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496  |  更新时间:2015-09-16 16:11:22  |  分类:

儿童教育

寻找特殊能力

名言

美无处不在,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故事

一位教师在她的实习日记里记下了一名二年级学生在数学上向她提问的故事。在这段教学初期的经历中,她发现了如何用长除法拓展克里斯的能力。与此同时,她还学会更新自己对二年级学生数学的认识。

有一个蓝眼睛、难管教的八岁男孩简直让我吃惊。人们现在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早期教育,但二年级就会长除法是不是太离谱?在我第一次实习的时候,我有一天发现克里斯会长除法。

还记得我父亲在我三年级的时教我学习乘法表,但这比长除法要简单得多。我是到四五年级的时候才熟练掌握长除的。难道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更聪明了?

要知道,我发现克里斯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的那天,整个班的学生正在做阅读课作业。克里斯迅速又准确地完成了他的阅读作业,这样他就有很多的时间聊天,或做些无聊的事情。从克里斯对问题的反应和成绩上,我早已断定他在这个班上很出色,但我仍然觉得他只会在他的“自由”里捣乱,绝不会问我多余的数学题来做练习。

他会加法、减法和乘法,就像写在他手背上似的,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他让我给他出些“真正难的除法题”。除法?长除法?二年级的学生不可能会除法!他们太小了,也没人教过他们。但是,克里斯要做除法题,于是我就先给了他一些简单的题,像100除以25,或50除以25之类的。他很快就算出来了。“给我出一些真正的难题吧。”他对我说。我对他的进步感到兴奋,于是又给了他出一些除法题,像350除以25和1256除以4等。略加思索之后,他又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真是难以置信!

我还有一点儿时间,我就给他出了更多的题。只要是那些没有余数的除法题,克里斯都没问题。但是当遇到有余数的时候,像235除以4,克里斯就会说:“这不可能!”啊哈,这个八岁大的学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就发现了他的极限。尽管如此,他的数学天赋还是让我吃惊,能有教克里斯这样学生的经历,我十分感激。

解读

我们一旦把学生当成资源,我们就会在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向我们提问的时候,允许课堂的状况向我们从来没有预料的方向发展。我们是否能鼓励学生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否成功。理解学生的教师都奉行德威的信仰,即教育必须从“对学生能力、兴趣和习惯的心理洞察”开始。

公平地对待每个人

名言

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

——魏际瑞

故事

“范老师,赵刚出走了,这是他父亲让我转交给你的信。”7月4日,学校休业式的那天,范老师刚走到校门口,门卫的老潘急匆匆地拦住了她。

“赵刚怎么会出走呢?会不会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她战战兢兢地打开信封,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范老师,我恨你!”的标题。

“刚开学,我就被你安排在最后一排,后面总有几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他们或做小动作、或讲话、或看课外书,下课时更是吵得鸡飞狗跳,而我却不喜欢这样混日子,很想认真学点知识,于是我就向你提出调换座位的要求。你淡淡地说,只要自己想学,无论坐在什么位置都能学好,你作为老师这么说我也没办法,只好将就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实在无法忍受坐在后面的痛苦,上课只能听见同学说话的声音,老师讲什么我根本听不清楚,于是我再次去找你。为了打动你的心,我还特意编造了一个谎言,说我的眼睛有问题。尽管这样,你还是没有答应立即给我调位置,我知道你是在敷衍我。又一个星期过去了,见你还没有动静,我想你或者忘了,或者是对我有偏见,压根儿就没有把我放在心上。于是我选择了自暴自弃,和其他几个同学一样,每天都玩得很疯。就这样我在玩耍中混过了半个多学期。中考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几乎门门白卷。考试完毕后,我对你的不满,对你的恨全涌上心头。我曾几次找你,想告诉你‘老师,我恨透了你’,可终究没有找到你……”

范老师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样读完这封信的,只觉得脑门嗡嗡作响,像要炸开似的,脸上忽热忽冷。她清楚地记得赵刚是外地民工子弟,春节过后一个星期刚从贵州随父母打工过来。在安排座位时,看他人高马大,加上是中途插班的外地学生,所以只是随意将他搁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记得开学后不久他曾来找过自己,由于认为他是中途插班生,学校考核班级成绩时不会将他的分数计算在内,所以冷落了他,将他的合理要求当作“耳边风”,置之一边,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在以后的几天,范老师与任课教师四处寻找,但还是没有任何线索。所幸的是几天后听他父亲说,他已安全回到了贵州老家,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平静了下来。可不久就传来更坏的消息,赵刚回家后一直没有再上学,混迹于社会,为了一点小事与别人打架误将他人致残,被关进了班房。范老师的心猛地一颤,一种难以言状的负罪感涌上心头。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难以推卸啊!

盘点着自己的教育教学,范老师总觉得一帆风顺,硕果累累。然而这抹不去的“污点”让她感到惭愧和内疚,它将永远印在她的记忆深处,让她自责,使她反省。她暗暗发誓,以后不再区别对待学生。

解读

教师的一点关注,也许能成全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一次拒绝,也许会毁坏了学生的一生。

用温和代替生硬

名言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卡耐基

故事

身为班主任,经常要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然而由于方法简单生硬,往往是说而不服,效果不佳。或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令听者乏味,更不能心动;或态度欠妥,讽刺挖苦,“无限上纲”,使人无法接受;或过于苛刻,使学生望而生畏,表面顺从,背地里消极抵抗。这样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效果,违背教育者的初衷。这时不妨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可采用小故事、比喻、寓言等比较轻松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思索和感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天,班长王亮哭丧着脸对班主任说:“老师,我想换一个座位,我不想和黄芳坐在一起。”王亮是班长,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级工作的“领头羊”,莫非是跟黄芳吵架了,还是……在班主任的再三追问下,他终于说出了原委。原来和王亮同桌的黄芳学习用功,但智力平平,成绩较差,为此她经常向王亮请教,而王亮总是耐心地帮她补习功课。不料,平地起风波,他的好心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误解,甚至风言风语,认为他喜欢黄芳而故意讨好她,没准两人在谈恋爱了,而且越说越难听。

班主任给王亮讲了一个故事:“一天,有祖孙两人骑着毛驴去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头毛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下来让孙子骑。路人又议论说,孙子不孝,孙子赶紧下来让爷爷上去。路人又议论说,爷爷心肠太硬。后来,两人都不骑了,路人又议论说,放着毛驴不骑太傻……你说,这祖孙两人该怎么办?”听完了故事后,王亮很快悟出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道理,表示“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自己做得对,何必管别人怎样说。之后他依然一如既往地帮助黄芳,同时用心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学习成绩遥遥领先,风波很快就平息下去了。

春节过后,有几位同学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有了谈恋爱的苗头,找他们谈心,他们还振振有辞:“谈恋爱有什么不好,反正这是迟早的事,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为了说服他们,班主任问道:“葡萄在没有成熟时摘下来吃是什么味道?”学生说:“又小又酸。”“那成熟了呢?”学生说:“又大又甜。”“那你们喜欢吃又大又甜的葡萄还是又小又酸的呢?”形象的比喻改变了他们不成熟的想法。从此,这几位同学改变了原来的错误念头,把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显然这种教育方法比粗暴地强迫压制高明得多,有效得多,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懂得了道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一次班会课上,学生讨论起上网的问题。一些同学认为网上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认为不能上网。为了纠正学生的片面观点,班主任给学生打了一个比方:“开窗能通风换气,但也使灰尘进来了,难道你们因为灰尘进来而整天关窗,把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拒之门外吗?”这样的比喻扭转了学生的片面和模糊的认识,使学生懂得上网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养能力;但上网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筛选有价值的内容为我所用,决不能因为网上的内容“真精彩”而误入歧途,整天沉迷于网上聊天、游戏,甚至玩物丧志,荒废学业。

解读

巧用小故事、比喻等教育方法能使深奥、刻板的道理通俗易懂,使学生心悦诚服,易于接受;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留下隽永的回味,从而改变不正确的认识;能迂回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听得有味,继而感悟人生;能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回味、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启迪学生思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