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交对人,做对事 > 第三章 跟优秀的人干优秀的事(三)
第三章 跟优秀的人干优秀的事(三)
作者:牧原   |  字数:5541  |  更新时间:2016-07-09 11:22:57  |  分类:

职场励志

小心应对办公室里的“庸人同事”

在职场中有很多拼命工作的工作狂,这些人通常都怀抱梦想,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那些按部就班的“钟点工”。这些人成天碌碌无为,没事就上网聊天,要么就端着茶杯到处晃来晃去,处处和别人搭讪,他们多数都没有上进心,没有理想,每天所做的就是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按时吃饭,到月底了领走一份固定工资。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每天的生活也都千篇一律,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出一点改变,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出什么改变。这种人往往被称为庸人,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惊不起半点涟漪。

其实,在职场上,最多的就是这些“庸人”,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清闲的工作岗位上,庸人出现的比率要更加高一些。庸人的出现固然和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庸人们总是觉得工作很乏味,而且没有什么前途,所以每天都只是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其实如果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激情和努力,就能够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此外,庸人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什么,所以常常会主动放弃奋斗。可是如果他们能够更加自信一些,也许会更有积极性。第三点就在于庸人缺乏理想,没有什么生活目标和奋斗目标,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工作。如果他们能够树立目标,能够建立起生活的理想,那么就愿意继续奋斗。

庸人看上去是一种个人的状态,但事实上它会传染,那种消极的懒散的工作状态很容易让别人也失去激情和斗志,试想一下,当你的同事们每天都无所事事时,你自己也会觉得生活和工作缺乏激情,久而久之,别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会影响到你,你的心态也会变得更加消极。对于那些自我克制能力很弱的人来说,他常常没有办法从环境中挣脱出来,也会陷入浑浊的淤泥之中。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是有的,但需要很好的自制力,对于一般人来说,想要让自己不那么消极,最好的方法还是选择逃避,要尽量远离那些庸碌无为的员工,只有保持足够的距离,你才能够防止自己被他人影响。比尔盖茨当年就是觉得学校的生活太过安逸,他不希望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安安逸逸地读完大学,然后领走一个毕业证去找工作,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追求的是一种冒险、创新的生活模式,所以最后他毅然决定从哈佛大学退学,然后专心致志地进行自己电脑系统的研究,最后盖茨成为了那一届学员中最出色最成功的人。

2005年,小张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幸运者。一开始,他也觉得自己很幸运,毕竟想要进入事业单位还是有些困难的。那个时候,他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没准就能够得到提拔。抱着美好的梦想,他很快走马上任,工作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清闲的,而同事们也没有什么官架子,对人都非常温和,这和想象中的严肃、冷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很快就融入了集体生活。

一开始,小张总是非常勤快,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也很卖力,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得到提拔,才有机会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整个单位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在努力上班,其他人则依然保持不紧不松的状态,更无奈的是,大家都喜欢说话,哪怕是上班时间,偶尔也会交谈几句。大家还常常拿小张的工作劲头开玩笑,认为小张没有必要那么拼命,因为这里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大家这种安逸懒散的状态很快就影响到了小张,他看到别人都不工作,自己也就慢慢降低了工作节奏,也开始和同事们家长里短,要么就说一些和工作无关的闲话。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很快失去了当初的激情和动力,而且离自己的目标也越来越远了,思前想后,小张觉得这样下去的话,自己肯定会庸庸碌碌地一辈子待在这里,当一个小职员,这显然和自己当初的梦想背道而驰。最后他还是忍痛提交了辞呈,黯然地离开了这里。

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总裁摩根说过:“我的公司里不需要那些只等着领工资的职员。”他曾经建议下属们勇于举报那些偷懒且缺乏上进心的“害群之马”,在他看来,一个碌碌无为的职员比一个背叛者和一个强大的对手更加令人恐惧,因为他会腐蚀所有员工的意志力和激情。事实上,摩根先生的话并没有危言耸听。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哪怕不断做着一些错事,哪怕不断遭遇失败,也要比碌碌无为、什么也不干要来得更有价值。”

有句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一个缺乏上进心,成天碌碌无为的同事,往往会给你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他们会影响合作的效率,会影响你的工作状态,更重要的是,一旦这种消极状态形成一种风气,就会导致整个团队的工作受到影响。所以你一定要谨慎应对那些庸碌无为的同事,要尽量远离他们,不要被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所干扰,无论何时都一定要保持认真、激情、奋发向上的姿态。

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关系最好

我们常常说做人要懂得和别人拉近关系,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法则之一,不过并不是距离越近越好,无论何时,都要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彼此之间才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如果太过亲密了,那么就可能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说,恋人之间如果太黏人,如果没有什么个人空间,那么这段感情肯定也缺乏一些弹性,彼此之间迟早会出现问题,而且一旦问题出现了,就因为太过紧密而产生巨大的摩擦,变得难以解决。其实,适当保持一些距离反而能够起到一些缓冲的作用,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适合一起分享的,强行保持零距离,只会失去更多的自由。

恋人之间、朋友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而同事之间也是一样,哪怕是关系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你也要适当留有余地和空间,两个人之间不能什么话都要说,也不能什么事都一起做,彼此之间仍然需要留有自己的秘密,仍然需要保持适当的空间。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刺猬原则,当天气变得寒冷时,刺猬们会慢慢靠在一起相互取暖,可是当它们彼此之间靠得太近时,身上的刺就会刺到对方,这时候它们就本能地后退,接着调整距离,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取暖,同时又不会让身上的刺刺到对方。

其实,人与人交往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和别人走得更近,但事实上我们本身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最常见的就是隐藏自己的秘密。比如说我们不能轻易就将自己的秘密说给别人听,也不能轻易去打听同事的秘密,因为一旦秘密泄露出去可能会给彼此都带来很大的伤害。另外,也不要轻易和同事交心,因为同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你如果透露了太多的个人信息,一旦你们发生利益冲突时,很可能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这样就失去了竞争力。所以说我们既要保证一个善意的、亲和的姿态,同时也要防止过于接近对方带来的不便,而适当保持距离是最好的方法,也是确保成功交际的一个要点。

陈寒和李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人还在同一个公司上班,平时两个人几乎无话不谈,彼此之间也很少有什么秘密,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有着很多共同的爱好,因此总是能够轻易聊到一块去。唯一的不同点也许就是对待老板的态度,陈寒为人习惯了自由,不喜欢被拘束太多,所以对老板的一些严厉做法颇有微词,他常常在李浩面前说上司没有人情味,而且也不懂得如何管理公司。

李浩虽然对老板也没什么特别的好感,不过他尚且能够适应这种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而且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和老板一样的人,能够管理一个企业,而既然想要管理好公司和所有的员工,那么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是没有问题的。在他看来,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采用什么手段根本就不在乎。

两个人经常因为这事而互相争论,陈寒则经常会抱怨一番。不久之后,公司里准备提拔新人,陈寒和李浩两个人由于业绩突出,成了最热门的人选,老板也准备对他们俩做最后的考核和观察。两个人也都在为自己各自的前程而努力,都希望能够争取到这样的好机会。可是没过几天,陈寒突然被叫到了办公室,老板突然问他是不是对自己的管理方法有成见,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够人性化,面对老板的责问,陈寒几乎哑口无言,而更让他惊恐的是,对于老板的评价,他只和李浩说过,难不成自己被同事背叛了?后来他从老板的秘书口中得知,李浩的确到老板那里告了自己一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击垮陈寒这个竞争对手。

陈寒知道实情后,追悔莫及,他万万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最好的同事和朋友出卖,但一方面又自责起来,认为自己不该太过轻信同事,如果当初不将那些秘密说出来,也许就不会遭到背叛,也许两个人至今仍然是很要好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关系很好的人就应该相互信任和理解,因此必须经常在一起交流,就必须相互关照,齐头并进,还应该互相分享一切,包括那些最隐秘的心事,可事实上进行自我保护,也为了保护好彼此的感情和关系,最好还是设定一定的距离。我们需要给予对方更多的私人空间,给予对方更多的自由,给予对方更多的余地,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才是真正的信任,这样才能确保同事关系更稳定更健康更巩固。

至慧禅师和道引禅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是两个人却一个住在山上,一个住在山下,而且很少往来,很多人因此笑话他们,认为他们是假朋友,好朋友不都是成群结队,无话不谈的吗?道引禅师笑着说:“豺狼也是成群结队的,难道它们也是朋友吗?”道引禅师认为任何人不一定非要相近才能相亲,相反地太过接近了反而会破坏感情,使彼此都感到不舒服,这就像观看风景一样,站得稍远一些,才能将景色尽收眼底,太近了,反而可能什么也看不清了。至慧禅师听后,感慨道:“平生所修缘分,唯此一人。”

这就是真正的相交相知,这才是真正的关系密切,其实,关系的好坏并不完全在于距离的远近,并不在于无话不谈。相反地,关系非常好的人也不一定要亲密无间,都说距离产生美,适当保持距离,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维持下去。

任何时候都不要背后说人坏话,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

职场是一个最容易传播信息的场所,尤其是个人的隐私、仇怨、小道故事、家庭纠纷等消息往往会在同事之间到处传播,社会行为学家认为职场之所以会成为各种不良信息的载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忙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和乏味常常让员工产生倦怠心理,为了调剂一下生活,很多人愿意说一些和工作无关的生活小事,并以此为乐。此外,很多时候由于同事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很多人会刻意在别人面前来抹黑自己的对手,以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优势。

事实上,几乎每个职员都会有自己的对手,都会和某些人发生不愉快,毕竟在狭小的生活空间内,竞争双方很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彼此之间自然容易存在罅隙。有些人会选择沉默,甚至表面上和和气气,尽量不让摩擦扩大化,不让摩擦摆上台面,但却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以此来打击对手。但是这种方法其实并不明智,首先,当你将矛盾说给第三者听时,对方很可能不会同情你,也不会选择站在你这一边,因为大家都不想卷入矛盾冲突之中。其次,你到处抹黑别人,这些坏话实际上很容易传到领导那里,甚至是你的对手那里,这样一来,只会把事情越闹越僵。

也许你认为自己只是很隐秘地和其他人说,可职场作为一个非常活跃的信息通道,几乎很难隔绝你所说的坏话,你在背后偷偷数落别人的不是,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迅速传播开来,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而职场更是如此,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快速传播和放射出去,而且很可能会被扩大。有人说职场上留不住秘密,除非你不去说,事实就是这样,你的同事往往会成为最佳的传声筒,即便你们的关系很好,但是也无法保证他不会泄密。因为当你都忍不住说出心里话时,就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帮你保留这些话。

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秘密,更不能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在信息流通比较发达的职场,你的话很快就会被别人截获和传播开来。如果你真的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最好还是回家向亲人或者好朋友倾诉,也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喊出来,释放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但是如果你一时忍不住将职场和同事当成发泄的窗口,那么你真的要谨慎一些。

成功学之父卡耐基曾经在一家报社上班,那时候他工作非常卖力,因为他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主编。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渐渐适应了办公环境,他觉得一切都还可以,唯一让自己感到不爽的就是旁边的同事总是偷懒,而且还动不动就用老职员的身份压自己,让自己帮他做事。

忍无可忍的卡耐基不方便当面和对方说清楚,于是就和自己平时比较亲密的几个人说出了心里话,卡耐基告诉他们说自己非常讨厌身边的同事,他已经不想再为这个懒人做任何事了,他甚至质疑报社为什么会招聘这种不负责任的员工。大家都劝他忍耐一下,没有必要斤斤计较,而说出这些话之后,卡耐基的心情也的确好了很多,他觉得自己以后只要少理那个同事就行了,没有必要为之生气。

几天之后,卡耐基发现那个同事处处找碴,经常有意和卡耐基过不去,以前虽然对方老是让自己干活,但是态度至少还算客气,可现在却成天黑着脸,而且摆明了就是要让卡耐基难堪。卡耐基忍无可忍,于是向对方摊牌,他想要弄清楚对方为什么一而再而三地刁难自己,这时,对方冷笑着说:“你还不是一样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听到这里,卡耐基自知理亏立刻就沉默下来,他不知道是谁将他的话传播了出去,但他的确非常后悔。

心理学家认为倾诉是一种必要的发泄不良情绪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倾诉的对象,需要弄清楚什么人值得信赖,需要注意倾诉的环境,如果你不管不顾,直接脱口而出,那么实际上很容易为自己的言行埋下隐患。

很多人会把职场环境想得太过简单了,也会把同事想得太简单了,其实职场本身就是一个利益和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你如果单调地认为谁值得信任,单调地认为别人不会伤害你,那实际上正好落入别人的圈套。所以在职场上,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也不要指望别人会帮你保守秘密,要知道职场中的墙往往都是严重透风的,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传到别人耳朵里,甚至可能重新传回自己耳中。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