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骗”出最优秀的孩子 > 善意的谎言:学会用爱接纳和包容孩子(三)
善意的谎言:学会用爱接纳和包容孩子(三)
作者:芦芩   |  字数:3556  |  更新时间:2016-07-09 15:06:55  |  分类:

儿童教育

5不以孩子的成绩“论英雄”

在生活中常会见到这样的镜头:两个家长谈起孩子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的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在他们看来,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意味着离成才近在咫尺,若成绩不好,这孩子就似乎无药可救了。为了“望子成龙”,有些家长便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上想尽办法:今天请家教,明天上补习班,却忽视了孩子性格品质的培养,忽视了频繁的补课和家长对于成绩的过度重视带给孩子的重负。

有个小男孩,他的班上有近50名同学,他的成绩只排在24名左右,并不优秀,但是在一次班里组织的出游中,小男孩全程表现非常出色,逗得其他同学和家长们哈哈大笑,给那次旅途带来了很多欢笑,家长们并不知道他的成绩,却都认为这个孩子很优秀。

家长们常常过于看重成绩,仿佛每次考试下来的成绩都在暗示这孩子未来的前途,成绩好则奖励,不好则批评责骂,然后通过各种强压的方式让孩子提升成绩。很显然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也是不明智的,虽然这些家长的初衷是为孩子着想,希望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后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孩子的想法和兴趣,只是盲目地为孩子做了选择。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抵触、厌学。因为被家长逼着补课、学习、整日为成绩的事念念叨叨,孩子疏远了父母,家长则觉得孩子不好好学习,故意跟自己作对,甚至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失去信心。

还有很多家长用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考量,给孩子规定学习目标。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对的,无异于“管中窥豹”。客观评价一个孩子,应该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而不应以单纯的文化课成绩作为考评,孩子的成绩不能说明一切,更不能以“成绩论英雄”。

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的成绩单是“闪亮的”,门门功课都是优,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看上去光鲜亮丽,实际工作起来能力极差,甚至连最基本的待人接物都不会,这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分数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结果。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孩子将来也如此,那么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就不能“唯分数是图”,要多发掘孩子的优点,培养、发展这些优点,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各项重要能力上全面发展。

这是一位老师经历的事情:他的班里有一位差生。某一天放学后所有人都走了,但是没有人锁门,这位差生就去锁门,结果发现门锁坏了,他跑到很远的地方买了锁,又回到学校锁了门才离开。

这位老师说他非常感动,因为很多学生都做不到这样,从此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视。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很重要,但是那并不能说明一切,更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能力。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无非是想让孩子以后有一个好前途,但是好前途的前提是要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这个能力并不仅仅是体现在成绩上面,更多地是在为人处世、良好的性格上面。美国常青藤大学每年都要拒录大批的高考状元,反而录取那些看上去成绩并不怎样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确实不高,但是真的把他们放到社会里面,立刻就能展现出他们所拥有的优秀品质,这才是美国常青藤大学所看重的。

让孩子强行补课终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学校里总有那么几个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是不补课的,每天的功课也很轻松,但是他们的成绩非常好。补课、做习题远不如认真有效地听老师讲上三分钟。这当然不是说当孩子成绩差的时候要不管,而是不要一味强迫孩子去补习班,只要家长找对方法让孩子热爱学习,那么很容易提高成绩的。

用了很多方法,孩子就是不爱学习,怎么办?家长应该转变方向,将孩子往其他擅长的地方引导,也许孩子的未来很平凡,但起码他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不是很好吗?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大动肝火,培养孩子拥有优秀的品质后,他同样能被人尊敬,只要孩子健康成长,诚实守信、坚强、有毅力、乐观开朗,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更加优秀。

最后奉上一句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优秀的地方,家长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加以正确引导。

6用欣赏与理性面对孩子的淘气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冰心能欣赏淘气的孩子。贪玩、淘气都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有好奇心的表现,有些孩子确实极为淘气,总要破坏家里的东西,偷偷跑到街上玩,让家长又爱又恨,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们请用欣赏与理性双管齐下,正确对待。

奇奇这孩子特别淘气,最喜欢玩泥巴。他在院子里挖些土,然后掺上水,做成泥巴,捏出各种形状。不过,奇奇的爸爸并不希望他玩泥巴,因为他从来不心疼自己的新衣服,每次都会弄得浑身是泥。

这一天奇奇的爸爸回家,看到奇奇又在玩泥巴,他捏了一个坦克,又弄得满身泥巴,爸爸气不打一处来,抓起坦克就要摔,奇奇哭丧着脸求爸爸手下留情:“爸爸,别摔,我求你了,我现在就去写作业,我现在就去洗衣服。”

爸爸仍旧狠下心来,把泥巴坦克摔在了地上,奇奇感觉最心爱的东西被摔坏了,他大哭了一场,此后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做任何事都心不在焉。

爸爸意识到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他带着奇奇专程到乡下取来最好的红胶泥,陪着奇奇整整玩了一下午,而且又重新做了一辆坦克,奇奇这才开心地笑起来。

家长们要打破思维定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气。很多家长都能够容忍孩子的玩闹,但是有些孩子确实太淘气,例如整天在床上又蹦又跳不休息、缠着大人玩玩具,甚至连吃饭都要扭来扭去……真让人头疼。可是对此用一种严加管教的粗暴态度对待,闹不好会出现反作用,给淘气的孩子带上“坏帽子”,这样的做法也不妥。

其实,淘气的孩子和同龄人比,只是更喜欢玩,好奇,好动,好破坏,却也好创造,这种淘气其实是一种宝藏,认真发掘就会挖出很多宝贵的东西。如果教育不当,孩子则可能会将这种淘气转化成任性。家长如果再逼得严格点,孩子就会叛逆,向更坏的方向发展。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长欣赏孩子的淘气行为。

孩子淘气,多数表明孩子性格好动,求知欲强烈。但在多数父母眼里,这样的孩子却是不听话、好争斗、叫人头疼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的不听话恰恰反映他有主见,而所谓好争斗恰恰反映他有进取心。虽然主见多带有主观和无知的倾向,进取心也有些逞强和虚荣心的成分,但这并不能掩盖孩子在淘气中所表现出来的值得父母赏识和鼓励的闪光点。因此,对于淘气的孩子,父母要以赏识的视角看,给予正确的引导,可有针对性地带孩子看电影、逛公园、参观展览馆,或者学习唱歌及绘画等。通过多渠道教育,因势利导,更换兴奋点,将他们过剩的精力、体力发挥到适当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好动和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家长要善于从孩子的淘气中看到他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求知欲,然后通过赏识和鼓励,让孩子在淘气中获得知识,掌握做事的方法,进而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不妨竖起大拇指告诉孩子:“你的杰作真棒”。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孩子的一切淘气行为都欣赏,孩子会在小的时候展现出一些暴力倾向,比如虐待花草、小动物,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在施虐,而认为只是在跟它们玩。对于这种淘气行为,家长要及时制止,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跟孩子做好沟通,让他知道这样做的严重性。

这天爸爸下班回来,看到家里洁白的墙上被画上了乱七八糟的线条,不用想就知道是毛毛干的。爸爸喊毛毛出来,他虽然平时很给毛毛自由,可是这一次决定要教训一下毛毛了。

毛毛蹦蹦跳跳地出来,笑着问爸爸:“爸爸,我画的大海好不好看?”

“嗯?”爸爸控制了一下情绪“什么大海?”

毛毛指着墙面上蓝色的线条,说:“爸爸你看,这些就是大海啊,你说过暑假带我去海边玩的,但是那还要等上好久,听说大海非常漂亮,我想让咱家也变得同海边一样!”

听了毛毛的话,爸爸摸摸她的头,没有责备她:“毛毛,这次暑假爸爸一定带你去海边玩。”

面对孩子的淘气,做家长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情绪

很多家长头疼于孩子的淘气,动不动就会因此勃然大怒,若对孩子大声责骂,这就是不会控制自己情绪。孩子淘气,你骂他他就能乖吗?更何况孩子淘气是好事情。所谓理性面对是要在孩子淘气的过程中发掘出有想象力、有创造力、天真烂漫的一面,然后对其出现的暴力倾向、破坏行为进行理性改正,通过教他们方法,让孩子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限度。

(2)规范奖惩制度

如果孩子仍旧控制不好自己的淘气限度,那么不妨给孩子设定一个奖惩制度,规范做哪些事情会受奖赏、哪些事情会受惩罚,一定要坚决执行,必须把负面的东西剔除掉,这样才对孩子成长有更多的益处。

(3)陪孩子一起淘气

这个方法非常好,我们可以找出时间来跟孩子一块玩,而且要玩得尽兴,这样能在玩的过程中看护孩子,以免他淘气过头发生危险,还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陪着孩子玩玩乐乐,既安全又开心,巧妙地化解掉孩子的淘气劲儿。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