差一筐土就放弃了,功亏一篑。”正是替半途而废的人扼腕痛惜!

评语

“生知”的意思就是生来就具有知识,明白事理;“圣人”是“生知”的。但是,能够佩戴“生而知之”的桂冠的,除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自孔子以下,并没有一个儒者敢于宣称自己是生而知之的。孔子还一再强调,自己并非是生而知之者(见论语·述而),他还惶恐地认为“学而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康熙这则庭训中的“三知”,实际上就是“二知”;惟其因“学知”、“困知”,才要求在学习上要不断进取,不能半途而废。

幼稚好学励志盛年

训曰:人在幼稚,精神专一通利;长成以后,则思虑散逸外驰。是故应须早学,勿失机会。朕七八岁所读之经书,至今五六十年,犹不遗忘。至于二十以外所读经书,数月不温,即至荒疏矣。然人或有幼年遭逢坎,失于早学,则于盛年尤当励志。盖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炳烛之光;虽学之迟者,亦犹贤乎始终不学者也。

注解

坎:困顿,不得志。励:通“砺”。磨炼,振奋。炳烛:燃烛照明。

译文

人在幼年时期,精神专一,没有杂念,思想通畅无阻;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就不集中,容易走神。因此应当及早读书学习,不要失去机会。我七八岁所读的经书,到现在已经五六十年了,但还不会忘记。至于二十岁以后所读的经书,如果几个月不温习,就要荒疏了。但是人也有因为幼年遭受到坎坷不幸而失去早学的机会的,那么就应该在壮年时期更加发愤读书学习以弥补早年失学的不足。幼年学习的,就好像太阳初升的光芒;壮年学习的,就如同燃烧着的蜡烛的光辉;即便很晚才学习的人,也还是要比一向不学习的人贤明。

评语

康熙帝认为,幼年时期的学习收效最大,因为人在幼年,有如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到了壮年或晚年才开始学习,收效就比幼年时学习要差了,但还是强于从不学习的人。他还用自己幼时所读经书,过了五六十年后仍不遗忘的切身经历来证明。所谈的道理也即是“少壮须努力”的道理。这与原先谈驭马、谈练书法的思想是一致的。

学而日新必有所成

训曰: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然而懵懵者非不向学,心未达也,诱而达之,安知懵懵者之不为汲汲也。惟悠悠者最为害道,因循苟且,一曝十寒,以至皓首没世,亦犹夫人而已。古之圣人进修贵勇,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岂有瞬息悠悠之意哉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盖深悯学者之悠悠,而冀其奋然用力也。学而能日新,则缉熙不已,造次无忘,旧习渐渐而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罢不能,莫知所以然而然。故诗人美汤曰:“圣敬日跻也纷矠。”

注解

汲汲:心情迫切的样子。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懵懵:朦胧迷糊的样子。因循:拖沓、疲沓。苟且:只图目前,得过且过。皓首:白头。没世:终身。盘铭:盘,古代盥沐用具。盘上刻有铭文,作为警戒。缉熙:光明貌。造次:匆忙。趣:通“趋”。纷:登,升。

译文

治学的功夫有三个等级:迫切向学的为上等,悠闲自在的为中等,茫然不知所措的为下等。不过茫然不知所措的并不是不向往学习,而是他们的内心还不清楚学习为何物,只要诱掖教导使他们明白,怎么知道茫然无所措的人就不会成为迫切向学的人呢?只有悠闲自在的态度学习的人对学道最为有害,做事马虎守旧,得过且过,一曝十寒,他们到老也是默默无闻,如普通人一样。古代圣人进修学业,贵在敢于进取、创新,如商汤的盘铭上说:“苟如日日更新,更要日日更新,又要再日日更新。”这哪有一点悠闲怠慢的意思呢!孔子说:“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能力用于仁德呢?”这是深深怜悯那些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冀望他们奋发努力学习的话。学习而且能够每日都有所更新,那么就会出现辉煌光明的景象,即便由于时间匆忙也会使学过的记住不忘,而以前的不良习惯也会逐渐抛弃,学习的势头也趋向循序渐进,此时即便想停止学习也是不可能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又必须这样做下去。所以诗人赞美商汤说:“圣人是一天一天在进步啊。”

评语

在这则训诫中,康熙帝反对对学习抱“悠悠然”无所谓的态度,而主张汲汲求学。这对我们很有教益。悠悠然者可能很聪明,学习并不吃力,但由于缺少动力和压力,容易在“轻松”中丢失时间和机会,最终无所成功。这乃是康熙深刻的人生经验。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