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17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28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12章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莎剧的作者是莎士比亚的朋友、一个剧作家马洛。马洛是一个鞋匠的儿子,158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取得艺术学土学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其代表作是名剧《汤姆兰大帝》,1593年他不幸被人杀害于伦敦。然而据美国文艺批评家霍夫曼的考证,当时被杀的只是马洛的一个替身,而马洛本人却回到意大利,继续进行他的戏剧创作,为了躲避仇杀,便以莎士比亚的名义发表作品。此外,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例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是以意大利为背景写成的。而演员莎士比亚从未到过意大利,怎能写出对意大利各方面情况十分熟悉的剧作呢?况且将马洛的作品和莎剧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二者风格竟然酷似!甚至如今在剑桥大学找到的马洛求学时的照片和第一版莎士比亚戏剧集上的照片极其相像。但是仍然缺乏事实上的依据,仍停留在推断与猜测中。还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其实就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的化名,这是最为令人震惊的提法了。莎士比亚戏剧中众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自己颇有相似之处,而且史载女王知识渊博,词汇量极为丰富,善于言谈,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里的单词量高达21000多个,一般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究竟是何人所写,很可能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了,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样一个人,他或她留下了这些永垂不朽的作品。每当人们在翻阅这些经典作品时,心中总要涌起对这个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莫里哀娶女之谜莫里哀(公元1622—1673年),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巴黎富商之家,16*4年首次使用艺名莫里哀。

他30余年辛勤耕耘,终于成为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可以说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成就最为巨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剧作家。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剧作家死后,有关他妻子的身世被人争论不休,从而成为文化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人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莫里哀约40岁时,娶了年轻的弗朗索瓦兹·贝亚尔为妻,可是始终不清楚弗朗索瓦兹到底是谁的女儿。因为莫里哀年轻时曾和贝亚尔家族的玛德莱娜·贝亚尔有过一段恋情,巴黎上流社会嫉恨莫里哀的人便诋毁他娶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有一种意见认为,莫里哀的妻子是阿尔芒德,她是玛德莱娜·贝亚尔的妹妹,而并非如很多人所说是其女儿。这种说法有两种书面证据:(1)1662年2月20日,莫里哀结婚时,在圣日耳曼—奥塞尔堂区发的结婚证书和户口簿上,莫里哀妻子所用的名字不是弗朗索瓦兹,而是阿尔芒德。(2)阿尔芒德在极其重要的两个证件上填写的身份都是玛德莱娜·贝亚尔的妹妹。因其证据确凿,有很长时间人们对这一点都没有什么异议。

而那些仇视莫里哀的人,则坚持说莫里哀娶的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莫里哀年轻时便与玛德莱娜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弗朗索瓦兹,可是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莫里哀和玛德莱娜并没有结成夫妻,于是莫里哀深感遗憾,在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情结,终于令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但这一说法难以让人信服。另一部分人声称,莫里哀并不知道弗朗索瓦兹便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当弗朗索瓦兹在“光耀剧团”日益走红后,莫里哀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玛德莱娜的影子,对她产生了“成年男子神魂颠倒的‘爱情’”。1661年,当莫里哀表示要娶她为妻时,她却不怎么愿意,但是经不住莫里哀的紧追不舍,弗朗索瓦兹出于种种考虑,最后在1662年和剧作家结婚。但是更多的人倾向于这种看法:莫里哀的妻子弗朗索瓦兹的确是玛德莱娜的女儿,但绝不是莫里哀自己的女儿。

其中法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勒诺特尔的意见最具代表性。他在《时代》杂志发表专文,提出了自家的看法:法国亲王莫德纳伯爵为了继承财产娶了一个大自己15岁的女人,随后自己沉醉于放荡不羁的腐朽生活,他在巴黎结识了迷人的女郎玛德莱娜,并且在1638年玛德莱娜20岁时,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孩儿在圣一厄塔什教堂受洗后起名为弗朗索瓦兹。但是在1652年也就是弗朗索瓦兹14岁时,母女两人同时来到“光耀剧团”,当时35岁的玛德莱娜仍然野心勃勃,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年龄,就隐瞒了弗朗索瓦兹的真实身份,并将女儿改名为阿尔芒德。这种莫名奇妙改名字的事情在当时的剧团里非常普遍。至于弗朗索瓦兹在成名后仍然沿用阿尔芒德这个名字,历史学家推测可能是后者更为高雅,更适合一位著名女演员。另外,玛德莱娜非常富有,她死后将绝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弗朗索瓦兹,据此可以断定弗朗索瓦兹是她的女儿无疑了。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