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景通严律不欺瞒
名言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刘向
故事
戚景通是明朝的一名武将,诚实而且廉洁,办事雷厉风行,很得人们的称赞。一次,他推荐一名武士担任官职,事后,这名武士带着一百两银子,向他表示谢意,他非常生气,说:“我是为国家推荐贤才,没想到你拿银子相谢,这可是俗人的举动,难道我看错了人不成?”那武士十分惭愧。
朝廷信任戚景通,派他担任“江南运粮把总”,负责监督江南各地的运河口岸,将国家征收到的税粮装船,然后运向北京国库“太仓”。一天,一位官员带上一包银子到戚将军府上,说:“把总,这是您应得的‘羡余’,请清点查收!”
原来,当时有这样的规定:官府在征收税粮时,还要征收一种附加税,来支付运粮时的劳务费用,叫“加耗”;加耗如果用不完,可以分给各级官吏作补助费,叫“羡余”。
戚景通拒绝收这笔“羡余”,说:“我是朝廷任命的江南运粮把总,收‘羡余’就容易发展成侵吞公粮公款,这钱我不能收!”
当一批税粮已经装船待运的时候,有一名属员来报告:“这批税粮的总数,和账簿上的数目对不上,怎么办?”戚景通很着急,问:“总数差多少?”属员说:“粮食已经装船,打上封条了,具体数目说不清。”
戚景通说:“打上封条就不好卸下来重新计算了,但是这件事一定要查清。”他想了想,告诉属员,“你带上账本,随船去北京,卸货进国库前,再作一次核对。”属员说:“把总,那可不好,那不就在上司面前暴露我们的过失了吗?”
戚景通说:“我自任职以来,一心一意为国家做事,从来不敢推诿自己的过失。现在真的出事了,我宁可接受处分,也不能欺骗别人,欺骗自己!”
一直在旁商议事情的张千户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把总,让我带上几百两银子,随船去京,卸粮时,发现税粮短缺多少,立即用银子交齐,就可以不承担责任了。”
戚景通笑了笑,说:“我为了诚实对待公家,不惜承认自己的过失,接受处分,怎么可以用这种方法文过饰非、欺骗他人呢?”
满载税粮的船队,从江南启航了,几个月后,在北京卸货运入国库时,对着账簿核对,果然发现有短缺,戚景通受到了降职处分。后来弄清了原因,不是他的责任,又官复原职。戚景通虽然一时受了委屈,但他襟怀坦荡,严律己过的精神,一直受人称赞。
解读
不因为一时的蒙混过关而放松要求,也不因将受到处分而降低做人的标准,即使遭到了不公对待,也不后悔,这样的律己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
对“己”苛刻的王翱
名言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
故事
王翱,明代大臣,七十岁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一干就是十五年,直到去世。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
王翱深知官员的品质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因此他对选拔官吏极为慎重。在封建官场上请托之风很是盛行,吏部更是钻营的重点对象。但王翱却“以用贤报国为己任”,决不拿手中的权力作交易。对权势者的嘱托,他都“毅然拒之,辞色俱厉”。为了防止别人登门拜谒,他常宿于官署,很少回家。所以在他任职期间,请托之事几乎绝迹。
王翱身居朝堂,手握重权,但对自己要求却很严,经常穿破旧衣服。一次,明英宗召见王翱后,王翱转身走时,英宗见其衣服破损,又将他叫回问其中原因,王翱只好说是当天偶尔穿了这件衣服,刚才接到召命没有来得及换衣。对于钱财,王翱更是索之无欲,他曾与某监军太监共事,两人关系很好,后他改任两广总督,临行前,太监以四颗西洋明珠相赠,王翱坚决不收。太监哭着说:“这些明珠不是受贿所得,而是先皇将郑和所购得的西洋明珠赐给身边侍臣,我得了八颗,现将其中一半相赠作为纪念。”王翱只好收下,但却把这四颗西洋明珠缝在袄中。后来王翱奉命还朝掌吏部,此时这个太监已死,王翱找到其两位侄子,了解到他们生活困难后,即将从未动过的袄拆开拿出明珠转赠他们。
王翱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他的一个孙子因他的关系而入太学。一年秋试,这位才华平庸的孙子也想一试科场,企图金榜题名。于是他拿着从有关部门弄到的试卷告诉了王翱,王翱坚决反对,说:“如果你确有才华,我当然不阻止你一试身手;如果让你一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埋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你却强所不能,仅仅为了博取功名。”说完就撕了考卷扔进了火炉。
在原则面前,王翱对家属是寸步不让。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喜爱这个女儿,经常接女儿回家省亲。每当妻子临行前,贾杰就在她面前埋怨:“岳父把我调回京城,易如反掌,还哪里有这么多麻烦。”女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次,王翱夫人乘王翱开怀畅饮之际,婉转请求将女婿调入京城。谁知王翱大怒,拿起案上物打伤了夫人脸面。到王翱去世,贾杰也没有被调回京城。
解读
严于律己重要的一种表现是不但对自身要求严格,用各种标准约束自己,而且对自己身边的人也要严格要求,不独善其身,这就将廉洁自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岱墓志铭明志
名言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故事
张岱,号陶庵,生活在明末清初,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张岱出生在明朝一个世代为官的贵族家庭里,从小过着纨绔子弟的豪华生活。那时候,他成天穿着华丽的衣衫,骑着高大的骏马;家中有娇妻美妾,身边跟着俊俏的男童;吃喝嫖赌,走马打猎,他样样精通;逛戏园,买古董,玩花鸟。
直到张岱五十岁那年,平地一声惊雷震碎了他的美梦,清朝军队的金戈铁马一路席卷而来,推翻了明朝的天下。
国破家亡的悲剧,终于使张岱清醒过来,他决心痛改前非,要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这时候,明朝的许多官员和著名文人看到大势已去,都剃了头发,留起长辫,投降清朝,做了新贵人。而张岱却披散头发,独自一人跑进深山隐居。他昔日的一些朋友和熟人劝他顺应潮流,归顺清朝。清朝的官员们听说了他的大名,也屡次派人来请他出山做官,他都坚决拒绝了。
张岱自己建了一座残破的茅屋,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常常连着几天无米下锅,只得靠野菜度日。他听说一些朋友在反清的秘密斗争中牺牲的消息后,曾几次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表示自己对明朝的忠诚。但是,一件未完成的事业使他放弃了自杀的打算。原来,他正在编写一部记述明朝历史的传记著作,他想通过这部书的写作来表达自己对明朝的思念。后来,他终于饿着肚子写成了这部巨著,取名叫石匮书,成为一部研究明朝历史兴衰的重要文献。
在写作石匮书的同时,张岱还写了不少文章和诗歌。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抒发了明朝灭亡的悲愤,还沉痛地回顾了自己昔日的腐朽生活,表达了深深的悔恨心情。
张岱坚贞不屈的气节感动了很多人,大家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都称赞他是一位有骨气的义士。后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们纷纷私下传阅他的文章和诗歌,把他当作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张岱自己却从没有原谅自己过去的错误,仍然常常写文章检讨自己。
有一天,张岱的茅屋里来了位不速之客。这人姓施,是张岱多年不见的一位老友。张岱一见他,惊喜交加地喊道:“施兄,原来你没有死!我听说你在嘉兴一带参加起义,已经战死了呀!”
来人笑了,说道:“我隐姓埋名多年才躲过了追捕。现在眼看老得不行了,临死前,怎么也得来看老朋友一眼啊!”他看了看张岱披散着的长发,笑着说,“怎么,你老兄还敢留着头发不剃呀,不怕清兵砍你的头吗?”
张岱哈哈大笑道:“我是山中一野人,与世隔绝,谁要让我留清朝的辫子,就让他把我的头也拿去!”
接着,张岱请朋友坐下,自己出去准备饭食招待他。
姓施的朋友随手拿起桌上一篇尚未写完的文稿,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自为墓志铭一行题目,他连忙一行行读了下去。张岱在这篇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中,又一次回顾了昔日的腐朽生活,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过错。
等张岱进屋的时候,姓施的朋友正拍着桌子说:“好文章啊!”他转过脸来对张岱说,“当年陶渊明、徐文长自写墓志铭,为后人仰慕,没想到你老兄也有这样坦荡的胸怀和气魄啊!”
“施兄过奖了,我哪里能与前代的伟人们相比,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张岱淡淡地微笑着说。
“不过,有一点我不赞同。你不该在文中过分地自责,那都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年轻时的过错记一辈子就可以了,难道死后还要让后人去议论吗?你这些年做了这么多好事,现在人们都敬佩你的忠贞节义,你又何必败坏自己的清名呢?”朋友诚恳地劝说着张岱。
“施兄不知,我之所以苟且偷生,活到今天,正是为了痛改前非,弥补昔日的过错。我时时提起过去,就是要让世人看到:一个有罪之人是如何改过自新的。”
“说有罪太过分了吧,你生于显贵之家,像你那样生活的官宦子弟并不少见。”
“施兄你想想看,那时国家已经风雨飘摇,官场一团腐败,而我辈却只知醉生梦死,不知发愤图强,这不是罪过,又是什么?这些年来,我常常想,自己前半生有罪,如今所剩的光阴已经不多,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短处统统揭发出来,让后人记取教训。说实在的,写这篇墓志铭时,我也因为私心,几次中途停笔。可后来一想到这些,还是准备继续写下去,一直写到死的那一天为止。”
一席话说得老朋友连连点头,不住地赞叹。
解读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难易之间,关键在于人的精神和毅力,如果决心够大,毅力够强,难也就不难了;如果改变的心摇摆不定,三心二意,那么易也就变难了。如果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决心和毅力自然也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